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54)
2023(20662)
2022(17178)
2021(16027)
2020(13644)
2019(30992)
2018(30723)
2017(58328)
2016(31570)
2015(35502)
2014(34819)
2013(34337)
2012(30912)
2011(27581)
2010(27737)
2009(26078)
2008(25674)
2007(22659)
2006(19906)
2005(18215)
作者
(89637)
(74860)
(74455)
(70740)
(47539)
(35587)
(33602)
(29086)
(28374)
(26633)
(25497)
(25123)
(23853)
(23820)
(23157)
(22943)
(22175)
(21781)
(21584)
(21462)
(18538)
(18385)
(18278)
(17116)
(16878)
(16843)
(16499)
(16421)
(14989)
(14659)
学科
(132018)
经济(131834)
(107066)
管理(102196)
(94227)
企业(94227)
方法(59354)
数学(49339)
数学方法(48570)
(39950)
(38327)
中国(36607)
业经(36245)
(29064)
(26591)
财务(26514)
财务管理(26471)
(26076)
农业(26062)
贸易(26058)
(25436)
企业财务(25086)
理论(22743)
(22623)
技术(22520)
地方(21755)
(21280)
银行(21236)
(21167)
(21075)
机构
学院(445541)
大学(444358)
(188180)
经济(184687)
管理(174182)
理学(149949)
研究(149210)
理学院(148379)
管理学(145610)
管理学院(144789)
中国(117476)
(93994)
科学(89100)
(88976)
(76775)
(74492)
财经(70149)
中心(68109)
研究所(67274)
(66466)
业大(66258)
(63972)
农业(60360)
北京(59070)
经济学(57878)
(54190)
(54132)
师范(53552)
经济学院(52139)
(52069)
基金
项目(296977)
科学(235515)
基金(219035)
研究(213702)
(192318)
国家(190739)
科学基金(164529)
社会(138385)
社会科(131324)
社会科学(131292)
基金项目(114650)
(114482)
自然(107291)
自然科(104936)
自然科学(104907)
自然科学基金(103066)
教育(98855)
(96880)
资助(90309)
编号(84096)
成果(67759)
重点(67195)
(66103)
(63687)
(62926)
创新(59124)
课题(58548)
国家社会(58495)
科研(57118)
教育部(57001)
期刊
(206454)
经济(206454)
研究(130809)
中国(89644)
(72199)
(70525)
管理(69807)
学报(69475)
科学(65457)
大学(54089)
学学(51114)
农业(47908)
教育(44246)
(42598)
金融(42598)
技术(40739)
财经(35256)
经济研究(33897)
业经(33632)
(30379)
(28674)
问题(27233)
(24108)
技术经济(23161)
统计(22564)
国际(22476)
(21596)
世界(21540)
(20869)
现代(20264)
共检索到669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雯  杨蓉  
本文选取2010-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法 ,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程度;企业资源是提升国际化的路径,资源越充足提升作用就越显著;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更显著。结论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已对中国微观企业产生积极政策效应,由此应更加坚定推广"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心,政府在完善配套措施的同时应给予非国有企业更多重视,企业可利用自身资源,提升国际化水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惠  麦力开·色力木  
本文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研发强度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升大规模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且对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相对于内向型城市节点,"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外向型节点城市企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国际化范围的扩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琦  
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我国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本文通过原产国形象理论视角,系统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制造业带来的影响,发现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改变我国制造业低价廉质的刻板印象,实现我国制造产品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迈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品牌影响力。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来实现我国制造业品牌国际化发展的建议,从而使我国更快、更好地由"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转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燕春蓉  
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伙伴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与欧洲各国贸易的桥头堡和重要纽带,"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联系的重要举措。基于2000—2017年94个国家的数据,用事件评估的有效识别方法——双重差分法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影响及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贸易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却对中国向中东欧国家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地促进中国自中东欧沿海国家的进口贸易,降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投资自由度差异和贸易自由度差异,提高中东欧国家的人均GDP,进而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产生间接促进影响。为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应该充分发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各自比较优势,扩大相互之间贸易,进一步完善"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中东欧国家各自特点适时调整进出口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瑞瑞  刘永旺  古丽娜尔·玉素甫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增长。文章基于2003—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6个国家面板数据,通过OLS、SLM、SEM回归方法论证了我国对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空间效应。以东道国市场潜力及制造业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以制造业OFDI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发现: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场潜力影响显著;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存在多重效应,包括空间集聚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第三国效应;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空间效应主要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对制造业OFDI有显著推动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涛  刘灼  陈海峰  向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此打造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内在驱动力,构建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制度距离是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制约因素,深刻地影响着跨国经济活动。本文建立五维制度距离指数,划分为正式制度距离与非正式制度距离,使用引力模型探讨制度距离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法距离和知识距离强化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意愿,而经济距离、外交距离则相反;区分"一带"与"一路"不同板块国家,发现中国企业具有倾向性;区分差异化地理位置,发现中国企业在亚洲和欧洲的情况略有差异,其更偏向同属于亚洲区域,且文化距离相差较大的国家。本文结论为优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机制,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深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振  张婷  
基于制度理论,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DID),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关系,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和世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给予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制度支持,促进了企业研发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和低世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境之下,"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娟  胡婕  朱卫未  
