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5)
2023(6512)
2022(5417)
2021(4903)
2020(4140)
2019(9601)
2018(9319)
2017(17905)
2016(9500)
2015(10518)
2014(10165)
2013(10073)
2012(9208)
2011(8372)
2010(8679)
2009(8224)
2008(8079)
2007(7362)
2006(6737)
2005(6395)
作者
(25695)
(21781)
(21277)
(20462)
(13846)
(10405)
(9751)
(8122)
(8095)
(7737)
(7472)
(7257)
(7125)
(6975)
(6824)
(6704)
(6399)
(6354)
(6304)
(6034)
(5566)
(5231)
(5134)
(4969)
(4899)
(4851)
(4835)
(4804)
(4323)
(4147)
学科
(39254)
经济(39180)
管理(32431)
(27553)
(23970)
企业(23970)
(13483)
(12445)
方法(11124)
中国(10736)
(10583)
(10461)
业经(9625)
数学(9069)
数学方法(8906)
地方(8077)
体制(7795)
(7210)
银行(7201)
(7003)
(6998)
金融(6996)
财务(6979)
财务管理(6960)
(6889)
企业财务(6618)
农业(6582)
(6525)
(6422)
贸易(6414)
机构
大学(131365)
学院(129670)
(56755)
经济(55551)
管理(48810)
研究(46920)
理学(41211)
理学院(40742)
管理学(40120)
管理学院(39848)
中国(35649)
(30394)
(27435)
科学(25009)
(22875)
财经(22302)
(21235)
中心(20896)
(20131)
研究所(20077)
(19789)
经济学(17557)
(17313)
北京(17310)
业大(16716)
(16533)
财经大学(16522)
师范(16400)
(16086)
经济学院(15589)
基金
项目(83532)
科学(66946)
研究(64325)
基金(61495)
(52812)
国家(52403)
科学基金(45374)
社会(42479)
社会科(40289)
社会科学(40282)
(32504)
基金项目(31858)
教育(29820)
自然(27359)
(26893)
自然科(26745)
自然科学(26738)
自然科学基金(26260)
编号(25511)
资助(24228)
(22567)
成果(22478)
重点(19368)
(19238)
课题(18706)
国家社会(18088)
(18070)
(18043)
(17329)
教育部(17022)
期刊
(68783)
经济(68783)
研究(43175)
中国(33776)
(25420)
管理(21283)
(19702)
学报(17995)
科学(17435)
教育(17278)
大学(14731)
(14618)
金融(14618)
学学(13579)
农业(12370)
技术(11810)
财经(11654)
经济研究(10585)
业经(10175)
(10038)
问题(8522)
(7771)
国际(7228)
(6516)
世界(6449)
会计(6329)
(6233)
改革(6089)
(6089)
科技(6051)
共检索到214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锋   潘松李江  
“一带一路”大规模基建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成效彰显,探究揭示该领域合作规模多年快速扩大与近年调整的经济逻辑,对中国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具有借鉴意义。依据对东道国政策诉求与现实制约的观察,中国在承包工程合作、设备材料配套、多样化股权融资和大规模债务融资等方面拥有的综合能力,构成“一带一路”基建成效彰显的“四轮驱动”推进机制。从实际情况看,工程承包能力和设备材料配套能力在国际市场上较容易获得替代供给,通过股权和债权提供融资能力则替代性较低和现实稀缺度较高,中国对相关必要条件的系统性匹配能力是快速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密码。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变化与主权债务风险释放,中国对外债务融资节奏有所放缓并伴随承包工程适度减速,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提出新问题。需针对现实形势演变进一步创新完善投融资方式,推动“一带一路”合作行稳致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忠祥  
国际经济走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以跨境交通基础设施为纽带,以投资贸易、产能合作和人文交流为重点,以贸易投资便利化机制和制度安排为保障,以沿线及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促进沿线地区经济要素自由流动集聚、产业优势互补和经济协同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国际经济走廊具有合作主体的多元性、跨境通道的高度依赖性、合作领域的多样性、非经济因素的强度约束性等几个基本特性。国际经济走廊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合作重点的基础设施、经贸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实践证明,国家间的政治互信和战略对接、科学的建设规划、因国制宜的合作方向和建设重点选择、各领域项目建设协同推进和国家间的政策沟通对国际经济走廊建设至关重要。未来必须从国家、区域、领域、项目四个层面搭建立体化的机制,保障“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协同推进和经济走廊合作模式的顺利实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予新  马琼  
粮食安全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都十分关注的战略问题。区域粮食合作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区域粮食合作,应超越短期"谋利"的出发点,坚持着眼长远、循序渐进、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以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为基础,分区施策。基于上海合作组织机制加强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的合作,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机制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基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开展与南亚国家的合作,基于《布加勒斯特纲要》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基于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开展与西亚北非国家的合作,着力构建中国与域内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和有关国家的多层协商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马晨  
面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与重塑,中国在实现金融崛起的过程中金融利益诉求将日益增大,不可避免地冲击传统金融大国主宰的国际经济秩序。为了在国际金融合作中捍卫中国的金融利益和金融安全,中国需要在全球开展多边、多层次、积极的金融外交,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在国际金融合作规则、合作机制、合作方式、合作组织架构等方面不断创新,发挥各自优势,促进金融资源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马晨  
