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6)
- 2023(9375)
- 2022(7506)
- 2021(6588)
- 2020(5700)
- 2019(13030)
- 2018(12567)
- 2017(25342)
- 2016(12947)
- 2015(14116)
- 2014(13628)
- 2013(13876)
- 2012(12691)
- 2011(10888)
- 2010(11274)
- 2009(10907)
- 2008(11179)
- 2007(10328)
- 2006(9157)
- 2005(8782)
- 学科
- 业(76458)
- 济(72404)
- 经济(72331)
- 企(71769)
- 企业(71769)
- 管理(57432)
- 方法(31018)
- 业经(26281)
- 财(25854)
- 数学(23362)
- 数学方法(23222)
- 农(21874)
- 务(20080)
- 财务(20065)
- 财务管理(20053)
- 企业财务(19061)
- 农业(16822)
- 技术(15918)
- 中国(14370)
- 策(13786)
- 划(13131)
- 制(13126)
- 企业经济(12052)
- 地方(12052)
- 理论(11697)
- 和(11531)
- 经营(11350)
- 贸(11204)
- 贸易(11197)
- 体(11173)
- 机构
- 学院(193561)
- 大学(187949)
- 济(93993)
- 经济(92713)
- 管理(82464)
- 理学(70844)
- 理学院(70278)
- 管理学(69557)
- 管理学院(69189)
- 研究(57646)
- 中国(47850)
- 财(45621)
- 京(37648)
- 财经(35818)
- 经(32540)
- 江(30180)
- 科学(29582)
- 经济学(29216)
- 农(28680)
- 所(27707)
- 经济学院(26706)
- 财经大学(26333)
- 中心(25899)
- 商学(25832)
- 商学院(25621)
- 研究所(24265)
- 业大(23874)
- 北京(23416)
- 州(23140)
- 经济管理(22868)
- 基金
- 项目(120471)
- 科学(98762)
- 基金(91764)
- 研究(90648)
- 家(77494)
- 国家(76781)
- 科学基金(69516)
- 社会(62705)
- 社会科(59854)
- 社会科学(59840)
- 基金项目(48193)
- 省(46886)
- 自然(43212)
- 自然科(42378)
- 自然科学(42369)
- 自然科学基金(41713)
- 教育(40152)
- 划(36967)
- 资助(36916)
- 编号(34417)
- 业(31602)
- 创(28747)
- 部(27459)
- 国家社会(27025)
- 重点(26378)
- 发(26291)
- 成果(26145)
- 创新(25821)
- 制(25457)
- 人文(24923)
- 期刊
- 济(107858)
- 经济(107858)
- 研究(60174)
- 财(40627)
- 管理(37967)
- 中国(34993)
- 农(27240)
- 科学(23309)
- 学报(21304)
- 融(19386)
- 金融(19386)
- 技术(19354)
- 财经(18997)
- 业经(18822)
- 农业(18718)
- 经济研究(18087)
- 大学(18002)
- 学学(17274)
- 经(16546)
- 问题(14029)
- 技术经济(13905)
- 业(12797)
- 贸(12494)
- 教育(12234)
- 财会(11931)
- 世界(11327)
- 国际(11132)
- 现代(10813)
- 商业(10720)
- 经济管理(10401)
共检索到297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俊成 李建军
基于2009-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相关企业海外投资的增进效应明显,而加大税收返还力度和提高信贷规模是“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机制。基于企业海外投资模式的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地投资,同时对企业的跨国并购亦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海外投资 绿地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建军 李俊成
本文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扩大了相关企业的信贷融资规模,而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改善财务状况是"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信贷融资的重要机制。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增进效应在外向型节点城市、商贸服务产业以及大型企业中更突出,且不存在所有制歧视。此外,"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有效降低相关企业的融资成本与融资交易成本。本研究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高"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效率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萍
在阐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其投资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风险、市场风险、资源风险、能力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而构建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评价体系,对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海外投资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分析结果,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海外投资 风险评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岩 王笑娴
自中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资本加快了在海外市场的流动。企业在获得投资机遇的同时也伴随诸多风险,包括宏观结构层面的传统风险和微观个体层面的非传统风险。非传统风险通常嵌入于东道国复杂的社会关系,具体发生在跨国企业与东道国民众、劳工、工会等次级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中,涉及劳动关系、环境冲突、文化差异、海外犯罪、商业贿赂、突发公共事件等方面,影响着跨国企业与当地社群的紧张局势。通过分析非传统风险类型划分、内在机理和演变过程,立足于中国企业实践案例,非传统风险类型学分析框架可以由以上6个方面切入构建。为防范和化解非传统风险,中国企业应熟悉东道国劳动法规,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企业跨文化建设,中国政府应完善商业贿赂、打击海外犯罪的相关立法,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强国令 徐会杰
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投资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作为一项经济合作倡议,通过缓解对外投资风险、提供大量投资机会、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显著增加了倡议支持企业的投资水平;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该倡议的提出,改善了资本市场环境,激励企业实施更加积极的战略,进而增加企业的投资。另外,依据企业性质和制度环境的差异进行了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在非国企、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公司战略的角度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支持了倡议的正面经济效应,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公司战略 企业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作利 姜美玲
投资是发展的重要动力,监管不当会对东道国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导致东道国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而中断海外投资项目的发展,这从本质上不利于一国海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意味着必须要规范我国海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提高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适应能力,因此,总结海外投资政策及法律中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规范和指引海外投资行为的具体内容尤为关键,并且分析发现虽然我国的海外投资政策对于海外投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巨大,但是整体不够体系化和规范化。基于此,要构建海外投资法律制度体系,设立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促进“优质投资”,做好海外投资可持续性宣传和危机公关,实现东道国可持续性减贫探索的新路径,以期待更好地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卫东 闫泓汀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走出去"倡议的提出,海外投资法律风险已经成为海外投资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带一路"沿线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背景的不同,所引发的法律风险类型主要有法律政策变动风险、政治因素法律风险、环境保护法律风险、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风险和劳工权益保障法律风险;面对这些法律风险我国企业也并非束手无策,本文从如何转变海外投资立法指导思想、健全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完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三方面入手,对海外投资法律风险进行化解,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安然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企业进行海外项目投资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大。但是,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风险问题,理论界对如何进行海外投资风险的防控尚未给出明确的回答。文章以新希望六和公司为例,从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六个维度,分析企业海外投资将会面临的投资风险、产生原因及相应的防控措施,并提出了企业规避风险措施。
