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7)
- 2023(12775)
- 2022(10861)
- 2021(10254)
- 2020(8374)
- 2019(19296)
- 2018(18991)
- 2017(35475)
- 2016(19102)
- 2015(21451)
- 2014(21153)
- 2013(20599)
- 2012(18905)
- 2011(17282)
- 2010(17609)
- 2009(16412)
- 2008(16233)
- 2007(14481)
- 2006(13154)
- 2005(12083)
- 学科
- 济(77808)
- 经济(77722)
- 管理(56389)
- 业(51830)
- 企(43166)
- 企业(43166)
- 方法(30076)
- 中国(25897)
- 数学(25730)
- 数学方法(25384)
- 农(22196)
- 财(20422)
- 贸(18615)
- 贸易(18600)
- 易(18143)
- 业经(17049)
- 制(16698)
- 地方(15480)
- 策(15176)
- 学(14122)
- 农业(14062)
- 银(14042)
- 银行(14028)
- 环境(13650)
- 行(13533)
- 理论(12873)
- 融(12696)
- 金融(12694)
- 划(12560)
- 和(11813)
- 机构
- 学院(265592)
- 大学(263329)
- 济(115952)
- 经济(113626)
- 管理(99106)
- 研究(94603)
- 理学(83853)
- 理学院(82889)
- 管理学(81490)
- 管理学院(80968)
- 中国(74870)
- 京(56339)
- 财(55769)
- 科学(52542)
- 所(46832)
- 财经(42922)
- 中心(42546)
- 研究所(41704)
- 江(41270)
- 经(39065)
- 农(37212)
- 北京(36451)
- 范(36203)
- 师范(35950)
- 经济学(35891)
- 院(34331)
- 州(32923)
- 业大(32208)
- 经济学院(32128)
- 财经大学(31594)
- 基金
- 项目(165746)
- 科学(131928)
- 研究(128094)
- 基金(120530)
- 家(103325)
- 国家(102448)
- 科学基金(88134)
- 社会(82463)
- 社会科(78216)
- 社会科学(78202)
- 省(62684)
- 基金项目(61388)
- 教育(59925)
- 自然(53693)
- 划(52948)
- 编号(52731)
- 自然科(52432)
- 自然科学(52420)
- 自然科学基金(51509)
- 资助(50055)
- 成果(44750)
- 部(37853)
- 课题(37807)
- 重点(37575)
- 发(36923)
- 创(34839)
- 国家社会(34485)
- 性(33410)
- 教育部(33207)
- 创新(32457)
- 期刊
- 济(136210)
- 经济(136210)
- 研究(87530)
- 中国(59242)
- 财(43244)
- 管理(40435)
- 教育(36148)
- 农(35051)
- 科学(34664)
- 学报(34225)
- 融(28784)
- 金融(28784)
- 大学(26924)
- 学学(24643)
- 技术(24079)
- 农业(23778)
- 经济研究(23277)
- 业经(21791)
- 财经(21373)
- 经(18534)
- 贸(17914)
- 问题(17123)
- 国际(16130)
- 世界(14719)
- 图书(13714)
- 业(13506)
- 坛(12993)
- 论坛(12993)
- 技术经济(12916)
- 现代(12296)
共检索到423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冯晓玲 泮宁
2023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10周年。构建蓝色伙伴关系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参与全球治理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蓝色伙伴关系在产业合作基础,合作交流领域以及合作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同时,双方也面临内部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南海冲突不断、生态问题凸显、高端产业拓展不足等诸多挑战。鉴于此,中方应在扎实推进“以经促政”的基础上,坚持“双轨思路”,在产业投入、海陆统筹、贸易通道建设等方面稳中求进,促进区域经济包容发展,推动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不断走向深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晓亮 马宇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开创了一个向世界全面开放的经济合作新格局。东盟作为我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受惠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效应,双方的经济合作日趋紧密,叠加RCEP协定的正式实施,中国企业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规模和层级进一步提升,为中国-东盟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也不得不面对东盟国家复杂的政治环境、营商环境、法律环境,以及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充分了解东盟国家的国内制度,及时调整我国对东盟的投资政策,探讨实施本土化战略,建立国家经济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才能确保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东盟 产能合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东盟 产能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江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成立标志着"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机制已初步建成。它既体现了中国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又彰显了中国意欲重塑国际能源法治新秩序的基本诉求。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机制建设、碎片化处理、现有国际能源规则的冲突协调以及大国能源合作等方面,"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为此,在未来的制度安排方面,其应进一步将重塑国际能源新秩序、促成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加强能源金融制度建设作为其重要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悦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落下帷幕之际,5月17日,一场以"深化伙伴关系,实现联动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在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举行。会议聚焦如何充分发挥多边开发机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深化政府部门、多边开发机构、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及私营部门间的伙伴关系,动员更多资源协同推动互联互通建设,备受各方关注。落实峰会成果促进资金融通"解决好资金融通问题,对于促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悦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落下帷幕之际,5月17日,一场以"深化伙伴关系,实现联动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在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举行。会议聚焦如何充分发挥多边开发机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深化政府部门、多边开发机构、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及私营部门间的伙伴关系,动员更多资源协同推动互联互通建设,备受各方关注。落实峰会成果促进资金融通"解决好资金融通问题,对于促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勇
