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0)
2023(8777)
2022(6702)
2021(6007)
2020(4855)
2019(10987)
2018(10872)
2017(20717)
2016(10953)
2015(11844)
2014(11776)
2013(11223)
2012(9996)
2011(9007)
2010(9150)
2009(8622)
2008(8749)
2007(7934)
2006(7208)
2005(6817)
作者
(31193)
(26217)
(25607)
(24851)
(16731)
(12503)
(11646)
(9910)
(9836)
(9333)
(9012)
(8633)
(8575)
(8345)
(8242)
(8164)
(7583)
(7579)
(7502)
(7357)
(6556)
(6433)
(6283)
(6050)
(5855)
(5847)
(5825)
(5570)
(5339)
(5125)
学科
(47581)
经济(47524)
管理(28184)
(28114)
(23219)
企业(23219)
方法(16563)
中国(14675)
数学(12975)
数学方法(12766)
(12447)
(12112)
业经(11848)
(11018)
理论(9730)
(9379)
地方(8972)
(8434)
金融(8433)
农业(8335)
(8223)
银行(8209)
(8076)
贸易(8070)
(7892)
(7803)
(7242)
(7172)
(6695)
财务(6669)
机构
大学(158387)
学院(154876)
(64325)
经济(63019)
研究(57310)
管理(54090)
理学(46388)
理学院(45775)
管理学(44800)
管理学院(44486)
中国(42101)
科学(34304)
(33756)
(31367)
(28841)
研究所(26181)
(25519)
财经(24873)
中心(24539)
(23797)
(22716)
(22708)
师范(22493)
业大(21353)
经济学(21349)
北京(21222)
(20874)
农业(19813)
(19052)
经济学院(19003)
基金
项目(102024)
科学(81050)
基金(75461)
研究(74431)
(66701)
国家(66165)
科学基金(56209)
社会(49357)
社会科(46655)
社会科学(46642)
基金项目(38407)
(38207)
自然(34824)
教育(34362)
自然科(34106)
自然科学(34094)
自然科学基金(33507)
(32629)
资助(29779)
编号(28794)
成果(24965)
重点(23784)
(22551)
(22121)
国家社会(21542)
(21021)
(20937)
课题(20745)
教育部(19600)
创新(19571)
期刊
(73348)
经济(73348)
研究(50158)
中国(32784)
学报(27296)
(24655)
(24463)
科学(24131)
管理(22026)
教育(21282)
大学(21048)
学学(19435)
农业(16133)
(15422)
金融(15422)
财经(13182)
经济研究(12834)
技术(12074)
(11484)
业经(10617)
问题(9865)
(9014)
(8764)
(8455)
国际(7963)
图书(7319)
世界(7220)
现代(7008)
技术经济(6768)
科技(6716)
共检索到239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卫东  Michael Dunford  高菠阳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共同探索国际经济治理新机制的一个平台。与此同时,以新自由主义为旗帜的经济全球化已经走到"十字路口",逆全球化的声音不绝于耳,如何推动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世界性挑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政治精英和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将引领新型全球化道路,其中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就是包容性全球化。本文在简要剖析经济全球扩张的历程及其机制并揭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局限性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包容性全球化的核心内涵,包括国家应发挥好"调节者"的角色、解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洪才  
一、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关于"一带一路",现在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一带一路"战略。战略这个词容易引起歧义,我们可以对自己谈战略,但对别人不好谈战略。因此,总体上说是一个"倡议"。中国正在主动融入全球化,号召相关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所以,我们讲愿景和行动。行动方面,更多介绍我国各地行动起来了,希望外国朋友也行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磊  
“一带一路”倡议所推进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国家间战略合作为前提,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通过设施联通降低“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的国际物流成本。“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成功经验表明,设施联通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与设施联通相关的标准和规则供给,比签署区域贸易协定更能发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效应。同时,文章使用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全球各国双边班轮网络和双边出口产品多样性网络,并测算了沿线国家网络中心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双边班轮网络指数以及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多样性都明显高于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证实了中国在推动沿线国家深度嵌入全球运输网络及增强其出口多样性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蒋颖  周颖  刘治宇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全球化运营面临诸多税务问题,既是挑战,也是一次整合企业业务与税务管理的难得机遇。本文作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在实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投资"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提供了税务应对思路与方案。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蒋颖  周颖  刘治宇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全球化运营面临诸多税务问题,既是挑战,也是一次整合企业业务与税务管理的难得机遇。本文作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在实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投资"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提供了税务应对思路与方案。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斌  靳晨鑫  
最初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新理念在金融危机后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诸多国际组织和机构先后出台针对包容性增长的评价标准以及政策评估框架。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利用重大国际场合阐述包容性增长的"中国理念",并提出包容性全球化的发展新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中国对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引领实践,它具体表现为公平参与、共同决策、战略对接、成果共享、文化包容。六年来,"一带一路"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成果主要体现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鼓励绿色投资与合作以及完善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等领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要从关注减贫扶贫合作、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项目建设、深化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强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进一步促进包容性增长平稳深入推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必亮  刘清杰  孙艳艳  王琛  孙苾蕙  
