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3)
2023(7086)
2022(5851)
2021(5683)
2020(4774)
2019(11620)
2018(11655)
2017(22713)
2016(12065)
2015(13864)
2014(13660)
2013(13333)
2012(12287)
2011(11184)
2010(11666)
2009(10673)
2008(10535)
2007(9719)
2006(8802)
2005(7758)
作者
(34420)
(28606)
(28592)
(27355)
(18284)
(13810)
(13023)
(11166)
(10874)
(10547)
(9878)
(9828)
(9409)
(9229)
(8904)
(8865)
(8521)
(8306)
(8295)
(8261)
(7298)
(7263)
(7062)
(6658)
(6471)
(6453)
(6445)
(6416)
(5978)
(5707)
学科
(54356)
经济(54321)
管理(30342)
(27967)
方法(22238)
(22073)
企业(22073)
数学(19847)
数学方法(19287)
(15294)
地方(14430)
中国(14337)
业经(10626)
农业(10027)
理论(9272)
(9130)
(9064)
(9022)
(8725)
贸易(8715)
(8337)
(7338)
地方经济(7274)
(6963)
金融(6960)
技术(6919)
(6847)
银行(6837)
(6830)
环境(6700)
机构
学院(166063)
大学(164510)
(65592)
经济(64011)
管理(62788)
研究(58355)
理学(53345)
理学院(52708)
管理学(51305)
管理学院(51007)
中国(43688)
(36309)
科学(35718)
(29752)
(29022)
(28466)
中心(27092)
研究所(26910)
(26535)
业大(24592)
北京(23284)
(23247)
师范(23019)
财经(22344)
农业(21856)
(21635)
(21501)
技术(20518)
(20147)
经济学(19048)
基金
项目(110023)
科学(85531)
研究(82296)
基金(76761)
(67412)
国家(66855)
科学基金(56650)
社会(49673)
社会科(46892)
社会科学(46878)
(44276)
教育(39827)
基金项目(39640)
(37127)
自然(36584)
自然科(35769)
自然科学(35763)
自然科学基金(35087)
编号(34875)
资助(32902)
成果(29214)
课题(25661)
重点(25486)
(24521)
(23989)
(22662)
创新(21178)
(20836)
科研(20634)
大学(20615)
期刊
(76147)
经济(76147)
研究(48986)
中国(39711)
(27117)
教育(26902)
管理(24984)
学报(24960)
科学(23341)
(21558)
大学(19415)
技术(18812)
农业(18376)
学学(17670)
(14761)
金融(14761)
业经(12938)
经济研究(11796)
财经(10681)
图书(10598)
(10303)
统计(9854)
问题(9528)
(9283)
职业(9204)
(8900)
(8449)
论坛(8449)
技术经济(8417)
决策(8048)
共检索到260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健飞  何建武  
电力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最新《行业发展报告》统计数据,"一带一路"沿线已经成为我国电力领域对外投资增长点。依据世界银行2015-2018年的公开数据,充分探析"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电力投资需求,对EPC、BOT、PPP三种重点投资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南亚、中亚和东盟地区将是电力建设和产能合作的重点区域,其中柬埔寨、缅甸、老挝等10个国家具有显著的投资需求且有投资的可行条件。中国电力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项目时,不仅要从供需平衡的视角考量,还应充分分析沿线国家经济、自然、法律环境等因素,并结合电力进出口、投资管制等产业政策进行综合决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桂梅  许蔓  
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中非合作论坛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实践平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同非洲各个层面的发展战略全面对接,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再升级。展望未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将在习近平主席"真、实、亲、诚"合作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引领下,逐渐落实以构建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方向的"八大行动",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向历史新高。其间,需要中非携手解决中非合作中存在的难以持续、失衡和不对称的三大问题,补齐各种投资"短板"、创新合作模式、平衡产业布局和各种利益关系、力求共同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玄欣田  
从互利合作、共商共赢发展视角,分析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的新特征,发现基础设施投资、跨国合作水平、冲突协调机制不健全等是当前国际产能合作中的主要问题;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强化国内外产业联系,以提升东道国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加快中外产能合作园区建设,以互利共赢的生产联系夯实跨境产业基础,实行多边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项目,深化国际绿色合作是提升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举措。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玄欣田  
从互利合作、共商共赢发展视角,分析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的新特征,发现基础设施投资、跨国合作水平、冲突协调机制不健全等是当前国际产能合作中的主要问题;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强化国内外产业联系,以提升东道国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加快中外产能合作园区建设,以互利共赢的生产联系夯实跨境产业基础,实行多边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项目,深化国际绿色合作是提升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钱妤  张溢卓  蒋科技  韦慧  陈欣然  静莹  马卓君  
中国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渔业国家之一,渔业的发展为全球食物供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在渔业资源和产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广阔的合作空间。通过推进区域间渔业科技与产业合作,将促使中国渔业产业充分利用国际渔业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提高水产品和渔业装备、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国内渔业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模式升级。本研究对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国际合作的32家渔业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一带一路"渔业国际科技合作对象以研究院所为主体,与泰国合作的机构数量最多,其他依次为俄罗斯和新加坡,合作形式以共建研究平台、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技术引进和援外培训为主。"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技术转移的政策基本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合作难度适中,取得的技术水平较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最为成熟,在种质、水产养殖技术、资源等领域具有稳定的合作项目支持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种质资源、水产健康养殖和渔业装备是今后5年内亟须进行"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研究领域。本研究结果为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国家渔业科技合作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建  马倩倩  倪晓杰  
