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10)
2023(14611)
2022(12444)
2021(11714)
2020(10044)
2019(23744)
2018(23431)
2017(45474)
2016(24051)
2015(27482)
2014(27213)
2013(26840)
2012(24704)
2011(22094)
2010(22485)
2009(21195)
2008(19958)
2007(17717)
2006(15158)
2005(13475)
作者
(67354)
(56269)
(55901)
(53467)
(35748)
(27070)
(25767)
(22001)
(21367)
(20075)
(19219)
(18932)
(17753)
(17711)
(17669)
(17398)
(16788)
(16572)
(16518)
(16066)
(13878)
(13871)
(13673)
(12984)
(12824)
(12720)
(12431)
(12429)
(11342)
(11104)
学科
(101401)
经济(101296)
(66964)
管理(66619)
(56164)
企业(56164)
方法(49721)
数学(44595)
数学方法(43855)
中国(30051)
(28739)
金融(28736)
(26648)
银行(26617)
(26456)
(25934)
(25641)
业经(20683)
(20502)
地方(20492)
(19443)
贸易(19425)
(18885)
(18112)
(17605)
财务(17536)
理论(17533)
财务管理(17495)
农业(17193)
企业财务(16623)
机构
学院(335192)
大学(334772)
(140159)
经济(137257)
管理(131305)
理学(113320)
理学院(112152)
管理学(109802)
管理学院(109203)
研究(109110)
中国(89514)
(69213)
科学(64834)
(64726)
(54036)
中心(53892)
(53803)
财经(52004)
(49397)
研究所(49056)
业大(48580)
(47206)
经济学(43788)
北京(43327)
农业(42099)
(41718)
师范(41270)
(40191)
经济学院(39710)
(39078)
基金
项目(225489)
科学(177861)
基金(164554)
研究(163939)
(143264)
国家(141833)
科学基金(122475)
社会(103532)
社会科(98350)
社会科学(98318)
(88587)
基金项目(86324)
自然(79952)
自然科(78185)
自然科学(78164)
教育(77565)
自然科学基金(76751)
(74209)
资助(69493)
编号(66808)
成果(53957)
重点(51151)
(50330)
(47953)
(47646)
课题(45946)
创新(44447)
科研(43885)
教育部(43690)
大学(43048)
期刊
(145169)
经济(145169)
研究(94971)
中国(64454)
(51385)
学报(50003)
(48154)
管理(47859)
科学(46088)
(45595)
金融(45595)
大学(38826)
学学(36537)
教育(35198)
技术(32013)
农业(31704)
财经(25534)
经济研究(24015)
业经(23148)
(21893)
统计(19076)
问题(18868)
(17825)
(17147)
技术经济(16819)
理论(16604)
(16268)
(15688)
决策(15584)
实践(15063)
共检索到496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瑾  卫平东  罗嘉豪  
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建立OCA指数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中国与各国的宏观和微观OCA指数进行测算,旨在探究中国与哪些国家具有良好的货币金融合作基础与最优的合作成本收益。研究发现,在东南亚区域,中国与马来西亚进行货币金融合作的成本收益最优;在东欧区域,波兰和克罗地亚是与中国开展金融货币合作潜力最大的国家。中亚和中东区域目前还不具备货币金融合作的条件与潜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左喜梅  
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55国金融发展水平按金融一体化中位数分组,运用正交脉冲响应函数,利用PVAR模型对各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金融一体化的差异对各国货币金融合作的影响。实证表明,各国金融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对货币金融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金融一体化水平低的样本国家,更应该加强货币金融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彤娟  林润红  
以人民币汇率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货币汇率的动态联动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VAR-DCC-MVGARCH-BEKK模型检验了人民币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货币汇率的动态相关性、波动溢出效应与联动持续性。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所选取国家具有一定的区域辐射性: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正的时变相关性、一定的联动持续性,但是这些辐射能力并不强,表明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范围内的接受、认可程度仍然不够。应继续开展和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人民币业务,提高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认可程度;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春江  
经历两次金融危机后,东亚货币合作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1990~2010年的数据对各个经济体之间的OCA指数进行了测算,探讨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亚洲金融危机后,各个经济体间的OCA指数以下降为主,但是,全球金融危机后,各经济体间的OCA指数反而上升。各个经济体之间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差异明显。此外,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大国间货币合作成本居高不下甚至不断提高。应按照建立危机救助机制、汇率政策的协调和合作、建立共同的汇率联动机制、实现区域单一货币四个阶段,分步骤、多层次地推动强东亚货币合作向纵深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奇  童纪新  
以一带一路17个省市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DEA及MAlMquist指数模型将一带一路分为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大板块,分析发现,东南地区综合效率最高,但tFP增长一般,主要为纯技术效率增长较慢;东北地区综合效率偏低,主要由于纯技术效率和增长率偏低;西南地区综合效率偏低的原因为纯技术效率偏低,但其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技术进步慢是导致tFP增长缓慢的原因;西北地区由于规模效率过低导致综合效率偏低,且规模效率增长速度不够,加上技术进步速度偏低,tFP进步较慢。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旻   黄志刚   林朝颖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供不应求的金融服务需求,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则是构建供求匹配的“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为样本,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指数,度量并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与中国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然后分别从政治与安全、经济与贸易、文化与教育三个方面选取指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水平两极分化严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主要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军费支出、制度距离、经济自由度差异、对中国直接投资额以及码头货柜吞吐量的影响。其中,中国与亚洲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受政治与教育因素的影响明显,而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则受经济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崔蕊  刘力臻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东亚经济体呈现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格局,东亚货币合作的区域层次有待重新考察和安排。本文通过构建东亚OCA指数模型,根据OCA指数方程计算了东亚区域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OCA指数,进而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后东亚货币合作的区域层次安排。结果表明,近期内,东盟主导东亚货币合作的格局仍将持续;但从长期来看,中国具备主导亚元模式货币合作的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舒杏  王佳  胡锡琴  
