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3)
- 2023(8039)
- 2022(6709)
- 2021(6548)
- 2020(5290)
- 2019(12807)
- 2018(12399)
- 2017(23475)
- 2016(12029)
- 2015(13847)
- 2014(13184)
- 2013(13248)
- 2012(12207)
- 2011(11268)
- 2010(11373)
- 2009(10413)
- 2008(10246)
- 2007(8978)
- 2006(8155)
- 2005(7597)
- 学科
- 济(54068)
- 经济(54018)
- 管理(31865)
- 业(31498)
- 企(25634)
- 企业(25634)
- 方法(21394)
- 数学(18803)
- 中国(18710)
- 数学方法(18608)
- 贸(18083)
- 贸易(18071)
- 易(17791)
- 农(13911)
- 出(12295)
- 财(11763)
- 业经(10973)
- 制(10211)
- 地方(9656)
- 口(8841)
- 出口(8839)
- 出口贸易(8838)
- 农业(8765)
- 关系(8635)
- 银(8618)
- 银行(8614)
- 行(8410)
- 策(8384)
- 学(8029)
- 融(7931)
- 机构
- 大学(171284)
- 学院(169584)
- 济(81537)
- 经济(80240)
- 管理(64051)
- 研究(63275)
- 理学(54588)
- 理学院(53969)
- 管理学(53261)
- 管理学院(52919)
- 中国(50075)
- 京(37251)
- 财(35599)
- 科学(33241)
- 所(30567)
- 财经(28285)
- 研究所(27571)
- 中心(27137)
- 经济学(26830)
- 经(26033)
- 北京(24420)
- 江(24241)
- 经济学院(24138)
- 院(22950)
- 范(22364)
- 师范(22208)
- 农(21716)
- 财经大学(21113)
- 州(19136)
- 业大(19073)
- 基金
- 项目(108654)
- 科学(86987)
- 研究(83289)
- 基金(81215)
- 家(70318)
- 国家(69832)
- 科学基金(59711)
- 社会(55421)
- 社会科(52806)
- 社会科学(52791)
- 基金项目(41202)
- 教育(38718)
- 省(38314)
- 自然(35613)
- 自然科(34891)
- 自然科学(34883)
- 自然科学基金(34306)
- 资助(34193)
- 划(33463)
- 编号(32591)
- 成果(27272)
- 部(26096)
- 重点(24849)
- 发(24477)
- 国家社会(24412)
- 中国(24093)
- 课题(23479)
- 教育部(23087)
- 创(23006)
- 人文(21702)
共检索到268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方波
本文以马克思关于经济社会细胞——商品、资本和货币的论述为理论支撑和突破口,验证了"一带一路"战略契合了"中国式"输出的经济内涵,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助力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货币输出的机制,该战略对于化解国内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和应对国际复杂形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成明
文章首先用SWOT分析工具讨论了我国高职院校境外服务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其次,从"输出国际化人才""输出师资、科研等软实力""输出品牌、项目"等方面阐释了我国高职院校境外服务输出能力内涵;最后,通过"三圈理论"分析框架,在"政府、学校、企业"层面,提出我国高职院校境外服务输出能力策略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职 境外服务输出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曲建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给沿线国家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各国纷纷根据自身的实力与发展阶段选择符合自己的角色。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示范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不少领域都形成了体系完整的实践理论。深圳怎样利用已有的经验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首创"212"工程模式,并将其运用到境外园区咨询服务业务中,为深圳"特区模式""走出去"开辟了新领域,创新了新方式。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走出去” “深圳特区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丝绸之路首先得要有路,有路才能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我国高铁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作为中国连接陆上东盟与海上东盟的重要交汇点,泰国对中国的"一带一路"积极回应,推进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其枢纽地位。2015年7月1日,中泰铁路合作第五次会议取得丰硕成果,第一期项目计划2015年10月开工;9月21日,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泰国总理特使、副总理塔纳萨表示,目前,泰中双方正密切合作,确保铁路项目尽快落实,工程有望在今年年内上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文静 赖泓宇
1.顶层设计"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税收规则。通过顶层设计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规则,有助于实现国际税收协调的全局性、持续性和稳定性。尽管沿线国家之间在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规则方面达成共识存在巨大困难,但是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发起者和核心参与者,我国有必要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借鉴OECD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2015年4月,社科文献出版社着力打造的"一带一路"大战略专题数据库(http://ydyl.pishu.com.cn)上线运行。专题库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集聚中国一流专业研究机构与高校科研力量,立足社科文献出版社知名学术品牌"皮书"系列与"列国志"系列独家优势资源,在全面整合社内外"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文献和图片图表的基础上,每日更新新闻资讯与学术热点,不断扩大文献规模,为广大专家学者"一带一路"研究提供全面的学术资源服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2015年4月,社科文献出版社着力打造的"一带一路"大战略专题数据库(http://ydyl.pishu.com.cn)上线运行。专题库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集聚中国一流专业研究机构与高校科研力量,立足社科文献出版社知名学术品牌"皮书"系列与"列国志"系列独家优势资源,在全面整合社内外"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文献和图片图表的基础上,每日更新新闻资讯与学术热点,不断扩大文献规模,为广大专家学者"一带一路"研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戴利研 王鑫 王雅洁
