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5)
- 2023(17817)
- 2022(15338)
- 2021(14261)
- 2020(11845)
- 2019(27600)
- 2018(27182)
- 2017(51988)
- 2016(27733)
- 2015(31115)
- 2014(30943)
- 2013(30353)
- 2012(28055)
- 2011(25309)
- 2010(25225)
- 2009(22792)
- 2008(22096)
- 2007(19004)
- 2006(16734)
- 2005(14738)
- 学科
- 济(116091)
- 经济(115977)
- 管理(76411)
- 业(72932)
- 企(59087)
- 企业(59087)
- 方法(49897)
- 数学(42842)
- 数学方法(42234)
- 中国(32553)
- 农(31388)
- 地方(29310)
- 贸(27128)
- 贸易(27109)
- 易(26240)
- 财(26034)
- 业经(25934)
- 学(23663)
- 农业(21080)
- 制(19112)
- 理论(18931)
- 环境(18362)
- 技术(17899)
- 和(17821)
- 融(17436)
- 金融(17433)
- 银(17350)
- 银行(17308)
- 行(16609)
- 务(16004)
- 机构
- 大学(385991)
- 学院(385018)
- 济(156134)
- 经济(152834)
- 管理(152157)
- 研究(131731)
- 理学(131559)
- 理学院(130108)
- 管理学(127653)
- 管理学院(126969)
- 中国(97921)
- 京(82433)
- 科学(80861)
- 财(69600)
- 所(65127)
- 农(61322)
- 中心(59640)
- 研究所(59269)
- 业大(56840)
- 江(56155)
- 财经(55601)
- 范(52583)
- 北京(52183)
- 师范(52104)
- 经(50705)
- 院(48827)
- 农业(47590)
- 经济学(46267)
- 州(46004)
- 师范大学(42337)
- 基金
- 项目(266251)
- 科学(209597)
- 研究(195935)
- 基金(192366)
- 家(167407)
- 国家(166015)
- 科学基金(142870)
- 社会(123110)
- 社会科(116686)
- 社会科学(116658)
- 省(104018)
- 基金项目(101958)
- 自然(92703)
- 自然科(90536)
- 自然科学(90512)
- 教育(90136)
- 自然科学基金(88804)
- 划(87550)
- 编号(80305)
- 资助(78983)
- 成果(64459)
- 发(59874)
- 重点(59782)
- 部(58368)
- 课题(55372)
- 创(55335)
- 创新(51620)
- 科研(50763)
- 国家社会(50429)
- 教育部(50241)
- 期刊
- 济(170581)
- 经济(170581)
- 研究(114491)
- 中国(76079)
- 学报(59316)
- 管理(56487)
- 农(55925)
- 科学(55232)
- 财(51483)
- 教育(46043)
- 大学(45768)
- 学学(42750)
- 农业(39132)
- 技术(34881)
- 融(33371)
- 金融(33371)
- 业经(29343)
- 经济研究(27713)
- 财经(26071)
- 问题(23015)
- 经(22348)
- 图书(20862)
- 贸(20707)
- 业(20577)
- 科技(18644)
- 技术经济(18214)
- 国际(17880)
- 理论(17828)
- 商业(17791)
- 资源(17447)
共检索到572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国庆 杨驰
基于2015年第三季度到2017年第四季度共计10个季度的"一带一路"主题基金和"一带一路自贸区"主题基金面板数据,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基础上引入市场变量、行业变量和基金个体特征变量进行收益率分析,并使用基金规模作为门槛变量,对"一带一路"及自贸区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自贸区建设尚处在初期阶段,二者存在协调发展关系。由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加强"一带一路"相关企业建设;加强自贸区相关企业建设;拓宽"一带一路"及自贸区建设融资渠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茜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其影响已辐射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不仅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有效助力,而且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带来重要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落实与各国之间的友好沟通、增强商贸合作紧密关联。而储备更多语言能力优秀的商务贸易人才,对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十分关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江杭 马淑琴 李敏
中心节点是"一带一路"沿线自由贸易区网络有效运行的系统承载。遵循区际经济地理禀赋与价值链网络理论规律,中心节点在自由贸易区网络中既有正向辐射与反向集聚的互嵌作用,又有区际迭代和多层并发的共轭作用,因此中心节点的选择是构建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关键环节。据此,从契约质量与经济地理禀赋视角,以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自由贸易区形成为理论依据,设计经济引力、全球价值链嵌入、自由贸易区间关联及政府治理水平四个维度为中心节点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测算了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作为自由贸易区网络中心节点的加权综合指数,并按照"一带一路"区域与次区域进行排序。兼顾次区域布局,优先选择综合排名靠前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印度、俄罗斯、捷克和波兰、土耳其、哈萨克斯坦8个国家为"一带一路"沿线自由贸易区网络的中心节点。中国应优先与这些中心节点国家签订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藉以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网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明昊 吴丹
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国土毗连,经济结构具有较强互补性,近年来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但三国整体贸易规模偏低,结构较为单一。"一带一路"建设为中俄蒙三国深化经贸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中俄蒙三国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强三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改善现有经济合作机制和贸易结构,推动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俄蒙自由贸易区 边境贸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江 马卫刚 卢豫
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与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紧接着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访问东盟国家时,又提出中国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愿望。之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并将"一带一路"写入"全会决定"成为国家战略。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春林 刘畅
