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08)
- 2023(18154)
- 2022(15690)
- 2021(14544)
- 2020(12412)
- 2019(28289)
- 2018(28246)
- 2017(54776)
- 2016(29699)
- 2015(33463)
- 2014(33119)
- 2013(32856)
- 2012(29991)
- 2011(27045)
- 2010(27519)
- 2009(26195)
- 2008(26117)
- 2007(23561)
- 2006(21414)
- 2005(19732)
- 学科
- 济(121403)
- 经济(121220)
- 业(106198)
- 管理(101580)
- 企(93285)
- 企业(93285)
- 方法(51148)
- 数学(40711)
- 数学方法(40173)
- 财(38960)
- 农(37972)
- 业经(35006)
- 中国(33269)
- 制(30000)
- 务(26091)
- 财务(26004)
- 财务管理(25959)
- 农业(25739)
- 企业财务(24564)
- 贸(22976)
- 贸易(22962)
- 地方(22888)
- 理论(22747)
- 技术(22338)
- 易(22323)
- 学(22138)
- 和(21657)
- 银(20942)
- 银行(20897)
- 体(20773)
- 机构
- 学院(428963)
- 大学(427254)
- 济(173711)
- 管理(170394)
- 经济(169858)
- 理学(145236)
- 理学院(143684)
- 管理学(141371)
- 管理学院(140572)
- 研究(139961)
- 中国(109599)
- 京(91796)
- 财(87099)
- 科学(82505)
- 所(70161)
- 财经(67709)
- 农(66248)
- 江(66065)
- 中心(63238)
- 研究所(62439)
- 经(61120)
- 业大(59274)
- 北京(58605)
- 范(55250)
- 师范(54828)
- 州(53160)
- 农业(51407)
- 经济学(51275)
- 院(50635)
- 财经大学(49814)
- 基金
- 项目(273507)
- 科学(215839)
- 研究(206514)
- 基金(197574)
- 家(169346)
- 国家(167821)
- 科学基金(145294)
- 社会(129750)
- 社会科(122836)
- 社会科学(122804)
- 省(106869)
- 基金项目(103951)
- 教育(94661)
- 自然(92465)
- 自然科(90261)
- 自然科学(90240)
- 自然科学基金(88606)
- 划(88603)
- 编号(86059)
- 资助(81244)
- 成果(71622)
- 部(60489)
- 重点(60474)
- 课题(59034)
- 发(58295)
- 创(58261)
- 创新(53751)
- 项目编号(53693)
- 制(53491)
- 教育部(52450)
- 期刊
- 济(204581)
- 经济(204581)
- 研究(134112)
- 中国(85457)
- 财(70304)
- 管理(69128)
- 农(62692)
- 学报(60412)
- 科学(57534)
- 教育(49614)
- 大学(47078)
- 学学(43964)
- 农业(42674)
- 融(42386)
- 金融(42386)
- 技术(38307)
- 业经(35441)
- 财经(33954)
- 经济研究(31475)
- 经(29056)
- 问题(26841)
- 业(23455)
- 技术经济(22110)
- 贸(21782)
- 图书(21680)
- 理论(21234)
- 现代(21076)
- 商业(20157)
- 科技(19299)
- 财会(19117)
共检索到659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苏杭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目标是在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前提下全面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贸易联系,在这一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内部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有望转化成为我国制造业海外发展的巨大动力。在我国已成为资本输出大国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我国加速经济空间格局优化、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红
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主要是民营中小型企业参与其中,多以欧美发达国家为目的地,且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我国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空间、给国内过剩产能转移提供了新去向,也给制造业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提供了机会。应综合借鉴以市场为导向的美国模式和以成本为导向的日本模式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海外转移模式、制定完善的制造业海外转移政策体系、加快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重视制造业海外转移软实力建设,不断促进我国制造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转移,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服务。
关键词:
制造业 海外转移 “一带一路” 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鑫 王菊 沈志渔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开展对外关系新的战略构想,将推动我国国际产业转移。文章在明确产业转移概念基础上,着重介绍"雁型"模式和市场导向模式两种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并分析产业转移形成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即"一带一路"战略为缓解产能过剩提供了新路径;"一带一路"为深化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拓展了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为航运、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提供了新契机。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实施国际产业转移将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鑫 王菊 沈志渔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开展对外关系新的战略构想,将推动我国国际产业转移。文章在明确产业转移概念基础上,着重介绍"雁型"模式和市场导向模式两种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并分析产业转移形成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即"一带一路"战略为缓解产能过剩提供了新路径;"一带一路"为深化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拓展了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为航运、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提供了新契机。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实施国际产业转移将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鑫 王菊 沈志渔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开展对外关系新的战略构想,将推动我国国际产业转移。文章在明确产业转移概念基础上,着重介绍"雁型"模式和市场导向模式两种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并分析产业转移形成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即"一带一路"战略为缓解产能过剩提供了新路径;"一带一路"为深化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拓展了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为航运、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提供了新契机。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实施国际产业转移将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竹 左晶晶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通过案例研究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实现创新驱动的路径:(1)观念创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该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突破地域局限,合理开放地利用外部资源。(2)市场驱动和创新驱动并举。"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意义,应该是通过创新驱动的方式推动制造业的成长。(3)开放式创新和自主创新并重,以开放式创新促进自主创新。利用好"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广泛深入地学习吸收沿线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沿线发达国家的优势资源"为我所用",以开放式创新促进自主创新,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制造业 创新驱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宁
