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31)
2023(20831)
2022(17633)
2021(15973)
2020(13400)
2019(30840)
2018(30216)
2017(58574)
2016(31527)
2015(35550)
2014(34982)
2013(34598)
2012(31538)
2011(28200)
2010(28514)
2009(26214)
2008(25434)
2007(22108)
2006(19443)
2005(16843)
作者
(90475)
(75400)
(74967)
(71181)
(48189)
(36208)
(34137)
(29535)
(28800)
(26914)
(25703)
(25576)
(23990)
(23598)
(23399)
(23153)
(22353)
(22350)
(21749)
(21648)
(18677)
(18525)
(18279)
(17325)
(16884)
(16732)
(16597)
(16495)
(15256)
(14874)
学科
(132789)
经济(132656)
管理(90157)
(87113)
(71043)
企业(71043)
方法(62251)
数学(54715)
数学方法(53855)
(33913)
中国(33594)
(32634)
业经(30220)
(27981)
地方(27159)
(26410)
贸易(26399)
(25666)
农业(23024)
理论(22274)
(21485)
(20085)
财务(19993)
财务管理(19949)
技术(19743)
(19389)
环境(19072)
企业财务(18838)
(18659)
金融(18655)
机构
大学(447876)
学院(445163)
(177271)
管理(175038)
经济(173530)
理学(152825)
理学院(151073)
管理学(147902)
管理学院(147077)
研究(147052)
中国(108639)
(94955)
科学(92420)
(80365)
(73301)
(72099)
业大(67337)
研究所(67072)
中心(66756)
财经(65014)
(64867)
(59993)
师范(59392)
(59299)
北京(59227)
农业(56569)
经济学(54299)
(54076)
(52401)
经济学院(49264)
基金
项目(311394)
科学(245881)
基金(227034)
研究(224839)
(198900)
国家(197294)
科学基金(169936)
社会(142525)
社会科(135222)
社会科学(135184)
(121232)
基金项目(118982)
自然(111418)
自然科(108910)
自然科学(108884)
自然科学基金(106911)
教育(104919)
(102473)
资助(94545)
编号(91112)
成果(73368)
重点(70218)
(68311)
(66118)
(64520)
课题(62813)
创新(60218)
科研(59835)
国家社会(59216)
教育部(58712)
期刊
(184344)
经济(184344)
研究(126298)
中国(83170)
学报(72837)
科学(65606)
(63326)
管理(63230)
(60997)
大学(55485)
教育(51812)
学学(51778)
农业(43936)
技术(40527)
(35331)
金融(35331)
经济研究(31045)
财经(30975)
业经(30010)
图书(26908)
(26517)
问题(23730)
(23573)
统计(22929)
技术经济(21595)
(21257)
(20873)
科技(20681)
(20501)
理论(19890)
共检索到642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亚斌  马莉莉  刚翠翠  
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采用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实证计量模型,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考察"一带一路"数字服务出口增加值、分工地位及其决定因素。结果表明:(1)各国数字服务出口国内和国外增加值的差异性非常显著,中国、德国和英国的出口增加值规模位列前三,印度的信息通信和英国的金融保险极具国际竞争优势。(2)商业服务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最高,信息服务最低;大多数国家出口国外增加值大于间接国内增加值,发达国家在分工中处于绝对优势,但中国和印度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呈快速提升态势;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大而不强",特别是信息通信和视听文娱部门亟待转型。(3)各国电信和信息服务的分工地位呈现先降后升态势;日本的电信和信息服务优势最为显著,印度次之。(4)垂直专业化、创新能力和互联网应用对分工地位均为正向影响,并且分别对商业服务、信息通信和视听文娱的影响最大;贸易渗透率具有显著负向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大;发展程度和人均GDP的影响均为正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黎峰  
在借鉴全球价值链研究思路及方法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国家价值链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改进及对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解,进一步构建了国家价值链的定量分析工具,以此对中国的国家价值链分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价值链分工整体发展,但同时推动了各区域国家价值链参与度的提升。中国大体形成了西部地区占据上游、中部地区位居中游、沿海地区位居下游的国家价值链分工格局。沿海地区的国家价值链参与度、国家价值链定位及国家价值链收益率均低于内陆地区,只是通过大规模生产进行较为低级的国内资源整合。因而,构建和提升国家价值链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转型和沿海地区的优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彭薇  熊科  
以"全球价值链嵌入"和"一带一路"倡议为时代背景,以沿线国家"产业时空转移"为核心主线,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区域最终需要变化建立产业净转移指标,以此刻画沿线主要地区、国家之间分时段、分产业的产业转出与转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代表性国家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过程中,从整体产业的时空转移格局来看,各国均表现为明显的增长态势。各国主要产业的净转入与净转出程度与转移对象国的表现差异较大。产业转移表现为规模化、多元化与逆梯度产业转移的趋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乔印久  原珂  杨皓天  
基于2013年"一带一路"敲定的18个省市的科技投入产出数据,分别运用DEA的CRS模型和VRS模型,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角度对这18个省市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浙江、广东、陕西和青海四个省市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效;上海、西藏和宁夏三个省市纯技术效率有效,而规模效率无效,其余地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无效;基于此进一步进行了投入冗余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及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彭冬冬  徐吟川  
利用1997~2013年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以此表征增加值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并借助因素分解法和计量模型识别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逐步下降,但是仍高于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其他国家,中亚国家与独联体国家具有更高的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相比服务业,制造业的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更高。从影响因素来看,直接排污强度的下降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发展离岸外包特别是离岸服务外包、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本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地降低直接排污强度,进而削减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卫瑞  张文城  张少军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采用MRIO模型测算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的变动趋势,并采用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了9种因素对中国增加值出口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995~2009年外需引致的中国增加值出口由1425亿美元增加到10396亿美元,增幅高达629.36%,增加值出口对于国内增加值创造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外国最终需求的来源地结构变动、中国前向国际产业关联变动和外国最终需求规模变动是影响中国增加值出口变化的3个最主要因素,分别使中国增加值出口增长278.81%、262.02%和122.28%;中国国内生产部门增加值系数变动和外国最终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动不利于中国增加值出口增长或影响很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天昊  王妍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构想,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下如何能够有效的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互动成为值得讨论的新话题。本文以投入产出法为理论依据,使用了2014年中国和若干"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建立了经济互动的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分析模型可知:影响两国经济互动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间地理上的空间距离和隔绝状态。基于此,本文在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于津平  葛纯宝  
