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0)
2023(13595)
2022(11424)
2021(10693)
2020(9133)
2019(20833)
2018(20255)
2017(39080)
2016(20472)
2015(22870)
2014(21713)
2013(21046)
2012(19135)
2011(17136)
2010(16878)
2009(15354)
2008(15130)
2007(13003)
2006(11419)
2005(10000)
作者
(56482)
(47101)
(47024)
(44388)
(30143)
(22611)
(21170)
(18295)
(18199)
(16704)
(16305)
(16138)
(15051)
(14881)
(14796)
(14672)
(14209)
(13904)
(13680)
(13580)
(11610)
(11606)
(11275)
(11162)
(10599)
(10521)
(10514)
(10074)
(9462)
(9425)
学科
(80190)
经济(80097)
管理(58190)
(55170)
(47954)
企业(47954)
方法(37234)
数学(31676)
数学方法(31154)
中国(20712)
(20261)
(19299)
(18900)
(18892)
银行(18849)
(18770)
业经(17813)
(17811)
技术(16482)
理论(15301)
(14908)
金融(14906)
地方(14320)
(14175)
贸易(14164)
(13725)
农业(12929)
(12362)
财务(12319)
财务管理(12292)
机构
大学(281992)
学院(276390)
(113347)
经济(111209)
管理(106939)
研究(94907)
理学(92837)
理学院(91765)
管理学(89923)
管理学院(89388)
中国(74802)
(58615)
科学(58019)
(53064)
(46859)
(46770)
中心(43856)
研究所(42907)
财经(42518)
(41240)
业大(40800)
(38923)
农业(37169)
(36973)
师范(36512)
北京(36060)
经济学(36060)
(34954)
(32831)
经济学院(32479)
基金
项目(193790)
科学(154431)
基金(143843)
研究(139185)
(127128)
国家(126131)
科学基金(108505)
社会(90196)
社会科(85583)
社会科学(85557)
基金项目(75511)
(74300)
自然(71061)
自然科(69527)
自然科学(69501)
自然科学基金(68254)
教育(64756)
(63887)
资助(57651)
编号(53648)
重点(44708)
成果(43511)
(43346)
(43145)
(41470)
创新(40509)
国家社会(38498)
科研(37948)
教育部(37608)
课题(37349)
期刊
(118105)
经济(118105)
研究(82638)
中国(53432)
学报(46210)
科学(42848)
管理(41679)
(41325)
(41318)
大学(35776)
学学(33553)
(33543)
金融(33543)
教育(31238)
农业(26912)
技术(24466)
财经(21308)
经济研究(19650)
(18351)
业经(17897)
(15340)
问题(15072)
(13927)
科技(13750)
技术经济(13269)
理论(12951)
(12941)
图书(12477)
国际(12012)
现代(11946)
共检索到411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贾根良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无疑是伟大的战略构想,但其成功是以创造价值链高端国内领先市场和实施国内主权信贷为前提的。然而,目前人们对其战略目标和相关风险的讨论完全忽视了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进口高端产品、出口低端产品"和过去10多年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机制美元化,分别是中国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的根本性缺陷,这是"一带一路"及"亚投行"战略的"阿喀琉斯之踵"。历史经验和中国现实说明,如果没有对价值链高端国内市场的保护,我国就不能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战略性市场空间并带动他们相继起飞;如果不从制度上解决基础货币发行机制美元化问题,"亚投行"不仅无助于所谓的人民币国际化,而且反有可能最终演变为替外国资本打天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九庆  
"颠覆性"一词由克莱·克里斯滕森(Clay Christensen)在《创新者的窘境》(Innovator's Dilemma)一书提出后,颠覆性技术、颠覆性创新就成为许多人挂在嘴边的时髦词汇。如果一个人在公开场合谈及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时候,不说这个词汇,他就有落伍的感觉。人们有理由相信,颠覆性技术有能力摧毁未来的某些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翔峰  
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目标一致,互为支撑,相互呼应,实现两者的顺利对接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投行发展的关键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和已经发布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方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两大举措把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勾勒清楚,对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塑将是重要推动。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目标一致,互为支撑,相互呼应,实现两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静  
"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在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下,整个区域都存在着建设资金不足与外汇储量巨大的矛盾,破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能够联通资金供需双方、转储蓄为投资的组织者,适时响应目前国际金融秩序中长期被忽视的发展诉求。亚投行作为我国政府主导并建立的国际开发银行,能够担此重任。在为"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基建项目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上,亚投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中的薄弱环节,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逐步提高中国参与制定国际金融秩序的话语权。当然发展过程中肯定困难重重,各参与方和利益相关方需要时间动态调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楠  石丹林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在世界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其在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的引领下,"一带一路"建设以互联互通为抓手,首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互联互通,再推中国网络面向全球的互联互通,为《中国制造2025》高端技术赢得了国际声誉。同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投行的筹建和运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实力,在打破霸权垄断资本势力对中国的围堵中取得了一系列战略性的突破。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纯威  石巧荣  戴本忠  
通过对亚投行运营前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演进路径的变化状况及其动因的考察发现,亚投行运营同步于OFDI持续增长推动下的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路径快速转型,促进了中国对亚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投资,加快了中国OFDI行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演进机理分析发现,寻求市场是中国OFDI演进的首要动机类驱动力,东道国税费负担主要考虑的是环境类因素,对亚洲及"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的敏感性正在增强。因此,进入业务扩张阶段后亚投行应提高放款速度和规模,扩大贷款范围,改进贷款结构;中国OFDI应基于亚投行贷款见效状况调整区位及行业布局,并保持规模上的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助推经济战略转型和"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振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大,但金融供需失衡;沿线国家外汇储备量大,但利用率低;在金融服务中缺少一个联通资金供需双方的组织者,导致资产配置效率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中国政府主导下的国际金融机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担负这个组织者重任,但其本身的资金配置、经营风险以及大国博弈带来的政治压力等使其自身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此,亚投行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建设中,必须要积极发挥其融资媒介功能,扩大资金来源;尽可能地降低信用、市场、安全及政治风险;加强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广泛合作,进而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及金融建设效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荆菊  
