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57)
2023(17401)
2022(14364)
2021(13332)
2020(11522)
2019(26363)
2018(25500)
2017(49352)
2016(25982)
2015(29095)
2014(28267)
2013(28256)
2012(25705)
2011(22790)
2010(22778)
2009(21329)
2008(21105)
2007(18418)
2006(16087)
2005(14530)
作者
(71634)
(59531)
(59166)
(56563)
(37987)
(28331)
(27097)
(23167)
(22659)
(21106)
(20378)
(20241)
(18817)
(18525)
(18454)
(18390)
(17751)
(17224)
(17094)
(17078)
(14606)
(14596)
(14255)
(13688)
(13377)
(13340)
(13091)
(12739)
(11704)
(11608)
学科
(119225)
经济(119108)
(100619)
(88596)
企业(88596)
管理(87813)
方法(57947)
数学(48798)
数学方法(48297)
(35717)
(33520)
业经(32663)
中国(31377)
(25632)
财务(25587)
财务管理(25550)
企业财务(24310)
农业(23328)
(23256)
(22520)
贸易(22506)
(21954)
技术(20516)
理论(19085)
(18697)
(18636)
银行(18613)
地方(18597)
(18517)
(18360)
机构
学院(371967)
大学(370428)
(166860)
经济(164171)
管理(153971)
理学(133084)
理学院(131858)
管理学(129945)
管理学院(129245)
研究(117068)
中国(96816)
(78456)
(75971)
科学(65408)
财经(63121)
(57722)
(56332)
(56001)
中心(54766)
(53793)
经济学(52018)
业大(50349)
研究所(50342)
北京(47473)
财经大学(47173)
经济学院(47104)
农业(44129)
商学(42693)
(42466)
商学院(42313)
基金
项目(247189)
科学(199403)
基金(186195)
研究(182043)
(160098)
国家(158756)
科学基金(140156)
社会(121766)
社会科(115802)
社会科学(115769)
基金项目(97596)
(93450)
自然(89300)
自然科(87418)
自然科学(87400)
自然科学基金(85959)
教育(83893)
(78352)
资助(76773)
编号(71035)
(56787)
成果(56189)
重点(54829)
(53854)
国家社会(52148)
(52013)
教育部(50053)
创新(49694)
人文(49048)
课题(47910)
期刊
(176893)
经济(176893)
研究(110611)
中国(67397)
(63523)
管理(60904)
(50857)
科学(49818)
学报(49009)
大学(39651)
(38912)
金融(38912)
学学(37515)
农业(34978)
技术(34663)
财经(31990)
教育(30486)
经济研究(29664)
业经(28591)
(27583)
问题(23189)
(21682)
技术经济(21309)
(21217)
统计(20163)
(18828)
世界(18778)
国际(18481)
财会(17530)
现代(17318)
共检索到550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长征  徐艺  
运用因子分析和离散被解释变量多值选择模型(Multinomial Logit),分别从企业特定优势、国家差异两个视角考察了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不同基准的实证分析表明,存有单一特定优势的中国企业,不会选择以绿地新建的方式入驻东道国市场,并购与合资是更多的选择;但若同时具备多种特定优势,则会选择绿地新建;经营环境差异越大,中国企业越倾向于并购;文化差异程度与并购或绿地新建的投资方式正相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建忠  肖雨彤  施文雨  
"一带一路"合作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倡议,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能源投资提供了良好契机,近年来,中国对外能源投资呈规模不断扩大、效率逐渐提升和投资地区较为集中的趋势。文章基于美国企业研究所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开的2005~2018年"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运用三重差分法研究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能源投资的促进效应。主要结论有: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规模的增长,其中能源行业促进效应突出,且该实证结果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检验;其次,通过投资形式比较发现中国企业对外能源投资以跨国并购方式为主且跨国并购投资效应显著高于绿地投资;再次,通过投资区位比较发现海上丝绸之路能源投资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陆上丝绸之路,另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受益地区为亚洲地区;最后,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能源中以天然气和煤炭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能源对沿线投资产生的促进效应较为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陆毅  吴嵩博  王勇  
本文采用目前可获得数据中较详实和准确的2005—2016年《全球企业绿地投资数据库》,运用事件评估的有效识别方法——双重差分法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进行全方位的评析。主要结论是: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的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项目数增长幅度达32%左右,且一系列的有效性和稳健性检验均表明这一促进效应显著存在。其次,"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绿地投资的积极促进效应通过"五通"实现,即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再次,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地理上,"一带一路"倡议更显著地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与中国邻近"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增长,且对高政治风险经济体的投资不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从投资动态来看,现阶段"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主要表现为集约边际的扩张,即主要带动已有投资基础或投资项目经济体的投资增长。此外,基于三重差分估计的结果看,在行业上,该倡议的对外投资促进效应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关领域;在投资来源上,该倡议尚未对"一带一路"重点省份产生显著的投资促进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杜晓君   唐晨曦   祁乔   冯飞  
