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5)
2023(11355)
2022(9485)
2021(8571)
2020(6846)
2019(15701)
2018(15444)
2017(28700)
2016(15351)
2015(17258)
2014(17432)
2013(17452)
2012(17031)
2011(15819)
2010(16488)
2009(15331)
2008(15286)
2007(14206)
2006(13378)
2005(12438)
作者
(46686)
(38801)
(38747)
(36892)
(25147)
(18578)
(17549)
(14994)
(14913)
(14206)
(13498)
(12998)
(12761)
(12482)
(12170)
(12142)
(11509)
(11363)
(11154)
(10962)
(10109)
(9709)
(9479)
(9183)
(8898)
(8756)
(8635)
(8551)
(8093)
(7634)
学科
(89213)
经济(89134)
管理(39212)
(32963)
地方(28835)
中国(28696)
(24300)
企业(24300)
方法(22827)
(20507)
数学(19025)
数学方法(18749)
业经(18134)
(16742)
地方经济(16448)
农业(14012)
(13980)
(13959)
(13526)
金融(13526)
(13049)
(13043)
银行(13033)
(12746)
环境(12565)
(12141)
贸易(12126)
(11491)
理论(11324)
(10881)
机构
学院(226275)
大学(225504)
(100678)
经济(98282)
研究(90707)
管理(76963)
中国(70100)
理学(62704)
理学院(61784)
管理学(60538)
管理学院(60087)
科学(53130)
(51867)
(46722)
(45781)
研究所(41289)
中心(40484)
(38331)
(36497)
北京(34297)
(33995)
财经(33956)
师范(33694)
(32913)
经济学(31508)
(31051)
(30486)
业大(29127)
(29047)
农业(27774)
基金
项目(134876)
科学(105035)
研究(102058)
基金(94117)
(81396)
国家(80630)
科学基金(67856)
社会(65065)
社会科(61500)
社会科学(61483)
(53368)
基金项目(48437)
教育(45935)
(44410)
编号(41331)
自然(40274)
自然科(39288)
自然科学(39280)
资助(38759)
自然科学基金(38516)
(35999)
成果(35628)
课题(31431)
重点(31035)
发展(29736)
(29264)
(28673)
国家社会(26868)
(26620)
(25486)
期刊
(135054)
经济(135054)
研究(81326)
中国(59697)
(35703)
(34267)
管理(33459)
学报(32754)
教育(31949)
科学(31390)
(26386)
金融(26386)
大学(25477)
农业(24106)
学学(23312)
技术(22652)
经济研究(21870)
业经(20236)
问题(17939)
财经(17746)
(15632)
(13507)
图书(12993)
世界(12687)
(12602)
技术经济(12557)
国际(12420)
(12033)
现代(11291)
统计(11205)
共检索到393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枭吟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入航空经济时代,空港一体化和智能化已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节点城市临空经济发展面临经济开放程度低、航空物流国际化发展滞后、临空产业高端人才短缺和金融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为促进节点城市临空经济发展,应推进有利于临空经济发展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及经济枢纽功能创新、培育现代化的金融生态环境、搭建新型国际贸易平台、构建新型人才交流合作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红荃  苏维  
推进"一带一路"我国内陆节点城市的职业教育协同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带一路"我国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协同化发展具有合作模式的区域性和层次性、人才标准的国际性和复合性以及运作机制的创新性和协调性等特点。在对"一带一路"我国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协同化发展实施的必要性和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协同化发展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投入的协同、人才培养过程的协同以及人才培养标准的协同等三部分。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协同化的实施必须健全体制提高职业教育跨区域协同发展的质量,完善机制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茂波  谢丽丽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背景下,产业结构、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区域发展战略的差异,需要"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差异化发展的内涵在于合理配置资源,满足区域差异化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差异化发展的特征体现为专业设置满足产业结构差异、人才培养适应科技创新差异、国际合作适应区域定位差异。差异化发展的目标是充分有效地开发职业教育资源,满足"一带一路"差异化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一带一路"的联动发展。差异化发展的路径为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相匹配,国际合作与区域定位相符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姜维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推动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已成为时代命题。当前,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还存在"窄浅化"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总体战略规划,教师国际教育教学能力不足,国际化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在机遇与挑战中,为了推进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更广泛更深入发展,需要提升办学实力,形成国际显性优势;加强多方沟通交流,建立国际化的沟通网络;掌握教育主动权,积极参与国际通行职教标准制定;加强各方的协调工作,推动政府、企业、院校各方的互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燕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一个新经济发展理念,它的出现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轨道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仅仅是靠国内市场,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插上翅膀走出去,这个翅膀就是"一带一路"。如今,"一带一路"发展已经6年了,各省都积极结合自身优势,借着"一带一路"的春风,大力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为自身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四川作为西部内陆中心省份,地处西部中心,有着优越的接东连西、承南启北的地理位置,在"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发展中积极参与,"蓉欧"快铁等主要对外交通线路的发展使四川不断地与世界接轨。由于没有较好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参考,并受历史发展思想制约,四川"一带一路"发展成绩与东中部相比,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借鉴东中部"一带一路"成功发展经验,结合自身条件,制定适合自身的"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主要采取以点带面、片区抱团为主要发展路径。因此,文章从现实意义出发,以实际数据、省情为基础,提出适合四川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以期为四川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国蕾  王晓光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东西双向全面开放的新阶段。选取2013年与2017年我国36个大中城市进出口额占经济总量的百分比作为经济开放水平指标,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向西开放政策对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开放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建设前,我国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开放水平低于东南沿海城市44.5个百分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我国经济整体的开放水平受外围环境影响下降了17.5个百分点,但向西开放促进我国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开放水平提高了11.2个百分点,最终我国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开放水平仅下降6.3个百分点。"一带一路"建设有效促进了我国中西部内陆城市的经济开放水平,从而缩小与东南部沿海城市经济开放水平的差距。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穆沙江·努热吉  
