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4)
- 2023(15583)
- 2022(12927)
- 2021(11950)
- 2020(10147)
- 2019(23288)
- 2018(22572)
- 2017(42776)
- 2016(22921)
- 2015(25772)
- 2014(24685)
- 2013(24829)
- 2012(22916)
- 2011(20537)
- 2010(20545)
- 2009(19529)
- 2008(19427)
- 2007(17071)
- 2006(15149)
- 2005(14173)
- 学科
- 济(107910)
- 经济(107792)
- 业(89754)
- 企(80679)
- 企业(80679)
- 管理(77186)
- 方法(49825)
- 数学(40458)
- 数学方法(40191)
- 财(32809)
- 业经(31220)
- 农(30177)
- 贸(29825)
- 贸易(29810)
- 易(29043)
- 中国(28105)
- 务(22361)
- 财务(22339)
- 财务管理(22314)
- 农业(21384)
- 企业财务(21162)
- 制(19854)
- 技术(19240)
- 理论(18177)
- 策(17181)
- 地方(17057)
- 划(16931)
- 和(16701)
- 融(16190)
- 金融(16189)
- 机构
- 学院(333962)
- 大学(333304)
- 济(153696)
- 经济(151387)
- 管理(131685)
- 理学(113568)
- 研究(113269)
- 理学院(112443)
- 管理学(111021)
- 管理学院(110404)
- 中国(90100)
- 财(69794)
- 京(69477)
- 科学(64202)
- 农(57539)
- 所(56243)
- 财经(55935)
- 经(51287)
- 研究所(50801)
- 中心(50374)
- 江(48716)
- 经济学(48510)
- 业大(47779)
- 农业(45504)
- 经济学院(44109)
- 北京(43837)
- 财经大学(41697)
- 院(40443)
- 商学(38434)
- 州(38229)
- 基金
- 项目(218471)
- 科学(174355)
- 基金(163968)
- 研究(157718)
- 家(143426)
- 国家(142249)
- 科学基金(123035)
- 社会(105719)
- 社会科(100615)
- 社会科学(100588)
- 基金项目(85705)
- 省(82262)
- 自然(78570)
- 自然科(76923)
- 自然科学(76899)
- 自然科学基金(75676)
- 教育(71620)
- 划(69231)
- 资助(67357)
- 编号(59955)
- 部(49903)
- 重点(49273)
- 创(48458)
- 成果(47599)
- 发(46773)
- 国家社会(45648)
- 业(45547)
- 创新(44621)
- 教育部(43461)
- 人文(42204)
- 期刊
- 济(164465)
- 经济(164465)
- 研究(100090)
- 中国(64270)
- 财(55999)
- 管理(53020)
- 农(51697)
- 学报(50960)
- 科学(48076)
- 大学(39542)
- 学学(37505)
- 农业(35389)
- 融(33111)
- 金融(33111)
- 财经(28957)
- 经济研究(28790)
- 技术(28700)
- 教育(28469)
- 贸(26328)
- 业经(26069)
- 经(25033)
- 国际(24083)
- 业(22789)
- 问题(22708)
- 世界(19611)
- 技术经济(18950)
- 商业(16319)
- 统计(15900)
- 现代(15299)
- 版(15143)
共检索到506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美 佟家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人才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使用2000~2016年中国企业出口数据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等数据考察了国际人才网络对中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人才网络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这一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出口额的增长上,还体现在出口产品种类数的增长上,且上述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发现,降低贸易中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成本是国际人才网络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拓展分析表明,相比于非"一带一路"国家,国际人才网络对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大,且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这一促进作用有所增强;此外,国际人才网络对出口的积极作用主要来源于来华留学生中的学历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上国际人才网络与出口目的国的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成替代关系,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目的国制度的缺失。文章证实了国际人才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为中国加大力度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一带一路"人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娅 刘阳 鲁庭婷
文章测算了2007—2017年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利用IO-SDA模型按照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结构、贸易结构及贸易规模因素对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从工业部门和国家收入水平两个维度分析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变动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呈现上升态势,其中,贸易规模因素起主导的正向促进作用,经济结构等因素起负向促进作用,且经济结构起主导的负向促进作用。另外,中国促进低碳密集指数工业品出口,而抑制高碳密集指数工业品出口;中国对低及中低等收入国家工业品出口中低碳工业品占比高,而对中高等及高收入国家工业品出口中高碳工业品占比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颖 李维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关键。为此,基于2011—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东道国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分别对中国出口与进口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东道国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进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出口;(2)从中国对东道国出口来看,港口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出口推动作用最强,随后依次是公路与航空基础设施质量,而铁路基础设施质量的影响不显著,从中国自东道国进口来看,公路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进口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港口基础设施质量,而铁路、航空基础设施质量的影响较小;(3)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而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4)交互项分析发现东道国公路、铁路基础设施改善对港口与航空基础设施及港口基础设施改善对航空基础设施贸易促进作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而公路基础设施改善对铁路基础设施贸易促进作用具有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繆鸿
物流是商贸流通业的基础,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本文放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物流这一商贸流通的关键要素为着眼点,参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采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国际物流绩效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和"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方静
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研究企业自身特征和出口目的地市场特征与企业选择出口目的地和出口贸易额之间的相关关系。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产值以及人均工资水平等都与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和出口贸易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出口目的地的GDP、人均GDP、英语虚拟变量也与企业出口目的选择以及出口贸易额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本国的地理距离则与企业出口行为决策呈负相关关系。因企业自身特征和出口目的地个体特征差异导致的企业出口贸易成本差异是促成以上相关关系的核心因素。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当期的出口行为决策显著受到前一期的出口行为决策的正向影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艳 印梅
基于1996—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经验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效率及影响出口贸易的非效率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出口效率得到提升,这主要得益于贸易双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和人口规模的增长;此外,针对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潜力,对贸易阻力非效率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晓静 李梁
