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7)
2023(11177)
2022(9626)
2021(8682)
2020(7315)
2019(16013)
2018(15897)
2017(30060)
2016(15958)
2015(17681)
2014(17180)
2013(16637)
2012(15213)
2011(13807)
2010(14432)
2009(13795)
2008(12769)
2007(11536)
2006(10162)
2005(9439)
作者
(43784)
(36616)
(36434)
(34740)
(22989)
(17350)
(16602)
(13759)
(13653)
(12977)
(12402)
(12353)
(11607)
(11518)
(11371)
(11319)
(10876)
(10720)
(10568)
(10364)
(9121)
(8909)
(8837)
(8392)
(8155)
(8099)
(8074)
(8035)
(7353)
(7072)
学科
(63480)
经济(63385)
管理(51589)
(42397)
(36495)
企业(36495)
方法(19926)
(19005)
(18325)
中国(17092)
数学(16582)
数学方法(16326)
(16205)
地方(15740)
业经(14761)
(14055)
(13854)
金融(13849)
(13506)
银行(13494)
(13002)
(11636)
(11142)
财务(11108)
财务管理(11079)
(10956)
贸易(10946)
体制(10720)
(10561)
企业财务(10487)
机构
学院(217903)
大学(215896)
(88698)
经济(86715)
管理(80643)
研究(75730)
理学(68145)
理学院(67345)
管理学(66130)
管理学院(65710)
中国(59847)
(45469)
(45112)
科学(43806)
(37582)
中心(34927)
(34578)
财经(34519)
研究所(33527)
(33026)
(31166)
(28955)
业大(28946)
师范(28690)
北京(28119)
(27916)
(27371)
经济学(27041)
财经大学(25566)
农业(25482)
基金
项目(144060)
科学(114533)
研究(109146)
基金(104111)
(90167)
国家(89455)
科学基金(77209)
社会(70303)
社会科(66676)
社会科学(66665)
(57107)
基金项目(54397)
教育(50666)
自然(47723)
(47568)
自然科(46630)
自然科学(46616)
自然科学基金(45738)
编号(45150)
资助(41040)
成果(37928)
重点(33311)
(32084)
课题(31934)
(31869)
(31453)
(30647)
国家社会(29426)
创新(28723)
(28263)
期刊
(105018)
经济(105018)
研究(66854)
中国(49431)
(37113)
管理(32425)
(31630)
学报(31204)
科学(29203)
教育(27594)
(24928)
金融(24928)
大学(24464)
学学(22850)
农业(21226)
技术(19363)
业经(17314)
财经(17278)
经济研究(16654)
(14884)
问题(12835)
(11353)
(11237)
国际(10808)
(10362)
论坛(10362)
(10340)
科技(9858)
世界(9774)
理论(9703)
共检索到343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姜龙范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间存在着逻辑严谨的内在关联性,并为全球层面贡献具有深远意义的公共产品与价值观念。在东北亚地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面临着地缘政治博弈日趋激烈、领土领海争端持续升温、国家权益冲突潜滋暗长、心理认知焦虑难以消弭等危机和挑战,如何规避和化解危机,关键在于具有战略性地规划和管控中美日、中美印、中美俄、中韩朝等三边关系的健康发展,从而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营造良好的安全保障环境。"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助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依托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与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实现路径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构建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为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安全屏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晶  张慧智  
中日韩作为东北亚地区三大经济体,由于缺失相互之间的政治互信和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区域合作成效不显著。而人文互信是建立政治互信的基础,文化特性反映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又反作用于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合作机制的建立。在"一带一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下,提升东北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文化包容性和认同感,增强区域合作中的人文互信,规避文化冲突将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本文从人文视角研究构建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的文化基础,通过分析东北亚地区国别民族文化特性与差异,推进多元文化认同与适应,为深化中日韩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提供人文支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颖  
中亚区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欧亚经济联盟、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主要合作机制都在推动着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文章梳理和比较了这三种合作机制的组织构成、合作领域、运行模式以及合作绩效,认为中亚区域主要经贸合作机制在合作领域上具有高度重叠性,在合作绩效上具有显著差异性,合作空间广阔。在促进中亚经贸合作机制对接方面,建议加强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便利化和区域标准一致化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建立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加强一体化合作;促进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加快基础设施、能源、旅游和教育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超  于品显  
