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0)
- 2023(4902)
- 2022(4149)
- 2021(3809)
- 2020(3415)
- 2019(7752)
- 2018(7358)
- 2017(13972)
- 2016(7352)
- 2015(7994)
- 2014(7776)
- 2013(7668)
- 2012(7027)
- 2011(6444)
- 2010(6779)
- 2009(6472)
- 2008(6422)
- 2007(6104)
- 2006(5441)
- 2005(5177)
- 学科
- 济(28204)
- 经济(28177)
- 业(24124)
- 管理(21300)
- 企(19511)
- 企业(19511)
- 险(10771)
- 保险(10680)
- 中国(10560)
- 方法(10274)
- 数学(8431)
- 数学方法(8271)
- 银(7970)
- 制(7967)
- 银行(7957)
- 财(7552)
- 行(7539)
- 农(7115)
- 业经(6624)
- 融(6454)
- 金融(6454)
- 地方(6404)
- 策(6335)
- 贸(6265)
- 贸易(6260)
- 易(6094)
- 理论(5463)
- 务(5043)
- 财务(5023)
- 财务管理(5007)
- 机构
- 大学(100250)
- 学院(100076)
- 济(41362)
- 经济(40342)
- 管理(39132)
- 研究(34228)
- 理学(32184)
- 理学院(31823)
- 管理学(31233)
- 管理学院(31019)
- 中国(30699)
- 财(22679)
- 京(21542)
- 科学(18539)
- 财经(17081)
- 所(16696)
- 江(16488)
- 中心(15817)
- 经(15474)
- 研究所(14769)
- 北京(14143)
- 农(13922)
- 州(13271)
- 财经大学(12752)
- 院(12706)
- 范(12557)
- 师范(12464)
- 经济学(12062)
- 业大(11723)
- 经济学院(10742)
- 基金
- 项目(60703)
- 科学(47823)
- 研究(45600)
- 基金(44311)
- 家(38179)
- 国家(37862)
- 科学基金(32521)
- 社会(29017)
- 社会科(27448)
- 社会科学(27437)
- 省(22596)
- 基金项目(22319)
- 教育(21086)
- 自然(20670)
- 自然科(20239)
- 自然科学(20229)
- 自然科学基金(19879)
- 划(19614)
- 资助(18876)
- 编号(18687)
- 成果(15942)
- 重点(13924)
- 课题(13568)
- 部(13550)
- 发(12741)
- 性(12379)
- 创(12221)
- 教育部(11868)
- 国家社会(11787)
- 项目编号(11610)
共检索到167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义桅 郑栋
"一带一路"战略标志着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态势转变。伟大的事业总要面临风险,"一带一路"在面临政治、经济、法律等风险的同时,也需应对来自国家、企业、个人三大层面的道德风险,影响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应予以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同传统经济学领域内的道德风险相异相通,意指双边行为中言行不一、损人利己等行为,同时具有主体层面的多元性与影响层面的多样性两个特点。对于此类风险的应对,应从观念、机制、实践三方入手,在继承传统丝路精神的基础之上,促使民心相通,使道德风险趋于缓和,并以此为契机逐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开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仲平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应注意将基础设施分为"一般基础设施"和"非一般基础设施"。其中,"一般基础设施"可以借助公共物品理论予以识别,努力使之不受反补贴措施的规制。"非一般基础设施"则可能遭受上游补贴调查的法律风险,中国需要未雨绸缪小心防范。一旦此类风险发生,中国应特别重视补贴"利益传递"的抗辩,明确要求调查机关"证明"而非"推定"利益传递。此外,中国政府还应侧重选择以对外援助的方式建设"非一般基础设施",确保享有反补贴税法的豁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 反补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仲平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应注意将基础设施分为"一般基础设施"和"非一般基础设施"。其中,"一般基础设施"可以借助公共物品理论予以识别,努力使之不受反补贴措施的规制。"非一般基础设施"则可能遭受上游补贴调查的法律风险,中国需要未雨绸缪小心防范。一旦此类风险发生,中国应特别重视补贴"利益传递"的抗辩,明确要求调查机关"证明"而非"推定"利益传递。此外,中国政府还应侧重选择以对外援助的方式建设"非一般基础设施",确保享有反补贴税法的豁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 反补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苗吉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领导层统筹国内发展和国际战略的主要政策框架。本文旨在评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预期收益,分析该倡议需持续关注的潜在风险,并进一步提出中国的应对方略。"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多维政策框架,中国对其预期收益有四:第一,回应"中国威胁论",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第二,通过广袤地域的经济整合,获取中国持续崛起的动力;第三,缓解美国海洋霸权对中国贸易和能源生命线的威胁,维护中国外交与战略权益;第四,重建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和"支配地位"的区域秩序。笔者认为,应合理管理对"一带一路"预期,防止高估该倡议的潜在收益,更不能低估该倡议所包含的政治、经济和安全风险。与之对应,中国应从如下四个方面管理自身对倡议的预期及其现实风险:悉心经营国家形象;严格依照经济学原理而非政治决断建立和发展项目,防止过分战略化倾向;降低其军事与安全意涵,谨慎参与军事和战略活动;通过多边框架徐图修正令自己受益颇丰的制度。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风险 国际秩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苗吉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领导层统筹国内发展和国际战略的主要政策框架。本文旨在评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预期收益,分析该倡议需持续关注的潜在风险,并进一步提出中国的应对方略。"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多维政策框架,中国对其预期收益有四:第一,回应"中国威胁论",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第二,通过广袤地域的经济整合,获取中国持续崛起的动力;第三,缓解美国海洋霸权对中国贸易和能源生命线的威胁,维护中国外交与战略权益;第四,重建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和"支配地位"的区域秩序。笔者认为,应合理管理对"一带一路"预期,防止高估该倡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风险 国际秩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贤则 陈新
