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9)
2023(10933)
2022(9101)
2021(8592)
2020(7230)
2019(17036)
2018(16761)
2017(30929)
2016(16597)
2015(18953)
2014(18561)
2013(18370)
2012(17010)
2011(15583)
2010(15638)
2009(14880)
2008(14843)
2007(13149)
2006(11682)
2005(10666)
作者
(46202)
(38858)
(38821)
(36762)
(24794)
(18362)
(17449)
(14998)
(14785)
(13847)
(13484)
(13063)
(12629)
(12613)
(12321)
(12061)
(11436)
(11324)
(11109)
(10752)
(9909)
(9489)
(9332)
(8910)
(8756)
(8750)
(8643)
(8287)
(7859)
(7589)
学科
(74411)
经济(74312)
管理(50137)
(42211)
(35287)
企业(35287)
方法(32575)
数学(29315)
数学方法(28866)
中国(23308)
(18303)
(17473)
(17434)
业经(14729)
(14665)
贸易(14654)
(14344)
地方(12794)
(12662)
(12277)
银行(12268)
(12084)
(11968)
金融(11966)
(11857)
环境(11439)
农业(10797)
(10301)
理论(10170)
(10055)
机构
大学(239510)
学院(234455)
(106549)
经济(104674)
管理(88322)
研究(86080)
理学(75459)
理学院(74586)
管理学(73096)
管理学院(72636)
中国(67462)
(51810)
(50367)
科学(47877)
(42197)
财经(39087)
中心(38376)
研究所(37881)
(35777)
(34662)
经济学(34639)
(34087)
北京(33574)
(31424)
经济学院(30925)
业大(30567)
(30047)
师范(29782)
财经大学(29238)
(26938)
基金
项目(155060)
科学(124009)
基金(115899)
研究(114902)
(101151)
国家(100424)
科学基金(86137)
社会(76335)
社会科(72531)
社会科学(72519)
基金项目(59380)
(56756)
教育(53739)
自然(53545)
自然科(52370)
自然科学(52359)
自然科学基金(51424)
(48927)
资助(48562)
编号(44167)
成果(37653)
(36439)
重点(35791)
国家社会(33307)
(33263)
(32907)
课题(32114)
(32010)
教育部(31942)
中国(30908)
期刊
(117074)
经济(117074)
研究(75912)
中国(54365)
(38973)
管理(36244)
学报(34184)
科学(33149)
(31488)
教育(28030)
大学(27381)
学学(25221)
(23348)
金融(23348)
技术(21608)
农业(21290)
财经(20500)
经济研究(20011)
(17734)
业经(15755)
问题(15480)
(15102)
国际(13457)
世界(13412)
统计(13164)
(12402)
技术经济(11907)
(11820)
图书(11169)
决策(10441)
共检索到370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戴翔  张二震  
制度型开放主要是指在尊重各方意愿前提下,形成经济全球化通行规则,构建以更加公平、合理和合法的规则为导向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作为对全球经济治理规则和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引领,以"共商、共建、共享"基本原则为遵循,有助于推动中国朝着具有"境内开放""政策协调""规则导向"等内在特性的制度型开放方向转变。高质量的制度型开放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保障。中国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契机,实现其与中国制度型开放的良性互动,在提升"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的制度供给水平、对标全球高标准经济规则、"以开放倒逼改革"等方面尽快实现新突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常耀中  
古代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成功的关键在于交易制度的建设以显著降低了沿线贸易的交易成本,提升了贸易通道比较优势,使得分工和交易更为有利可图。古代丝绸之路繁荣的关键在于成功建立起畅通通道的安全秩序、促进交流的政策制度、促进贸易的经济制度;当今"一带一路"在通道安全、贸易制度、对外交流制度、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等各项交易制度上有了更多、更好的创新,促进了共商、共建和共享,实现了互利双赢。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海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设成就举世瞩目。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在此背景下,2017年5月13日—14日,2017年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厦门大学召开,并将会议的主题确定为"改革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路径、制度与经验"。此次年会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海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设成就举世瞩目。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在此背景下,2017年5月13日—14日,2017年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厦门大学召开,并将会议的主题确定为"改革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路径、制度与经验"。此次年会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文淑惠  胡琼  程先楠  
文章基于2003-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系统GMM检验东道国制度环境在东道国金融发展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中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质量高低显著影响其金融发展对中国OFDI的吸引作用,且存在一个制度质量临界值,样本国家中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亚国家、以科威特为代表的中东国家、以匈牙利为代表的东欧国家等17个国家金融配置效率较高,有利于中资企业获取海外融资,建议具有强烈融资动机的中资企业选择上述国家进行投资。其次,东道国金融发展本身对中国OFDI有促进作用,对于沿线其他制度环境相对较差、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东道国,建议中央政府进行更加广泛的制度性安排切实加强金融合作,最大程度解决海外投资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境,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晨  孙铁山  
本文根据2001-2012年中国对外出口的国别面板数据,基于OLS模型研究了法律完善程度、政治稳定程度和廉洁程度这三类制度质量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与其进口国的法律完善程度呈倒U型关系;进口国的政治稳定程度对中国与其贸易出口没有直接影响;进口国廉洁程度的提升有助于促进中国向其出口,但这种促进作用是非线性的;制度质量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出口的作用受到进口国市场规模和发展程度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关系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有较大不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兰贵良  张友棠  
