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25)
- 2023(2676)
- 2022(2191)
- 2021(2060)
- 2020(1650)
- 2019(4186)
- 2018(4039)
- 2017(7510)
- 2016(3575)
- 2015(3930)
- 2014(3722)
- 2013(3696)
- 2012(3455)
- 2011(3282)
- 2010(3474)
- 2009(3346)
- 2008(3502)
- 2007(3198)
- 2006(2987)
- 2005(2901)
- 学科
- 济(19391)
- 经济(19368)
- 管理(9982)
- 业(8596)
- 企(8292)
- 企业(8292)
- 方法(6456)
- 理论(5378)
- 学(5079)
- 中国(4747)
- 数学(4379)
- 数学方法(4262)
- 业经(4179)
- 财(3852)
- 地方(3666)
- 关系(3611)
- 农(3486)
- 制(3184)
- 贸(3066)
- 贸易(3063)
- 融(2995)
- 金融(2995)
- 和(2970)
- 易(2896)
- 教育(2884)
- 银(2822)
- 银行(2819)
- 经济关系(2738)
- 行(2736)
- 对外(2660)
- 机构
- 大学(57196)
- 学院(54394)
- 济(23770)
- 经济(23276)
- 管理(19792)
- 研究(19786)
- 理学(16848)
- 理学院(16615)
- 管理学(16251)
- 管理学院(16128)
- 中国(15095)
- 京(12550)
- 财(12197)
- 科学(10745)
- 所(9519)
- 财经(9344)
- 江(8614)
- 范(8501)
- 经(8467)
- 研究所(8462)
- 师范(8453)
- 北京(8199)
- 中心(8172)
- 经济学(7861)
- 院(7246)
- 师范大学(7030)
- 财经大学(6992)
- 经济学院(6881)
- 州(6831)
- 农(6221)
共检索到90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佟家栋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实施勾画了蓝图。其中充满了新时代的深刻思想内涵。我们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是经济全球化理念下的新地缘政治经济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昌耀 厉新建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和企业内生扩张需求的作用下,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增长、分布愈加广阔,已经成为世界产业转移和跨国投资浪潮中的新兴力量。其中,中国对外旅游投资既是这股新兴力量中愈来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由大变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中国对外旅游投资带来诸多机遇,将助推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克里斯托弗·K.约翰逊 李笑然
在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是综合性的、有重点的。随着政治权力的稳定,习近平开始努力加强巩固中国的外交。如果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演变,就很难理解中国领导人对"一带一路"的看法。在很多方面,"一带一路"意味着中国将采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带一路"不仅代表着中国新的增长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强国令 徐会杰
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投资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作为一项经济合作倡议,通过缓解对外投资风险、提供大量投资机会、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显著增加了倡议支持企业的投资水平;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该倡议的提出,改善了资本市场环境,激励企业实施更加积极的战略,进而增加企业的投资。另外,依据企业性质和制度环境的差异进行了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在非国企、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公司战略的角度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支持了倡议的正面经济效应,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公司战略 企业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超 于品显
金砖国家机制和"一带一路"(下文简称"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应对全球治理失灵而成立的新国际合作模式。研究表明,"二者"开展合作是互为正相关的关系,一方面,合作可以促进金砖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合作具有溢出效应,可以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变革中的话语权。因此,"二者"应从战略高度,跳出地缘政治的传统理念束缚,加深对开展合作必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开展合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金砖国家机制 一带一路 全球治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昌耀 厉新建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和企业内生扩张需求的作用下,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增长、分布愈加广阔,已经成为世界产业转移和跨国投资浪潮中的新兴力量。其中,中国对外旅游投资既是这股新兴力量中愈来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由大变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中国对外旅游投资带来诸多机遇,将助推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同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2018年5月14日至16日,由哈萨克斯坦国家收入委员会、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税收政策与管理中心、OECD税收征管论坛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税收合作会议在阿斯塔纳举行。我们,"一带一路"税收合作会议参会代表,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就未来税收合作提出以下倡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税收征管能力 阿斯塔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成 李明星 古丽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推进,对其背后的社会网络关系进行挖掘,有利于为政府部门顺利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政策启示。文章以新疆为例,对筛选出的165份关于"一带一路"的政策文本进行统计分析,构建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领域与方式政策图谱。结果发现,新疆的产业模块化效应正逐步凸显,"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在模块内部各产业之间表现为协同发展模式,在各模块之间则表现为层级推进模式。
关键词:
政策文本 “一带一路”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昌耀 厉新建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和企业内生扩张需求的作用下,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增长、分布愈加广阔,已经成为世界产业转移和跨国投资浪潮中的新兴力量。其中,中国对外旅游投资既是这股新兴力量中愈来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由大变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中国对外旅游投资带来诸多机遇,将助推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同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旅游投资 对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磊 马欢
采用2010—2019年中国与各国开展进口贸易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事件冲击,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可以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进口规模和进口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可以扩大中国的进口规模,且效果稳健;其进口扩张效应在国内各地区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更有利于技术含量高、生产工序复杂的工业产成品以及零部件的进口。此外,对产品进口质量的实证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产品质量有提升作用,同时能优化产品结构,从而对经济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寒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会带来亚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也会对国际物流业形成重大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业的正面、负面影响,提出发展国际物流业的战略对策,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物流 影响 发展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明国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中长期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包含了国际制度的合理诉求,如能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为具体的国际制度与组织,不仅有助于减轻"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美国施加的制度羁绊,进而推进全球治理结构的完善。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中国尚未形成自己明确系统的地区制度观和全球制度观。为此,从国际制度的特征和行为逻辑出发,提出国际制度战略的一般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并以现有"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导,推动现有制度改革和新制度建立。总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理念指导,系统构建新时期中国的国际制度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学礼
"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被视作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即在合作机制低制度化、经济规则低标准化、规则执行软约束化的条件下推动沿线各国走向深度一体化,并着重解决影响经济自由化的自然障碍。这一特征将使"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着极为复杂的规则型风险,并渗透在国际体系、跨国关系、企业经营三个层面。为应对这一风险,我国需要多管齐下,在全球、区域、双边等多个方面开拓"一带一路"的规则空间和制度话语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卫平
在世界经济普遍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中欧双方各自面临不同的经济增长制约。"新常态"下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与欧盟所推出的"容克计划"都是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其中,产能国际合作是核心,需要从政府对话及企业项目对接两个层面展开,即政府就投资重大事项如市场准入限制、投资审批程序、国家安全审查、项目监管规则、资本流入等达成共识,形成投资合作框架;企业则凭借自身资金、技术、管理等参与其中,形成良性竞争和循环。中国资本结合中国产能,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引领下,可以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转变中国简单的加工贸易出口模式,通过对外投资进一步融入欧洲市场,带动产业升级并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容克计划 对欧投资 亚投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峰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和平崛起的关键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的重大战略选择,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需要尽可能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最终实现沿线各经济体多元、自由、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空间。本文选择第二次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