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3)
- 2023(8112)
- 2022(6735)
- 2021(6321)
- 2020(5297)
- 2019(12024)
- 2018(11758)
- 2017(21697)
- 2016(12033)
- 2015(13518)
- 2014(13427)
- 2013(12933)
- 2012(12386)
- 2011(10923)
- 2010(11442)
- 2009(10582)
- 2008(11070)
- 2007(10299)
- 2006(9154)
- 2005(8270)
- 学科
- 济(42931)
- 经济(42871)
- 管理(35681)
- 业(33509)
- 企(27318)
- 企业(27318)
- 方法(16820)
- 中国(16161)
- 财(16117)
- 数学(14041)
- 数学方法(13740)
- 制(12452)
- 农(12134)
- 银(11440)
- 银行(11428)
- 务(11158)
- 财务(11124)
- 财务管理(11091)
- 险(10917)
- 保险(10826)
- 行(10799)
- 企业财务(10579)
- 融(10055)
- 金融(10055)
- 理论(9859)
- 业经(9569)
- 地方(9257)
- 学(8609)
- 农业(7514)
- 教育(7492)
- 机构
- 大学(159319)
- 学院(157878)
- 济(59663)
- 经济(57990)
- 管理(55837)
- 研究(54137)
- 中国(48880)
- 理学(45495)
- 理学院(44938)
- 管理学(43854)
- 管理学院(43545)
- 京(35440)
- 财(35439)
- 科学(31127)
- 中心(27365)
- 江(27283)
- 所(26906)
- 财经(26065)
- 农(25406)
- 经(23751)
- 研究所(23591)
- 北京(23203)
- 州(21861)
- 范(21403)
- 师范(21151)
- 业大(20683)
- 院(20047)
- 财经大学(19557)
- 农业(19376)
- 技术(18817)
- 基金
- 项目(96752)
- 科学(74664)
- 研究(73788)
- 基金(68464)
- 家(59063)
- 国家(58488)
- 科学基金(50028)
- 社会(44803)
- 社会科(42077)
- 社会科学(42066)
- 省(37209)
- 教育(36129)
- 基金项目(34709)
- 自然(31565)
- 划(31258)
- 自然科(30851)
- 自然科学(30842)
- 编号(30666)
- 自然科学基金(30274)
- 资助(29622)
- 成果(27327)
- 课题(22807)
- 重点(22440)
- 部(21900)
- 性(19900)
- 大学(19422)
- 发(19387)
- 创(19325)
- 教育部(19101)
- 年(19099)
共检索到272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爱欢 李红燕
巴黎俱乐部是目前国际上化解多边体系主权信用风险的重要协调机制,有着50多年主权信用风险防控的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分析巴黎俱乐部在构建有约束力的债务危机化解机制、推动债务国恢复债务可持续性、建立差别化和针对性的救助机制、形成多阶段和动态化的救济安排执行机制等主权信用风险防控方面的规则构建和制度安排,剖析其在主权信用风险防控实践中存在的预防机制缺乏、单边利益驱动、差异化处理能力不足、执行机制存在零和博弈等局限性和弊端,并据此提出从建立有约束力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化解协调机制、建立以合作共赢为驱动力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机制、建立主权信用风险防控的差别化合作框架安排、建立防控主权信用风险的动态调整机制等四个方面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中主权信用风险防控,为"一带一路"倡议成功落实提供保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爱欢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许多合作项目建设实质上都是资本输出,东道国主权信用状况对合作项目资金的安全收回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沿线国家中,位于欧洲、中亚、东南亚地区国家的主权信用级别相对比较高,其他国家受国内政治局势不稳定、资本外流压力较大、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等因素的影响,主权信用级别相对较低,容易在主权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之间出现风险交叉传染的现象,从而增加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难度。因此,对于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的有效防控,既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防范其他各类风险的基石,也是成功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必要前提。基于此,本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欧债危机救助对主权信用风险防控带来的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控"一带一路"建设中主权信用风险的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琦 黄永春 陈成梦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并分析“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的研发效率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家研发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和俱乐部收敛性。研究发现:(1)研发人员对研发效率的影响大于研发资本;(2)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是影响研发效率的重要因素,且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替代效应;(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研发效率存在空间异质性,且研发效率整体不存在收敛性,但分组区域专利生产效率存在俱乐部收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秀坤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凸显主权信用评级的重要价值。然而,主权评级屡次发生风险并演化为系统性风险和危机,造成重大损失。此风险一方面是由主权评级自身在金融稳定时期潜在的风险要素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是美欧当下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所导致的。因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尽早防范主权评级风险,我国应采取设定"本土+全球"的双评级规范、强化控制和监管国际评级机构以及减弱对主权评级的依赖等法律对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主权信用评级 主权评级风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吉
只有通过政府主导、中介服务、企业管控等方式,多方联动,规避风险,才能帮助相关企业把握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创了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也开启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时代。融入"一带一路"是企业在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企业 风险防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东栋 周俊 夏海霞
