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6)
2023(16008)
2022(13796)
2021(12739)
2020(10681)
2019(24697)
2018(24827)
2017(47351)
2016(25275)
2015(28678)
2014(28885)
2013(28999)
2012(27180)
2011(24961)
2010(25351)
2009(23698)
2008(23177)
2007(20564)
2006(18736)
2005(17251)
作者
(75659)
(62530)
(62215)
(59273)
(39883)
(29903)
(28375)
(24409)
(23826)
(22618)
(21270)
(21109)
(20192)
(20050)
(19275)
(19176)
(18503)
(18169)
(17950)
(17926)
(15955)
(15434)
(15138)
(14416)
(14144)
(14032)
(13903)
(13815)
(12712)
(12194)
学科
(123734)
经济(123614)
管理(71022)
(66748)
(53165)
企业(53165)
方法(45882)
数学(39499)
数学方法(39089)
中国(35215)
地方(30448)
(30231)
业经(25834)
(24609)
(24409)
(21798)
(20793)
贸易(20775)
农业(20356)
(20049)
(19517)
银行(19476)
(18956)
金融(18955)
(18851)
环境(17611)
地方经济(17590)
(17483)
理论(17351)
技术(16631)
机构
大学(375874)
学院(372298)
(159142)
经济(155736)
管理(143869)
研究(133128)
理学(122474)
理学院(121069)
管理学(119155)
管理学院(118467)
中国(100981)
(82014)
科学(79046)
(73618)
(67672)
研究所(60787)
中心(58299)
财经(57557)
(57004)
(55766)
北京(53381)
(52055)
业大(51464)
(50814)
师范(50394)
经济学(48227)
(47977)
(45534)
农业(44033)
经济学院(43036)
基金
项目(239498)
科学(187679)
研究(179025)
基金(172090)
(148669)
国家(147406)
科学基金(125632)
社会(112721)
社会科(106778)
社会科学(106750)
(92745)
基金项目(90561)
教育(81389)
自然(79049)
(77954)
自然科(77121)
自然科学(77104)
自然科学基金(75687)
编号(73551)
资助(71323)
成果(61550)
(55070)
重点(53493)
(52904)
课题(51527)
(49162)
国家社会(46008)
创新(45897)
教育部(45533)
项目编号(45100)
期刊
(188212)
经济(188212)
研究(121936)
中国(77932)
管理(56597)
学报(54891)
(53102)
(52859)
科学(51767)
教育(44892)
大学(41941)
学学(38964)
(37556)
金融(37556)
农业(36531)
技术(33619)
经济研究(30703)
业经(29523)
财经(28645)
问题(24582)
(24554)
图书(20654)
技术经济(19820)
(19782)
理论(19145)
(18560)
现代(17548)
国际(17486)
商业(17364)
实践(17165)
共检索到582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培源  程钦良  
"一带一路"向西开放是中国经济"西进"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向西开放的经济地理意涵,构建一个初始禀赋不对称的两国三地区LS模型,从贸易和产业经济地理的视角研究向西开放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向西开放通过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联通,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贸易规模,改变贸易和产业经济地理,从而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但其效果取决于东、西部的生产资本分布,因此向西开放必须配合以向西转移的产业政策,以及西部比东部更大力度的贸易开放政策;向西开放过程中西部地区自身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也降低了国内区际商品和要素流动成本,改变投资格局,影响东西部经济差距;现阶段,这两种作用均表现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且贸易规模和生产资本分布作为经济地理重塑的机理变量的预期得到证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后凯  
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央政府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政策问题,认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既需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更需要中央政府在财政、信贷、投资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针对国家在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中央区域政策调整的着力点:1.科学确定国家经济开发区域;2.建立国家区域共同发展基金;3.实行企业投资补贴制度;4.设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5.制定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培源   孙明松  
中国西南内陆直通印度洋的西南陆海新通道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合拢、西南地区“向海开放”的重大工程。构建三国四地区的新经济地理学自由资本模型,在传统东部出海贸易通道、新通道开辟、新通道高水平联通3种情景以及辅之于向西转移的产业补贴政策和促进西部与东部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两种情形下,模拟分析西南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空间经济效应,结果发现:(1)传统东部出海贸易通道下,中国深化开放政策有利于工业生产向拥有大市场的东部地区转移,但这将进一步扩大东西部差距;(2)西南陆海新通道开辟后,中国西部内陆直接从印度洋出海,贸易成本下降、贸易和市场规模扩大,本地市场效应促进工业生产向西部地区集聚,将缩小东西部差距;(3)新通道高水平联通下,四地区间产业资本布局竞争更激烈,中国西部地区与印度洋周边地区的通道效应最直接,可以很大程度上扭转其区位劣势;(4)与辅之于向西转移的产业补贴政策相比,促进西部与东部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具有内生的产业转移效应,或可助力破解“胡焕庸难题”。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蒋琪  
本文阐述了我国和我省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的差距及其扩大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只有加快东西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才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根本途径。文章还论述了我国和我省多年来开展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绩及我市与国内、省内中西部地区合作的5个特点:分布面大、涉及行业广、骨干大项目多、合作形式多种多样、经济效益好。还总结了3方面主要成绩:大大拓宽了我市企业发展空间、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流动、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后提出了加快我市与中西部地区合作的6项对策建议:加强舆论宣传、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积极树立样板和典型、注意突出重点与合理布局、摘好宏观调控与微观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秦  李伟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基于主体、对象、平台与机制四个特征指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东西部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需求进行评估,从动力实现、利益分配、沟通协调与绩效评估四个维度构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东西部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框架模型。动力实现机制旨在建立我国东西部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内、外部动力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重点研究我国东西部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利益分配的博弈模型,沟通协调机制要实现东西部区域政府部门、职业院校、企业与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绩效评估机制主要构建我国东西部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肖燕飞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需要统筹好"一带一路"与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应系统规划区域分工,形成层次有序的价值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大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区域基础设施水平均等化;积极调动"亚投行"等金融机构的力量,优先保障跨境通道的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香菊  王雄飞  