出口频率研究为保障出口贸易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基于2000-2006年海关数据库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的月度数据,刻画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频率的分布特征,发现大多数企业出口频率较低,且随着出口频率的增加其所占比重迅速递减。进一步采用Nbreg计数模型考察出口频率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目的国需求、不确定性和汇率波动会积极地影响出口频率,而双边距离和经济自由度衡量的运输成本会消极地影响出口频率。同时,出口频率存在所有制、贸易方式、区域和收入水平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深挖贸易互补潜力,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提升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制定合理的贸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衍  
丝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分工合作,而信用和货币是支撑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将更多依赖金融这一载体进行"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全球化趋势和各国共同合作的愿望,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无论古代丝路经济还是新丝路经济,其发展离不开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分工合作,而信用和货币是支撑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将更多依赖金融这一载体进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钟学思   蒋楷文   冯琛琛   杨怀佳  
防范化解地缘政治风险,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对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2015年8月至2022年7月“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和地区56种货币的汇率月频数据,探究了不同区域的货币锚定人民币的程度,并进一步基于Frankel经典货币锚模型测度了地缘政治风险对人民币货币锚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美元虽仍是大部分地区的锚定货币,但人民币已逐步成长为东欧、东南欧、东南亚和东亚地区钉住的货币锚。第二,地缘政治风险能够显著影响人民币在部分地区的货币锚效应,但是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贸易开放度的情况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当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时,东欧和东南欧地区会更多地锚定人民币以规避汇率风险,而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却会选择降低锚定人民币的权重以寻求汇率稳定;高贸易开放度的国家会更多地锚定人民币,低贸易开放度的国家更可能会减少锚定人民币。研究结果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精准实施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别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友棠  杨柳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发展异质性对提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使用时变随机前沿模型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深度、金融效率、金融稳定性、银行系统规模和金融诚信文化对提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在不断提升,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在"一带"国家和"一路"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存在差异;中国在境外设立金融机构对提升"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有促进作用。研究创新: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和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及影响效率提升的金融发展因素。研究价值:为改善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质量、提升投资潜力提供了实证经验,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化金融发展,深化"一带一路"金融稳定与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会清  唐海燕  
文章基于贸易强度指数模型,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方面深入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联系问题,并通过动态对比评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的贸易进展情况。研究表明,2012年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出口贸易取得较大进展,对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出口贸易尤为突出。相比之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进口贸易进展缓慢。中国在优势工业品的出口贸易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有较强的互补性,同时在资源性产品的进口贸易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有较强的互补性。根据区域、国家、商品多层面的贸易数据测算结果,文章指明了强化"一带一路"贸易联系的突破口,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会清  唐海燕  
文章基于贸易强度指数模型,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方面深入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联系问题,并通过动态对比评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的贸易进展情况。研究表明,2012年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出口贸易取得较大进展,对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出口贸易尤为突出。相比之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进口贸易进展缓慢。中国在优势工业品的出口贸易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有较强的互补性,同时在资源性产品的进口贸易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有较强的互补性。根据区域、国家、商品多层面的贸易数据测算结果,文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申韬  张泉  
本文运用我国与6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3~2020年的金融合作面板数据,首先采用OLS回归模型检验金融合作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存在溢出效应,然后根据金融合作程度进行国别分组,进一步检验溢出效应异质性问题。研究表明,金融合作的确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国内消费和科技创新两个渠道产生促进作用,且异质性显著,主要表现为高金融合作程度国家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高于低金融合作程度国家。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与东道国间的金融合作存在国别迁徙现象,表现为向下迁徙和向上迁徙两种情况。我国应根据异质性开展差异化金融合作,以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虹  杨成玉  
中国与"一带一路"辐射国家和地区展开投资贸易合作,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本文运用CGE模型构建社会核算矩阵,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自由贸易情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成自由贸易区后,参与"一带一路"各国的GDP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均将有不同程度提高;参与"一带一路"各国的贸易平衡趋于稳定而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福利、贸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并结合自由贸易情境分析结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进行了压力测试,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本需求较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相对于压力情境还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