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4)
2023(5922)
2022(4876)
2021(4468)
2020(3605)
2019(8503)
2018(8016)
2017(15203)
2016(7476)
2015(8165)
2014(7834)
2013(7544)
2012(6739)
2011(5837)
2010(6341)
2009(5951)
2008(5545)
2007(4675)
2006(4248)
2005(3948)
作者
(19579)
(16406)
(15977)
(15514)
(10669)
(7714)
(7294)
(6139)
(6071)
(5811)
(5423)
(5411)
(5056)
(5019)
(5005)
(4964)
(4719)
(4657)
(4656)
(4480)
(4054)
(3956)
(3836)
(3736)
(3604)
(3535)
(3479)
(3326)
(3301)
(3119)
学科
(31409)
经济(31371)
管理(21474)
(19398)
(17595)
企业(17595)
审计(12145)
方法(11548)
中国(9353)
(8963)
数学(7858)
业经(7851)
数学方法(7707)
(7377)
(7347)
理论(7286)
(6127)
地方(5993)
各类(5886)
(5332)
贸易(5318)
(5306)
金融(5306)
(5294)
财务(5278)
财务管理(5212)
(5093)
企业财务(4988)
农业(4908)
(4841)
机构
大学(104625)
学院(102527)
(43574)
经济(42727)
管理(40138)
理学(34924)
理学院(34553)
管理学(34048)
管理学院(33837)
研究(33442)
中国(26453)
(23624)
(22497)
财经(18724)
科学(17767)
(17085)
(15566)
中心(15533)
(15532)
财经大学(14194)
经济学(14061)
(13946)
师范(13862)
北京(13533)
研究所(13422)
经济学院(12575)
(12445)
(12252)
(12149)
商学(11955)
基金
项目(68190)
科学(55252)
研究(53120)
基金(51190)
(44041)
国家(43661)
科学基金(38351)
社会(35856)
社会科(34066)
社会科学(34056)
基金项目(26700)
(25185)
教育(24375)
自然(22900)
自然科(22367)
自然科学(22360)
自然科学基金(21956)
(21281)
编号(21236)
资助(19319)
成果(18138)
(15828)
重点(15764)
国家社会(15612)
(14790)
课题(14503)
(14452)
教育部(14332)
(14237)
(14068)
期刊
(48681)
经济(48681)
研究(34995)
中国(25430)
(20303)
管理(15415)
学报(13353)
教育(13041)
科学(12802)
大学(11039)
(10655)
学学(10073)
审计(9469)
财经(9353)
经济研究(8981)
(8574)
金融(8574)
(8219)
技术(7715)
业经(7337)
农业(6791)
会计(6612)
问题(6272)
财会(6215)
(5515)
(4663)
图书(4611)
商业(4454)
技术经济(4412)
现代(4389)
共检索到160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商思争  宣昌勇  
首先基于审计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理论,界定了审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然后在论证审计的信任动因和机理的基础上,推理得出审计的"一带一路"一般理论框架;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既有治理体系和建设内容,归纳了"一带一路"审计具体理论框架。结论是:基于信任视角的"一带一路"审计理论框架具有中国智慧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一带一路"审计主体、客体和标准应该在治理框架内采用平等协商方式确定;"一带一路"审计将逐步由"基于信任"走向"基于规则"。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商思争  宣昌勇  
首先基于审计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理论,界定了审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然后在论证审计的信任动因和机理的基础上,推理得出审计的"一带一路"一般理论框架;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既有治理体系和建设内容,归纳了"一带一路"审计具体理论框架。结论是:基于信任视角的"一带一路"审计理论框架具有中国智慧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一带一路"审计主体、客体和标准应该在治理框架内采用平等协商方式确定;"一带一路"审计将逐步由"基于信任"走向"基于规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商思争  
以"控制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治理与审计的关系,并基于关系治理属性研究了"一带一路"建设审计的信任动因、框架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审计的动因和目标都是信任;"一带一路"建设审计系统各个要素的确定应该容纳利益相关方的不同权益以实现信任;"一带一路"建设审计系统是一个趋向"规则治理下的审计"的动态系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商思争  
以"控制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治理与审计的关系,并基于关系治理属性研究了"一带一路"建设审计的信任动因、框架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审计的动因和目标都是信任;"一带一路"建设审计系统各个要素的确定应该容纳利益相关方的不同权益以实现信任;"一带一路"建设审计系统是一个趋向"规则治理下的审计"的动态系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可云  邓仲良  
通过回顾区域合作模式类型与演进规律,本文着重论述了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框架的构建逻辑。研究认为我国应以一带一路为载体来完善和对接国际国内"双向"区域合作机制,构建以基础设施、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公共品供给、合作保障为主要特征的合作模式,并通过创新区域合作主体利益的分配机制,进一步带动形成中国与沿线各国产业国际分工与产品贸易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仝菲  
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其优越的战略位置,在中东、非洲地区和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影响力以及中、埃两国人民之间悠久的传统友谊注定了埃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通道上的天然合作伙伴。埃及在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中就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许多中国商品经过亚历山大港出口到欧洲。如今,我国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与埃及总统塞西2014年提出的国家"振兴计划"在很多领域高度契合。可以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中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可云  邓仲良  
