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7)
2023(8230)
2022(7190)
2021(6378)
2020(5674)
2019(13382)
2018(12961)
2017(25371)
2016(13447)
2015(15546)
2014(15689)
2013(15892)
2012(15276)
2011(14149)
2010(14532)
2009(13705)
2008(13585)
2007(12564)
2006(11190)
2005(10310)
作者
(41193)
(34807)
(34688)
(33325)
(22181)
(16606)
(15961)
(13557)
(12912)
(12415)
(11993)
(11431)
(11154)
(11091)
(10923)
(10862)
(10434)
(10232)
(10060)
(10022)
(8807)
(8596)
(8532)
(8005)
(7991)
(7885)
(7558)
(7543)
(7086)
(6800)
学科
(83106)
经济(83046)
管理(36051)
(32642)
方法(30681)
数学(27316)
数学方法(27082)
(25804)
企业(25804)
地方(19803)
中国(17418)
(16534)
(15588)
(14844)
业经(13858)
地方经济(13453)
(11848)
(11770)
贸易(11763)
(11299)
农业(10939)
(10226)
(10009)
金融(10007)
环境(9764)
(9587)
银行(9564)
理论(9284)
(9169)
(8820)
机构
大学(209521)
学院(207747)
(97929)
经济(96026)
管理(75645)
研究(75560)
理学(64251)
理学院(63473)
管理学(62340)
管理学院(61925)
中国(56867)
科学(44355)
(44191)
(42793)
(39367)
研究所(35467)
(34915)
财经(33767)
中心(33731)
(32576)
经济学(31772)
(30368)
业大(29221)
经济学院(28409)
北京(28341)
农业(27331)
(27226)
师范(26998)
(26192)
(25261)
基金
项目(128308)
科学(100043)
研究(93950)
基金(92545)
(79963)
国家(79336)
科学基金(66924)
社会(60719)
社会科(57533)
社会科学(57512)
(49768)
基金项目(48434)
教育(43084)
(41432)
自然(41321)
自然科(40337)
自然科学(40321)
自然科学基金(39578)
资助(38775)
编号(37757)
成果(31690)
重点(29279)
(29098)
(28999)
课题(26445)
(25727)
国家社会(25221)
教育部(24906)
大学(24536)
科研(24416)
期刊
(115808)
经济(115808)
研究(66331)
中国(41107)
(34131)
学报(31846)
(31609)
科学(28851)
管理(28084)
大学(24046)
学学(22554)
农业(20664)
教育(19781)
经济研究(19682)
(19417)
金融(19417)
技术(18986)
财经(18057)
业经(16101)
(15684)
问题(15171)
技术经济(12885)
(12469)
统计(12050)
(11357)
世界(10908)
国际(10590)
(10337)
商业(10208)
理论(9913)
共检索到324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保江  项松林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出发,讨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博弈与风险、互信与共享等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战略价值上探讨中国与沿线国家需求与供给能力可以很好耦合,但在战略实施上依然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需要在扩大战略互信和实现共享发展基础上,扩大彼此战略保障,以便确保一带一路倡议能取得更好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保江  项松林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出发,讨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博弈与风险、互信与共享等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战略价值上探讨中国与沿线国家需求与供给能力可以很好耦合,但在战略实施上依然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需要在扩大战略互信和实现共享发展基础上,扩大彼此战略保障,以便确保一带一路倡议能取得更好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一个行动方案,而且也是以世界发展为目标的一个重要方案。该倡议更深刻的内涵是揭示了当今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揭示了在以资本为中心驱动下国际垄断资本布局的“全球价值链”的局限性、霸权主义治理的落后性、“文明优越”和文明冲突观念的谬误性;并指出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共建“一带一路”对于解决世界生产力发展、改革和完善世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方向、目标及其重大意义;勾画了争取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动员力的实践内容和方案。“一带一路”倡议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探索其科学内涵是我们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命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来辉  
近年来,农业合作日益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国际合作的突出领域。其中的原因不能仅从农业领域本身的贸易和投资利益来理解。“一带一路”建设对农业合作的高度重视体现出对共同发展目标的真正追求。文章梳理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农业发展对于工业化乃至经济发展的作用的论述,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发展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相关见解。文章还对比研究了世界银行早期发展议程对农业的忽视以及美国为了促进粮食出口的狭隘利益制定的对外援助政策,指出其客观上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出现长期粮食赤字问题,无法有效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一带一路”框架下农业合作的特点和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井百祥  
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发展中所产生的新的结构性矛盾,推动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一带一路"工程的实施,既是对政治经济学的物质批判,也是文化的批判。在保证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平稳发展中,使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心由物质层面转向文化层面,由生产关系转向社会关系。改变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微观化趋势。在带动东西方物质和文化的交融中,实现理念的超越和思维的转型。把中华文化的科学性带入发展过程,以公利公益性文明意识弥补功利主义文化之不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哈瑞尔达·考利  利奥·扎克  吴敏  葛逸晅  龚新宇  
