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85)
2023(18447)
2022(16016)
2021(14760)
2020(12519)
2019(28896)
2018(28356)
2017(54814)
2016(29356)
2015(33005)
2014(32889)
2013(32436)
2012(29666)
2011(26821)
2010(26908)
2009(24770)
2008(23747)
2007(20717)
2006(18415)
2005(16233)
作者
(85471)
(71358)
(70923)
(67361)
(45414)
(34307)
(32292)
(28107)
(27265)
(25376)
(24247)
(24057)
(22901)
(22598)
(22189)
(21989)
(21279)
(20872)
(20551)
(20415)
(17746)
(17676)
(17388)
(16521)
(16055)
(15810)
(15732)
(15501)
(14546)
(13896)
学科
(134224)
经济(134095)
管理(81672)
(75205)
(62422)
企业(62422)
方法(57811)
数学(50272)
数学方法(49464)
中国(31477)
(31287)
地方(29473)
(28866)
(28239)
(27197)
贸易(27180)
业经(27105)
(26309)
理论(21316)
农业(21207)
(20170)
(19439)
环境(18689)
技术(17462)
(17294)
财务(17206)
财务管理(17168)
地方经济(16825)
(16764)
金融(16760)
机构
大学(419059)
学院(417705)
(173370)
经济(169861)
管理(161334)
研究(144271)
理学(140052)
理学院(138479)
管理学(135519)
管理学院(134792)
中国(105278)
科学(90066)
(89062)
(75495)
(72972)
(68781)
研究所(66648)
中心(64114)
业大(63253)
(61085)
财经(60812)
北京(55977)
(55288)
(54619)
师范(54011)
农业(53972)
(53104)
经济学(52867)
(49089)
经济学院(47360)
基金
项目(287160)
科学(225190)
基金(208257)
研究(206252)
(183160)
国家(181733)
科学基金(155316)
社会(129581)
社会科(122856)
社会科学(122818)
(112265)
基金项目(109258)
自然(102419)
自然科(100060)
自然科学(100031)
自然科学基金(98187)
教育(95480)
(94633)
资助(87330)
编号(83316)
成果(66889)
重点(65004)
(62769)
(61951)
(59272)
课题(57761)
创新(55388)
科研(55221)
教育部(53664)
国家社会(53516)
期刊
(189384)
经济(189384)
研究(122568)
中国(78240)
学报(69180)
科学(62291)
(61439)
管理(61026)
(57112)
大学(52403)
学学(49213)
教育(45361)
农业(42620)
技术(38819)
(32232)
金融(32232)
经济研究(32205)
财经(29696)
业经(29214)
(25551)
问题(24613)
(22571)
(22157)
图书(21922)
技术经济(21496)
统计(21022)
科技(19368)
(19244)
国际(19078)
(18736)
共检索到616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黄旭东  石蓉荣  
本文采用1994-2016年46个国家的季度数据,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实证分析中国和其他10个地区的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对彼此经济增长的影响。广义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的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对彼此经济增长的影响都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中国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都对"一带一路"区域和非"一带一路"区域的经济增长分别产生了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但"一带一路"和非"一带一路"区域的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并未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组间差异性。而广义预测方差分解发现,中国的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大于其他地区,且中国对外投资冲击比国际贸易冲击对本地经济的贡献率更大。因此,中国提升国际贸易力度和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助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杰  任德孝  刘倩  
跨国经济具有高度的空间依赖和关联关系。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传统的FDI溢出效应模型中引入空间加权变量,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探索FDI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中国对外投资在其中的角色。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在空间上表现出联动特征;FDI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FDI对地理距离相近或经贸联系紧密的地区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影响程度上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更强烈,也强于本地溢出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吸引的FDI中,来自中国的投资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增长,而对于其他地区经济影响不显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尚未释放出显著的跨区溢出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含笑  沈镭  钟帅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石油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在区域合作中尤为重要。基于互惠互利原则,本文对沿线产油国的经济增长与石油生产和石油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目的是揭示各国经济增长与石油供需之间的作用机理,寻求兼顾中国与沿线各国石油资源贸易的合作策略。本研究整理了2000-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产油国的经济增长、石油产量和石油贸易量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对"一带一路"沿线21个产油国的经济增长、石油生产、石油贸易三者间的动态趋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含笑  沈镭  钟帅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石油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在区域合作中尤为重要。基于互惠互利原则,本文对沿线产油国的经济增长与石油生产和石油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目的是揭示各国经济增长与石油供需之间的作用机理,寻求兼顾中国与沿线各国石油资源贸易的合作策略。本研究整理了2000-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产油国的经济增长、石油产量和石油贸易量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对"一带一路"沿线21个产油国的经济增长、石油生产、石油贸易三者间的动态趋同关系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三个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存在三种明显不同的模式,即循环因果关系(三种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接替性循环变化)、互为因果关系(两种变量之间存在一种或两种显著的双向交替变化)和单向因果关系(两种变量之间仅存在一种显著的先后变化)。结合中国国情和模型检验结果,本文提出了差异化的中国石油贸易合作策略,即:采用石油贸易合作,人才、技术资源输出等方式,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产油国的石油资源贸易;重点加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带和新亚欧经济带的建设,并制定优先合作策略,有利于缓解中国石油供给安全压力,确保"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邹嘉龄  刘春腊  尹国庆  唐志鹏  