一段时间以来,继续坚持推进全球化发展还是从全球化中退出,不仅成为国际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而且还在一些国家开始了具体实施,譬如说英国脱欧、美国宣布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议》等。全球化发展面临新的历史考验。本研究在系统回顾全球化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以及阶段性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全球化对于促进全球贸易增长、投资增长、技术进步、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减少贫困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全球化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从资源禀赋、市场力量、技术创新等方面分析了驱动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动因,认为全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金方  刘晓晴  
本文以2013年签署"一带一路"贸易协定的65个国家为例,首先利用2010—2017年货物进出口数据计算贸易矩阵,据其测算中心度、模体等宏微观指标可视化描述"一带一路"贸易协定国的一体化动静态特征;其次创新引入贸易势指标GKP分析"一带一路"区域贸易协定国的贸易辐射强度;最后基于核点国家的面板数据定量检验了"一带一路"区域贸易协定的动态效度。研究发现:①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呈倒U型发展态势的背景下,点度数、网络密度等指标在数量上展现出"一带一路"倡议促使区域贸易一体化加深。②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的贸易辐射强度处于绝对引领地位,反映区域贸易协定效度的质量指标GKP年均水平为0.22,是处于第二位新加坡的2.8倍,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引发西亚中东地区国家GKP快速增加,平均增速达到20%以上,逐渐成长为"一带一路"沿线不可小觑的贸易辐射国。③"一带一路"倡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超过半数的核点国家贸易相对增量具有正向效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立君  葛浩阳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经济全球化逆转趋势,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交错是国家、资本和劳动三方利益博弈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借助民族国家力量实现自身的扩张,逆全球化则是劳动者借助民族国家对资本转移的反抗。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外围国家的贫困陷阱和中心国家的长期经济停滞,这两重危机使得逆全球化成为普遍选择。但是这并不符合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外围国家要摆脱贫困、中心国家要走出经济停滞,需要寻找全球化的替代方案,中国引领的"再全球化"是一个选择,这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立君  葛浩阳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经济全球化逆转趋势,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交错是国家、资本和劳动三方利益博弈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借助民族国家力量实现自身的扩张,逆全球化则是劳动者借助民族国家对资本转移的反抗。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外围国家的贫困陷阱和中心国家的长期经济停滞,这两重危机使得逆全球化成为普遍选择。但是这并不符合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外围国家要摆脱贫困、中心国家要走出经济停滞,需要寻找全球化的替代方案,中国引领的"再全球化"是一个选择,这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玫  
全球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竞合格局中如何克服世界经济失衡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梳理出"一带一路"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治理模式——蓝海全球化与陆路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能输出的平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进行产业对接和生产要素资源整合。从目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TPP和TTIP导致中国依托海路的"资源—加工—消费"模式的蓝海全球化受阻,而陆路全球化经过中亚和中东欧,直通欧洲,北接俄罗斯,南下海湾地区,将会形成新的全球治理格局。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策略层面,文章提出了构建大区域竞合格局、分层次承接产业转移和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岳林峰   韦东明   张辉  
本文采用2006—2019年国别数据构建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以衡量包容性发展水平,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包容性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包容性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通过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等机制发挥作用。(2)“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发展效应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一路”国家,对不同地理区位的国家不具有明显的分化效应。(3)拓展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并未显著提高沿线国家债务增长水平,“债务陷阱论”缺乏实证基础。本研究对于全面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效应,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包容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应习文  
"一带一路"倡议无疑将成为新版全球化的一种尝试,以试图解决全球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并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2017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第九个年头,但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仍艰难曲折。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等多次冲击后,全球经济开始陷入深度结构调整中。以恐怖袭击频发、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欧洲极右翼势力崛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辜胜阻  吴沁沁  王建润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逆全球化趋势和保护主义抬头。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一带一路"作为全球化升级的载体,为新型全球化带来革新、联通、共赢、善治的战略意义,为新型全球化在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构建互联互通网络、形成命运共同体、优化全球治理等方面提供的新机遇。本文指出,推进新型全球化需要有系统合理的架构,要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加强战略对接,兼顾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以基础设施、贸易、产业投资、金融、能源和科技创新为发展支柱,不断完善全球治理机制,进一步推动新型全球化朝更加普惠和包容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俏彬  
当今世界正处于巨变之际,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正在世界舞台上崛起。继2016年G20杭州峰会之后,2017年3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以"直面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为主题,广集全球政商学各界人士参与,而刚刚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更是旨在促进全球经济合作与融通。中国向世界展示了维护全球化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