利用2003—2017年UNCTAD-Eora及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区域投入产出平衡表,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对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影响,该影响不仅会随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向高分位点转变而逐渐增强,而且在不同经济体、不同部门及其内部也呈现异质性,其中高收入经济体、制造业及其技术密集型部门所受影响相对较强。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国家贸易便利化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这种倒“U”形影响通过中间品进口规模扩张及其技术溢出、出口规模扩张和外资流动渠道实现,研发创新的中介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丽娟  赵佳颖  
本文利用增加值统计与要素收入分解方法对基于GVCs的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电子与光学产业为例,中美贸易并不存在"里昂惕夫悖论",技术和要素禀赋共同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 1995—2011年,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一直低于"1"的平衡状态,中美相对要素实际收入的下降抵消了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在双边贸易利益分配中美方获益相对较大; 1998—2005年,伴随两国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的扩大,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逐年下降,初始比较优势的强化使得美国的相对贸易利益增加; 2006—2009年,随着技术差距扩大幅度和要素禀赋差异的减小,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逐年上升,两国贸易利益分配趋向平衡;中国在高技能劳动的利用上具备潜在比较优势,但相对于要素禀赋的优化,技术的滞后调整削弱了中国在贸易利益分配中的获利能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米军   王怡凡  
在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基于2010—2019年3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国内增加值数据,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且主要通过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和出口比较优势提升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在其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并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提升作用仅显著存在于中度以下老龄化国家和非中心网络地位国家中。中国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推动产业高级化发展,加强培育技术密集型中间品的出口优势,打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环境,更大限度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以提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中的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爱贞  刘志彪  
本文在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演变的基础上,借助投入产出分析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中间投入层次比较低,虽然其中间投入结构中直接消耗资源和能源不多,但间接消耗资源和能源比较多,且依赖性有上升趋势;虽然其垂直分工程度呈上升趋势,但外泄效应比较显著,阻碍了国内价值链的延伸。这些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因素又由其地位所决定。恶性循环带来的生产模式"自我锁定",造成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效应。以外资为主力的"为出口而进口"的贸易模式增强了这种锁定效应。为突破这种"内生"而又"链条关联"的影响,需要进行价值链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久香  方齐云  
本文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外增加值进行了分出口方式、分产业类型核算及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作为出口大国,我国全行业和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增值率并不高,但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增值率要低于其他行业,高新技术制造业比传统制造业拥有更高的出口品国内增值率,但出口增值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高;国际上技术领先的发达经济体及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较高的出口品国内增值率,而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的经济体出口增值能力较弱。针对核算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马风涛  
利用1995~2011年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服务增加值比例进行了测算,大部分制造业产品的服务增加值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制造业的服务化水平不断提升。国内服务增加值比例在1995~2011年间呈现波动特征,而国外服务增加值比例的增幅较为明显。电气和光学设备产品的国内外服务增加值水平显著提高,其中批发贸易和经纪贸易、金融业、设备租赁及其他业务贡献的增加值较高,但还有提升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制造业部门产品的国内外服务含量均能显著提升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出水平。制造业部门应继续提高产品的国内外服务增加值比例,积极利用国内外服务产品的中间投入,提升制造业部门的服务化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成  李晓静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文章创新性地将"一带一路"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促进效应相结合,分别在细分制造业以及按照要素密集度分组两个层面上,计算了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前向和后向影响,并构建了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与欧盟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运输仓储化水平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2)虽然中国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前向影响小于大部分的欧盟国家,但后向影响却处于较高水平;(3)无论是从整体,还是分行业来看,物流业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的前向影响效应对制造业运输仓储化的促进作用都远远大于物流业进口产品的后向影响。
[期刊] 求索  [作者] 程宝栋  李慧娟  
运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法以及贸易隐含碳排放核算法,选取"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捷克6个国家,从国家和部门两个层面对比分析这些国家2000—2014年的"一带一路"出口隐含碳排放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隐含碳排放被高估了22.1百万吨,被高估了9.43%,且呈上升趋势。中国被高估的总量最大,捷克和土耳其被高估的比例最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隐含碳排放被高估,主要由机械、运输设备、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等价值链较长的部门的出口所引起。"一带一路"国家应积极推动全球碳排放责任的重新认定,推行更加准确的衡量碳排放量的核算体系,以更加积极地姿态融入全球价值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