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19)
2023(18335)
2022(15603)
2021(14555)
2020(12100)
2019(28070)
2018(27667)
2017(52514)
2016(28562)
2015(32015)
2014(32030)
2013(31900)
2012(29724)
2011(27097)
2010(27255)
2009(25226)
2008(24900)
2007(21980)
2006(19677)
2005(18073)
作者
(82438)
(68407)
(67826)
(64659)
(43882)
(32618)
(30918)
(26727)
(26066)
(24739)
(23407)
(23236)
(21974)
(21924)
(21332)
(21129)
(20286)
(19787)
(19683)
(19612)
(17304)
(16823)
(16470)
(15646)
(15336)
(15238)
(15221)
(15084)
(13754)
(13423)
学科
(123471)
经济(123322)
管理(82619)
(77314)
(63237)
企业(63237)
方法(48274)
数学(41142)
数学方法(40687)
中国(37744)
(33082)
(29779)
地方(28995)
业经(28519)
(26329)
(24609)
(23351)
贸易(23332)
(22630)
农业(21819)
(20622)
银行(20576)
(19829)
(19795)
金融(19792)
环境(19372)
(18887)
理论(18844)
技术(18824)
(18266)
机构
大学(409719)
学院(405744)
(170746)
经济(167204)
管理(156580)
研究(146490)
理学(133777)
理学院(132220)
管理学(130149)
管理学院(129395)
中国(111188)
(89965)
科学(86603)
(79779)
(73739)
研究所(66502)
中心(64766)
(64022)
财经(62212)
(61168)
北京(58162)
业大(57140)
(56544)
(55313)
师范(54832)
(53123)
经济学(51968)
农业(49637)
(48950)
经济学院(46602)
基金
项目(268936)
科学(212387)
研究(200524)
基金(195086)
(169335)
国家(167927)
科学基金(143756)
社会(127645)
社会科(121066)
社会科学(121040)
(103108)
基金项目(102327)
教育(91648)
自然(90681)
自然科(88537)
自然科学(88518)
(87158)
自然科学基金(86922)
编号(81062)
资助(80534)
成果(67792)
重点(60710)
(60694)
(60308)
课题(57175)
(55636)
国家社会(52959)
教育部(52052)
创新(51996)
(51323)
期刊
(196274)
经济(196274)
研究(130340)
中国(88300)
学报(61493)
管理(61244)
(60145)
(59846)
科学(58358)
教育(50371)
大学(47382)
学学(43996)
农业(41267)
(39563)
金融(39563)
技术(35744)
经济研究(31703)
业经(31168)
财经(30983)
(26660)
问题(25561)
(22106)
图书(21326)
(21211)
技术经济(19908)
世界(19491)
科技(19166)
理论(19162)
国际(18680)
现代(18478)
共检索到629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兴平   彭思伟   韩静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经过多年建设,“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已经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具备提升发展质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章研判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梳理了相关文献和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发展概况及其转变发展方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而辨析、揭示和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路径,并以中白工业园区为例进行实证,进而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留所   胡健   卢山冰  
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281个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识别了公众关注度作为中介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判定了沿线节点城市和周边区域间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但该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从影响机制来看,公众关注度会影响生产要素配置,提升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从空间效应来看,沿线城市虹吸周边地区的资源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厘清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对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洪伟  姜海洋  孙作人  
以现有研究为基础,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建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10-2019年4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评价。随后将2018年效率作为结果变量,运用fsQCA方法得到了三条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路径。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效率整体较低,倡议的实施使得整体的绿色发展效率有所下降;(2)各国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进步趋势,主要由技术进步贡献,而效率变化指数则呈现退步趋势;(3)不存在普遍适用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实现路径,因此各国绿色发展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效率提升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冰  
在我国扩大开放背景下,海外产业园区承载着加强产业和贸易合作、重构国际分工的关键任务。本文以我国海外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海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外产业园区布局有利于改善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质量,但若不考虑海外产业园区布局的内生性问题,则可能会高估其边际影响。海外产业园区布局能够有效抵消地理距离对贸易质量的不利影响,同时发挥贸易便利性和消费潜力对双边贸易质量提升的乘数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俞建飞  杜李元  
选取中国71所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信息搜集对象,基于其与100个国家合作情况,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地缘战略格局,分析农业科研机构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机制与重点领域、存在问题。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农业科研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有8种科技合作方式,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各自优势农业技术领域;存在合作国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经费不足、队伍稳定性低,注重形式、忽视项目落地,注重平台建设、忽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合作的短期效益、忽视长远战略布局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通过农业科研机构加强农业科技"软实力"输出、注重惠民项目开展、构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金融支持体系、完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模式以及加强海外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等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娟  王文佳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各地区积极响应,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为我国沿线省份的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基于五大发展理念内涵,文章从经济基础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稳定性、社会生活水平、资源环境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7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国内沿线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对沿线省份进行纵向指标监测和横向时间截面监测与评价。同时,通过灰色GM预测模型对沿线省份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利用3σ法则划分经济监测预警指数和区间,并分析“一带一路”国内沿线省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国   孙习祥   陈丹艳   张伟  
