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5)
2023(7772)
2022(6570)
2021(6168)
2020(5141)
2019(11399)
2018(11298)
2017(20644)
2016(11064)
2015(12165)
2014(11499)
2013(10834)
2012(9703)
2011(8817)
2010(8962)
2009(8508)
2008(8100)
2007(7295)
2006(6543)
2005(5861)
作者
(30812)
(25562)
(25505)
(24250)
(16208)
(12241)
(11571)
(9884)
(9690)
(9049)
(8701)
(8524)
(8110)
(8063)
(8062)
(7883)
(7583)
(7574)
(7412)
(7310)
(6498)
(6352)
(6340)
(5965)
(5816)
(5678)
(5575)
(5547)
(5252)
(5115)
学科
(37707)
经济(37654)
管理(28983)
(25346)
(21037)
企业(21037)
中国(12224)
方法(12180)
(11692)
(11081)
(10968)
数学(9824)
(9759)
数学方法(9620)
理论(8597)
业经(8592)
(8001)
(7563)
地方(7562)
金融(7555)
农业(7528)
(7388)
银行(7354)
(7084)
(6977)
贸易(6971)
(6869)
财务(6836)
财务管理(6822)
教育(6784)
机构
学院(145142)
大学(143490)
(54035)
研究(53861)
经济(52746)
管理(49247)
理学(41554)
中国(41048)
理学院(40976)
管理学(39961)
管理学院(39683)
科学(34235)
(31577)
(28186)
(27091)
(26965)
研究所(25632)
中心(23721)
(23271)
业大(21748)
农业(21177)
(21092)
师范(20823)
财经(20627)
(20175)
北京(19844)
(18658)
技术(18242)
(18238)
(16774)
基金
项目(96381)
科学(74634)
研究(71027)
基金(67721)
(60364)
国家(59864)
科学基金(50008)
社会(43369)
社会科(40695)
社会科学(40688)
(38531)
基金项目(34786)
教育(33213)
(32723)
自然(32028)
自然科(31279)
自然科学(31266)
自然科学基金(30658)
编号(29827)
资助(27353)
成果(25079)
重点(22531)
课题(21863)
(20978)
(20136)
(20060)
创新(18745)
科研(18397)
(18392)
(18219)
期刊
(65658)
经济(65658)
研究(44281)
中国(33951)
学报(26907)
(25550)
科学(23013)
教育(22385)
(22330)
大学(19806)
管理(19532)
学学(18384)
农业(17212)
(13814)
金融(13814)
技术(12405)
经济研究(11632)
业经(11530)
财经(10471)
(9177)
(9128)
(8188)
问题(7567)
图书(7531)
(7281)
职业(7181)
世界(6920)
科技(6794)
业大(6757)
国际(6655)
共检索到229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丰  
马克思诞辰已200周年,他所批判的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处于"经济世界"的发展阶段时,"发展不平衡规律"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特殊规律更加凸显。正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非均衡发展规律和等级制的固化,使得"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许多国家的响应,逐渐形成了一个非实体性的、合作共赢的新均衡发展模式。它正在改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面貌,使资本主义"非均衡发展"的空间扩张受到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应该践行好"一带一路"倡议,联合全世界的劳动人民、建好"跨国机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苏岚  魏晓莎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注定会给二战后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带来深刻的影响。人们曾就"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经济秩序的影响展开讨论:它究竟是试图"颠覆"全球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还是支撑该体系的经济计划。而本文认为双方的观点都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因为"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一项战略部署也是经济计划。并且,学者们迄今为止都是从外在表现而不是从中国的角度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为了从中国的角度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本文将借助中国共产党的指导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SCC)展开研究。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本文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需要解决的四大历史任务,这四大历史任务可以作为分析"一带一路"理论创新和战略创新意图的框架。在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义后,本文回答了"一带一路"倡议究竟会"威胁"还是支撑全球经济体系这一问题,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提是解决市场导向型发展战略带来的难题,"一带一路"倡议期望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后,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并不会对全球经济体系构成系统性"威胁"。相反,"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从而促生有机性变革以满足中国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空间,推动建设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世界经济,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项充满中国智慧的共同发展的新方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升  
中国的崛起对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等级结构形成重大冲击,作为中国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标志,"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和时代意义。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治理是资本积累的制度性约束机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实践主体,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积累活动发挥着引领作用,它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确立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作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真正贯彻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致力于谱写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国际合作蓝图,它不仅开启了世界经济体系积累新周期,更是对资本主义体系积累周期的历史超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冠军  郑灵曦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响应,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成立,国有企业顺势加大了对外投资的力度,境外投资风险以及境外社会责任的完成情况则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境外投资的成功与否与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度息息相关,同时也与风险的管控度密不可分。基于此,提出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社会责任监管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的具体内容,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社会责任监管体系框架,为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防范、境外投资社会责任的承担及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明辉  
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不断融合,"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对社会物流服务能力与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强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及基础建设问题进行探讨,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分析法等,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理论释义入手,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下强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及基础建设的必要性。根据目前现代物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当前"一带一路"区域物流发展呈现的现状及问题,然后进一步阐释"一带一路"倡议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及基础建设的路径,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帮助,对推进我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诗琪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人道主义援助的重要提供者,人道主义援助与"一带一路"倡议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探索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人道主义援助可以加强与各国人民的民心互通,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各层面合作的社会基础;通过展现中国的道义形象,为中国政府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杰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其对沿线国家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备受世界关注。