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92)
- 2023(19681)
- 2022(16236)
- 2021(14844)
- 2020(12541)
- 2019(28611)
- 2018(28042)
- 2017(53309)
- 2016(29012)
- 2015(32388)
- 2014(32291)
- 2013(31834)
- 2012(29492)
- 2011(26582)
- 2010(26522)
- 2009(24499)
- 2008(24092)
- 2007(21590)
- 2006(18902)
- 2005(17045)
- 学科
- 济(126136)
- 经济(126007)
- 管理(81664)
- 业(79764)
- 企(63501)
- 企业(63501)
- 方法(54806)
- 数学(48355)
- 数学方法(47777)
- 中国(36116)
- 农(35183)
- 财(31177)
- 地方(29811)
- 业经(27734)
- 学(25249)
- 农业(23801)
- 贸(23624)
- 贸易(23608)
- 易(22835)
- 制(22112)
- 银(19513)
- 务(19487)
- 银行(19446)
- 财务(19420)
- 财务管理(19372)
- 融(19102)
- 金融(19099)
- 环境(18714)
- 行(18589)
- 企业财务(18457)
- 机构
- 大学(415001)
- 学院(414343)
- 济(169341)
- 经济(165890)
- 管理(157159)
- 研究(143638)
- 理学(135599)
- 理学院(133994)
- 管理学(131419)
- 管理学院(130667)
- 中国(107874)
- 科学(89992)
- 京(88425)
- 财(77435)
- 农(77225)
- 所(73349)
- 研究所(66637)
- 中心(66491)
- 业大(65552)
- 江(63588)
- 财经(61599)
- 农业(60788)
- 经(55984)
- 北京(55345)
- 范(55140)
- 师范(54458)
- 院(52037)
- 经济学(51849)
- 州(50383)
- 经济学院(46895)
- 基金
- 项目(280846)
- 科学(221022)
- 基金(204406)
- 研究(198327)
- 家(180805)
- 国家(179336)
- 科学基金(153328)
- 社会(127009)
- 社会科(120560)
- 社会科学(120526)
- 省(110610)
- 基金项目(108146)
- 自然(101250)
- 自然科(98992)
- 自然科学(98963)
- 自然科学基金(97181)
- 划(93664)
- 教育(91909)
- 资助(83528)
- 编号(78568)
- 重点(64076)
- 发(63523)
- 成果(63157)
- 部(61376)
- 创(58113)
- 课题(55350)
- 科研(54520)
- 创新(54391)
- 国家社会(52990)
- 计划(52574)
- 期刊
- 济(185211)
- 经济(185211)
- 研究(118676)
- 中国(83804)
- 学报(70928)
- 农(70356)
- 科学(63518)
- 财(60349)
- 管理(57651)
- 大学(53118)
- 学学(50089)
- 农业(47363)
- 教育(43730)
- 融(38866)
- 金融(38866)
- 技术(36402)
- 业经(31215)
- 财经(30346)
- 经济研究(29971)
- 经(26036)
- 业(25997)
- 问题(25135)
- 版(20972)
- 统计(20575)
- 技术经济(20446)
- 贸(20108)
- 图书(19438)
- 科技(19230)
- 商业(19024)
- 策(18975)
共检索到617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滨 马永红
基于2004-2019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法(SDID)分析该倡议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倡议不仅显著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还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沿线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但对非沿线城市则具有“虹吸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资源禀赋和综合发展水平的城市的影响存在差异,对资源型城市和一线、新一线城市的政策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在“一带一路”倡议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地方政府应当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格局中;沿线城市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推进建设统一大市场;各地应当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芙蓉 胡北明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对外开放战略,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在理论机制分析基础上,本文采用2010~2017年国内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分析思路,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内沿线省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省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影响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环境、加大旅游投资、丰富旅游产品和便捷交通网络的双向促进作用等路径予以实现;且旅游接待水平的提升仍然是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后,应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政策,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提升地区旅游接待质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留所 胡健 卢山冰
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281个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识别了公众关注度作为中介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判定了沿线节点城市和周边区域间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但该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从影响机制来看,公众关注度会影响生产要素配置,提升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从空间效应来看,沿线城市虹吸周边地区的资源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厘清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对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唐睿 冯学钢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利用2000~2015年的数据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发展入境旅游的举措类型最为丰富,福建大力举办专题会议和主题节庆,广东号召民间积极参与,海南聚焦于境外市场开拓。利用双重差分检验可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的发展,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增长、企业数量的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均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培养旅游人才、完善旅游交通建设等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望春 李春华
在保险领域,一些学者注意到了宏观政策对保费增长的影响作用,例如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综合的保险制度等,但缺乏对近几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保费增长影响的定量探讨。笔者运用我国31个省份2006—2016年的相关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省份的保费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该倡议提出后逐年的影响效应显著加大,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省份保费收入增长的政策性和后续性影响作用。上述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笔者据此提出国家应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适时进行发展战略调整;保险公司应积极应对国家政策调整,特别是在货物出口保险方面进行险种开拓和创新,利用政策优势取得显著的保费收入增长。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保费收入 双重差分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磊 马欢
采用2010—2019年中国与各国开展进口贸易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事件冲击,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可以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进口规模和进口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可以扩大中国的进口规模,且效果稳健;其进口扩张效应在国内各地区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更有利于技术含量高、生产工序复杂的工业产成品以及零部件的进口。此外,对产品进口质量的实证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产品质量有提升作用,同时能优化产品结构,从而对经济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燕春蓉
