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2)
2023(12149)
2022(10066)
2021(9126)
2020(7671)
2019(16946)
2018(16657)
2017(32371)
2016(16939)
2015(18469)
2014(17528)
2013(17415)
2012(15452)
2011(13853)
2010(14253)
2009(13703)
2008(13416)
2007(12354)
2006(11102)
2005(10155)
作者
(44494)
(37587)
(37152)
(34842)
(23616)
(17909)
(16773)
(14420)
(13925)
(13404)
(12610)
(12321)
(11926)
(11600)
(11402)
(11237)
(10902)
(10881)
(10739)
(10697)
(9161)
(9134)
(8966)
(8828)
(8481)
(8408)
(8292)
(8131)
(7360)
(7274)
学科
(85663)
(74736)
经济(74641)
(68328)
企业(68328)
管理(59391)
(46490)
农业(31048)
业经(29120)
方法(27987)
(25277)
数学(20283)
数学方法(20075)
(18961)
贸易(18948)
(18535)
中国(18481)
(17573)
财务(17550)
财务管理(17531)
技术(16858)
企业财务(16507)
(16463)
(15103)
(13381)
地方(13175)
理论(13043)
(13019)
(12655)
(12517)
机构
学院(238458)
大学(226874)
(106383)
经济(104566)
管理(98038)
理学(84272)
理学院(83581)
管理学(82491)
管理学院(82069)
研究(72138)
中国(60089)
(50582)
(48261)
(45447)
科学(39519)
(38216)
农业(38145)
财经(37590)
业大(36328)
(34551)
中心(34478)
(34033)
经济学(31069)
研究所(30541)
(29627)
经济管理(29026)
经济学院(28256)
北京(27448)
(27248)
商学(27149)
基金
项目(152681)
科学(123096)
研究(119183)
基金(111985)
(94342)
国家(93303)
科学基金(83055)
社会(79471)
社会科(75086)
社会科学(75070)
(62486)
基金项目(59022)
教育(53061)
编号(50099)
自然(50069)
自然科(49003)
自然科学(48993)
(48719)
自然科学基金(48149)
资助(43728)
成果(38862)
(36399)
(35423)
(34588)
(34010)
重点(33096)
国家社会(32969)
课题(32802)
(32749)
创新(32164)
期刊
(129712)
经济(129712)
研究(68535)
(55019)
中国(49250)
(39708)
管理(38495)
农业(36820)
科学(30324)
业经(29043)
学报(28945)
(25061)
金融(25061)
大学(24248)
学学(23118)
技术(22772)
教育(21861)
(19367)
经济研究(19158)
财经(18336)
问题(17508)
(15890)
(14721)
农村(14588)
(14588)
世界(14398)
技术经济(14286)
农业经济(14218)
商业(12695)
国际(12492)
共检索到367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叶前林  翟亚超  刘海玉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非农业合作带来了重要契机,使中非双边农业合作迈入新阶段。中非农业合作在在人道主义应急援助、农产品贸易、农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同时,中非农业合作也面临非洲国家对中国农业援助期望过高的压力、非洲部分国家政局不稳及政策连续性不强、对非农业技术传递效果不佳、非洲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诸多瓶颈。要突破上述症结,应从寻求与国家实力相匹配的援助任务、加强非洲国家农业资源的跟踪及国别研究、因地制宜推进对非农业技术援助和培训、引导和激励企业走向非洲农业投资等方面寻求破解之道,不断提升中非农业合作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贵现  朱月季  周德翼  
本文深入分析了中非农业合作的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中非农业技术合作成效不佳的根源在于非洲国家的政治和实施的农业政策。非洲国家农民的技术接受能力低,中国对非洲的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的长期性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实现可持续性是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必要任务。农产品销售是中国在非洲农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瓶颈。受制于中非农业技术合作的效果和中国农业投资企业的困境,中非农产品贸易在双方贸易关系中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不过中非农业合作对于加强中非传统友谊,带动农业企业和其他领域的企业"走出去"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未来中非农业合作的潜力巨大,中非农业合作还需要不断进行下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希颖  彭苗  
2015年12月,出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其中包括"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并承诺中国政府将提供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该计划的实施。这为中非农业合作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对于多数以农业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非洲国家而言,推动中非农业合作不仅有助于减贫和经济持续增长,也是共同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小军  刘慧敏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迎来了重大机遇。但同时面临着一些政府、院校自身以及主体联动层面的困境,部分高职院校还难以有效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对此,政府应当制定教育国际战略,统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各项工作;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载体的就业准入制度;健全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院校国际交流的平台;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高职院校自身应当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选择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有效路径;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大胆尝试教育输出。此外,还需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联动政府和院校;发挥职教集团优势,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效率;实施区域性教育国际交流整体规划;借助与先行高职院校的国内交流,带动弱势学校的国际交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任育锋  李哲敏  李俊杰  
"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业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和印度同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近年来,双方宏观发展环境等不断改善,进入农业合作的黄金发展期。采用SWOT分析方法,剖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印度双边农业合作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指出未来农业合作应该集中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技术合作、农业投资及共同扶贫等四方面。未来应该从建立健全宏观规划、政策支持体系、双边合作机制、项目监测与评价系统、农业合作信息平台等入手,推动中印双边农业合作深入开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振国  徐秀丽  贾子钰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对外农业合作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作为具有地缘空间特征的倡议,"一带一路"推动我国对外农业合作空间格局的演变,引发了学界诸多研究的关注。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其一,"一带一路""重置"了对外农业合作的空间观,实现由点到线的转变,并推动形成新的空间战略;其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农业合作方式在空间上具有非均衡性,但国内不同区域及省域在该框架下推动农业发展都突出了地域优势这一空间特征的关键作用,并且农业成为我国制定"一带一路"各种规划的重要指标;其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农业合作以周边国家为主、大区域合作为辅,农产品贸易潜力较高,但农业投资环境差异较大。总体而言,"一带一路"与对外农业合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治  王东阳  胡志全  