以服务"一带一路"为背景,就中国与东盟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状况以及海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所属的重要位置,提出如何加强外语职业教育,特别是东盟地区语种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 外语 职业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罗弦
东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区域,地处重要的战略位置,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内部的一体化更是增加了其影响潜力。高等教育合作是深化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双方增信释疑,沟通政策,储备人才,拉动经济。依据"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双方高等教育合作需从扩大涉及面、完善参与结构、增加合作深度入手,同时加大语言人才和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便利人才流动。
关键词:
高等教育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 东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鹏飞
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启对话以来,双方始终保持频繁的经贸往来关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经贸往来深度合作,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背景下,中国-东盟贸易量强势增长,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且贸易结构不断演进,深刻影响着双方经贸战略关系。本文对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并对"一带一路"引领下双方贸易结构演进趋势展开分析;最后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提出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策略建议,以期能够建立高效便利的贸易体系,促进双边贸易长久发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仁淑
东盟是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对象。虽然两国对东盟的投资都具有市场寻求型特点,但日本对东盟投资早,产业集约化程度较高,投资呈现波浪式的发展历程,其资源寻求型特点较显著;中国对东盟投资增长迅猛,其效率寻求型投资特色鲜明,却存在着投资地区分布、相互投资等方面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日对东盟的高铁建设、湄公河流域的投资及融资方式呈现出新特点,其资源寻求型投资比重逐渐增加。日本传统的投资模式和效应对中国向东盟扩大投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应对东盟十国实施差异化投资战略,构建在相互信赖基础上的合作共赢的投资环境,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霞 柯琦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中国-东盟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也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时面临许多困境。结合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研究认为推进中国-东盟跨境物流体系建设、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中国-东盟跨境电商绿色通道及大力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是促进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仁淑
东盟是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对象。虽然两国对东盟的投资都具有市场寻求型特点,但日本对东盟投资早,产业集约化程度较高,投资呈现波浪式的发展历程,其资源寻求型特点较显著;中国对东盟投资增长迅猛,其效率寻求型投资特色鲜明,却存在着投资地区分布、相互投资等方面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日对东盟的高铁建设、湄公河流域的投资及融资方式呈现出新特点,其资源寻求型投资比重逐渐增加。日本传统的投资模式和效应对中国向东盟扩大投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应对东盟十国实施差异化投资战略,构建在相互信
[期刊] 征信
[作者]
马广奇 姚燕
加速人民币成为"丝路货币"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有利于人民币率先实现"区域化"并最终走向国际化。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规范研究法梳理了人民币成为"丝路货币"的现状,分析了人民币成为"丝路货币"的现有基础,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错综复杂、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金融合作区域化、监管不统一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基于此,提出积极改善环境、持续升级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流通份额、协调发展沿线金融、加强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和金融监管的推进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少非 崔允漷
基础教育的持续变革导致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关系的兴盛,实践中已经产生了众多的模式。本文简单回顾了我国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演变,然后尝试构建了一种分析框架,并借助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人员与中小学合作实践的案例,来说明当前我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关系的真实内涵,也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上述提供的这种尝试性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大学-中小学 伙伴关系 分析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