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1)
- 2023(13353)
- 2022(11297)
- 2021(10317)
- 2020(8594)
- 2019(18902)
- 2018(18592)
- 2017(34463)
- 2016(18055)
- 2015(19940)
- 2014(19138)
- 2013(18216)
- 2012(16287)
- 2011(14793)
- 2010(15083)
- 2009(14402)
- 2008(13897)
- 2007(12602)
- 2006(11204)
- 2005(10337)
- 学科
- 济(66620)
- 经济(66529)
- 管理(63457)
- 业(59725)
- 企(53324)
- 企业(53324)
- 方法(22386)
- 中国(21073)
- 财(19746)
- 技术(19581)
- 制(18827)
- 业经(18401)
- 农(18247)
- 数学(17792)
- 数学方法(17471)
- 地方(15022)
- 理论(13709)
- 贸(13215)
- 贸易(13205)
- 银(13157)
- 银行(13142)
- 技术管理(13084)
- 体(12851)
- 易(12817)
- 行(12629)
- 划(12470)
- 务(12115)
- 财务(12074)
- 财务管理(12049)
- 融(12045)
- 机构
- 学院(246426)
- 大学(243417)
- 济(99447)
- 经济(97313)
- 管理(96459)
- 理学(82331)
- 理学院(81447)
- 研究(81327)
- 管理学(80087)
- 管理学院(79582)
- 中国(62533)
- 京(50680)
- 财(49474)
- 科学(46032)
- 江(39248)
- 所(38710)
- 财经(37908)
- 中心(36777)
- 研究所(34353)
- 经(34188)
- 范(32420)
- 师范(32149)
- 农(31772)
- 北京(31750)
- 州(30979)
- 业大(30637)
- 院(30592)
- 经济学(29502)
- 财经大学(27866)
- 技术(27518)
- 基金
- 项目(161875)
- 科学(130157)
- 研究(125031)
- 基金(116468)
- 家(99621)
- 国家(98776)
- 科学基金(86780)
- 社会(80489)
- 社会科(76349)
- 社会科学(76333)
- 省(65348)
- 基金项目(60971)
- 教育(58377)
- 划(53849)
- 自然(53311)
- 自然科(52176)
- 自然科学(52164)
- 自然科学基金(51240)
- 编号(50878)
- 资助(45259)
- 成果(42073)
- 创(39734)
- 课题(36861)
- 重点(36771)
- 创新(36111)
- 制(36059)
- 发(35618)
- 部(35028)
- 国家社会(33107)
- 项目编号(31916)
- 期刊
- 济(117861)
- 经济(117861)
- 研究(76613)
- 中国(59599)
- 管理(42536)
- 财(39996)
- 教育(35242)
- 科学(32744)
- 学报(31461)
- 农(30469)
- 大学(25567)
- 融(24189)
- 金融(24189)
- 技术(23949)
- 学学(23606)
- 业经(20404)
- 农业(20289)
- 经济研究(19068)
- 财经(18875)
- 经(16349)
- 科技(15078)
- 问题(14099)
- 坛(13363)
- 论坛(13363)
- 贸(13039)
- 技术经济(12329)
- 现代(11860)
- 业(11579)
- 图书(11470)
- 职业(11456)
共检索到387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建新
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科技协同、人才互动与制度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协同发展,人才互动支撑区域协同发展,制度创新保障区域协同发展。新常态下"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以需求为中心,以科技、资金、人才和制度为协同资源,以客户、企业、研发机构和政府为协同主体。搭建制度先行、科技创新、人才互动的协同网络平台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科技创新 人才互动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莹 邵元君 朱红萍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对新型商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一背景,分析职业院校培养新型商科人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协同企业出海“双渠道、四模块、云平台、四协同”新型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从构建跨国产教协同育人机制,优化商科专业课程体系,营造多元真实跨国商务场景,推动双语双元跨国师资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探索新型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分析其具体实施路径,为职业院校培养新型商科人才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海军 骆建文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路一带"国家战略的协同发展,对于充分运用全球资源来推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一路一带"国家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为此,对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协同关系进行分析与总结归纳;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基础条件为出发点提出协同的具体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工作抓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海军 骆建文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路一带"国家战略的协同发展,对于充分运用全球资源来推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一路一带"国家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为此,对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协同关系进行分析与总结归纳;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基础条件为出发点提出协同的具体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工作抓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海军 骆建文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路一带"国家战略的协同发展,对于充分运用全球资源来推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一路一带"国家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为此,对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协同关系进行分析与总结归纳;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基础条件为出发点提出协同的具体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工作抓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容容
"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重要战略。它主要包含了经济、政治、人文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本文首先分析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探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影响,力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找出成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相芬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协同创新对高职教育的意义。通过梳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为高职教育明确目标、完善理念、修正不足提供参考,以此满足国际市场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路铁军 王泽森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对交通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论述交通科技创新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国际合作在"一带一路"交通科技创新中的必要性,分析了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指出"一带一路"交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中应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筹协调、注意风险防控和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交通科技创新 国际合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华 李景腾
推进金融创新不仅对国家战略的实施有积极推动作用,还有利于加大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布局,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产能过剩行业重组和优化,刺激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成为我国走出去直接投资的新契机、新机遇、新引擎和新方式。"一带一路"的金融创新需求(一)融通资金需求。"一带一路"规模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巨大。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我国联合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境投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俊晖
随着"一带一路"和制造强国建设深入实施,以高铁和工程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率先走出国门,装备制造类外向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问题尤为突出。在研究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国际产能合作,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湖南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提出了构建校企协同外向型人才培养需求机制、课程体系、培养途径、保障体系及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泽楠
自贸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广西的自贸区建设必须立足"一带一路"背景下边境开发开放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进行制度创新;广西与东盟山海相连,其开放发展必须围绕越南、面向东盟而展开。基于这两个基本判断,申请建设的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定位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先行地、两廊一圈主对接平台、边境开发开放示范区。需推动中越双方共同努力,将环北部湾湾区打造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FDI目的地之一;推动建成"双新贸易大通道",大力发展面向东南亚和中西亚地区的过境贸易与跨境电子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竹 左晶晶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通过案例研究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实现创新驱动的路径:(1)观念创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该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突破地域局限,合理开放地利用外部资源。(2)市场驱动和创新驱动并举。"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意义,应该是通过创新驱动的方式推动制造业的成长。(3)开放式创新和自主创新并重,以开放式创新促进自主创新。利用好"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广泛深入地学习吸收沿线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沿线发达国家的优势资源"为我所用",以开放式创新促进自主创新,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制造业 创新驱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2016年10月18日,"一带一路"产教协同峰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来自国内"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18所高职院校、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等10家国内标杆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代表,以及来自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2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教领域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单位联合发起倡议成立"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以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和企业"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军成 李威浩
以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为核心内容的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与"一带一路"理论之间存在科学的内在联系,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一方面,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作为当前指导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行动指南,对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主要平台,是构建人类科技命运共同体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便没有世界科技命运共同体目标的实现。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在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指引下,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必将成为全球基础科学联合研究、技术创新合作的重要范本和典型,中国也将为世界科技发展与革新作出更大贡献,为人类科技文明发展与进步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贡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鹏飞 曾仙乐 黄河 陈光荣
校企协同海外办学是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的一种全新模式,它的构建方式包括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多模式育人、打造品牌等方面。这种模式具有可复制与可推广性,有助于加快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