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7)
- 2023(15423)
- 2022(13443)
- 2021(12805)
- 2020(10633)
- 2019(24800)
- 2018(24388)
- 2017(46514)
- 2016(24953)
- 2015(28209)
- 2014(27606)
- 2013(27118)
- 2012(24650)
- 2011(22418)
- 2010(22339)
- 2009(20708)
- 2008(19895)
- 2007(17045)
- 2006(15041)
- 2005(13373)
- 学科
- 济(97912)
- 经济(97792)
- 管理(68354)
- 业(65347)
- 企(54707)
- 企业(54707)
- 方法(43352)
- 数学(37274)
- 数学方法(36826)
- 中国(29057)
- 农(26018)
- 财(22900)
- 贸(21510)
- 贸易(21495)
- 业经(21417)
- 易(20962)
- 学(20267)
- 地方(18908)
- 制(17812)
- 农业(16988)
- 理论(16357)
- 和(16010)
- 银(15201)
- 银行(15165)
- 环境(14972)
- 技术(14682)
- 融(14570)
- 金融(14568)
- 行(14552)
- 划(14448)
- 机构
- 大学(348834)
- 学院(344195)
- 济(141693)
- 经济(138828)
- 管理(135710)
- 研究(121224)
- 理学(117383)
- 理学院(116047)
- 管理学(114106)
- 管理学院(113467)
- 中国(90231)
- 京(75422)
- 科学(72545)
- 财(62929)
- 所(60047)
- 研究所(54855)
- 中心(53244)
- 农(50888)
- 财经(50824)
- 北京(48417)
- 江(48206)
- 范(48005)
- 业大(47941)
- 师范(47647)
- 经(46448)
- 院(44002)
- 经济学(42832)
- 农业(39731)
- 州(39258)
- 师范大学(38932)
- 基金
- 项目(235144)
- 科学(185540)
- 研究(175646)
- 基金(171593)
- 家(149431)
- 国家(147968)
- 科学基金(126418)
- 社会(110917)
- 社会科(105066)
- 社会科学(105039)
- 基金项目(90079)
- 省(88492)
- 教育(81085)
- 自然(80604)
- 自然科(78714)
- 自然科学(78694)
- 自然科学基金(77275)
- 划(75883)
- 编号(71887)
- 资助(70736)
- 成果(59700)
- 部(52990)
- 重点(52691)
- 发(50379)
- 课题(49703)
- 创(48784)
- 教育部(45939)
- 国家社会(45865)
- 创新(45415)
- 大学(44716)
- 期刊
- 济(154515)
- 经济(154515)
- 研究(106773)
- 中国(66446)
- 学报(52015)
- 管理(51183)
- 科学(49640)
- 农(46979)
- 财(45945)
- 教育(43670)
- 大学(39892)
- 学学(36795)
- 农业(33373)
- 技术(29061)
- 融(28510)
- 金融(28510)
- 经济研究(26122)
- 业经(24268)
- 财经(24186)
- 经(20769)
- 图书(20416)
- 问题(19648)
- 业(18642)
- 贸(18424)
- 世界(17208)
- 国际(16655)
- 科技(16216)
- 理论(16044)
- 技术经济(16005)
- 现代(15372)
共检索到511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保显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拉美地区石油、矿产资源丰富,与中国在贸易上形成互补,"贸易畅通"在拉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意义重大。本文通过1982—2017年中国与拉美33个主权国家的进口贸易等数据,基于拉美各国的开放度实证分析了政治关系对中国自拉美国家进口的影响,发现以是否建交和高层互访为代理变量的政治关系显著地促进了中国自拉美的进口。因此,中国应继续推进与拉美的外交工作,建立高层互访机制,制定国别贸易政策,突出进口的重要战略地位,最终通过"政策沟通"实现中国与拉美之间的"贸易畅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晋彤 班小辉
劳工问题是我国在拉美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亟需回应的社会问题。我国与部分拉美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包含了劳工条款,以促进双方在劳工领域的合作为导向,但内容具有原则性和倡导性,缺乏切实合作机制。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在与拉美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中,不断加强劳工条款的地位和执法机制,这不仅会对我国在该区域的投资或贸易规则产生影响,也会加大中资企业的用工合规管理难度和劳动力成本。为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的顺利推进,我国应当加快推进与拉美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积极将劳工条款纳入主协定中,细化以合作为导向的劳工条款内容,推进劳工合作机构的建设,健全双方在劳工领域的信息交换和合作机制,确保劳工合作内容的落实。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为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比较教育研究开拓了新视野、提出了新任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如何推进"民心相通"、助力"互联互通"?为此,4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座谈会,参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本刊本期集中发表专家发言,以飨读者。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教育研究作为本刊重点选题,欢迎作者积极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刊将优先刊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华红娟 张海燕
中东欧国家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门户,全区域16个国家均被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成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经贸往来、双边投资、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中东欧国家国情复杂,差异性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不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精准合作",采用分层分类合作模式,从构建全球生产网络、输出电子商务模式、开展市场贸易、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建欧洲生产基地、推动人文互动交流六方面,开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精准合作",助推我国构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百红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以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来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稳步推进,但是由于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基于此背景,文章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其问题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实践性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庆萍 朱晶
面对国内农业资源开发接近极限,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的双重压力,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农业资源,补充并扩大中国农产品供给空间、减小国内供给压力,是我国在新时期实现长期稳定的、可持续的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俄罗斯、中亚国家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和关键节点,农业资源丰富,但利用程度较低。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加强与该地区农业投资与贸易合作有利于释放其农业生产与贸易潜力,并降低中国对传统农业贸易与投资市场的依赖性。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农业贸易与投资合作的现状、障碍与潜力,认为中国应当充分利用国家"一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庆萍 朱晶
