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1)
- 2023(14341)
- 2022(12417)
- 2021(11727)
- 2020(10334)
- 2019(24537)
- 2018(23519)
- 2017(44687)
- 2016(23841)
- 2015(27003)
- 2014(26721)
- 2013(26512)
- 2012(24682)
- 2011(22058)
- 2010(22156)
- 2009(20913)
- 2008(20793)
- 2007(18204)
- 2006(15596)
- 2005(13961)
- 学科
- 济(104649)
- 经济(104544)
- 业(69554)
- 管理(67814)
- 企(56238)
- 企业(56238)
- 方法(52331)
- 数学(46888)
- 数学方法(46326)
- 财(28956)
- 中国(28025)
- 农(25858)
- 地方(20592)
- 业经(20269)
- 贸(19434)
- 贸易(19421)
- 学(19310)
- 务(18939)
- 财务(18890)
- 制(18853)
- 财务管理(18846)
- 易(18835)
- 企业财务(17999)
- 农业(17165)
- 银(16891)
- 银行(16854)
- 融(16835)
- 金融(16831)
- 行(15942)
- 理论(14892)
- 机构
- 大学(340836)
- 学院(336171)
- 济(143212)
- 经济(140531)
- 管理(134106)
- 理学(115548)
- 理学院(114311)
- 研究(112695)
- 管理学(112191)
- 管理学院(111567)
- 中国(89511)
- 京(71203)
- 财(68319)
- 科学(66741)
- 所(55942)
- 财经(54326)
- 中心(53705)
- 农(53631)
- 研究所(50672)
- 江(49640)
- 经(49509)
- 业大(48117)
- 北京(44869)
- 经济学(44533)
- 范(42675)
- 师范(42252)
- 农业(42029)
- 院(40716)
- 财经大学(40704)
- 经济学院(40396)
- 基金
- 项目(227537)
- 科学(180294)
- 基金(168765)
- 研究(163425)
- 家(147651)
- 国家(146218)
- 科学基金(126110)
- 社会(105271)
- 社会科(99962)
- 社会科学(99930)
- 基金项目(88801)
- 省(86273)
- 自然(82671)
- 自然科(80815)
- 自然科学(80791)
- 自然科学基金(79348)
- 教育(75813)
- 划(73768)
- 资助(70534)
- 编号(65135)
- 成果(52837)
- 部(51523)
- 重点(51306)
- 发(47385)
- 创(46800)
- 科研(44653)
- 教育部(44626)
- 国家社会(44479)
- 课题(43917)
- 创新(43753)
- 期刊
- 济(149360)
- 经济(149360)
- 研究(100198)
- 中国(64268)
- 财(54774)
- 学报(52015)
- 管理(48420)
- 科学(48121)
- 农(46487)
- 大学(39939)
- 学学(37400)
- 融(35649)
- 金融(35649)
- 教育(31220)
- 农业(31146)
- 技术(29898)
- 财经(26912)
- 经济研究(24736)
- 经(22981)
- 业经(22319)
- 问题(19759)
- 统计(19287)
- 业(18452)
- 贸(18274)
- 技术经济(17251)
- 策(17188)
- 图书(16713)
- 理论(16710)
- 国际(16156)
- 版(15915)
共检索到505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虹 陆春华 王帅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同沿线国家在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障碍和风险。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风险,减少因文化、经济差异带来的投资损失,加深合作与分享投资收益是我国企业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开展投资合作时所必须认真思考和规划评估的问题。本文基于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地区)的数据,综合考虑国内市场、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制度环境、战略资源和交往韧性6个方面,选取了32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构建了可以充分衡量投资潜力的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宏观经济风险、财政金融风险、政治风险、社会文化风险和对华亲密度5个方面,选取了17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构建了可以充分衡量投资风险的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了投资潜力-风险矩阵图,识别了潜力可以补偿风险和潜力不可以补偿风险的国家(地区)。最后使用K-means聚类算法,给出了劳动驱动型、资源驱动型、市场驱动型和战略驱动型国家的聚类分析和行业布局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黎绍凯 张广来 张杨勋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空间布局优化创造了平台和机遇。本文利用二阶段引力模型从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两个维度分析东道国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和国家距离因素对我国在"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家距离因素中的制度距离、经济距离、地理距离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动机的经济、技术、资源禀赋三个方面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异质性偏好",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和国家距离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高于经济较发达国家;高技术水平国家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低于低技术水平国家,而低技术水平国家的国家距离因素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低于高技术水平国家;我国OFDI对于资源禀赋较高的国家具有较强的风险偏好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计广 钊锐 张彩云
通过建立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从指标系数和各个国家的效率两个方面做出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整体投资效率水平和平均值都比较可观,潜力得到较好实现。但仍缺少高投资效率国家,效率超过0.8的只有8个国家,说明"一带一路"国家仍然具有巨大的投资潜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国家 投资潜力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伊 高彪 张双
文章采用2005-2016年间面板数据,分析了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双边贸易潜力,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家或地区GDP与双边贸易流量成正比,而空间距离与双边贸易流量成反比;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对双边贸易流量存在正向影响;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影响;不同沿线国家与江西贸易潜力不尽相同,潜力释放空间各异。在此基础上,就与不同沿线国家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贸易潜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彦波
为了对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发展政策进行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估,文章基于WGI评价体系,以被投资国家的政治风险为研究对象,采用所建的模型对2004201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计算。分析得出:中国对"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进行投资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有不同的风险抵御策略,这些差异与中国的投资目的——推行共商共建共享有关。在投资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承担政治风险的能力有明显的提升,这为建立沿线国家的政治风险预警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苏珊珊 霍学喜 黄梅波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业投资合作潜力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文章利用2015-2017年农业投资以及宏观数据,基于生产要素互补性视角、科学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农业生产要素互补性和投资合作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寻求地缘优势的投资模式,造成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业生产要素利用不全面、不充分,降低投资合作收益。(2)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现阶段农业投资的间断性和偶发性,与农业生产要素间的高度或中高度互补不相匹配、合作潜力巨大。