自由贸易区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补充。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当今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主要政策选择。金砖国家也在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加深其对外经贸联系。文章通过分析金砖国家发展自由贸易区的战略重点、利益诉求、推进方案,试图寻找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潜在冲突和冲突根源。由于金砖国家对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认知及利益诉求存在明显差异,其战略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短期内金砖国家存在着被排斥在彼此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之外的可能性。因此,建议建立相应的利益评估与冲突化解机制,积极倡导建立"金砖国家自由贸易区",扩大经贸合作,夯实共同利益基础。
关键词:
金砖国家 自由贸易区 战略冲突 协调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怡跃
针对目前物流发展所出现的物流系统成本高、效率低、物流设施不够完善、物流不平衡发展等诸多问题,以中哈连云港物流园区为例,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哈连云港物流园建设对中哈国际贸易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促进物流产业和中哈国际贸易协调发展的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诗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探讨了中外自贸区在设立背景与目的、选址、功能、监管政策、管理体制、运行特点等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以外国自贸区的发展经验为启示,结合了中国的国情,为中国发展自贸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我国 自贸区 比较研究 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泽华 梁双陆
基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本文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指标,并运用2006—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增强了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尤其是显著提升了转入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而对转出地区的影响则较弱;分行业检验结果显示,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沿线地区转移对提升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效果最好;多样化集聚是产业转移提高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渠道。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肖燕飞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需要统筹好"一带一路"与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应系统规划区域分工,形成层次有序的价值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大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区域基础设施水平均等化;积极调动"亚投行"等金融机构的力量,优先保障跨境通道的建设。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浩明
推进海南自由贸易区(港)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是实现海南行业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和新动能,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才战略高地,助推海南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基于产业集聚理论,就海南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内生机制和外生动力做了SWOT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主动匹配总部经济和十二大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引进和培育并壮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力量;充分释放自由贸易试验区(港)政策红利以深化行业改革开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红晓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产税存在着非协调性,各成员国财产税选择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税率都各不相同,由此形成的财产税体系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财产税具有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所没有的功能和优点,能有效地弥补这两大税收体系的不足,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关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之间的财产税协调问题。目前,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产税协调中,中国应着手以下工作:尽早出台"中国资产评估法";完善对房产及其占用土地的征税;开征遗产税;更新、修订与东盟国家的税收协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财产税 协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国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成员国之间的税收政策差异产生税收冲突,形成有害的税收竞争。在全面降低关税水平后,如何进一步开展自由贸易区内的税收协调,是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关键。本文认为,应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际,有效地进行税收协调,预防和避免有害税收竞争。同时以此为契机,加快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进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传江 吴铮
本文首先根据生产要素细分的要素禀赋理论说明自由贸易协定将促进双方的贸易额的增长;然后利用动态化的要素禀赋理论阐述自由贸易协定能够达到提升双方产业结构的效果。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文章大多围绕其对双边贸易的促进和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展开论述。我们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不应只是贸易额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应当通过自由贸易的发展带动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中国 东盟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培源 程钦良
"一带一路"向西开放是中国经济"西进"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向西开放的经济地理意涵,构建一个初始禀赋不对称的两国三地区LS模型,从贸易和产业经济地理的视角研究向西开放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向西开放通过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联通,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贸易规模,改变贸易和产业经济地理,从而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但其效果取决于东、西部的生产资本分布,因此向西开放必须配合以向西转移的产业政策,以及西部比东部更大力度的贸易开放政策;向西开放过程中西部地区自身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也降低了国内区际商品和要素流动成本,改变投资格局,影响东西部经济差距;现阶段,这两种作用均表现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且贸易规模和生产资本分布作为经济地理重塑的机理变量的预期得到证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