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2)
2023(12797)
2022(10635)
2021(9412)
2020(7935)
2019(18000)
2018(17692)
2017(33088)
2016(17751)
2015(20102)
2014(19953)
2013(19993)
2012(18854)
2011(17363)
2010(17900)
2009(16917)
2008(16578)
2007(15483)
2006(14126)
2005(13004)
作者
(53339)
(44710)
(44425)
(42413)
(28598)
(21297)
(20180)
(17134)
(17055)
(16155)
(15501)
(14837)
(14836)
(14442)
(14302)
(13885)
(13223)
(13133)
(12855)
(12720)
(11453)
(11120)
(11053)
(10495)
(10192)
(10109)
(10011)
(9930)
(9307)
(8780)
学科
(90256)
经济(90149)
管理(53537)
(42782)
(36291)
企业(36291)
方法(27619)
中国(23420)
数学(23077)
地方(23065)
数学方法(22805)
(19976)
(19236)
(18838)
业经(18698)
(18041)
(15021)
金融(15017)
地方经济(14368)
(13972)
(13594)
(13592)
贸易(13583)
银行(13561)
环境(13196)
(13118)
(13110)
理论(12583)
(12139)
农业(12120)
机构
大学(259794)
学院(257547)
(114342)
经济(111927)
研究(98303)
管理(90908)
理学(75513)
中国(75023)
理学院(74616)
管理学(73285)
管理学院(72804)
科学(56558)
(56470)
(55866)
(50414)
研究所(44904)
中心(43487)
(42874)
(42448)
财经(41649)
(37537)
经济学(36355)
北京(36275)
业大(35810)
(35768)
农业(33217)
(33212)
(33024)
师范(32814)
经济学院(32047)
基金
项目(162126)
科学(126341)
研究(119716)
基金(115903)
(101647)
国家(100816)
科学基金(84962)
社会(76838)
社会科(72741)
社会科学(72719)
(63572)
基金项目(59251)
教育(55282)
(53475)
自然(52369)
自然科(51108)
自然科学(51089)
自然科学基金(50142)
资助(47980)
编号(47130)
成果(41056)
重点(37835)
(36339)
(35778)
课题(35701)
(33829)
(33417)
国家社会(32388)
创新(31500)
教育部(30753)
期刊
(143035)
经济(143035)
研究(87110)
中国(64834)
(44867)
学报(41587)
(40482)
管理(39442)
科学(37039)
教育(32419)
大学(32150)
学学(29948)
(27592)
金融(27592)
农业(26770)
技术(24670)
经济研究(23525)
财经(22228)
业经(19468)
(19344)
问题(17888)
国际(16212)
(16113)
(14433)
世界(13941)
技术经济(13499)
图书(12075)
统计(11987)
(11970)
(11484)
共检索到430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忠祥  
国际经济走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以跨境交通基础设施为纽带,以投资贸易、产能合作和人文交流为重点,以贸易投资便利化机制和制度安排为保障,以沿线及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促进沿线地区经济要素自由流动集聚、产业优势互补和经济协同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国际经济走廊具有合作主体的多元性、跨境通道的高度依赖性、合作领域的多样性、非经济因素的强度约束性等几个基本特性。国际经济走廊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合作重点的基础设施、经贸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实践证明,国家间的政治互信和战略对接、科学的建设规划、因国制宜的合作方向和建设重点选择、各领域项目建设协同推进和国家间的政策沟通对国际经济走廊建设至关重要。未来必须从国家、区域、领域、项目四个层面搭建立体化的机制,保障“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协同推进和经济走廊合作模式的顺利实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乐国友  唐慧  
通过调查和梳理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陆路互联互通建设现状,分析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陆路互联互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民心不够相通、债务问题、各国发展不平衡、日本高铁的恶性竞争、各国交通标准和等级不统一、通关不够便利等问题,提出加强人员交往、加强债务管理、因地制宜、"世界化"中国高铁标准、统一主要线路的交通标准、深化通关便利等措施,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陆路互联互通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继瑞  薛晓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入推进,口岸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庆口岸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并拥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形成了一些先进经验。鉴于此,为进一步发挥口岸经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需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动转型、资源优化配置、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优化、现代服务业配套、外资合理利用、税费补贴杠杆撬动、"互联网+"融合、职业人才培养等十大要素协同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沙治平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倡议影响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同时有力推动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其中,构建经济走廊是开展“一带一路”的切入点,通过全面推进的整体框架,为分区施策、化总为零提供依托,进而保障“一带一路”倡议落到实处。《“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畅通与繁荣》一书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课题组编著,包含7个分报告和1个总报告,分析了当前经济走廊构建所要面对的形势,并提出具体建议,有助于统一的操作实践与理论研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耀辉  夏咏  苏洋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中国与巴基斯坦已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经贸合作的典范,中巴建立了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开展了很多务实的合作。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战略下启动的重大项目之一,它不单给中国—巴基斯坦经贸深度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对于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扩大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的深度发展也具有极大的示范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茂春  田斌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沿线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从规划、愿景走向具体推进落实阶段,而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这六大经济走廊的建设无疑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作奎  陈思杨  
