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6)
2023(10521)
2022(8830)
2021(8333)
2020(7004)
2019(16056)
2018(15142)
2017(27299)
2016(14948)
2015(16598)
2014(16170)
2013(15796)
2012(14779)
2011(13458)
2010(13399)
2009(12910)
2008(12953)
2007(11421)
2006(10187)
2005(8997)
作者
(44758)
(37292)
(37028)
(35040)
(23692)
(18148)
(16882)
(14657)
(14233)
(13365)
(12767)
(12561)
(11910)
(11649)
(11538)
(11515)
(11255)
(11050)
(10828)
(10602)
(9351)
(9286)
(8983)
(8583)
(8554)
(8317)
(8247)
(8155)
(7521)
(7249)
学科
(57884)
经济(57822)
管理(41288)
(39551)
(30498)
企业(30498)
方法(24374)
数学(21167)
数学方法(20860)
中国(20015)
(16193)
(16111)
(13132)
贸易(13124)
(12785)
(12758)
(12751)
业经(12296)
(12296)
银行(12251)
(11586)
地方(11484)
(11277)
金融(11277)
(10955)
保险(10864)
农业(10363)
(9862)
财务(9831)
财务管理(9805)
机构
大学(207428)
学院(204273)
(82022)
经济(80291)
管理(75064)
研究(74083)
理学(63665)
理学院(62877)
管理学(61468)
管理学院(61112)
中国(60812)
科学(46418)
(44807)
(41878)
(40569)
(38142)
中心(34970)
研究所(34560)
业大(33853)
农业(33185)
(31634)
财经(31149)
(28555)
北京(28422)
(26825)
(26221)
师范(25808)
(25080)
经济学(24926)
(23715)
基金
项目(136751)
科学(105990)
基金(99669)
研究(94167)
(89799)
国家(89008)
科学基金(74825)
社会(60425)
社会科(57040)
社会科学(57022)
基金项目(52364)
(52313)
自然(50013)
自然科(48930)
自然科学(48912)
自然科学基金(48082)
(45101)
教育(43352)
资助(40787)
编号(36280)
重点(31522)
(29751)
成果(29640)
(28079)
(27899)
科研(26983)
计划(26306)
创新(26241)
课题(25902)
国家社会(25417)
期刊
(90576)
经济(90576)
研究(63776)
中国(48569)
学报(40288)
(37429)
科学(34053)
(31939)
大学(30037)
管理(28166)
学学(28069)
(25560)
金融(25560)
农业(24783)
教育(23237)
技术(16924)
财经(15497)
经济研究(15412)
(14080)
业经(13526)
(13243)
(11794)
(11726)
问题(11292)
国际(11183)
图书(10959)
业大(10771)
理论(9978)
技术经济(9613)
科技(9503)
共检索到326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光盛  马天放  
近年来,中国部分"一带一路"投资项目陆续遭到沿线投资对象国的冲击,由于受冲击的投资项目租期长达99年,加之在域外势力的推波助澜下,该类项目被炒作为对投资对象国经济主权的侵犯,并以此挑起投资对象国的反华风波,即"99年租期"风险。"99年租期"风险不仅造成了投资对象国对中国项目的负面情绪,担忧中国的经济入侵和占领;更会极大刺激域外势力在当前阶段大肆炒作所谓的"中国债务陷阱论",阻碍中国正常的海外投资进程。为应对和防范"99年租期"风险,一方面要探讨该概念话语上的内涵并揭示其成因;另一方面,则要从事实层面评估相关事件,分析其对中方及投资对象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以有效处理当前危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恒  
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相关课题成为学术研究、形势研判、政策分析的热点。文章认为其中大多数研究者都在关注其历史意义、现实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往往忽略了"一带一路"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与挑战。虽然说"一带一路"建设是以发展为主旨的国际战略,我们需要更多地看到其正面意义与价值,但是在并不太平的当今世界,不安全因素无处不在。这些风险与挑战,也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而不断显现,而且大多都是较为复杂的"发展——安全"联结问题,需要我们更好地厘清其中纠葛的互动因素,寻求切实管用的应对思路和做法。文章仅从我国"一带一路"经济项目的普遍特点出发,结合对沿线国家发展环境的初步考察,在分析主—客观因素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风险隐患,并据此尝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延礼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构想框架从规划到实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海外经济合作提供了新引擎,带来了历史性的新契机。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风险管理服务、项目融资支持和保险需求研究,既是全球金融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落实企业"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发挥功能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东栋  周俊  夏海霞  
(一)树立税收意识,防范跨境风险随着全球经济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传统的国际税收框架正面临严峻挑战,现行国际税收规则的缺陷创造了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机会。随着G20各成员国一致背书的BEPS行动计划出台,以及国际税收规则体系的重大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反避税浪潮,迫使中国"走出去"企业面临越来越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爱欢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许多合作项目建设实质上都是资本输出,东道国主权信用状况对合作项目资金的安全收回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沿线国家中,位于欧洲、中亚、东南亚地区国家的主权信用级别相对比较高,其他国家受国内政治局势不稳定、资本外流压力较大、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等因素的影响,主权信用级别相对较低,容易在主权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之间出现风险交叉传染的现象,从而增加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难度。因此,对于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的有效防控,既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防范其他各类风险的基石,也是成功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必要前提。