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相对发展程度模型对2013—2021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系统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基本达到协调发展等级,但协调发展质量偏低;(2)各区域间呈现发展不协调的特征,“东高西低”局面十分突出;(3)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属于环境效益滞后类型,环境效益系统的滞后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主光  刘昱含  
本文在构建外贸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外贸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沿线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行区域异质性研究和路径分析。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沿线省份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效果;“一带一路”倡议的效果从政策正式实施的第三年(2017年)产生促进作用,且作用一直持续;“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西部促进作用较强,对于东部作用不显著;“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聚集提高中西部沿线省份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但是不能通过上述路径对东部沿线省份外贸高质量发展发挥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晖  刘雅婷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经成为新时期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样板和全球关注的焦点。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一带一路"境外合作园区还存在产业同质化、发展要素不够集聚、投资及经营风险加剧等问题。基于此,未来发展要从强化规划统筹、鼓励多元创新、防范投融资风险、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完善相关举措,更积极主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叶  沈晓敏  
境外园区日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其对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参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03-2017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参与建设的82个园区的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境外园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境外园区建设能显著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分类型来看,加工制造型园区与资源利用型园区促进中国投资的作用最为明显,其次为多元综合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促进作用最弱;分区域来看,中国在东南亚与南亚参与建设的园区能显著扩大中国投资,但欧洲与非洲的境外园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暂时存在负向影响,中亚与西亚地区园区建设的投资促进效应尚不明显。以上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境外园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创新中国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参与国际合作模式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理娟  张晓青  姜涵  刘畅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新变化,"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将有望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实现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等战略,同时改变沿线各国产业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文章主要通过沿线各国经济基础及区位条件的分析,以及通过产业转移及引进外资的基本国别分析,结合引力模型、结构相似系数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对于沿线产业转移区位选择,最后结合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的分析结果,对中国沿线产业转移提出推动沿线产业转移需要兼顾两个方向,即国内产业应积极寻求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沿线产业转移应积极顺应新的国家产业转移趋势等优化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蔡玲  袁春晓  
2013年中国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制造业出口创造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约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五分之一。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在制造强国的新思路下,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撬动作用,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提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蔡玲  袁春晓  
2013年中国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制造业出口创造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约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五分之一。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在制造强国的新思路下,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撬动作用,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提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芙蓉  胡北明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对外开放战略,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在理论机制分析基础上,本文采用2010~2017年国内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分析思路,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内沿线省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省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影响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环境、加大旅游投资、丰富旅游产品和便捷交通网络的双向促进作用等路径予以实现;且旅游接待水平的提升仍然是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后,应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政策,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提升地区旅游接待质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周莺  虞洋  
贸易便利化是"一带一路"贸易合作的关键环节,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论文从贸易便利化入手,基于已有文献回顾,构建包含29个指标的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分析2013—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发展态势和空间格局,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①2013—2017年,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呈缓慢上升态势,蒙俄、中亚、中东欧、西亚增长较明显;②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呈"东西高、中间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空间差异呈缩小态势;③二级指标与贸易便利化总指标的发展态势相对一致,电子商务、市场准入、海关环境、口岸设施等增长态势较明显;④综合发展高水平型、综合发展低水平型是沿线国家主要模式,通关成本与国际合作滞后型、内部贸易环境领先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型分别成为东南亚、中东欧和中亚部分国家的重要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