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伙伴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与欧洲各国贸易的桥头堡和重要纽带,"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联系的重要举措。基于2000—2017年94个国家的数据,用事件评估的有效识别方法——双重差分法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影响及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贸易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却对中国向中东欧国家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地促进中国自中东欧沿海国家的进口贸易,降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投资自由度差异和贸易自由度差异,提高中东欧国家的人均GDP,进而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产生间接促进影响。为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应该充分发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各自比较优势,扩大相互之间贸易,进一步完善"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中东欧国家各自特点适时调整进出口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定清 余鑫月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风险投资是金融要素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一带一路”背景下风险投资对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值得探究。文章选取2009—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采用全要素生产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风险投资机构对位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企业的参与程度,对节点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拓展了“一带一路”微观经济效应的研究,为政府引导风险投资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吕越 田冀霖
文章采用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使用单时点和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促进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创新;其次,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合作创新、优化企业已有创新成果来促进企业进行高质量创新;再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新兴优势行业以及非国有企业高质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突出;最后,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促进效应得到了更高水平的激发,且这种影响对于面对高环境不确定性的企业更为突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寇明龙 孙慧 闫新杰
基于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省份经济数量和质量发展,但对经济发展数量的影响大于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基准回归结果的可靠性。(2)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一路”和高等收入省份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一带”和中高等收入省份。(3)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对外开放、城市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出差异性作用,正向局部中介效应显著。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经济发展 双重差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寇明龙 孙慧 闫新杰
基于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省份经济数量和质量发展,但对经济发展数量的影响大于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基准回归结果的可靠性。(2)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一路”和高等收入省份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一带”和中高等收入省份。(3)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对外开放、城市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出差异性作用,正向局部中介效应显著。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经济发展 双重差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瑞峰 李爽
利用Eviews8.0软件的BREAKLS功能寻找断点年份,并基于2010—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出口面板数据,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自"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程度较大,对中国经济发展规模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经济发展 断点回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雯 杨蓉
本文选取2010-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法 ,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程度;企业资源是提升国际化的路径,资源越充足提升作用就越显著;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更显著。结论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已对中国微观企业产生积极政策效应,由此应更加坚定推广"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心,政府在完善配套措施的同时应给予非国有企业更多重视,企业可利用自身资源,提升国际化水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晶 肖秋菊 陈天宇 黄晓磊 韦淼
文章旨在研究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高质量发展。东西方文化差异是阻碍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的一大障碍,世界级竞赛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传播呈现出多样化、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引擎,能够有效推动文化传播。由此提出政府应加大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成立相关的政策扶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仇娟东 葛立方 陈军梅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经济体保险业"促进效应"和"拖累效应"的逻辑框架,结合1998—2018年全球75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方法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经济体保险业发展的最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保险业发展的速度加快,但主要受沿线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和保险业发展水平滞后等因素的"拖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经济体保险业发展的最终效应并不显著;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经济体保险业发展的动态作用也不显著但"促进效应"逐步增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效率和控制腐败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城镇化水平、抚养比、话语权与问责制等变量的影响不显著或有负向影响,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市场力量及民间交流促进沿线经济体保险业发展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最后,从加强政策沟通、组建行业联盟、具体项目带动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对外贸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检验
“一带一路”倡议十年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成就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下绍兴外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阶段“走出去”企业税收争议解决机制的借鉴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投资促进效应——基于2005—2016年中国企业绿地投资的双重差分检验
“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贸易畅通——基于2006—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双重差分检验
“一带一路”倡议、金融发展与GVC地位
论“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