受特殊地缘位置和地缘政治形势的影响,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的海外投资项目面临愈加复杂的地缘政治风险挑战。文章基于地缘政治理论,以美国为例,考察域外大国干预导致的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企业“一带一路”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受经济逻辑和政治逻辑权变性的影响,东道国对中国市场出口依赖和东道国与域外大国联盟关系的双层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地缘政治风险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特定国家的投资倾向;东道国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依赖能显著弱化地缘政治风险的负向影响;在域外大国的盟国体系内,地缘政治风险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并且东道国对中国市场出口依赖的调节作用不再显著,说明面对域外大国强大的关系性权力,经济依赖的“压舱石效应”是脆弱的;拓展性分析发现,国家层面的发展潜力和企业层面的竞争潜力是引发域外大国对中国威胁认知和权力消长认知发生剧变的关键变量,因为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较多的东道国,以及中国企业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和大规模投资上,地缘政治风险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研究结论拓展了对外投资区位决策的研究视角,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的战略布局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谭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加上政策的鼓励,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日益扩大,这些投资项目很多涉及到了东道国的关键领域,切实关系着东道国的国计民生,但由于投资缺乏项目影响的综合评估,加之我国企业的身份频频遭到质疑,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遭遇了很多的政治风险,东道国的国家安全因素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等成为干涉投资的阻力。鉴于此,"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企业在扩展对外投资时,应充分了解东道国投资环境,在投资中要强调企业的环境意识,构建安全保障综合体系,同时在国际上营造积极舆论,为海外投资保驾护航。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齐晓凡  丁新举  
"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为众多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各种风险也纷至沓来。"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基建和电力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经济状况和电力发展状况尚处在较为落后的阶段。相比较而言,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基建和电力能源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的基建和电力行业在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萍  
在阐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其投资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风险、市场风险、资源风险、能力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而构建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评价体系,对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海外投资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分析结果,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岩  王笑娴  
自中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资本加快了在海外市场的流动。企业在获得投资机遇的同时也伴随诸多风险,包括宏观结构层面的传统风险和微观个体层面的非传统风险。非传统风险通常嵌入于东道国复杂的社会关系,具体发生在跨国企业与东道国民众、劳工、工会等次级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中,涉及劳动关系、环境冲突、文化差异、海外犯罪、商业贿赂、突发公共事件等方面,影响着跨国企业与当地社群的紧张局势。通过分析非传统风险类型划分、内在机理和演变过程,立足于中国企业实践案例,非传统风险类型学分析框架可以由以上6个方面切入构建。为防范和化解非传统风险,中国企业应熟悉东道国劳动法规,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企业跨文化建设,中国政府应完善商业贿赂、打击海外犯罪的相关立法,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旖旎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随战略推动,对东南亚制造业、西亚油气、东南亚与中亚基建及其相关行业可能成为投资热点。沿线国家风险特征符合正常分布,部分东南亚国家与印度经济风险偏高,军事干预、政府低效和法制不完善推高了非经济风险。对此,中国政府应重视落实双边合作协议,以制度限定与沿线各国经济关系保护好企业海外利益。企业则应重视东道国法制缺陷与第三方专业公司尽职调查、提高应对东道国复杂政治环境的能力,强化企业风险应对机制与政企互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晓亮   马宇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开创了一个向世界全面开放的经济合作新格局。东盟作为我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受惠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效应,双方的经济合作日趋紧密,叠加RCEP协定的正式实施,中国企业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规模和层级进一步提升,为中国-东盟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也不得不面对东盟国家复杂的政治环境、营商环境、法律环境,以及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充分了解东盟国家的国内制度,及时调整我国对东盟的投资政策,探讨实施本土化战略,建立国家经济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才能确保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益。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齐晓凡  丁新举  