面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与重塑,中国在实现金融崛起的过程中金融利益诉求将日益增大,不可避免地冲击传统金融大国主宰的国际经济秩序。为了在国际金融合作中捍卫中国的金融利益和金融安全,中国需要在全球开展多边、多层次、积极的金融外交,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在国际金融合作规则、合作机制、合作方式、合作组织架构等方面不断创新,发挥各自优势,促进金融资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玲  
"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货币替代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货币替代率的决定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国家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东亚和南亚国家而言,通货膨胀率、本外币利差和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货币替代率的显著因素;对外贸易依存度、广义货币供给量、实际有效汇率、本外币利差和国内生产总值都会对中亚和东欧国家货币替代率产生显著影响;对于西亚和非洲国家而言,本外币利差、实际有效汇率、广义货币供给量、对外贸易依存度、通货膨胀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均会对货币替代率产生显著影响。依托金融科技创新,布局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开展人民币金融衍生品交易,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计价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挥人民币锚货币作用,是促进"一带一路"区域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政策举措。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超  于品显  
金砖国家机制和"一带一路"(下文简称"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应对全球治理失灵而成立的新国际合作模式。研究表明,"二者"开展合作是互为正相关的关系,一方面,合作可以促进金砖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合作具有溢出效应,可以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变革中的话语权。因此,"二者"应从战略高度,跳出地缘政治的传统理念束缚,加深对开展合作必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开展合作的有效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统钎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2000亿美元中国游客旅游消费;同时,我们还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一带一路"跨越了世界两大主要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区域国际旅游总量占据了全球的70%以上,目前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交流已超过2500万人次,"一带一路"旅游将成为世界旅游的新增长点。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马蔡琛  管艳茹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自建立以来,以包容、协调、实用等特性不断推进成员间的税收合作。展望未来,"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面临税收合作网络进一步拓展空间较大、税收争议解决效率仍需提高以及部分成员税收征管能力不足等挑战。因此,今后应进一步提高税收确定性,完善税收政策设计与税收立法、加强税企对话;进一步加快税收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拓展税收情报的交换网络、明晰税收争议解决程序、探索其他税收争议解决措施;进一步提升税收征管能力,积极开展涉税合作项目与推进税收信息化的有序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翟新  刘城晨  
冷战后一直困扰东亚的安全与合作形势随该地域安全保障上的二元格局的凝固化而越发复杂,这在对"一带一路"建设造成阻碍和牵制的同时,也给予了中国借助"一带一路"的影响重构地域安全与合作机制的机遇。所以在目标、框架、功能、机构、原则上使东亚安全与合作机制改变成更切合时代潮流,并与"一带一路"相得益彰的新机制,应该说是消除域内安全与合作问题根源的最有效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统钎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2000亿美元中国游客旅游消费;同时,我们还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一带一路"跨越了世界两大主要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区域国际旅游总量占据了全球的70%以上,目前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交流已超过2500万人次,"一带一路"旅游将成为世界旅游的新增长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翟新  刘城晨  
冷战后一直困扰东亚的安全与合作形势随该地域安全保障上的二元格局的凝固化而越发复杂,这在对"一带一路"建设造成阻碍和牵制的同时,也给予了中国借助"一带一路"的影响重构地域安全与合作机制的机遇。所以在目标、框架、功能、机构、原则上使东亚安全与合作机制改变成更切合时代潮流,并与"一带一路"相得益彰的新机制,应该说是消除域内安全与合作问题根源的最有效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统钎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2000亿美元中国游客旅游消费;同时,我们还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一带一路"跨越了世界两大主要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区域国际旅游总量占据了全球的70%以上,目前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交流已超过2500万人次,"一带一路"旅游将成为世界旅游的新增长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董千里  
境外园区是国内产业转移或境外延伸的产业集群载体,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承担着国际产能合作重任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绿色延伸的新使命。从集成场视角分析境外园区的发展优势与问题,用网链绿色延伸及多维邻近理论讨论境外园区产业链形成、创新和发展作用机理,特别是在产业集群基础上的协同创新和网链境外形成、创新并融入全球价值链进行定位和价值提升,结合"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要求,境外园区的新使命为"支点、基地和平台"一体化建设工程,即国内网链绿色延伸境外全球价值链的一个重要支点,网链延伸境外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多功能基地,国内产业落脚境外的基础服务、基于集成创新的产能培育、优势技术推广和国家产业形象展示的平台。为此,应与国际产能合作发展、两业联动发展进行同态模式叠加,完善境外园区运行机制,促进境外园区完成"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新使命。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什么是"一带一路"倡议?一、前言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形成"一带一路"倡议。6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理念深入人心,合作成果丰硕,已成为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和前景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