(3)新加坡、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7国是"一带一路"国家中最具农业投资合作潜力的国家,但需要依据农业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差异选择投资合作模式和产业链环节。据此,提出深入发掘"一带一路"各国农业生产要素互补性、优化投资布局、精准设计产业合作结构、创新合作模式等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及国别潜力,纵向分析直接投资潜力的动态趋势,并横向比较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直接投资潜力的差异。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非效率"因素的影响,投资效率普遍较低,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直接投资潜力较大,呈现"收敛型"特征。投资自由度、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是构成投资"非效率"的主要原因,阻碍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世贸组织、经合组织、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协定、双边投资协定、贸易依存度、对腐败的控制程度、政府效率、监管质量等是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主要因素。"一带一路"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直接投资潜力差异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率递减、投资潜力递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及国别潜力,纵向分析直接投资潜力的动态趋势,并横向比较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直接投资潜力的差异。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非效率"因素的影响,投资效率普遍较低,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直接投资潜力较大,呈现"收敛型"特征。投资自由度、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是构成投资"非效率"的主要原因,阻碍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世贸组织、经合组织、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协定、双边投资协定、贸易依存度、对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红先 冯婷婷 毕玲
文章利用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引入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安徽与"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的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规模的大小、贸易距离的远近、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贸易伙伴国的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优劣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双方贸易规模大小;且在不同的区域样本区间内,影响双方贸易潜力的因素也存在一些差异。按区域划分的安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及贸易潜力也不尽相同,潜力释放空间各异。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安徽与沿线各国之间的合作,以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贸易潜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拓展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安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国经济总量对OFDI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而东道国市场规模、距离成本和税负水平呈现出显著负向效应。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海波 李伏安 钟伟
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布局现状特征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7年18家中资商业银行已进入的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样本,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方法对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双边贸易额以及东道国的政局稳定性是主要影响因素;客户追随是主要动因;地理距离、文化相似性等因素也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力略显不足;而东道国的经济与银行业发展水平两个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此,进一步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了所有国家的评价得分,提出了布局策略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苏红岩 李京梅
基于20002013年省际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DI空间布局与我国主要工业污染物分布转移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影响沿线FDI布局转移的因素,得出结论:我国主要工业污染物分布转移与沿线国家FDI空间布局正相关;环境规制强度、制造业中污染密集型行业集聚程度、劳动力工资水平等对沿线国家FDI空间布局影响显著;沿线国家FDI在我国的地区布局具有显著自我累积效应。从合理环境规制的制定实施、区域差异化利用外资等方面提出提高外资利用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污染转移 静态动态面板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苏红岩 李京梅
基于2000~2013年省际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DI空间布局与我国主要工业污染物分布转移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影响沿线FDI布局转移的因素,得出结论:我国主要工业污染物分布转移与沿线国家FDI空间布局正相关;环境规制强度、制造业中污染密集型行业集聚程度、劳动力工资水平等对沿线国家FDI空间布局影响显著;沿线国家FDI在我国的地区布局具有显著自我累积效应。从合理环境规制的制定实施、区域差异化利用外资等方面提出提高外资利用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污染转移 静态动态面板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宗慧隽 王明益
本文通过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灯光数据运用到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问题,研究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均能够显著促进该地区双边贸易规模的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促进我国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的进口需求,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对该地区初级产品的出口减少,而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出口比例显著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扩大我国对该地区最终产品的进口,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则会降低对该地区最终产品的进口。基于对贸易效率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普遍较低,这表明中国与该地区的贸易潜力较大,双边贸易额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效率整体优于出口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布局与优化选择:兼顾投资动机与风险规避
我国装备制造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及贸易效率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实证研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带一路”投资中的条约救济风险——基于中东欧国家的实证研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及其决定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经贸合作潜力——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与潜力研究——兼论投资区位的选择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对金砖国家贸易潜力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物流绩效与中国对外贸易潜力
“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风险规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