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5)
- 2023(9184)
- 2022(7498)
- 2021(6711)
- 2020(5158)
- 2019(12123)
- 2018(11547)
- 2017(21559)
- 2016(11162)
- 2015(12414)
- 2014(12316)
- 2013(12259)
- 2012(11891)
- 2011(11193)
- 2010(11584)
- 2009(10389)
- 2008(10339)
- 2007(9267)
- 2006(8710)
- 2005(8277)
- 学科
- 济(58966)
- 经济(58923)
- 管理(25576)
- 业(25050)
- 地方(21944)
- 贸(19883)
- 贸易(19865)
- 中国(19416)
- 易(19150)
- 农(17534)
- 企(17332)
- 企业(17332)
- 方法(14187)
- 业经(13924)
- 地方经济(12035)
- 农业(11838)
- 数学(11274)
- 数学方法(11122)
- 发(10674)
- 学(10377)
- 融(10214)
- 金融(10213)
- 关系(9989)
- 制(9585)
- 银(9531)
- 银行(9518)
- 行(9396)
- 环境(9263)
- 财(8192)
- 技术(8048)
- 机构
- 学院(163937)
- 大学(160808)
- 济(73126)
- 经济(71616)
- 研究(67327)
- 管理(55744)
- 中国(50143)
- 理学(46019)
- 理学院(45347)
- 管理学(44534)
- 管理学院(44221)
- 科学(39265)
- 京(36108)
- 所(34575)
- 财(31395)
- 研究所(30963)
- 农(29594)
- 中心(29106)
- 江(26966)
- 范(24957)
- 院(24928)
- 师范(24760)
- 北京(23760)
- 财经(23492)
- 业大(22617)
- 农业(22426)
- 经济学(22003)
- 州(21986)
- 经(21156)
- 省(20843)
- 基金
- 项目(103510)
- 科学(81007)
- 研究(79114)
- 基金(72404)
- 家(63593)
- 国家(63029)
- 科学基金(52361)
- 社会(50322)
- 社会科(47773)
- 社会科学(47765)
- 省(41202)
- 基金项目(37275)
- 教育(34897)
- 划(34566)
- 编号(32339)
- 自然(30878)
- 自然科(30045)
- 自然科学(30035)
- 发(30008)
- 自然科学基金(29422)
- 资助(28760)
- 成果(26793)
- 发展(24624)
- 重点(24462)
- 课题(24231)
- 展(24219)
- 部(22010)
- 创(21475)
- 国家社会(21200)
- 创新(20134)
共检索到278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洪愧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规模化和协同化“走出去”,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营造良好的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政府推动和引导、政策优惠、园区选址和产业定位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应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规范园区管理体制,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标准互认互通,提高园区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更好地发挥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的作用,积极发挥中欧班列的运输和物流作用,总结园区发展经验并创新园区类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邹昊飞 杜贞利 段京新
境外合作区是中国特色产业合作的成功模式,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集聚平台和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名片,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产业投资合作,实现"产业联通"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境外合作区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使命,研究了合作区统筹发展思路和目标、战略布局规划构想,明确合作区建设的重点国别和主导产业,提出政策建议,有重点、有层次、有选择地推进和引导境外合作区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国际产能合作 布局规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欣烨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落脚点。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经验表明,政治互信是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基石,合作共赢是实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境外经贸合作区拓展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空间、增强了多层级的沟通协调能力、拓宽了国际产能合作的主渠道、扩大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深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应做到增进政治互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立足长远的选择区位,注重挖掘综合地缘优势;借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对接东道国的产业需要,构建有效的盈利模式;以及提高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服务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佳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我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要载体和助推器。我国应主动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契机,着力强化规划引领,借鉴先进开发模式,创新金融支持机制,完善服务扶持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加快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一带一路” 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丽 丁一 文淑惠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化解企业海外投资风险提供了有效渠道。基于东道国宏观、微观制度安排视角,实证检验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中资企业境外投资的制度供给作用。研究发现: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从与微观营商环境的交互作用来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有效降低了低质量的东道国微观营商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优化企业要素流动、保护投资权益、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制度建设,降低东道国准入门槛,完善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全方位承接生产要素流动、弱化投资风险和提升投资收益的生产平台,助力中资企业的海外投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叶 李春莹
"一带一路"框架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基于1995-2017年世界银行、美国遗产基金会数据库,利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微观作用机制及其动态效应。研究发现,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经济效益凸显于建立后的第5-12年间。进一步检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功能异质性发现:境外工业园区通过"创新集聚"、"产业集聚"、"信用集聚"三个微观机制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境外农业园区通过"产业集聚"、"信用集聚"两个微观机制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培源 王倩