"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对外合作战略的重点。中国各省(市、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是"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的主要内容。本文根据最新的国际贸易中心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以及2010年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相互依赖关系以及中国各省(市、区)出口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依赖程度加深,同时呈现出不对称性;进一步从省(市、区)域层面来看,沿海省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对其GDP增长的贡献较高,新疆对中亚5国的贸易对其GDP增长的贡献非常高,对中亚5国的出口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蕊  王恰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强势的出口贸易增长将带动物流业发展,促进物流业产值增长,实现物流业集聚。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出口贸易对我国物流业增长与集聚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因此,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基础,探究了沿线核心区域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增长与集聚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各地区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增长与集聚提供指导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核心区域出口贸易能够促进物流业增长和集聚。出口规模效应是促进物流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出口贸易与物流业集聚的关系存在区域差异,其能够带动核心区域和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物流业集聚,而无法带动丝绸之路区域物流业集聚。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增多,核心区域出口贸易对物流业集聚的作用将被削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慧玲  马海霞  陈军  
扩大中国对印度、巴基斯坦的出口贸易,是"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在南亚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基于2000-2014年UN Comtrade相关数据,运用修正的CmS模型分析对印度、巴基斯坦两国的出口增长因素。结果表明:对印度出口增长的总效应高于巴基斯坦,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始终是对两国出口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需求增速直接带动了出口增长;出口产业结构效应在印度出口中总体偏低且降为负效应,出口价格竞争效应在对印度出口中波动较大且呈现不断下降至负效应;出口产业结构效应在对巴基斯坦出口增长中波动不大但总体偏低,出口价格竞争效应在对巴基斯坦出口虽然总体偏低但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一带一路"战略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月元  黄智铭  
越南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贸易伙伴,中越两国同属农业大国,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基于2002—2016年UN Comtrade数据库中中越两国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中越农产品贸易增长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市场需求引致效应是中国对越南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市场结构效应,而市场竞争力效力则限制了中国对越南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同样是越南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市场竞争力效应,相比之下,市场结构效应偏低。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芊霖  程大为  
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能够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等。在当前不平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全球化面临逆潮、全球经贸治理出现倒退。本文从全球治理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困境中为全球贸易治理做出的贡献:首先,共同发展第一次成为全球贸易治理的目标。其次,一带一路是嵌入式多边主义构建理论的创新应用。第三,一带一路采取了差异化的制度构建路径。第四,一带一路提出了共赢的价值观。第五,用对接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实践过程。最后,一带一路实践会创造出一批全球贸易治理新术语。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芊霖  程大为  
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能够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等。在当前不平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全球化面临逆潮、全球经贸治理出现倒退。本文从全球治理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困境中为全球贸易治理做出的贡献:首先,共同发展第一次成为全球贸易治理的目标。其次,一带一路是嵌入式多边主义构建理论的创新应用。第三,一带一路采取了差异化的制度构建路径。第四,一带一路提出了共赢的价值观。第五,用对接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实践过程。最后,一带一路实践会创造出一批全球贸易治理新术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梦薇  万月  孙铭壕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但近年来贸易摩擦成为困扰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不利因素,是当前学术研究的新议题。本文创造性地将贸易摩擦引入"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在分析我国"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摩擦呈现的特点与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未来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中规划与实践调整的方向,以期在增进合作的同时达到缓和及消除贸易摩擦的目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志新  黄海蓉  林立  
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贸易开放与碳排放、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将沿线国家按地域进行分组,并运用固定(随机)效应模型、系统GMM方法进行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符合"贸易有益论",贸易开放最终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EKC曲线呈"N"型,即经济增长最终会污染环境;能源结构及工业化水平等因素会导致沿线国家碳排放加剧,不过,技术进步会有效减少碳排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珏  冯宗宪  
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框架下的贸易成本联立测算方法,本文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区域的进出口双向贸易成本。该方法改进了Novy方法,利用Chaney引力模型构建了多边阻力项可解析的贸易方程组,可以在结果中区分出口成本和进口成本。研究发现:(1)在1998—2020年间,中国对“一带一路”区域整体进出口成本分别下降了33.57%和19.43%,出口成本下降幅度低于进口成本。(2)中国对各国贸易成本基本呈现先降后增再降的倒“N”形变化趋势,仅有中亚和西亚部分国家的对华贸易成本自2008年以来持续上升。(3)贸易增长分解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区域贸易的最大驱动因素,贸易成本下降对该区域贸易增长的贡献有待提升。这些结论对我国未来的区域合作政策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丹  王超  
随着互联网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其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也愈发明显,但互联网建设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开展并不顺利。本文通过针对互联网对"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的影响展开论述,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在互联网影响之下所表现出的差异及其成因。通过对"一带一路"65个国家1996-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当互联网普及率提升10%,则GDP总量能够提升0.8%。由此可见,互联网对于经济增长作用在持续增强,并且对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国际贸易、经济水平等都会呈现出正相关的内在联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旦增卓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可以得知,我国对外贸易综合水平逐渐提升,但是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本文从贸易环境、贸易条件、贸易能力以及贸易合作四大维度深入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综合水平的贡献度,四个维度总体趋于上升趋势。基于此,从产业结构、国际贸易合作、对外贸易政策、国际竞争力四大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