面对国内农业资源开发接近极限,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的双重压力,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农业资源,补充并扩大中国农产品供给空间、减小国内供给压力,是我国在新时期实现长期稳定的、可持续的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俄罗斯、中亚国家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和关键节点,农业资源丰富,但利用程度较低。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加强与该地区农业投资与贸易合作有利于释放其农业生产与贸易潜力,并降低中国对传统农业贸易与投资市场的依赖性。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农业贸易与投资合作的现状、障碍与潜力,认为中国应当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强与该地区国家的农业合作,通过多元化农业投资模式,形成对农业上下游全产业链的投资,推进上海合作组织自贸区建设,升级农业贸易合作平台等途径拓宽农业合作空间,提高农业合作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诗琪
非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合作相辅相成,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既"五通")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涵盖中非合作的方方面面。文章拟从中非合作的"五通"现状入手,分析中非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在此基础上探讨中非合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非合作 挑战 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夏 武靖凯
得益于连接亚欧大陆的枢纽地位,中东欧区域内的16个国家均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成员,也成为"一带一路"重点建设和大力扶持的区域。因此,如何和中东欧国家开展贸易往来并达成合作关系就成了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实现的关键。笔者从贸易、投资、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现状,分别指明了中东欧16国产业的发展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当和中东欧国家开展精准合作,并对如何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东欧国家 精准合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沅鑫
中国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面临国际新的机遇与挑战,合乎时机的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以自身经济发展带动周边沿线国家的经济,以达到区域共同发展的目标。古代中国利用丝绸之路造就了横贯亚欧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完成同沿线各国政治、宗教、经济的互通,造就汉、唐盛世。今天,中国依靠开发内陆、拓展海洋的发展策略,实现了经济、民生、国防、综合国力的稳健发展,也使中国经济面对新的发展高度和要求。文章着重从贸易角度入手分析"一带一路"所涉及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从而发现并归纳总结"一带一路"战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贸易合作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宗宪 蒋伟杰
文章利用2007-2014年贸易统计数据,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低,客观上需要构建合作平台,推进发展中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2)从区域来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高;(3)从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看,市场规模差异以及贸易开放度对产业内贸易具有正向影响,而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及FDI对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4)不同类型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平台,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产业内贸易 贸易类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宗宪 蒋伟杰
文章利用2007-2014年贸易统计数据,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低,客观上需要构建合作平台,推进发展中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2)从区域来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高;(3)从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看,市场规模差异以及贸易开放度对产业内贸易具有正向影响,而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及FDI对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4)不同类型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平台,促进发展中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将是中国新型开放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产业内贸易 贸易类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一带一路"战略是适应我国经贸发展新格局转换需要的顶层设计。从地理空间联系到经济空间网络形成的地缘优势、从资源禀赋优势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的资源新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由被动接受市场向开拓市场转化形成的主体优势,及"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转化形成的开放政策优势,构成新阶段我国主导与参与区域合作的"新比较优势"的内涵,是前一阶段比较优势的升级版。基于"新比较优势","一带一路"战略应在东西双向开放战略融合、内外联动模式、开放战略空间、多维协同战略等方面实现战略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一带一路"战略是适应我国经贸发展新格局转换需要的顶层设计。从地理空间联系到经济空间网络形成的地缘优势、从资源禀赋优势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的资源新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由被动接受市场向开拓市场转化形成的主体优势,及"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转化形成的开放政策优势,构成新阶段我国主导与参与区域合作的"新比较优势"的内涵,是前一阶段比较优势的升级版。基于"新比较优势","一带一路"战略应在东西双向开放战略融合、内外联动模式、开放战略空间、多维协同战略等方面实现战略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婧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促进区域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合作发展理念和倡议。"一带一路"所涉国家有60多个,其中俄罗斯是"一带一路"地区中最大的市场,也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重要创始成员国。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将为中国企业投资俄罗斯带来新机会,有助于全面提升两国间的经济开放和互利发展水平。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