境外经贸合作区借鉴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合作区沿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六走廊三通道"布局,形成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经济合作带,引领中国对外投资进入新阶段。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无法解释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实践。基于"一带一路"国家间制度异质性引发的高投资壁垒和风险,以及合作区企业的"集体行动优势"和"政府保障优势",建构境外经贸合作区理论。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投资数据为样本的实证检验也表明:"一带一路"国家间制度异质性引发的高风险和高壁垒显著抑制了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政府为合作区企业克服"集体行动难题"提供的选择性激励和利用政府间外交关系"保驾护航",能够帮助合作区企业克服国家间制度异质性引发的高投资壁垒和风险。因此,"一带一路"的"五通"应致力于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和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一带一路"引领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百红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以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来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稳步推进,但是由于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基于此背景,文章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其问题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实践性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程大为 樊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民营企业在沿线市场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建设稳步推进,投资总体健康有序,投资区域和领域丰富多元,发展前景广阔。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合作与摩擦、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深度调整时代,为主动应对贸易和投资壁垒、增强对产业链的自主控制能力、及早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民营企业需要对园区进行进一步扩容、整合与升级,加快解决融资障碍、规划模糊、政策适配性不足、人力资源短缺等阻碍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痛点。因此,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需要多途径破解融资难题、多方合作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多管齐下助力企业树立绿色发展意识及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岳中刚 王凯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规模化和协同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如何全面评估合作区建设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企业2003—2019年绿地投资数据,对“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投资促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东道国基础设施改善以及营商环境提升,进而促进中国企业对东道国的投资增长;“一带一路”境外合作区建设更为显著地促进中国企业对邻近的东道国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增长,对低收入、高税负东道国和重点行业的投资促进效应更大。研究结论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证支撑。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相伟 赵新泉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中国在探索中形成的全新经贸合作方式,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力抓手。本文基于中国2001~2017年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出口贸易数据,在分析境外经贸合作区对出口贸易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替代作用,促进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而减少了中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而且,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存在国家异质性,即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影响大于发展中国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文心
中蒙两国的经济结构具有典型的互补性特征,双方的经贸发展不仅带动了蒙古国的经济,同时还促进加快了我国的产业升级。着重从煤炭贸易合作的情况分析,找出其问题原因;同时通过改进的前沿随机引力模型对贸易效应进行量化分析,测算了2000-2014年间中国与蒙古国双边贸易合作情况,对双边贸易的潜力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结论进一步分析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方向与途径,积极探索合理路径以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
关键词:
蒙古国 中国 煤炭 合作 经贸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铃
德国是欧盟成员国中对华经贸合作水平最高的国家。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中德双方秉承互利共赢原则,积极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在政策与制度层面推动中欧经贸合作开启了高水平的建设布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欧盟在英国决定退出后,其一体化进程也面临新形势。面对欧洲内部及全球层面"逆"全球化思潮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复杂,中国和德国能否同舟共济,能否在"一带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新能源汽车 经贸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文心
中蒙两国的经济结构具有典型的互补性特征,双方的经贸发展不仅带动了蒙古国的经济,同时还促进加快了我国的产业升级。着重从煤炭贸易合作的情况分析,找出其问题原因;同时通过改进的前沿随机引力模型对贸易效应进行量化分析,测算了2000-2014年间中国与蒙古国双边贸易合作情况,对双边贸易的潜力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结论进一步分析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方向与途径,积极探索合理路径以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
关键词:
蒙古国 中国 煤炭 合作 经贸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裴秋蕊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中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提高海外投资效率和国际竞争优势,同时也是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互利共赢平台。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成功发展模式发现,积极发挥建区企业的主体作用、重视建区动机与产业定位的有序融合、理清多方发展需求的平衡关系、坚持多元化发展理念是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提出了形成政策扶持的多层保障机制、构建多方位资金支持系统、控制存量做活存量以提高内生增长能力、扎根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破解招商瓶颈以及注重本地化发展提高社会效益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