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仅是国家的重要任务,也是上海市的重要任务,上海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中占全国第五,与其经济规模和地位不相称。通过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上海不断增强科创能力,逐渐形成支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为了分析上海研发型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的特点,从两个方面开展了调查:在大型企业层面,重点分析了上海市有代表性的11家企业案例;在中小企业层面,分析了195家区级研发机构。借鉴供应链管理模型,建立了研发型企业在研发、制造和销售等不同环节上,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模式及特点。结果表明大型企业在供应链所有环节上都具有走出去的特征,同时在行业和销售区域上呈现不同特点。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环节上以销售走出去为主,在行业上以制造业为主;虽然有部分企业研发环节具有走出去特征,但是对于海外销售的影响不明显。最后,针对如何利用研发能力扩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严丹  马吟雪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研究的深入,对于相关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相应的专题数据库也在不断的开发和建设中。中国一带一路网、国研网"一带一路"战略支撑平台、社科文献出版社以及EBSCO公司开发的"一带一路"数据库等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文章在对这些专题库的建设现状、优势资源、构建框架等开展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主要特征和开发策略,并进而为高校图书馆构建相应的"一带一路"信息资源体系提供建设思路上的参考和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哲潇  杜国臣  
"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大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制约了其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将设施联通作为合作重点之一,为社会资本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诸多机遇。PPP模式将社会资本引入基建领域,既可以弥补资金缺口,又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值得推广的合作模式。本文总结了沿线发展中国家PPP模式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在沿线发展中国家开展PPP模式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发展中国家开展PPP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晔  耿建忠  
"一带一路"区域自然条件多样,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生物多样性破坏、外来物种入侵、海洋生态破坏等问题。目前,中国在各类多双边合作机制下与东南亚、中亚、中东欧等国家开展了跨境动植物疫病联防联控、种质资源收集等农业生态合作,下一步可继续与"一带一路"区域在草原生态保护、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跨境动物疫病联防联控、生态环境技术研究合作等领域继续开展合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广宇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基础设施、能源、制造业以及农业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然而,中俄双方对产能合作准备不足且缺乏有效的互信机制,加上俄罗斯远东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制度环境较差,使得双方产能合作成效有限。双方必须尽快构建合作共赢机制,建立产能合作共同体,加速推进双方产业结构升级,为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产能深度合作夯实基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魏升民  韩永辉  向景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加强经贸合作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一带一路"国际税收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展国际税收合作有助于提升合作各方的整体利益,是促进"一带一路"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税制体系朝着税制简化、税负降低、设计优化的方向变化,为推动国际税收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但是,"一带一路"国际税收合作还面临着较多挑战,主要包括:沿线国家的税制体系结构差异较大,税收法治化和透明化水平偏低,税收征管能力不足,税收合作平台建设滞后。为此,要进一步优化我国税制体系,构建宽税基、低税率、优税种、简征管的现代化税制体系,同时加强税收设计的技术交流,促进沿线各国打造国际税收合作范例,消除部分国家的疑虑和成见;推进国际税收合作机制建设,构建有效合作平台;建立通报和磋商机制,提升税务信息透明度,深化税务信息共享;研究探索采取补偿性措施,实现国际税收合作的互惠共赢;深化国际反避税监管合作,营造公平税收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晓钟  刘利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深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联系,促进彼此能源、经贸、投资、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该倡议的实施还将促进跨境次区域合作,如跨境经贸区、跨境工业园区等。通过借鉴跨境产业园区建设经验,结合"一带一路"能源产业特点,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能源产业园区合作模式。以中亚地区为例,分析能源产业园区功能及特点,从合作园区框架搭建、合作区位选取、合作内容确定、合作主体作用、运行机制几个方面分析国际能源产业合作园区运行模式,提出能源产业园区在发展方向、区位选择、政策完善、合作环境改善四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睿  张旭辉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借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寻求国际产能合作是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推动钢铁企业实现脱困发展的重要途径。选准目标市场,推进产能"走出去"是当务之急。本文在综合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市场需求规模、贸易情况、经济基础、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钢铁行业国际产能合作政策导向,认为钢铁产品出口应关注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北非3个重点区域15个重点国家。钢铁产业转移应沿"一带一路"战略主线布局4大重点区域8个重点目标市场,分别是位于东盟经济区的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位于南亚经济带的印度,位于西亚经济带的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位于新亚欧陆桥经济带的哈萨克斯坦;钢铁国际产能合作应在充分考虑市场基础、政策导向、贸易及投资环境质量与风险的基础上谨慎选择目标市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朴光姬  李芳  
从中蒙俄地区安全形势出发,立足于"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从双边和多边层次分析了中蒙俄能源合作的基础、机遇、现状与挑战。基本结论如下:地理毗邻和能源互补性为中蒙俄能源合作奠定了基础;复杂多变的地区安全形势以及中蒙俄实现战略对接,促成了三国能源合作的机遇期,中蒙俄能源合作已然开启"蜜月之旅"。中国须从合作机制、基础设施、互信、东北亚有序竞争的角度发力,加快推进中蒙俄能源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示范工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敏  欧明刚  
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广西担负着"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和"西南、中南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功能。本文以对广西口岸办、凭祥铁路口岸、钦州港口岸的实地调研为基础,针对目前广西口岸面临的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通关便利化程度有待提高、走私和毒品犯罪形势严峻等挑战,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沿边沿海各方面物流资源、发展出口加工产业、培养口岸发展人才和加强与越南等国的民间沟通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