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2)
2023(13170)
2022(11567)
2021(10951)
2020(9285)
2019(21099)
2018(21023)
2017(40075)
2016(21547)
2015(24022)
2014(23241)
2013(22832)
2012(20838)
2011(18491)
2010(18461)
2009(16893)
2008(16553)
2007(14388)
2006(12468)
2005(10856)
作者
(59494)
(49204)
(48836)
(46265)
(31487)
(23517)
(22165)
(19145)
(18708)
(17642)
(16830)
(16531)
(15550)
(15454)
(15186)
(14906)
(14668)
(14545)
(13995)
(13987)
(12129)
(11977)
(11800)
(11312)
(11056)
(10984)
(10874)
(10809)
(9804)
(9571)
学科
(80162)
经济(80085)
管理(69272)
(66060)
(57622)
企业(57622)
方法(35713)
数学(30108)
数学方法(29716)
(24662)
中国(22042)
(20713)
技术(20271)
业经(18852)
(17857)
(17389)
财务(17322)
财务管理(17279)
地方(17200)
企业财务(16477)
理论(15163)
(14203)
农业(14116)
(13693)
贸易(13681)
(13428)
技术管理(13383)
(13232)
(12656)
银行(12615)
机构
大学(290978)
学院(289298)
管理(119020)
(111299)
经济(108802)
理学(103355)
理学院(102232)
管理学(100469)
管理学院(99934)
研究(94946)
中国(70548)
(62388)
科学(59602)
(52291)
(46686)
(43608)
中心(43016)
业大(42670)
(42409)
研究所(42384)
财经(41212)
北京(39449)
(38263)
师范(37919)
(37483)
(35182)
(34463)
农业(33871)
经济学(31737)
技术(31408)
基金
项目(201452)
科学(158743)
研究(149383)
基金(145193)
(125667)
国家(124603)
科学基金(108011)
社会(92621)
社会科(87762)
社会科学(87738)
(79855)
基金项目(77776)
自然(70338)
自然科(68750)
自然科学(68736)
教育(67760)
自然科学基金(67479)
(66190)
编号(61046)
资助(58424)
成果(49580)
(46110)
重点(44554)
(43370)
(42395)
创新(42235)
课题(41748)
项目编号(38472)
科研(38043)
大学(37841)
期刊
(120965)
经济(120965)
研究(85512)
中国(58468)
管理(45853)
学报(44791)
(42163)
科学(41994)
(39060)
教育(36028)
大学(33896)
学学(31463)
农业(27360)
技术(26414)
(23062)
金融(23062)
业经(19930)
财经(19346)
经济研究(19076)
科技(18002)
图书(17100)
(16364)
(15273)
技术经济(14932)
问题(14830)
理论(14485)
(13487)
实践(13444)
(13444)
现代(13245)
共检索到426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邦俊  
"一带一路"是对外开放的国家级战略部署,内涵丰富,它涉及我国与沿线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形势,如恐怖主义犯罪、跨国犯罪等问题。为了维护"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安全,加强警务合作交流必不可少。"一带一路"为警务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线各国的警务科技协同创新是安全责任要求,我国需要完善警务科技管理体制,提升警务科技创新水平,加强警务科技产权保护和人才培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盼  韩天阳  郝立丽  
以“一带一路”17个沿线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SBM模型对2010—2019年沿线省份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在测得效率值的基础上,建立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9年沿线省份创新效率整体均值为0.43,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从时间上看,创新效率表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从内部投入影响因素来看,人员投入与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资本投入与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来看,对外开放显著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企业规模对创新效率具有阻碍作用。最后从内部投入和外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创新效率提高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天博   周丹   孙平军  
基于2008—2022年6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因果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科技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推进了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其政策影响效应首先表现为一个即期的正向冲击,而后这种冲击效果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波动下降的整体趋势;“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推进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及经济领域的发展水平实现了其科技创新;中国对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扩大与沿线国家高技术产品双边贸易规模来实现。研究结论对推动中国及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及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鑫静  程钰  丁立  王建事  
运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及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与碳排放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分析科技创新等因素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2009~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呈上升趋势,基尼系数由0.10升至0.13,表明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差异有所增大,Moran’s I值由0.373升至0.383,表明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集聚态势较为明显且集聚态势有所增强;(2)2009~2016年,沿线国家的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基尼系数变动大致呈"倒U型"曲线,表明沿线国家碳排放效率的差异态势总体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基尼系数介于0.26~0.30之间,表明沿线各国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Moran’s I值由0.239升至0.278,表明沿线国家碳排放效率的集聚态势有所增强;(3)将沿线国家依据碳排放效率分为3个等级地区,从整体来看,科技创新、人均GDP、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对沿线国家碳排放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对碳排放效率提升具有抑制作用,分地区来看,各因素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效应呈现明显的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豪  荣耀华  
共建“一带一路”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潮流的重大举措。文章采用来自世界银行、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竞争力年鉴》的部分公开数据,以二阶因子模型为基础模型,通过现有的4种偏最小二乘估计算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科研投入产出对一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均表现出相对较大的贡献。而随着分位数水平的引入,经济社会环境、科技人力资源和科研投入产出的作用均表现出随分位数水平的上升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人口总数和GDP总量对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颇为重要,而他们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异在低分位数水平时表现得最为明显。R&D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入学率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影响,以及科技期刊论文和专利申请量对科技投入产出的影响,也表现出类似的规律。而在高分位数水平下研发支出对科技投入产出表现出相对显著的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丽萍  