当前,欧美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进一步加大了辽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难度。因此,辽宁新的增长点仍然要依托传统优势,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抓住国际产能合作大势,全面输出优质富余产能,将目前产业的劣势转化为优势。与此同时,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合作,是培育辽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一战略构想最早由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10月分别提出,之后写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一带一路"被列为2015年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首。"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国-蒙古-俄罗斯草原之路等项目的建设,都属于"一带一路"范畴。目前,该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钢 刘倩 孔冬艳 林依硕 黄兵兵
"一带一路"战略自提出以来,其双起点至今尚未明确,现有认识只是尊重和沿袭丝路历史的结果,未必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空间布局的理想选择。在世界新地缘政治前景下和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要求下,本着"欲外开,先内联"的思路,提出"一带一路"历史起点向东向北延伸与我国全域开放"π"字型骨架经济空间布局构想,介绍了该构想下的四种可能的起点组合方案,并做了战略辨析与前景展望。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的中国全域开放"π"字型骨架以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为主线,更具统领性、开放性、开拓性、包容性和弹性,是我国最高层级的全域开放型经济空间战略,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中国与全球互联,推动中国全域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可云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重大战略安排,是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精髓的战略设计。阐明"一带一路"的本质与国内外背景,分析同其他战略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以及未来的操作重点和政策方向,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高后的必然选择,是在国际国内背景发生变化后提出的有目的的行动方案。其很好地将中国其他重要战略串联在一起,集中展现了中国新的全球视野与建设经济强国的雄心,是中国通过两个"打造"促进国际均衡发展进而影响全球化方向的战略安排,标志着中国由过去侧重内部转向内外兼顾,寻求完成内部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任务的新办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会逐步创新国家调控与区域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创新、产业发展、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全方位开放、文化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卫峰
从投资主体、投资规模、投资方向及投资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当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应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新常态有机结合;应继续加大对周边国家和东亚经济圈、欧洲经济圈国家的直接投资,协调处理好大国间的利益均衡关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发挥中国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薛力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三大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不是遏制,而是体现两面下注战略中防范的一面;周边国家的疑虑,中国应尽可能予以消减;中国应注意到:"一带一路"战略对于转移过剩产能的效果很有限,外汇储备用于投资的安全性与收益很.难保障。有必要把沿线国分为四类进行处理,重点放在潜在的周边支点国家;对于一般中小国家只能进行选择性合作;对于主权争端国,需要以建设性的态度处理争端;对于周边大国应该制定专门的外交政策,首先从经济与文化领域着手,建立"亚洲五国经济论坛",成立"亚洲文明对话"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长新 孙洋洋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和地区形势的变化,中国周边跨界水资源问题日益显现,已成为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通过水外交途径解决与周边国家在跨界水资源上的分歧,是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也是对我国外交能力的重要考验。文章通过对我国周边水外交现状及原因的阐释,认为中国应当尽快构建我国周边水外交体系,明确我国开展水外交的目的和实施主体的责任分工,转变传统的水外交方式,积极探索水外交实施的新路径,从而有效化解与周边国家的跨界水资源争端,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的周边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益平
2015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在发达国家中将应该最亮丽,中国经济的表现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仍将相对稳健。这一经济格局有可能使没有正式框架的中美两国集团(G2)成为客观存在,在未来几十年这也许就是中国经济外交政策所必须面对的现实。过去几年,中国积极参与了国际经济治理的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体看来结果不是十分理想。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落实经济外交新战略:新的经济外交战略必须明确"一元多极"的基本原则,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框架下接受美国领导者的地位,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方向,鼓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并推动国际经济体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