农业"走出去"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总体来说,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是"遍地是黄金,处处是陷阱"。投资区域日趋广泛,集中于中亚地区;投资主体日趋多样,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投资领域日趋多元,加工贸易优势突出;投资经营日趋规范,本土化特征明显;由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向农业技术转移模式转变。但面临着国外政策环境方面的资源困境、技术困境、人才困境、舆论困境,国内政策制度方面的投资审批、种质资源、农产品检验检疫限制,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市场竞争环境较激烈、企业国际化能力不强、企业的品牌价值不高、社会责任塑造能力弱,社会服务体系方面的行业信息服务不到位、政府涉外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建立和完善推动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服务体系,同时,引导和支持农业企业提升"走出去"的投资经营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晔  茹蕾  杨光  陈瑞剑  
东盟地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优势互补、基础良好、成效显著,农业投资合作发展尤为迅速。东盟在中国农业对外投资中地位显著,中国在东盟农业投资企业数量多、投资金额大、合作领域和产业链广泛,带动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政府间合作正在由援助、技术合作向战略顶层对接全面拓展,企业投资合作正在从独立经营模式向园区集聚模式转型。下一步,建议从战略对接、产业合作、模式创新、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推动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亚西  陈明昆  
在推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进程中,职业教育合作被赋予了更加多元化的内涵使命,逐渐形成了政府统筹型合作、院校探索型合作和企业推动型合作三种实践类型,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尊重主权,项目化运作特征较为显著;适应经济,教学实践与工作世界联系;政策引导,政校企多方参与形式丰富;合作共赢,注重民生改善与能力建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桂贤  郭伟光  
"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提出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平台,也为中非跨境电商合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增多,非洲海外仓建设的加快以及中非跨境移动支付合作的升级都为中非跨境电商合作带来了机遇。同时,非洲地区电商众多,竞争非常激烈,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整体落后,政局不稳定以及电子商务人才匮乏也给中非跨境电商合作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中非跨境电商合作的现状,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跨境电商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中非跨境电商合作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森  张铃涓  呙小明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中国吸收外资、融入全球开放式经济的主要方式,虽然中国农业FDI利用相对规模偏小,但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其引资结构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本文基于2006—2015年中国28个省份相关面板数据,将农业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衡量FDI异质性的指标,从资本流入视角区分对应外商资本技术水平和投资动机,同时结合东中西部3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综合优势,分析制度、市场、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当地农业异质性FDI引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齐剑  赵福成  卓焕标  武艺  
加快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中国农业产业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全面分析中苏两国农业资源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和各自优势,指出深化两国农业投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推进中苏农业投资合作的总体思路以及在机制建设、融智合作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云勇  葛林芳  
在如今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下,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于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贡献。如今教育在国际竞争中越发突显出重要作用,而农业是一国之基础性产业,高等农业教育则为农业提供专业人才,是共建"一带一路"农业的关键。中俄应抓住时代条件、地理条件、历史条件所给予的机遇,积极迎接俄式中国威胁论、高等农业教育合作甚少、办学层次低、语言障碍、人身安全等问题的挑战,最终实现中俄高等农业教育的协同共进,积极打造高等农业教育共同体。从宏观层面来看,中俄两国应签订相关的多边框架协议,制定相关政策和协同机制;从中观层面来看,中俄高等农业教育合作与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从微观层面来看,中俄高等农业院校应携手做出相向而行的努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月季  胡晨  李佳莲  
中国借"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越来越紧密,新阶段迫切需要对双方合作模式与经验进行总结。本文阐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动机、历程与现状,从双方合作的主导力量视角归纳双边技术合作过程中的合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现有农业技术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即技术合作服务平台尚不成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平衡、科研单位参与度不够等。由此,提出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应创新和完善农业技术合作服务平台、突出农业企业的主体地位、夯实科研机构的支撑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君璧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对外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深化对外投资合作;对内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有效供给。在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走出去"的现状与战略意义基础上,提出了制定"走出去"顶层规划,加强农业资源优势互补;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推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适当增加进口配额,以支持中国"走出去"企业生产的农产品;做好风险预判,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努力提升中国农业国际贸易的话语权;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施"互联网+农业";加快国际化专业化农业人才建设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