通过回顾区域合作模式类型与演进规律,本文着重论述了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框架的构建逻辑。研究认为我国应以一带一路为载体来完善和对接国际国内"双向"区域合作机制,构建以基础设施、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公共品供给、合作保障为主要特征的合作模式,并通过创新区域合作主体利益的分配机制,进一步带动形成中国与沿线各国产业国际分工与产品贸易体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旭   徐共和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构成了中国的产能与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延伸,造就了包括全球公共品供应体系、联合国体系和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的作用以及涉及不同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价值观的共存。十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全球互联互通。中欧班列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大动脉,是推动国际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缩影及见证,为催生国际贸易物流的历史性变化并带动全球共存、全球治理作出了有效的探索和贡献。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陈旸  
6月26日-7月2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南南合作金融中心共同举办了第二期"发展中国家金融领袖培训项目"。在此期间,《清华金融评论》专访了来自南非、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专家,就中国的发展经验、"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南南合作等议题发表了看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会金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军工审计本质的理论框架。从内涵上来说,军工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信息、行为和制度三个维度对军工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实施的独立鉴证、评价、服务和责任追究,并将审计结果传递给利益相关者的军工治理制度安排。从外延上来说,军工审计可以从审计业务类型、审计客体、审计主体、审计保证程度和审计业务基础等不同角度来分类,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军工审计体系。军工审计与军工项目审计、军队审计、军事审计、国防审计密切相关,但不是同一概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会金   郑石桥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军队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军队委托代理关系分为合约类、监管类和资源类三种类型,前二者不存在审计需求,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审计需求。军队有多种具体情形的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人性自利,代理人可能产生代理问题,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代理人的次优问题可能被放大。为了应对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委托人会推动建立针对这些问题的治理机制——军队治理机制。军队审计以审计固有功能成为军队治理机制的重要成员,可以定位于制衡机制,也可以定位于监督机制,还可以定位于监视机制,选择不同的定位需要具备不同的条件。军队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也可能有审计需求,一是将军队审计作为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二是将军队审计作为信号传递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会金  郑石桥  
从方法论层面讨论军工审计方法,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军工审计方式和审计取证模式的理论框架。军工审计方式有多种类型,按可选择性分类,分为法定审计和选择性审计;按审计地点分类,分为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按审计机构分类,分为亲自审计和审计业务外包;按审计关注的项目内容分类,分为全过程审计和结算审计;按审计实施时机分类,分为跟踪审计和结项审计。审计取证模式是获取审计证据的思路,主要有命题论证型取证模式和事实发现型取证模式。审计项目要求的保证程度和审计载体情况是决定审计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军工审计方式和审计取证模式既相互独立又关联密切,在各类审计方式下还要选择审计取证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会金  郑石桥  
正确地认知军工合规审计的各个基础性问题,是科学建构军工合规审计制度的基础。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分析军工合规审计的各个基础性问题,提出一个军工合规审计的理论框架。军工合规审计基础性问题包括军工合规审计本质、军工合规审计需求、军工合规审计客体、军工合规审计主体、军工合规审计内容、军工合规审计目标、军工合规审计方法、军工合规审计结果及其运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会金   郑石桥  
正确地认知军队绩效审计的各个基础性问题,是科学地建构军队绩效审计制度的基础。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分析军队绩效审计的各个基础性问题,提出一个军队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文章分析的军队绩效审计基础性问题包括军队绩效审计本质、军队绩效审计需求、军队绩效审计客体、军队绩效审计主体、军队绩效审计内容、军队绩效审计目标、军队绩效审计方法、军队绩效审计结果及其运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会金  郑石桥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军工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军工审计目标是人们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军工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审计需求者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终极目标,军工审计机构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直接目标。军工审计直接目标要服务于终极目标,二者都可以表述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但含义却不同。军工审计终极目标是指提升上述四方面的水平,军工审计直接目标是指寻找上述四方面的问题。军工审计机构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这些审计目标都是与一定的审计主题相联系的,在审计实施中,还必须对这些审计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审计具体目标,并落实到审计标的,与此相适应,基于审计主题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也就称为审计总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