关键词:
海外投资风险 防控模式 内部控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涛 刘亿 刘笑萍
日本由"贸易立国"向"海外投资立国"转变过程中,多元、完善的金融体系给予企业海外投资强有力支持,包括审时度势放松资本管制、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建设、海外投资保险建设、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等,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风险抵抗能力。目前,我国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体系已经相对完备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为更加有效发挥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撑作用,需要根植中国国情,借鉴日本发展经验,以市场化为原则发挥成本和政策支持等优势,整合政策性、商业性和开发性金融资源,提升国际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秋旺 蔡雪雄 刘斌
文章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准自然实验,以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彰显了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渠道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两个渠道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在重点合作行业、重污染合作行业、国有企业、非节点城市企业中表现更强。文章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提升企业ESG表现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桂军 卢潇潇
近年来,中国应该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产业升级归根结底是产业内代表性企业是否实现优化升级,"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其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地助推中国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表征的企业升级,当利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进行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地,本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中国产业分为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瓶颈产业,并从研发创新视角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各产业中企业升级的作用路径,结合实证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研发创新助推中国企业升级,且对瓶颈产业的企业升级影响最大,其次为新兴产业和成熟产业;此外,本文还根据产权性质进行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同时助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升级,这一结论意味着,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国进民进"的新格局。本文不仅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升级提供了微观证据,而且对于国家制定政策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后续部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翔 徐颖 喻子秦 葛格
“一带一路”倡议在为国内企业提供战略机遇的同时,也对企业的投资能力提出了挑战。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试图从企业信息透明度视角考察“走出去”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此外,从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角度来说,“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为缓解企业投资过度。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和富余能源产业企业的投资效率有更显著的提升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毅
“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效应一直备受关注,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会产生系统性的影响。本文视“一带一路”倡议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差分模型(DID)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实体投资的影响,试图从微观企业实体投资角度揭示“一带一路”倡议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的实体投资存在正向促进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后企业的实体投资规模明显提升。本文进一步检验发现,在企业战略差异更大以及国有企业中,“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实体投资的提升更显著。最后,对其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在提升企业实体投资的基础上,对金融化投资起到了抑制作用,本文研究也为抑制企业“脱实向虚”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欣 陈铄
以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1~2017年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倍差法系统地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效应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利用古代"丝绸之路"作为工具变量以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其结果依然不变;进一步将投资效率划分成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之后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降低融资约束缓解企业投资不足,却提升了代理成本进而加剧了企业投资过度。此外,根据企业产权属性划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受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正面影响,意味着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下,中国经济已逐渐形成"国民同进"的新格局。因此,政策上应积极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拓宽"一带一路"倡议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丝绸之路 企业投资效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春艳 赵军
本文使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数据,将对外投资总量分解为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解释了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增长的路径。研究发现: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是“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总量增长的路径;从投资方式看,跨国并购的集约边际增长强于绿地投资,扩展边际增长弱于绿地投资;从投资方向看,对顺梯度国家的投资二元边际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对逆梯度国家作用相反;从行业类别看,交通与能源行业的对外投资二元边际增长的提高作用更优。机制检验表明,增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长的稳定性应进一步提高“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建设对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