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3)
2023(7621)
2022(6290)
2021(5621)
2020(4657)
2019(10643)
2018(10196)
2017(19783)
2016(10095)
2015(11441)
2014(11333)
2013(11496)
2012(11172)
2011(10402)
2010(10838)
2009(10105)
2008(10201)
2007(9599)
2006(8975)
2005(8236)
作者
(30076)
(25227)
(25025)
(23915)
(16406)
(11793)
(11551)
(9613)
(9519)
(9096)
(8740)
(8307)
(8289)
(8227)
(7893)
(7865)
(7344)
(7269)
(7267)
(6710)
(6634)
(6326)
(5998)
(5937)
(5783)
(5747)
(5439)
(5264)
(5078)
(4879)
学科
(69844)
经济(69794)
管理(27458)
(23145)
方法(19658)
地方(19501)
(18755)
企业(18755)
中国(16689)
数学(16683)
数学方法(16534)
地方经济(13281)
业经(12747)
(12500)
(11760)
(11013)
(10089)
(9972)
金融(9972)
(8785)
贸易(8777)
农业(8696)
(8566)
银行(8557)
(8495)
(8396)
(8312)
理论(8024)
(7897)
环境(7842)
机构
大学(156319)
学院(154419)
(78449)
经济(77019)
研究(60651)
管理(54604)
中国(46287)
理学(45273)
理学院(44700)
管理学(44005)
管理学院(43676)
(35019)
(33815)
科学(31682)
(30494)
研究所(27022)
财经(26915)
中心(26490)
经济学(26098)
(24505)
(24277)
经济学院(23095)
北京(22429)
(21566)
(20978)
师范(20813)
(20200)
财经大学(19773)
(19472)
科学院(17512)
基金
项目(91929)
科学(72455)
研究(70992)
基金(66344)
(56756)
国家(56287)
科学基金(47836)
社会(47634)
社会科(45070)
社会科学(45059)
(34345)
基金项目(33662)
教育(32151)
(28495)
资助(27954)
编号(27794)
自然(27239)
自然科(26569)
自然科学(26565)
自然科学基金(26068)
成果(24255)
(21672)
重点(21008)
(20878)
课题(20531)
国家社会(20427)
发展(18511)
教育部(18464)
(18425)
(18267)
期刊
(99757)
经济(99757)
研究(56669)
中国(35587)
(26329)
管理(24166)
学报(19582)
(19005)
科学(18971)
教育(18045)
(17880)
金融(17880)
经济研究(17719)
大学(15916)
财经(14890)
技术(14848)
学学(14471)
(13122)
业经(12903)
农业(12624)
问题(12568)
(11085)
国际(10691)
世界(10257)
技术经济(9497)
统计(8692)
经济管理(7847)
图书(7787)
经济问题(7758)
(7461)
共检索到262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凯  
本文基于一国经济比较优势,从母国对外投资和东道国吸引外资两个互动角度解释跨国资本流动的动力,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产业和金融服务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帮助沿线国家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的同时,应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激活经济比较优势资源,实现"一路一带"地区资源高效配置,打造负责任的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服务体系,削弱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凯  
本文基于一国经济比较优势,从母国对外投资和东道国吸引外资两个互动角度解释跨国资本流动的动力,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产业和金融服务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帮助沿线国家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的同时,应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激活经济比较优势资源,实现"一路一带"地区资源高效配置,打造负责任的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服务体系,削弱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一带一路"战略是适应我国经贸发展新格局转换需要的顶层设计。从地理空间联系到经济空间网络形成的地缘优势、从资源禀赋优势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的资源新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由被动接受市场向开拓市场转化形成的主体优势,及"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转化形成的开放政策优势,构成新阶段我国主导与参与区域合作的"新比较优势"的内涵,是前一阶段比较优势的升级版。基于"新比较优势","一带一路"战略应在东西双向开放战略融合、内外联动模式、开放战略空间、多维协同战略等方面实现战略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一带一路"战略是适应我国经贸发展新格局转换需要的顶层设计。从地理空间联系到经济空间网络形成的地缘优势、从资源禀赋优势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的资源新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由被动接受市场向开拓市场转化形成的主体优势,及"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转化形成的开放政策优势,构成新阶段我国主导与参与区域合作的"新比较优势"的内涵,是前一阶段比较优势的升级版。基于"新比较优势","一带一路"战略应在东西双向开放战略融合、内外联动模式、开放战略空间、多维协同战略等方面实现战略升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皓  
在国家大力推行下,"一带一路"倡议迎来快速发展的有力时机,中资企业纷纷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布局。党的十九大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人党章,更加充分体现了我国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和信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政策之机和市场之力主动把握"一带一路"投资机会,在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同时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书法  邰俊杰  周绍东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本土产业可以通过两条路径提升竞争力:一是融入全球价值链,二是构建国家价值链。被动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将导致本土企业被锁定在低端环节,而孤立地构建国家价值链,将导致区域间产业发展差距的拉大。