迄今为止,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外部评论绝大多数关注的是地缘政治的影响,对倡议的经济学分析比较少见。本文拟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可能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而不讨论国际地缘政治,因为这方面的内容并不在新兴市场论坛(EMF)的专业范围之内。EMF组织了由14位经济学家和发展领域的专家组成一个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小组选择了11个国家进行相关研究。作为研究内容的一部分,EMF对来自世界各地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论文和文章进行了广泛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寒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会带来亚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也会对国际物流业形成重大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业的正面、负面影响,提出发展国际物流业的战略对策,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沈斐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我们提供了历史视野和分析方法。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说到底,是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是市场经济,它不仅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福音。与西方国家心目中的那种零和游戏和霸权主义经济秩序不同,中国所主张的是互利共赢的新秩序。中国必须明确自己的历史方位,尽可能扩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朋友圈,发挥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避免资本主义唯利是图和霸权主义的老路;同时跳出西方经济学的话语体系,发展出当代中国的全球化理论,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慧勇  
随着中老铁路在2021年底的建成通车,中老铁路经济带正逐步形成。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五通”为分析视角,中老铁路经济带的发展应进一步强化宏观、中观、微观的政策沟通;强化硬件、软件、人文的设施联通;强化货物、服务、文化的贸易畅通;强化初阶、中阶、高阶的资金融通以及强化区域、两国、多国的民心相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徐曼  
当前,世界经济仍未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中走出,经济增速低迷,贸易自由化受阻,南北差距显著,利益分配差距悬殊。全球经济格局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并存在发展模式中的增长动力不足、合作模式中的失衡现象突出、治理模式中的变革能力落后等问题。本文认为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塑造新型全球经济格局带来新契机,通过构建与时俱进、创新绿色的全球经济发展体系,公平包容、互联互通的全球经济合作体系,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为重构全球经济格局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案。世界各国应就共建共享、合作共赢这一发展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瑞峰  李爽  
利用Eviews8.0软件的BREAKLS功能寻找断点年份,并基于2010—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出口面板数据,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自"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程度较大,对中国经济发展规模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祚翔  吴昕月  李浩民  
一、前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该倡议总体规划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思路,构建了拓展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中国更广泛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机制,倡议主要目标是与相关沿线国家共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非洲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隋亚平  吕延晨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标志着中国"走出去"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已经形成。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严峻的安全形势对我国海外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积极性和力度不断加大,投入的兵力和警力也不断增加。维和行动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结合,对深入推动我国"走出去"的经济政策,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陆建人  蔡琦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和积极反响,东南亚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地区。本文阐述了当前菲律宾的经济发展情况,结合菲律宾国内各阶层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和认识,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菲律宾进行合作的基础、优势、重点合作领域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促进中菲经济合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盛斌  果婷  
"一带一路"与APEC在地缘范围、目标与内涵及合作原则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并与"亚太自贸区"动议紧密关联、互为补充。中国应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作为"一带一路"和APEC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项目,加强与俄罗斯和东盟等枢纽国家合作,撬动区域经济深度一体化,并妥善应对区内外政治经济风险,助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