在全球制造业布局逐渐调整的背景下,借助对外投资进行结构调整是应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危机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发现,口岸基础设施薄弱、通关政策各异、信息技术发展差距大和地缘政治局势动荡是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面对的主要问题。同时,加快推进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包括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和智库合作,既有利于提升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也是推进我国制造业有序转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制造业 海外转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宁
在全球制造业布局逐渐调整的背景下,借助对外投资进行结构调整是应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危机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发现,口岸基础设施薄弱、通关政策各异、信息技术发展差距大和地缘政治局势动荡是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面对的主要问题。同时,加快推进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包括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和智库合作,既有利于提升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也是推进我国制造业有序转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制造业 海外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瑞瑞 刘永旺 古丽娜尔·玉素甫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增长。文章基于2003—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6个国家面板数据,通过OLS、SLM、SEM回归方法论证了我国对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空间效应。以东道国市场潜力及制造业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以制造业OFDI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发现: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场潜力影响显著;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存在多重效应,包括空间集聚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第三国效应;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空间效应主要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对制造业OFDI有显著推动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译匀
江苏嵌入"一带一路"实施国际化战略,有利于装备制造业转移富裕产能,突破贫困性增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链跃迁。江苏装备制造业在外部契机与内部需求的双重动力下,可通过搭建对接服务平台、推进技术联盟、改革商业模式、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举措实现技术升级与产业转移,加快江苏装备制造走出去的步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雪芳
越南拥有与广西相似的地域环境和人文风俗,双方制造业合作历史悠久。"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广西与越南制造业的国际合作面临着政策沟通更加有效、设施联通更加顺畅、贸易畅通更加便利、资金融通更加多元、民心相通更加紧密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同质竞争加剧、技术创新亟待突破、"越顶转移"负面冲击、跨境合作有待拓展等瓶颈。广西应积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从强化内外开放、提升内生动力、健全产业转移承接机制及提升国际合作层次等方面,全面深化与越南制造业的合作,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广西 越南 国际产能合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董思雁
当前国际经贸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出口贸易自2010年开始下行压力增大,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尤为严峻。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标志着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同时也给制造业企业优化出口贸易带来了机遇。鉴于此,本文总结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亟待优化的问题,剖析了"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发展给制造业企业优化出口贸易带来的契机,并提出了如何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扩大装备技术的成套产品出口等若干策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制造业企业 出口贸易 优化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董思雁
当前国际经贸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出口贸易自2010年开始下行压力增大,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尤为严峻。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标志着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同时也给制造业企业优化出口贸易带来了机遇。鉴于此,本文总结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亟待优化的问题,剖析了"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发展给制造业企业优化出口贸易带来的契机,并提出了如何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扩大装备技术的成套产品出口等若干策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制造业企业 出口贸易 优化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海洋
中国承接制造业国际转移已经历时30余年,目前,中国制造业已呈现出向外转移的趋势。本文通过综合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找出制造业在国际间转移的决定条件。除了劳动力价格和劳动力供应这一核心条件外,劳动力素质、劳动效率和区位优势也对制造业的转移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根据这些条件,本文对可能承接中国制造业的部分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制造业会向哪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转移的判断。中国和这些国家、地区相比既有优势,又存在着劣势。对此,中国必须扬长避短,保持自己的产业优势,防止制造业过快转移,以确保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
关键词:
制造业转移 劳动力价格 目的地 优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彭蕙 亢升
合作动机、合作领域与合作共赢产生谐振,才是国家间长期合作的持久动力。随着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进一步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国别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议题,制造业共赢合作是关键选项之一。在国际制造业竞争的"畋猎场"中,中国的制造业拥有独特优势,也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印度新政府完成了发展制造业的顶层设计,却难掩其短板,特别是随着印度莫迪政府"印度制造"宏伟蓝图的提出,长期以服务业为其经济"发动机"的印度,开始了振兴制造业之路,并希望通过国际合作尽快提升制造业能力和打造"印度制造"国际品牌。缘于此,以"中国制造"誉满世界并提出制造业升级新方略的中国,与作为"一带"和"一路"同时覆盖并欲提升制造业能力的关键国家印度,藉"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展开制造业合作成为可能。在欧美世界"逆全球化"运动再次勃兴之际,中印政府若能策略性地避开掣肘因素并展开务实合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契机下实现制造业共赢合作,将裨益于思考中印产能优化合作、经济发展形成共振和经济关系良性互动的路径,共筑中印增信释疑与长久和平的经济基础,为发展中国家的共赢合作积累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