从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视角探讨税收对"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作用。研究显示:"一带一路"战略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然而,由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税收协定陈旧、税收征管体系滞后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地位与国际税收话语权不相匹配的客观存在,不仅增加了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税收风险,也影响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鉴于此,提出了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国际税收协调规则,积极探索创新型区域经济的税收协调机制等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香菊  王雄飞  
从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视角探讨税收对"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作用。研究显示:"一带一路"战略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然而,由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税收协定陈旧、税收征管体系滞后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地位与国际税收话语权不相匹配的客观存在,不仅增加了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税收风险,也影响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鉴于此,提出了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国际税收协调规则,积极探索创新型区域经济的税收协调机制等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剑辉  李洪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都呈现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形成有区位、禀赋等客观原因,也有区域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策略等原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顺应生产要素开始向西集中的经济规律,营造良好环境,扩大向西开放。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从时机、内容、导向、措施等方面都能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此,本文从规划、财税、金融、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提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爱国  
近年来,各地区间的科技水平差异、自然资源消耗殆尽和地区制度改革等原因,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此,我国政府实行了产业转移。这能够有效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整体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竞争力和发展速度,是完成区域发展双赢的有效手段。我国西部地区基于资源优势和中央对西部发展的大力支持,产业承接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章从区域协调理论、产业转移理论着手,分析概括西部区域经济现状,运用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得出西部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香菊  王雄飞  
一、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国际税收规则。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国,应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参与BEPS行动和平衡增长中发挥建设性作用。首先,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国际税制和征管建设,共享改革红利。通过举办税收征管论坛、开通国际税收服务热线、建立12366国际纳税服务中心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晓楠   王奕  
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不仅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扎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而且还促进中国沿海、内陆、沿边地区协同开放。“一带一路”倡议以拓展对外开放新渠道、增加对外开放新机遇等方式,统筹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进而打造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促进新发展格局构建与中国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在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新格局,重塑边疆治理结构、提升边疆治理能力。面向未来,中国应继续推动“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积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逐步形成西南、西北、东北三个沿边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正确处理东西部关系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和全局稳定,以及现代化事业成败和政权巩固的重大问题。我们现在正在奔小康,但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西部经济不发达,我国在下一个世纪中叶的第三步奋斗目标将难于实现。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原因,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泽华  梁双陆  
基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本文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指标,并运用2006—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增强了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尤其是显著提升了转入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而对转出地区的影响则较弱;分行业检验结果显示,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沿线地区转移对提升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效果最好;多样化集聚是产业转移提高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