目前,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正一步步的由理论转变为我国对外经贸和交流的实践。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国际水利水电项目的开展既包含有极大地机遇,同时也面临了较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可能存在的各个种类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从多方面着手,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风险。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水利水电 移民 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石熠
"一带一路"策略下,沿线国家广阔的合作空间,对我国企业"走出去"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鉴于沿线国家国情、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性,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合作面临较为严重的税务风险问题。本文在指出中国企业面临重复征税、反避税调查、转让定价等税务风险基础上,分析了双方合作发生税务风险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铮
本文以老挝某电力投资A项目为例,对当前"一带一路"国际项目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风险防范及管控措施建议。A项目由某央企作为发起人,是中资企业境外第一个获得全流域水电开发权的项目。项目开发模式为BOT(建设-经营-转让),获老挝政府特许经营期30年。项目总投资近17亿美元,采用境外平台直投结合有限追索式项目融资的投融资模式。一、项目架构分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吉
只有通过政府主导、中介服务、企业管控等方式,多方联动,规避风险,才能帮助相关企业把握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创了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也开启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时代。融入"一带一路"是企业在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企业 风险防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薛力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三大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不是遏制,而是体现两面下注战略中防范的一面;周边国家的疑虑,中国应尽可能予以消减;中国应注意到:"一带一路"战略对于转移过剩产能的效果很有限,外汇储备用于投资的安全性与收益很.难保障。有必要把沿线国分为四类进行处理,重点放在潜在的周边支点国家;对于一般中小国家只能进行选择性合作;对于主权争端国,需要以建设性的态度处理争端;对于周边大国应该制定专门的外交政策,首先从经济与文化领域着手,建立"亚洲五国经济论坛",成立"亚洲文明对话"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钟春平 潘黎
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试验构成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顺应了中国现阶段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有鉴于海外长期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沿线各国的政治局势,政府层面的沟通应强调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企业则需要客观评价市场收益与风险、实时监控风险、牢固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现实 风险 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敏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带一路"作为契合我国与中东国家有序发展的重要战略,已经得到我国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投资较为普及。大多数情况下,我国政府可以实现对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的自由化,但由于哈萨克斯坦的政治、文化及市场环境与我国有较大差异,准确评估并有效应对地区风险,是推动我国对其农业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本文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前提下,针对目前我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障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局面的同时,提升与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钱胜存 王永中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规模在2013—2020年间总体呈现先增长后回落的波动态势,主要分布于亚非发展中国家,以化石能源发电、石油炼化等项目为主,近年来对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基建项目投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基础设施投融资面临美西方国家干扰破坏、债务不可持续风险上升、投融资主体与工具缺乏多样性、环境和气候变化对化石能源投融资约束增强等诸多风险挑战。有效应对,需要做到以我为主,深化国际合作;完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帮助沿线国家化解债务风险;丰富投融资工具,构建市场化合作共赢新模式;推广环境、社会和治理管理方法,加快推动能源基础设施绿色转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齐晓凡 丁新举
"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为众多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各种风险也纷至沓来。"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基建和电力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经济状况和电力发展状况尚处在较为落后的阶段。相比较而言,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基建和电力能源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的基建和电力行业在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贤森
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支持与显著成效。中国不仅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区域合作平台与合作伙伴关系,而且吸引了其他相关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机遇之中来,为全球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带一路"倡议已经逐步成为一个以经济合作协议为基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依托,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的综合性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制定了自身的"走出去"战略,希望在全球市场中获得商业机会并占据优势地位。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当合理配置自身的各项资源,充分认识全球市场的利益格局,沉着应对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