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3)
- 2023(12535)
- 2022(10261)
- 2021(9458)
- 2020(7743)
- 2019(17825)
- 2018(17066)
- 2017(32395)
- 2016(16921)
- 2015(19150)
- 2014(18583)
- 2013(18524)
- 2012(17221)
- 2011(15610)
- 2010(15950)
- 2009(15414)
- 2008(14592)
- 2007(13205)
- 2006(11911)
- 2005(11155)
- 学科
- 济(70830)
- 经济(70724)
- 管理(51230)
- 业(46566)
- 企(38486)
- 企业(38486)
- 中国(30185)
- 融(27800)
- 金融(27798)
- 银(25933)
- 银行(25924)
- 方法(25821)
- 行(25169)
- 数学(22607)
- 数学方法(22418)
- 财(22200)
- 制(21682)
- 农(19947)
- 业经(16758)
- 贸(15479)
- 贸易(15462)
- 易(15178)
- 地方(15090)
- 体(14174)
- 务(13296)
- 财务(13250)
- 财务管理(13224)
- 农业(12918)
- 企业财务(12658)
- 学(12075)
- 机构
- 大学(237600)
- 学院(234534)
- 济(109287)
- 经济(107239)
- 研究(86818)
- 管理(86116)
- 中国(75724)
- 理学(72125)
- 理学院(71330)
- 管理学(70359)
- 管理学院(69905)
- 财(54682)
- 京(51502)
- 科学(45662)
- 所(42005)
- 财经(41958)
- 中心(41169)
- 经(38322)
- 研究所(37371)
- 经济学(36603)
- 江(35933)
- 农(34509)
- 北京(33403)
- 经济学院(32906)
- 院(31565)
- 财经大学(31455)
- 范(29724)
- 师范(29499)
- 业大(28860)
- 州(28405)
- 基金
- 项目(149925)
- 科学(119975)
- 研究(115013)
- 基金(112055)
- 家(96668)
- 国家(95899)
- 科学基金(82426)
- 社会(77389)
- 社会科(73520)
- 社会科学(73508)
- 基金项目(57584)
- 省(54443)
- 教育(52262)
- 自然(48860)
- 自然科(47734)
- 自然科学(47724)
- 自然科学基金(46911)
- 划(46493)
- 资助(45658)
- 编号(44684)
- 成果(38355)
- 部(35496)
- 重点(34604)
- 制(34557)
- 国家社会(34114)
- 发(32930)
- 课题(32249)
- 创(31658)
- 教育部(31378)
- 中国(31150)
- 期刊
- 济(123281)
- 经济(123281)
- 研究(80061)
- 中国(58507)
- 财(43255)
- 融(40120)
- 金融(40120)
- 管理(35256)
- 农(32728)
- 学报(31761)
- 科学(31710)
- 教育(27024)
- 大学(26009)
- 学学(23992)
- 财经(22399)
- 农业(21191)
- 经济研究(20615)
- 技术(19698)
- 经(19381)
- 业经(16882)
- 问题(15988)
- 贸(15799)
- 国际(14536)
- 世界(13922)
- 业(12161)
- 技术经济(10879)
- 理论(10794)
- 现代(10212)
- 坛(10065)
- 论坛(10065)
共检索到387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奇渊 杨盼盼 肖立晟
"一带一路"倡议已进入具体推进、落地阶段。在此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需求巨大,但潜在风险也值得关注。本文提供了三个角度,对中国参与建设共赢、可持续的"一带一路"投融资机制提出了建议。第一,投资主体借力借势布局。中资银行业在非洲的布局分析,说明了中资金融机构的布局还可以利用现有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关系,为拓展布局找到新空间。第二,绑定各方投资伙伴的利益。马歇尔计划特殊账户机制的启示,就是要将相关方的利益进行绑定,推动"一带一路"线上的双边合作、第三方合作。其三,对投资对象需要约法三章。以津巴布韦使用人民币提议为例,相关思考的启示是:投资对象国必须整肃金融纪律,改善营商环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产能。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投融资机制 投资需求 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奇渊 杨盼盼 肖立晟
一带一路倡议已进入具体推进、落地阶段。在此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需求巨大,但潜在风险也值得关注。本文提供了三个角度,对中国参与建设共赢、可持续的"一带一路"投融资机制提出了建议。第一,投资主体借力借势布局。中资银行业在非洲的布局分析,说明了中资金融机构的布局还可以利用现有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关系,为拓展布局找到新空间。第二,绑定各方投资伙伴的利益。马歇尔计划特殊账户机制的启示,就是要将相关方的利益进行绑定,推动"一带一路"线上的双边合作、第三方合作。其三,对投资对象需要约法三章。以津巴布韦使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投融资机制 投资需求 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温灏 沈继奔
"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取得超预期成果,构建了以重大项目为驱动力的投融资合作新机制,形成了以开发性金融为重要形态的投融资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等特点,资金供需错配、投入产出不均衡、风险收益不平衡、债务可持续等问题突出。当前,亟须按照"信息互通、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原则,加强与沿线国家政府的战略对接和多边机制建设,探索"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投融资合作模式,推动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的"一带一路"金融市场建设,加强与发达国家、国际多边组织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做深、做实"一带一路"专项合作中心建设,制定适应"一带一路"发展的融资评价和债务可持续评估政策体系,支持开发性金融增强重大项目融资能力,努力构建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玉柱
当前,主权基金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主权基金同亚投行、新开发银行及丝路基金等资金实体的有效对接和投融资合作,有助于实现投资主体间的相互借力和互动发展。此外,推动和吸引国际主权基金投资我国国内市场,有助于弥补国内基建资金缺口,降低基建融资成本,平抑市场短期波动风险,同时为我国资本走出去创造公平的环境支撑。
关键词:
主权基金 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 融资合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长湧
融资机制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十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三年多来,"一带一路"融资机制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和国际产能合作等的巨大需求相比,融资能力仍待提升。下一步,应按照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的要求,统筹国际和国内资源、统筹政府和市场力量、统筹近期和远期建设、统筹多边和双边合作,创新融资模式,深化金融合作,扩大资金融通,打造互利共赢、多元平衡、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融资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高效的融资服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长湧