边境陆路口岸作为连接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节点,其产业发展对推动经济走廊贸易繁荣,提升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经贸合作层级,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层次分析法,以陆路节点口岸扶持政策、产业发展基础、通关条件、载体区域支撑、经济走廊支撑为影响因素,对连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国家的45个陆路节点口岸的产业发展潜力及路径进行研究发现,新亚欧大陆桥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产业发展潜力最大,孟中印缅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产业发展潜力居第二位,中蒙俄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产业发展潜力居第三位,中巴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产业发展潜力最小。因此,为推动边境口岸区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各经济走廊经济腾飞,应根据陆路节点口岸发展潜力对各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进行产业分工。其中,新亚欧大陆桥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应重点推进高新技术、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孟中印缅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应重点推动机电产品生产加工、进口资源落地加工与特色产品加工业发展;中蒙俄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应重点推动机械运输设备制造、建材出口加工、进口木材、畜产品与矿产品落地加工业发展;中巴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因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暂不适合发展加工制造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一民  
成都虽然地处四川盆地,对外交通不便,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但正是这种地理上的封闭性成就了成都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成都在中国宏观地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三大交通线和经济带的交汇点。秦汉以前,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就已开通,并延续了2 000多年的发展。汉以后,张骞"凿空"西域,开通北方丝绸之路,成都的蜀锦等丝绸产品就一直是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而在南北朝的两百多年间,当河西走廊交通因战乱受阻,北方丝绸之路中断时,以成都为起点,经过甘南、青海进入西域的"河南道",成为新的北方丝绸之路,使中国与亚欧国家的贸易一直未曾中断。秦汉以后,成都成为岷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覃成林  刘丽玲  
香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和内地"走出去"的合作伙伴,其经济发展新动力,一是来自于既有的贸易、物流、金融、旅游、专业服务及其它工商业支援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来自于文化及创意、医疗、教育等新兴产业。香港应重点从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和方式、创新与内地合作理念和方式、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长德  
对外开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西部大开发战略自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相较于全国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还很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比较小。西部地区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区和重要依托。"十三五"及其以后的一段时期,西部地区要坚持开放引领发展的原则,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开放的总体水平,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南北四向开放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向北、向南开放的重要基地和充满活力的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覃成林  刘丽玲  
香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和内地"走出去"的合作伙伴,其经济发展新动力,一是来自于既有的贸易、物流、金融、旅游、专业服务及其它工商业支援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来自于文化及创意、医疗、教育等新兴产业。香港应重点从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和方式、创新与内地合作理念和方式、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主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今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雁斌  载德  
21世纪以来,全球的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萌生,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也在凸显。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2013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同时强调了要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战略构想不仅承载了沿线国家发展繁荣的梦想,同时也赋予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自此,中国开启了和东南亚、西亚、东欧和北非等"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的篇章。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以及当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期产能严重过剩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出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应对全球经济发展挑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上,都具有十分积极意义。而海湾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作为贯通欧亚大陆的枢纽地区国家和全球主要的能源国,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枢纽。伴随着金砖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在最近几十年的强势崛起,未来海湾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双边往来和双边投资将会日益增多。因此,文章将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开始谈起,着重研究未来阿拉伯国家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良悦  刘东  
“一带一路”是中国进入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型开放型战略,体现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顶层设计的中国智慧。本文认为,对外开放是对内发展的机遇,为国内发展释放了空间,提供了过剩产能释放的通道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对内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基础,特别是市场机制和制度规则的建立,是确保对外开放质量的根本。在战略实施中,应通过国内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努力,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国家价值链和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使中国经济深度参与国际经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高良  
"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成熟完善的会计、审计、税务、法律等专业性的服务。专业性及综合性较强的会计服务业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其拥有的公共性信息资源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会计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寻会计服务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