金砖国家机制和"一带一路"(下文简称"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应对全球治理失灵而成立的新国际合作模式。研究表明,"二者"开展合作是互为正相关的关系,一方面,合作可以促进金砖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合作具有溢出效应,可以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变革中的话语权。因此,"二者"应从战略高度,跳出地缘政治的传统理念束缚,加深对开展合作必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开展合作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张洁妍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时期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构想。东北亚地区的"一带一路"辟建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应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是描述不同种类的一个或多个成员之间延伸的物质联系,用于解决东北亚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问题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祥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投资往来日益密切。考虑到沿线各国文化差异明显、法律水平参差不齐、投资风险难以掌控,建立"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便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传统的ISDS机制正处于变革的浪潮之中,ICSID、欧盟、USMCA等机制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提供了许多借鉴。"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必须充分考虑投资争端的特点、投资争端的价值目标以及构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现实障碍等因素。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应当从:试点先行,完善国内投资法治环境;尊重他国意愿,确保争端解决方式多元化;承担大国责任,推进国际ISDS机制改革等方面做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鑫  
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形成了政府主导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职业教育人员跨境流动合作模式、职业教育配合企业"走出去"鲁班工坊模式、职业教育中外校校合作办学模式以及校企合作共建境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模式等主要模式。应当从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要素跨国流动体制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信息共享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质量保障机制以及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弛  
自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向东北亚延伸面临着有利的历史机遇,而重启新一轮东北亚区域合作正是顺应时势的应有之义。不过,在大国竞争加剧和传统地区主义理论范式"失灵"的情况下,东北亚区域合作应遵循一种"新复合地区主义"的路径。与"旧复合地区主义"不同,在中美大国竞争和"一带一路"合作模式兴起的背景下催生出的"新复合地区主义",强调大国制度制衡和地区主义、开放性与规范性、求"同"与求"通"三个方面的混合。因此,在"新复合地区主义"的思路下,中国应通过以"一带一路"倡议来引领包容性区域制度建设,以六方会谈和中日韩FTA为抓手来提升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以建设东北亚经济走廊为主轴来实现区域内互联互通等三方面举措,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东北亚拓展,为区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利娟  张二震  张晓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东道国的风险问题。与这些国家进行投资合作时,除了加强事前投资环境评估,进行详细全面的尽职调查外,特别需要注重事中事后监管,从而尽可能规避合作风险。为此,应建立"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微观监管数据库和对外投资合作企业统一信用体系,构建权责明确的事中事后监管网络,建立完备的信息帮助体系,尝试探索事中事后商业监督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晓钟  刘利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深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联系,促进彼此能源、经贸、投资、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该倡议的实施还将促进跨境次区域合作,如跨境经贸区、跨境工业园区等。通过借鉴跨境产业园区建设经验,结合"一带一路"能源产业特点,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能源产业园区合作模式。以中亚地区为例,分析能源产业园区功能及特点,从合作园区框架搭建、合作区位选取、合作内容确定、合作主体作用、运行机制几个方面分析国际能源产业合作园区运行模式,提出能源产业园区在发展方向、区位选择、政策完善、合作环境改善四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世鹏  朱兴龙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而金融支持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产能合作的关键因素。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现状,研究探讨金融支持方向,本文提出了实施国际产能信贷支持政策差异化,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互相补充、有机结合,拓宽国际产能合作融资渠道,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金融体系构建等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仲鑫  冯桂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访问中亚四国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并在2013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仲鑫  冯桂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访问中亚四国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并在2013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敏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是以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为核心原则的。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中体现为三个方面:当事人可自主决定适用一般国际私法和双边条约解决平等商事主体间的争端;当事人还可合理选择和适用"一带一路"投资条约中的"岔路口条款";当事人可自主选择替代性争端解决方法。对此,中国投资者首先要明确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中"意思自治"的法律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适用意思自治条款,理性选择不同的争端解决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百红  
农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性行业。近年来,中国农业成本快速上升,农产品价格倒挂严重,粮食供需矛盾突出,亟须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境外农业经济合作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的境外农业经济合作显著加强。文章从农业贸易、农业直接投资和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三个方面研究中国境外农业经济合作,分析不同农业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和利益共享机制,明确未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经济合作的方向,倡议在全球农业领域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