本文从区分不同区域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入手,采用"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2008-2013年的样本数据,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识别出不同区域的不同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异质性。最后,文章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出口 贸易便利化 互联互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大海 祝志川
在借鉴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贸易引力扩展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优化,随后构建嵌入文化输出的出口贸易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与中国贸易往来最为密切的4个国家(即韩国、越南、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为例,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中国的净出口因素影响较小,对越南而言影响甚至为零。建立孔子学院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但总体影响系数较小,其中对越南的影响系数最大,其次为韩国和俄罗斯,而对哈萨克斯坦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其淋 盛斌
本文利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和工业企业大样本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贸易自由化(包括产出关税减让与投入品关税减让)对企业出口动态影响的显著性与程度。本文发现:贸易自由化不仅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出口参与决策,而且也提高了已有出口企业的出口强度,且后者的影响大于前者,表明贸易自由化更多地是通过集约边际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产出关税减让对企业退出出口市场、进入出口市场的时间以及出口的持续时间都没有明显影响,而投入品关税减让则显著抑制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缩短进入出口市场的时间以及有助于延长企业出口的持续时间;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出口动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投入品关税减让对本土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辛大楞 张宗斌 车维汉
本文首次使用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的我国1040家服务业企业数据,并综合利用Probit模型及其边际效应和oLS估计等多种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服务业企业参与到出口行为以及出口密集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营时间的增加以及具有国际承认的质量认证可以有效提高服务业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密集度。而从企业所在的地区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比重、教育水平、FDi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等因素对此也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进行敏感性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服务贸易 企业 出口概率 出口密集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金珏雯 穆月英
[目的]蔬菜是中国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出口国,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以蔬菜为首的农产品贸易未来如何,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对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把握蔬菜国际竞争力,为相关农产品贸易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利用2005—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数据,运用全局莫兰指数以及空间杜宾引力模型,从贸易国双方供需、比较优势、贸易成本三方面探究了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结果]中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表现为空间集聚现象;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以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对蔬菜贸易额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沿线国家蔬菜单产、蔬菜贸易价格对蔬菜贸易额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均蔬菜产量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中国人均GDP、人均蔬菜产量以及蔬菜单产的直接效应分别为1.062、-8.868、4.391,非空间模型中这些影响因素的弹性估计值均被高估,被高估的比例分别为12.8%、34.8%和11.8%。[结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的空间关联性客观存在,应积极发挥核心地区的贸易溢出效应,同时与蔬菜贸易量较小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蔬菜贸易的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民春 袁瀚坤
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强化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正面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对非垄断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更为明显;"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出口决策产生影响,其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成本效应和进口中间品质量效应两条渠道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娜 罗乐娟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而跨境进口的电子商务则成为最大焦点。在巨大利益的推动下,传统零售电商以及物流服务商等纷纷布局跨境进口电商,涌现出一大批跨境进口电商平台。本文先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进行概述,阐述相关定义的界定,然后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从理论及实证上分析电子商务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进出口贸易 “一带一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茹 蒋俊
从出口贸易角度出发,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一带一路"对我国沿线地区出口贸易增长的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提振我国沿线地区的出口贸易,但这种促进作用不具有稳定而持续的动态效应。分片区来看,"一带一路"对我国沿线地区的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其对东南沿线地区的边际带动效应显著,但对西部和东北沿线地区的边际带动效应还未显现出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沿线国家的贸易经济总量大幅增加,其中亚洲国家的贸易活动量最高。因此,考察亚洲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支撑我国出口贸易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选取基础设施建设、法规、海关环境、电子商务四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12个二级指标,建立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采用2012-2021年十年内的面板数据,同时基于扩展重力模型,验证了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出口贸易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为贸易便利化的建设与提升出口贸易的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及异质性分析——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证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事实与影响因素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动画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
“一带一路”背景下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基于行业的实证分析
流通数字化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域出口贸易影响效应研究
标准距离对国家出口的影响研究——来自“一带一路”的证据
中国与“一带一路”典型贸易区间出口贸易潜力分析
中国出口贸易的第三国效应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间面板数据
网络异质性与可数字化产品出口: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
国际人才流入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