"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为众多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各种风险也纷至沓来。"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基建和电力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经济状况和电力发展状况尚处在较为落后的阶段。相比较而言,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基建和电力能源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的基建和电力行业在沿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昕   唐登林  
本文基于非平衡面板企业数据,实证分析2007~2018年中国3,981家企业对45个“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OFDI是在“一带一路”国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盈利能力为驱动的市场拓展行为。就企业内在属性差异而言,国有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OFDI主要以扩大市场规模为主,民营企业和非科技型企业的OFDI主要受到商贸效率和市场规模的影响;劳动密集型和污染型企业OFDI的主要内在驱动源于盈利能力的下降。就经济要素禀赋差异而言,以效率禀赋型地区为分界,企业盈利能力对OFDI的影响由负转正。就商贸运输渠道和现代化差异而言,商贸企业偏向对“一路”地区展开直接投资,产能转移企业偏向对“一带”地区的直接投资;企业存在通过OFDI实现科技逆向流出的需求。中国应加速培育企业的本土市场盈利能力,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明亮  
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海外投资战略要求及投资实践,重点就风险因素对中国OFDI的潜在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扩展投资引力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应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PPML)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共同语言、政治动荡、反华情绪与中国主权摩擦会影响OFDI,政府治理质量提高不能促进OFDI,经济自由度的提高会显著促进OFDI。除风险影响变量外,经济规模及经济增速也对OFDI产生显著影响,劳动力成本及地理距离因素不应是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关注的重点。相应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建立汇率风险监测体系,差异化确定结算货币,合理运用金融避险工具;(2)强化与东道国政府联系,增加经济自由度高的低经济水平国家投资;(3)重视与海外华人、华侨互动,防范化解地区冲突摩擦;(4)差异化看待经济规模及发展潜力影响,正确审视劳动力成本及地理距离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明亮  
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海外投资战略要求及投资实践,重点就风险因素对中国OFDI的潜在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扩展投资引力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应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PPML)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共同语言、政治动荡、反华情绪与中国主权摩擦会影响OFDI,政府治理质量提高不能促进OFDI,经济自由度的提高会显著促进OFDI。除风险影响变量外,经济规模及经济增速也对OFDI产生显著影响,劳动力成本及地理距离因素不应是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关注的重点。相应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建立汇率风险监测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亮  殷华方  
跨国公司是一个由东道国系统与母子公司系统所组成的跨边界系统。文章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区位选择理论,从跨边界互动视角将影响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资源依赖类型分为母公司参与型依赖和区域主导型依赖、产业主导型依赖和其他企业参与型依赖四类,并考察了他们对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利用4104家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母公司参与型依赖、区域主导型依赖对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区位选择具有正向影响;产业主导型依赖对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区位选择具有负向影响;其他企业参与型依赖对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区位选择具有"倒U型"影响。同时,不同资源依赖类型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其中,母公司参与型依赖对区域主导型依赖与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区位选择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其他企业参与型依赖对产业主导型依赖与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区位选择的关系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文章最后进一步讨论了不同资源依赖类型的区位动态演化模型,该研究在理论上进一步拓展了资源依赖理论的内涵框架,并对目前处于投资高峰期的"一带一路"企业区位规划的政策制订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