"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通过实施产教融合战略,与沿线应用技术大学展开技术合作;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建构绿色城镇;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城镇经济水平;创建智慧特色小城镇,推广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举措能够引领农村新型城镇化和谐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丽萍  
"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通过实施产教融合战略,与沿线应用技术大学展开技术合作;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建构绿色城镇;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城镇经济水平;创建智慧特色小城镇,推广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举措能够引领农村新型城镇化和谐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超  兰宜生  
"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强的行政化特征,创新合作以直接技术转移等援助型方式展开,那么,区域内进口贸易能否充实"一带一路"建设实质内容、转变合作方式、提高创新研发整体水平?研究发现,区域内国家创新研发水平是非对称的,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对提高区域整体创新研发水平作出了贡献,扩大进口的贸易政策是国家创新研发的正向激励,但需要提供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进口中间品、最终品提高了进口国创新研发强度,进口最终品缩小了两国之间创新研发差距,这有利于提高区域内创新研发整体水平;进口贸易可以通过要素禀赋结构调整效应、技术溢出效应、质量提升效应影响创新研发,其中技术溢出效应是主要途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权  王成军  王红亮  
从效率差异视角构建国家创新影响力评价方法,揭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要素流动倾向性以促进交流合作。运用DEA模型测算各国创新效率,根据DEA原理识别国家间的认可关系,构建创新网络并用节点特征向量中心度表示各国创新影响力,分析创新影响力类型、创新网络特征及创新投入冗余率与产出不足率。结果发现,各国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距;各国分别处于创新网络中心、核心和边缘位置,国家创新影响力依次递减;按照创新要素相对强度,沿线国家可分为6种创新类型;最后,提出沿线国家间开展创新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杰   魏荟茹   袁岿然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倡导的对外开放新形态,“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技术创新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倡议实施对我国沿线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我国沿线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且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中东部地区、沿线国家中心城市、沿线节点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强环境规制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由影响机制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水平来促进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杰   魏荟茹   袁岿然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倡导的对外开放新形态,“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技术创新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倡议实施对我国沿线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我国沿线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且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中东部地区、沿线国家中心城市、沿线节点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强环境规制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由影响机制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水平来促进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南楠  
当前,"一带一路"金融创新取得了显著进展,在资金融通、金融合作、惠普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均取得重要创新成就。但现阶段的金融创新发展依然存在瓶颈,"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从创新设计金融架构,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创新风险分散产品,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创新培养金融人才,丰富金融实战经验;创新运用人民币,加快人民币"走出去"等方面,来推动金融创新,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不断提升沿线国家的金融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亚娟  
"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深入推进,尤其是"一带一路"在文化和科技领域的发展,已然成为对接各国发展的黏合剂。通过点面结合,以科技、文化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案例透析方法,选取"一带一路"沿线10个合作紧密的国家,全面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合作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依托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和"五通"合作要求,提出推进科技、文化合作进而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京星   朱慧敏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平台,推动绿色发展是其题中之义。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绿色创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DID),以我国280个地级市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我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及时空差异。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有效促进了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2)“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和资源集聚效应促进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3)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城市,“一带一路”倡议对中部城市的绿色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4)“一带一路”倡议对非资源型城市和特大城市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葛鹏飞  徐璋勇  黄秀路  
本文构建包含科研创新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一个新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基础性的科研创新对绿色TFP的影响机制。随后,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在测算绿色TFP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科研创新是否提高了沿线国家的绿色TFP。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TFP整体呈缓慢增长态势;科研创新能够显著提升沿线国家的绿色TFP,影响路径主要为纯技术进步;科研创新对沿线亚洲国家绿色TFP的促进作用,仅通过提高纯技术进步实现;而对沿线欧洲国家的促进作用则通过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双重路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