欧亚大陆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工程之一,对中欧两大市场加强合作对接至关重要。但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着多重风险,主要包括:欧盟分裂或解体风险,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欧俄之间的相互制裁,乌克兰危机,移民或难民问题,陆路和海路两种运输模式的竞争,中俄在通道建设上的竞争等。针对上述问题,应综合平衡和处理好宏观和微观、计划和市场、海路和陆路、中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作奎  陈思杨  
欧亚大陆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工程之一,对中欧两大市场加强合作对接至关重要。但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着多重风险,主要包括:欧盟分裂或解体风险,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欧俄之间的相互制裁,乌克兰危机,移民或难民问题,陆路和海路两种运输模式的竞争,中俄在通道建设上的竞争等。针对上述问题,应综合平衡和处理好宏观和微观、计划和市场、海路和陆路、中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效峰  石彩霞  
中国作为新兴的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全球及地区治理,提供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点和示范性项目,展现了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范式。它是新时期中国为周边国家提供的区域性公共产品,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的巨额投资给巴中两国以及区域其他相关国家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风险和挑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和防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霍强  崔昊  
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中缅经济走廊建设自提出以来,至今已取得了积极进展。就中缅经济走廊建设而言,找准其中面临的难点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缅甸国内问题复杂、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人文交流仍存疑虑、政治互信有待加强、经贸合作亟须强化等方面,已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缅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难点。"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入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需要加强政治互信、促进内生发展、深化人文交流、加快设施联通、促进经贸便利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锋   潘松李江  
“一带一路”大规模基建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成效彰显,探究揭示该领域合作规模多年快速扩大与近年调整的经济逻辑,对中国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具有借鉴意义。依据对东道国政策诉求与现实制约的观察,中国在承包工程合作、设备材料配套、多样化股权融资和大规模债务融资等方面拥有的综合能力,构成“一带一路”基建成效彰显的“四轮驱动”推进机制。从实际情况看,工程承包能力和设备材料配套能力在国际市场上较容易获得替代供给,通过股权和债权提供融资能力则替代性较低和现实稀缺度较高,中国对相关必要条件的系统性匹配能力是快速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密码。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变化与主权债务风险释放,中国对外债务融资节奏有所放缓并伴随承包工程适度减速,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提出新问题。需针对现实形势演变进一步创新完善投融资方式,推动“一带一路”合作行稳致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锁成  李泽红  李宇  石广义  李富佳  李飞  
"一带一路"建设亟需科技支撑。由科技部立项的首个针对"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的国家科技专项"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项目启动,将为"一带一路"和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基础科技和战略决策科学支撑,对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远东开发战略和万里茶道振兴计划以及蒙古草原丝绸之路战略与中国东北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该项目内容和预期成果丰硕,重点考察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跨境地带"五带六区"不同空间尺度地理环境本底与格局、战略性资源格局与潜力、城市化与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与投资环境,获取相关数据,绘制专题图集,出版系列科学考察报告和提交战略咨询报告,建立信息网络共享平台。该项目将携手中蒙俄140多位科学家,推进多学科联合科学考察创新突破,促进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交叉融合,应用信息技术和野外台站观测实验手段,依托"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建立的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点、线、轴、带、面"新型国际科学考察。本刊将连续跟踪报道相关动态和成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锁成  李泽红  李宇  石广义  李富佳  李飞  
一带一路建设亟需科技支撑。由科技部立项的首个针对"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的国家科技专项"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项目启动,将为"一带一路"和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基础科技和战略决策科学支撑,对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远东开发战略和万里茶道振兴计划以及蒙古草原丝绸之路战略与中国东北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该项目内容和预期成果丰硕,重点考察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跨境地带"五带六区"不同空间尺度地理环境本底与格局、战略性资源格局与潜力、城市化与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与投资环境,获取相关数据,绘制专题图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铭辉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入新的阶段,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已呈现出TPP与RCEP双轨竞争格局,亚太地区面临着被割裂的风险。为弥合亚太区域架构制度性分裂、防止"意大利面条碗"效应继续恶化,降低贸易成本,中美两国有必要以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为基础,合作推动亚太自贸区和G20全球基础设施合作框架,包容性的国际治理体系将成为中美合作的新亮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建春  
传统的国际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在融入国际经济秩序的过程中也受益匪浅,但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状况的变化,全球经济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停滞不前和新兴国家实力增强等,需要新的国际经济治理。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资本和产业对外输出增加的背景下,中国也应该从被动参与国际经济治理转变为构建新的经济秩序,"一带一路"的提出为构建新的国际经济治理提供了可能。文章在区域经济协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功运作、人民币国际化、贸易自由区等方面提出了基于"一带一路"的中国国际经济治理权的构建路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