以201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制造企业升级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整体上可以显著推动以全要素生产率量化的中国制造企业升级,而且随着政策稳步推进,正向推动作用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这一促进作用依然显著;基于价值链理论,进一步将我国制造企业划分为低端制造企业、中端制造企业、高端制造企业,从技术创新视角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类型制造企业的影响效果和路径,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技术创新路径对高端制造企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大,依次是中端制造企业、低端制造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陆毅  吴嵩博  王勇  
本文采用目前可获得数据中较详实和准确的2005—2016年《全球企业绿地投资数据库》,运用事件评估的有效识别方法——双重差分法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进行全方位的评析。主要结论是: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的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项目数增长幅度达32%左右,且一系列的有效性和稳健性检验均表明这一促进效应显著存在。其次,"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绿地投资的积极促进效应通过"五通"实现,即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再次,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地理上,"一带一路"倡议更显著地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与中国邻近"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增长,且对高政治风险经济体的投资不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从投资动态来看,现阶段"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主要表现为集约边际的扩张,即主要带动已有投资基础或投资项目经济体的投资增长。此外,基于三重差分估计的结果看,在行业上,该倡议的对外投资促进效应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关领域;在投资来源上,该倡议尚未对"一带一路"重点省份产生显著的投资促进效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国华  陈岩  
印尼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潜力大、国内需求增长迅速、劳动力供给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再加上印尼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力吸引外国投资的政策,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印尼直接投资带来了很多机遇。文章具体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印尼直接投资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进入模式问题、投资区域问题、前期调研问题、本土化问题、跨文化管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政府关系问题、融资问题、控制汇率风险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桂军  卢潇潇  
近年来,中国应该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产业升级归根结底是产业内代表性企业是否实现优化升级,"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其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地助推中国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表征的企业升级,当利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进行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地,本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中国产业分为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瓶颈产业,并从研发创新视角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各产业中企业升级的作用路径,结合实证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研发创新助推中国企业升级,且对瓶颈产业的企业升级影响最大,其次为新兴产业和成熟产业;此外,本文还根据产权性质进行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同时助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升级,这一结论意味着,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国进民进"的新格局。本文不仅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升级提供了微观证据,而且对于国家制定政策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后续部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俊  
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市场经济环境出现了复杂的变化,经济增长乏力的态势亟待改善。我国在这一经济环境下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倡议,要建设新时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国内、国际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开拓新的空间。本文主要针对"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下江苏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发展进行研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军  甘劲燕  杨学儒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和转型升级战略决策的重要政策情境,学界广泛关注其出口贸易效应和对外投资效应,但多为宏观中观层面研究,缺乏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路径及后果的知识。案例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推力和拉力效应,"推力"主要源于市场竞争压力、政府推力、舆论推力与利益相关者推力;而"拉力"则主要表现为新的市场机会、出口固定成本降低、出口边际成本降低、投资壁垒减少和融资成本的变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推力和拉力效应凸显,企业"主动"或"被动"重新识别地域性机会、产业机会或全球价值链重构机会而实施转型升级,形成三条具有代表性的路径为:依托管理变革能力在省内、国内和国际等层面实施空间转移战略,利用公司创业能力择机实施跨业转型,基于突出的创新和市场能力着力打造自主价值链的一体化战略。进一步地,不同企业(如国有和民营)推力和拉力效应的内涵存在差异,能力基础存在差异,而机会窗口是外部环境变化与企业资源和能力共同结合的产物,因此,它们可能识别和开发的机会存在较大差异。特别地,"一带一路"倡议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决策的影响较弱;同时,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中没有识别出跨业转型。该研究夯实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外投资效应的微观基础,阐明了其影响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机制,为企业在新时代结合实际选择转型升级路径、切实有效地推进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建忠  肖雨彤  施文雨  
"一带一路"合作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倡议,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能源投资提供了良好契机,近年来,中国对外能源投资呈规模不断扩大、效率逐渐提升和投资地区较为集中的趋势。文章基于美国企业研究所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开的2005~2018年"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运用三重差分法研究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能源投资的促进效应。主要结论有: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规模的增长,其中能源行业促进效应突出,且该实证结果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检验;其次,通过投资形式比较发现中国企业对外能源投资以跨国并购方式为主且跨国并购投资效应显著高于绿地投资;再次,通过投资区位比较发现海上丝绸之路能源投资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陆上丝绸之路,另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受益地区为亚洲地区;最后,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能源中以天然气和煤炭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能源对沿线投资产生的促进效应较为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红  
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主要是民营中小型企业参与其中,多以欧美发达国家为目的地,且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我国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空间、给国内过剩产能转移提供了新去向,也给制造业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提供了机会。应综合借鉴以市场为导向的美国模式和以成本为导向的日本模式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海外转移模式、制定完善的制造业海外转移政策体系、加快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重视制造业海外转移软实力建设,不断促进我国制造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转移,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