绿色金融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投行自从其成立以来,在开展绿色金融建设经验交流,推动跨境绿色债券投资,开展绿色信贷项目,构建绿色金融合作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然而亚投行在推动绿色金融建设中还面临着资金不足、制度缺失、风险要素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挑战。为此,亚投行应该积极构建多层次的绿色金融资金来源体系,不断提升绿色金融实施的透明度和法治化,打造绿色金融区域合作机制和对话平台,成立专门的绿色金融部门,构建绿色金融实施标准和信批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军  陈瑾  赵小杰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赋予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更加广泛的内涵和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对新亚欧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把"一带一路"战略与新亚欧经济带建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给新亚欧经济带所带来的机遇,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把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亚太地区、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和经济发达的欧洲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将极大地推进这些区域的国家之间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的双赢合作。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发展、人文合作和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新亚欧经济带建设的举措。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仲君  
以斯密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派宣称,在世界自由贸易体制下,各国经济自然会获得相称于其资源的最充分的发展;李斯特则提出,每个国家尤其是在那些落后国家,只有通过兴办和发展国内民族工业,加速一国经济本土化,达到先进国家的同等发展程度,才能使普遍自由贸易成为现实。而一国经济本土化之策,最主要的是一靠科学,二靠教育,三靠保护贸易制度。在当今新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思考和解决好经济本土化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  
"一带一路"战略是促进沿线国家、地区之间经济合作和交流,重构地区经贸格局,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伟大战略和顶层设计。亚投行的成立及其金融支撑作用的发挥将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亚投行的建立可以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助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可以为未来人民币全球性结算、融资、储务和贸易提供便利和条件,扩大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实现亚投行同"一带一路"间的金融互动,促进亚洲地区经济的繁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天星  陈晨  于鑫洋  汪剑清  
研究不同国家间的科技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比较不同国家间的科技资源配资效率、制定科技研发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利用亚洲12个一带一路国家科技研发的两投入、两产出指标测算这些国家的科技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这些国家技术进步率的提高带动了科技研发效率的上升;发展中国家科技研发表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经济规模与科技研发效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金融深化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健康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与科技研发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最后本文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华蓉  刘友金  贺胜兵  
在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传统的“雁行”理论难以合理解释各国产业发展的新特征。为此,文章以新国际分工体系为背景,提出产业发展的“新雁行模式”,在溯源传统“雁行”理论的基础上,以贸易合作和产业转移为切入点,对“新雁行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一带一路”产业发展的“新雁行模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产业发展具有梯次发展、依序起飞的“雁行”形态,呈现出“大雁群”嵌套“小雁群”和“多级雁行”格局,“首雁效应”并非只来源于单个国家。(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产效率提高、产业发展表现出多元化、高级化趋势,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增加,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高技术产业上的比较优势主要源于低附加值环节。(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区域内比较优势单向转移明显增加,但是对沿线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因此,需要发展“一带一路”生产网络,培育“多级雁行”格局,增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功能,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新雁行模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商思争  宣昌勇  
首先基于审计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理论,界定了审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然后在论证审计的信任动因和机理的基础上,推理得出审计的"一带一路"一般理论框架;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既有治理体系和建设内容,归纳了"一带一路"审计具体理论框架。结论是:基于信任视角的"一带一路"审计理论框架具有中国智慧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一带一路"审计主体、客体和标准应该在治理框架内采用平等协商方式确定;"一带一路"审计将逐步由"基于信任"走向"基于规则"。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商思争  宣昌勇  
首先基于审计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理论,界定了审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然后在论证审计的信任动因和机理的基础上,推理得出审计的"一带一路"一般理论框架;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既有治理体系和建设内容,归纳了"一带一路"审计具体理论框架。结论是:基于信任视角的"一带一路"审计理论框架具有中国智慧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一带一路"审计主体、客体和标准应该在治理框架内采用平等协商方式确定;"一带一路"审计将逐步由"基于信任"走向"基于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