融资机制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十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三年多来,"一带一路"融资机制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和国际产能合作等的巨大需求相比,融资能力仍待提升。下一步,应按照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的要求,统筹国际和国内资源、统筹政府和市场力量、统筹近期和远期建设、统筹多边和双边合作,创新融资模式,深化金融合作,扩大资金融通,打造互利共赢、多元平衡、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融资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高效的融资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目标是共同发展,理念是合作共赢。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响应,形成了广泛的合作共识,为增进沿线国家民众福祉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柳
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欧盟至今已连续13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启动,中国与欧盟之间良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得到强化,为双方的投融资合作奠定了基础。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中欧投融资合作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未来需要双方加强协调,"凝聚更多共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目标是共同发展,理念是合作共赢。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响应,形成了广泛的合作共识,为增进沿线国家民众福祉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钱胜存 王永中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规模在2013—2020年间总体呈现先增长后回落的波动态势,主要分布于亚非发展中国家,以化石能源发电、石油炼化等项目为主,近年来对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基建项目投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基础设施投融资面临美西方国家干扰破坏、债务不可持续风险上升、投融资主体与工具缺乏多样性、环境和气候变化对化石能源投融资约束增强等诸多风险挑战。有效应对,需要做到以我为主,深化国际合作;完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帮助沿线国家化解债务风险;丰富投融资工具,构建市场化合作共赢新模式;推广环境、社会和治理管理方法,加快推动能源基础设施绿色转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原 汪红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但仍然面临资金缺口大、沿线国家参与热情不高、合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空间范围上横跨多个国家或区域,相关利益方涉及多国政府主体,各国在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方面,针对各自利益展开较为复杂的博弈。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国家间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博弈模型,论证了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并获得收益的可行性。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机制的构想,以保证各国的行动保持在博弈的纳什均衡点上,进而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尹庆伟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融资模式主要包括股权融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租赁融资和PPP等方面,投融资的成效比较显著。但是"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特征,中长期重大项目投融资风险难以预判,加上沿线各国现有的债务持续性问题较为突出,中国的投融资模式风险激增。因此,需要中国加强与沿线各国金融政策对接,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投融资体系,推动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的金融市场建设,完善沿线各国债务风险评估机制,进而从根本上降低中国投融资的现实风险。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投融资 风险 资金 债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中元 沈铭辉
目前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债券市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一带一路"债券市场在机制建设、制度设计方面还存在较多空白。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其中部分国家自身特性引发的风险较高;另一方面,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不完善,给"一带一路"债券融资造成了制约。未来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机制建设,全面推动债券市场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机制建设,加大对"一带一路"债券投资,扩大债券市场开放机制,拓展"一带一路"项目资金来源,健全"一带一路"沿线债券市场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建设,完善"一带一路"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措施机制建设等,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和高效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莉 郑元 徐兵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当下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任务。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已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柱。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气候战略,推动气候投融资的发展与合作,将有力地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并加快绿色产业转型,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一带一路”沿线气候行动融资缺口巨大
关键词:
投融资 发展与合作 “一带一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熊平安 熊易晓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但其重大项目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在全球经济显露拐点迹象、美欧货币正常化不断推进导致全球流动性持续收紧的背景下,资金瓶颈可能成为木桶的短板,有可能会阻碍"一带一路"建设。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成功召开,认真研究"二战"后美国退出的欧洲复兴计划投融资管理,对推进"一带一路"投融资机制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带一路"进展情况与面临的挑战2013年,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五年多来,中国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