基于此,本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欧债危机救助对主权信用风险防控带来的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控"一带一路"建设中主权信用风险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添香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中国信保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和经贸产业园等主要领域,大力支持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出口、投资并且开展工程承包业务,帮助中国企业有效地开拓路沿线国家市场。与此同时,中国信保在拓展沿线国家业务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为支持中国信保更好地发挥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的风险保障功能,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加大对中国信保的资金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安印  张庆国  
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效,为实现全球减贫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总结和梳理中国减贫实践的经验,既是中国自身实现从效率优先向效率加公平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有"一带一路"建设中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借鉴中国减贫经验、加速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中国减贫实践成功的奥秘,一是在构建包括政府、市场组织、非政府组织、贫困者自身等多元网络状主体结构的同时,培育、增强当地政府应对和解决贫困问题的能力;二是从制度、体制、机制上协调不同主体和资源,使之相互高度配合;三是扶贫措施对贫困人口的针对性得当。中国的减贫实践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形成机理、不同的限制条件所制约的减贫工作提供了多视角的借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振福  王文雅  朱静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及地区合作意义重大。北极航线是尚未通航但极具商业潜力和经济价值的战略性航线,并同样能够促进国家间经济政治合作。为此,将北极航线嵌入"一带一路"战略中,重点探讨了北极航线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极航线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一路一带"建设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翟新  刘城晨  
冷战后一直困扰东亚的安全与合作形势随该地域安全保障上的二元格局的凝固化而越发复杂,这在对"一带一路"建设造成阻碍和牵制的同时,也给予了中国借助"一带一路"的影响重构地域安全与合作机制的机遇。所以在目标、框架、功能、机构、原则上使东亚安全与合作机制改变成更切合时代潮流,并与"一带一路"相得益彰的新机制,应该说是消除域内安全与合作问题根源的最有效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邓兴华  梁正  谷玮  
一带一路给我国企业国际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国际化视角,企业需要从品牌国际化的角度,注重在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品牌布局,提升海外知识产权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能力。以品牌国际化为引导,推动鼓励我国企业加强海外商标注册和运营,建立海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有利于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将产品做优做强,将中国制造进一步提升为中国品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翟新  刘城晨  
冷战后一直困扰东亚的安全与合作形势随该地域安全保障上的二元格局的凝固化而越发复杂,这在对"一带一路"建设造成阻碍和牵制的同时,也给予了中国借助"一带一路"的影响重构地域安全与合作机制的机遇。所以在目标、框架、功能、机构、原则上使东亚安全与合作机制改变成更切合时代潮流,并与"一带一路"相得益彰的新机制,应该说是消除域内安全与合作问题根源的最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卞成林  
通过人才培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持。通过科学研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通过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关键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蒋志刚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中国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国家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支持"一带一路"的总体思路是:以"规划先行、金融先导"为基本原则,以规划整合各方资源,以金融"走出去",统筹带动中国技术、装备、标准等中国因素和企业"走出去",创新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挥好开发性金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占亭  
大学具有促成文化通约、文化理解,达成价值共识的能力,是"一带一路"建设最理想的文化使者。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研究,是大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最有效、最有价值的选择。"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有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为大学大展宏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发展机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佳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是未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为此将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用好双边产能合作基金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融资支持。《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建立以各类基金引导、企业和机构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加强同国际组织和金融组织机构合作,积极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吸引国际资金共建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