本文以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为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并编制制度质量综合指数,衡量"一带一路"国家制度质量的高低,实证检验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投资效率不高,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道国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存在较大差别,制度质量较高的发达国家更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海伟  郑林雨  陈胜发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海外投资重点逐步转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沿线国家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文章基于2004—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控制水平提升、市场经济环境更加自由,会正向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并扩大投资规模,而法治水平导致的高贸易壁垒会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阻碍作用。此外,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开展投资活动制度偏好具有高城市化率趋向性、弱基础设施规避性、高经济发展质量选择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明国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中长期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包含了国际制度的合理诉求,如能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为具体的国际制度与组织,不仅有助于减轻"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美国施加的制度羁绊,进而推进全球治理结构的完善。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中国尚未形成自己明确系统的地区制度观和全球制度观。为此,从国际制度的特征和行为逻辑出发,提出国际制度战略的一般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并以现有"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导,推动现有制度改革和新制度建立。总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理念指导,系统构建新时期中国的国际制度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雨婷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不断发展,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会暴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不同国家间发生的商事争议,对于这一争议的解决方式成为了讨论的关键。而具有东方特色的调解制度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调解制度的完善可以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熊彬  刘泽宇  
文章利用Lane&Milesi-Ferretti的资本流(存)量法测度金融开放度,并计算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研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度的区域差异和特征,最后采用空间收敛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开放度的收敛性。研究结果显示,东亚、南亚及东南亚国家金融开放度的差异最大,中亚及阿拉伯国家次之,中东欧国家最小。金融开放度存在绝对β收敛,也存在条件β收敛,即在提升制度质量、改善基础设施以及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情况下,各区域金融开放度将在一段时间后达到各自的稳定水平。同时各区域的收敛速度呈现东亚、南亚及东南亚的收敛速度最快,中亚及阿拉伯国家地区次之,中东欧国家最慢的格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方行明  鲁玉秀  魏静  
中欧班列开通是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也是中国发展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文章理论分析了中欧班列开通影响城市贸易开放度的内在机理,并基于中国2003~2016年286个地级市层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贸易开放度的影响以及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中欧班列的开通显著提升了城市贸易开放度,且影响程度和城市班列开通数量呈直接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对城市贸易开放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可以显著提升西部地区城市和大城市贸易开放度,而对东、中部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影响并不显著.中欧班列在扩大城市贸易开放度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各城市进一步规范中欧班列发展,推动中国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许德友  
中国内部和外部都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发展差异,并由此在亚洲形成了包括中国东、中、西部在内的拓展版"雁阵模型",这客观上要求中国应该实施更均衡、更全面的国内开发政策和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因此应运而生,它是促进中国内外部开放再平衡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既能对外拓展中国自己的规则圈,又能与国内正在实施的中西部区域开发战略相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俊勇  万粲  张顺明  
本文利用2008—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基于投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沿线国家金融开放度和相对制度质量对东道国获得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金融开放度对获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良好的制度安排能够显著影响东道国金融开放度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正向促进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正式提出和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规模的快速增加,这种正向效应和促进作用均显著下降。按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划分为海上和陆上不同区域的分析表明,为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的质量和经济效应,中国应优化投资区位布局。研究结论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规划、中国OFDI布局和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裴长洪  于燕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文章对"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进行探讨梳理,并从对外开放大思路、大棋局、金融支持、政策建议视角对其进行详细解析,从而加深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解。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文章从金融市场、国内外金融机构、货币及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进而从深化经贸合作、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推进企业外交、密切海外华侨华人华商的联系、强化国际合作力度,加强国际间的战略协调方面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