(一)树立税收意识,防范跨境风险随着全球经济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传统的国际税收框架正面临严峻挑战,现行国际税收规则的缺陷创造了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机会。随着G20各成员国一致背书的BEPS行动计划出台,以及国际税收规则体系的重大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反避税浪潮,迫使中国"走出去"企业面临越来越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艳 黄翔
当前,美国"两洋战略"伴随强有力的国际合作机制不断向纵深推进。在"亚太再平衡"方面,《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联合东南亚诸多小国,逐渐达成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多边区域协定,并将中国排除在区域协定机制之外。在拥抱具有技术、市场优势的欧洲方面,推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在技术、监管标准等规制一体化方面达成一致,形成了高标准的国际法合作机制。处于重重包围下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添香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中国信保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和经贸产业园等主要领域,大力支持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出口、投资并且开展工程承包业务,帮助中国企业有效地开拓路沿线国家市场。与此同时,中国信保在拓展沿线国家业务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为支持中国信保更好地发挥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的风险保障功能,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加大对中国信保的资金支持。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出口信用保险 海外投资保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恒
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相关课题成为学术研究、形势研判、政策分析的热点。文章认为其中大多数研究者都在关注其历史意义、现实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往往忽略了"一带一路"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与挑战。虽然说"一带一路"建设是以发展为主旨的国际战略,我们需要更多地看到其正面意义与价值,但是在并不太平的当今世界,不安全因素无处不在。这些风险与挑战,也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而不断显现,而且大多都是较为复杂的"发展——安全"联结问题,需要我们更好地厘清其中纠葛的互动因素,寻求切实管用的应对思路和做法。文章仅从我国"一带一路"经济项目的普遍特点出发,结合对沿线国家发展环境的初步考察,在分析主—客观因素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风险隐患,并据此尝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安全 风险 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光盛 马天放
近年来,中国部分"一带一路"投资项目陆续遭到沿线投资对象国的冲击,由于受冲击的投资项目租期长达99年,加之在域外势力的推波助澜下,该类项目被炒作为对投资对象国经济主权的侵犯,并以此挑起投资对象国的反华风波,即"99年租期"风险。"99年租期"风险不仅造成了投资对象国对中国项目的负面情绪,担忧中国的经济入侵和占领;更会极大刺激域外势力在当前阶段大肆炒作所谓的"中国债务陷阱论",阻碍中国正常的海外投资进程。为应对和防范"99年租期"风险,一方面要探讨该概念话语上的内涵并揭示其成因;另一方面,则要从事实层面评估相关事件,分析其对中方及投资对象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以有效处理当前危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安印 张庆国
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效,为实现全球减贫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总结和梳理中国减贫实践的经验,既是中国自身实现从效率优先向效率加公平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有"一带一路"建设中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借鉴中国减贫经验、加速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中国减贫实践成功的奥秘,一是在构建包括政府、市场组织、非政府组织、贫困者自身等多元网络状主体结构的同时,培育、增强当地政府应对和解决贫困问题的能力;二是从制度、体制、机制上协调不同主体和资源,使之相互高度配合;三是扶贫措施对贫困人口的针对性得当。中国的减贫实践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形成机理、不同的限制条件所制约的减贫工作提供了多视角的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延礼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构想框架从规划到实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海外经济合作提供了新引擎,带来了历史性的新契机。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风险管理服务、项目融资支持和保险需求研究,既是全球金融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落实企业"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发挥功能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晓雪
2013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之际,我国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从设立境外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等多方面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面临着地缘政治形势复杂、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部分市场整体信用环境较差等各类挑战。因此,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大宗商品交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新梅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已经进入至规划阶段,沿线国内各省市都热烈响应,主动参与。但沿线的各国家却冰火两重天,针对一带一路建设持谨慎态度。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梦,需要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以便更好地防范潜在的风险。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建设风险 风险防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