我国要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战略,应超越比较优势思路,主动引领区域价值链的构建,而"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正是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有机结合,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文章设计了基于引领能力的显性产业合作优势指数,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具有代表性的11国为例,选出中国与之开展合作的优势产业组合;在此基础上,梳理并总结了构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产业合作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书法  邰俊杰  周绍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金叶  徐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利用Novy(2011)模型测度1995—2017年中国、美国、日本与"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的贸易成本,研究中国在"一带一路"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及5年来取得的进步。结果表明: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日益显现,下降幅度远高于美、日。从区域看,中国在亚洲大洋洲的贸易成本优势最明显,在非洲和拉美地区贸易成本较高;中国在"一路"国家贸易成本下降幅度大于"一带"国家,均好于美、日;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成本下降了6个百分点,远超美、日,表明"贸易畅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要继续深化贸易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顾文波  陈岩  
本文测度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109个国家自2014-2018年十个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全面地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国贸易的比较优势,弥补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在对"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方面的定量分析空白。研究结论显示,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中国与沿线各国出口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不重叠的产品类目,各类产品的比较优势明显。这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国的合作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产业选择上的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梁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研究,对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实现"贸易畅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大量贸易数据,梳理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出口各行业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历程;并分行业和地区分别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关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金铎  谢阳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实施,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跨文化管理矛盾。论文选取某中资银行境外机构的文化差异现象,分析其在跨文化管理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依据文化融合理论模型,提出以企业文化整合地域文化的核心观点,进而归纳了构建企业利益共同体的方法和路径,为如何做好中资银行境外机构的跨文化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泽生  陶晶晶  单文齐  
基于2011—2017年微观企业层面数据和产业链视角,以显性比较优势指标和生存能力法估计中国钢铁产业的省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区间,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钢铁产业链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结果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钢铁产业链由东向西市场份额递减的特征得到削弱,该倡议促进了与沿线国邻接省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分布。(2)钢铁产业链上游环节生产、贸易和比较优势分布较为平衡,但长江以南省域比较优势趋弱,产业比较优势向北转移。(3)下游环节出口份额空间分布从沿海省域向长江经济带沿线扩散,其比较优势的空间分布呈集中趋向的演化特征。(4)具多样化规模经济特征的钢铁产业链上游企业向华北和环渤海区域演化,下游环节呈现强竞争性的规模经济特征并向山东和长三角集聚,且面向"一带一路"区域的适配企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玲  王昕  
基于国际投资理论研究,文章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中国OFDI和东道国生态环境优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无论是经济发展或是生态环境建设都存在较强的空间联系。其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东道国快速跨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创造了条件。再次,总体环境优势对沿线国家经济虽然具有正向效应,但具体各项生态环境优势的经济效用存在差异。最后,交互项研究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虽未彻底扭转生态环境变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的负向相关性,但对各环境因素的负向经济效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樊增强  尚涛  陈静  
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比较优势水平测度结果显示,大多数国家在初级产品、低技术制造业等部门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在中、高技术制造业部门的比较优势较低,且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从结构演进的动态趋势看,2008—2018年间制造业比较优势趋向于集中化;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比较优势累积变动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具有初始比较劣势的部门,提升幅度更为明显;中、高技术制造业部门也从初始的比较优势低水平向较高水平攀升,累积变动幅度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梦洁  张明倩  
文章基于全球专利数据库,采用RTCA指数识别2001-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合作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领域,并使用生存分析探讨这些技术领域比较优势的存续状况。研究发现:技术领域比较优势的存续期具有负时间依存性和门槛效应;技术领域比较优势的存续期对初始比较优势状态存在路径依赖,而通过该领域技术实力的不断积累可以减少初始比较劣势的影响;中国目前在更依赖突破性创新的科学密集型技术领域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国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布局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现实问题。以上发现对中国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