然而,资本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是否能够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所产生的政策溢出效应,现有研究并未给出解答。本文使用股价同步性指标衡量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借助2014年起我国A股上市公司陆续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准自然实验场景,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后,其股价同步性显著降低,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更多公司真实信息融入股票价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机制检验中发现,公司特质性信息披露数量增加、信息披露质量改善以及财务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是上市公司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后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显著提升的路径和影响机制。进一步横截面分组检验显示,当公司外部环境特征不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信息披露理论与代理成本理论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微观企业与资本市场的积极影响,为短期内评价"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与经济效应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伯乐  葛鹏飞  武宵旭  
资本错配造成中国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巨大损失,改善资本错配已成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基于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资本错配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改善沿线重点省份上市企业的资本错配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升对外直接投资、改善企业融资约束两个渠道缓解了企业的资本错配,并且对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资本错配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司志宾   秦凤鸣   程敏  
本文基于BACI数据库HS6分位层面的贸易数据,测度了2010—2016年中国对214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出口质量,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一带一路”倡议对行业出口质量的影响。统计和实证结果都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行业出口质量,该结果通过了各项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倡议影响出口质量的潜在作用路径,发现倡议通过促进“出口竞争效应”和“OFDI逆向溢出效应”,最终使得行业出口质量整体上得到提高。另外,异质性分析表明,倡议对“一路”国家、较不发达国家以及低技术、价格竞争行业、优先发展行业具有更明显的“提质”效应。结构分解发现,行业出口质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产品内效应和低质量产品的退出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离散时间的生存分析模型,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产品退出出口市场的风险率,从而减少了其出口持续时间,验证了质量分解的结果;但同时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其退出市场的风险,有助于延长出口持续时间。综合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优胜劣汰”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贸易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解释。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卫平  
在世界经济普遍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中欧双方各自面临不同的经济增长制约。"新常态"下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与欧盟所推出的"容克计划"都是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其中,产能国际合作是核心,需要从政府对话及企业项目对接两个层面展开,即政府就投资重大事项如市场准入限制、投资审批程序、国家安全审查、项目监管规则、资本流入等达成共识,形成投资合作框架;企业则凭借自身资金、技术、管理等参与其中,形成良性竞争和循环。中国资本结合中国产能,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引领下,可以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转变中国简单的加工贸易出口模式,通过对外投资进一步融入欧洲市场,带动产业升级并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国兰  周吉  季凯文  
根据技术等级将出口商品进行分类,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地区)为样本,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指数对中国35类工业制成品相对沿线国家(地区)的竞争力现状、变化和互补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对沿线国家(地区)投资的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呈W型分布,低技术制成品竞争力较强,资源型、中技术制成品缺乏优势,高技术制成品优势下降;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以产业间互补为主,高技术制成品中没有出现竞争力较强的互补产品。在投资策略上,应提高与东道国的产业关联程度,加快国内优势产业的国际产业链布局,加快国内过剩产能转移,推动国内低端制造业升级,加大技术学习类投资,增加国内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国兰  周吉  季凯文  
根据技术等级将出口商品进行分类,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地区)为样本,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指数对中国35类工业制成品相对沿线国家(地区)的竞争力现状、变化和互补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对沿线国家(地区)投资的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呈W型分布,低技术制成品竞争力较强,资源型、中技术制成品缺乏优势,高技术制成品优势下降;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以产业间互补为主,高技术制成品中没有出现竞争力较强的互补产品。在投资策略上,应提高与东道国的产业关联程度,加快国内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玫  
全球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竞合格局中如何克服世界经济失衡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梳理出"一带一路"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治理模式——蓝海全球化与陆路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能输出的平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进行产业对接和生产要素资源整合。从目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TPP和TTIP导致中国依托海路的"资源—加工—消费"模式的蓝海全球化受阻,而陆路全球化经过中亚和中东欧,直通欧洲,北接俄罗斯,南下海湾地区,将会形成新的全球治理格局。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策略层面,文章提出了构建大区域竞合格局、分层次承接产业转移和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世鹏  朱兴龙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而金融支持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产能合作的关键因素。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现状,研究探讨金融支持方向,本文提出了实施国际产能信贷支持政策差异化,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互相补充、有机结合,拓宽国际产能合作融资渠道,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金融体系构建等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平  
在单边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中,谁主导了国际贸易体系,谁就主导公共产品的选择和提供。当国际贸易理论成为霸权国家所主导国际贸易体系的口实和霸权工具时,国际贸易体系将彻底丧失了公正性的保障。随着国际秩序不断向多极化的转变,国际贸易体系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不同程度地体现不同国家的利益诉求。"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反应了这一时代特征,以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作为合作起点,在构建透明国际贸易信息监管系统的同时,借助国际贸易公共产品来促进国家间资源优势互补,将国际互联网、能源、交通等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软硬件服务设施纳入到国际贸易公共产品范围,来促进国家间资源的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以及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构建一个政策通、设施通、资金通、民心通的国际合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