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8)
- 2023(13643)
- 2022(11534)
- 2021(10580)
- 2020(9041)
- 2019(20649)
- 2018(19930)
- 2017(38216)
- 2016(20030)
- 2015(21808)
- 2014(20889)
- 2013(20294)
- 2012(18169)
- 2011(16116)
- 2010(15571)
- 2009(13958)
- 2008(13240)
- 2007(10971)
- 2006(9274)
- 2005(7701)
- 学科
- 济(81963)
- 经济(81883)
- 管理(55613)
- 业(51173)
- 企(41942)
- 企业(41942)
- 方法(40332)
- 数学(35872)
- 数学方法(35391)
- 贸(24023)
- 贸易(24010)
- 易(23310)
- 中国(22186)
- 财(20331)
- 农(19134)
- 业经(16442)
- 地方(16378)
- 学(14342)
- 务(13028)
- 财务(12985)
- 财务管理(12958)
- 农业(12704)
- 企业财务(12209)
- 制(12128)
- 环境(12111)
- 技术(12032)
- 理论(11582)
- 关系(11079)
- 银(10528)
- 银行(10491)
- 机构
- 大学(270181)
- 学院(267842)
- 济(114069)
- 经济(112041)
- 管理(106804)
- 理学(94222)
- 理学院(93191)
- 管理学(91384)
- 管理学院(90885)
- 研究(88108)
- 中国(64496)
- 京(55203)
- 科学(54532)
- 财(48426)
- 农(45952)
- 业大(43159)
- 所(42100)
- 中心(41498)
- 财经(40091)
- 研究所(38757)
- 江(37434)
- 经(36854)
- 农业(36519)
- 经济学(35629)
- 北京(33119)
- 院(33117)
- 范(32861)
- 经济学院(32551)
- 师范(32413)
- 财经大学(30242)
- 基金
- 项目(197505)
- 科学(156765)
- 基金(147896)
- 研究(136602)
- 家(131494)
- 国家(130524)
- 科学基金(113042)
- 社会(90842)
- 社会科(86621)
- 社会科学(86600)
- 基金项目(78869)
- 自然(75349)
- 省(75146)
- 自然科(73793)
- 自然科学(73772)
- 自然科学基金(72428)
- 划(64320)
- 教育(62383)
- 资助(59250)
- 编号(52246)
- 重点(44482)
- 部(43354)
- 创(41783)
- 发(41472)
- 国家社会(39520)
- 成果(39451)
- 创新(39130)
- 科研(39103)
- 教育部(37468)
- 计划(37127)
共检索到375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蓓文 王跃
本文基于2000—2020年我国29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效应。研究表明:整体上,“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地促进了城市进出口贸易增长。机制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促进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提升进出口贸易质量,产生贸易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体现在优化对外政策环境、改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强对外经贸合作、增进人文交流四个方面。异质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城市的贸易效应大于东部城市。省际交界城市的贸易效应大于非省际交界城市,但交界城市存在最优数量。出口贸易效应在存在1个交界城市时达到最优,而进口贸易效应在存在2个交界城市时达到最优。城市工业化程度的提升会削弱进口贸易效应,而对出口贸易效应的异质性影响则不明显。城市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越高,贸易效应越小。此外,本文还发现收入不平等的加剧会抑制这种贸易效应的产生。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充分认识我国国情,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华华 赵凯 徐圣翔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与区域治理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贸易畅通是重点内容。本文以全球110个国家为样本,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6—2018年各国贸易层面的基础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识别"一带一路"倡议效果,全方位评析"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贸易畅通方面的促进效应。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促进了对外贸易畅通,并且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政策便利、设施联通以及文化效应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霍忻 包国军
近年来,我国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双边贸易规模不断增加,贸易品种更加丰富,贸易质量稳步提升。文章选取泰国、越南、印度、俄罗斯等20个沿线重点国家为样本,运用贸易引力模型,从政治、经济、基础设施等10个维度出发,实证检验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国别影响因素,并测算了双边贸易潜力值。研究发现,经济规模、需求水平、港口基础设施水平、物流绩效指数、国际组织加入情况以及双边互认协议签署情况对我国与沿线国家间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经济规模和需求水平构成两国贸易需求基础;港口基础设施和物流绩效指数为提高双边贸易运输效率提供先决条件;加入国际组织和签署互认协议弱化了双边贸易障碍,上述正向因素共同支撑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高质量发展。地理距离与贸易通关时间对双向贸易影响显著为负,较远的地理距离和较长的通关时间不利于双边贸易的高效运行;制度因素对双边贸易影响显著,但存在正负交替特征,主要归因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体系的较大差异和不稳定。同时,我国与沿线国家间双边贸易由贸易潜力再造型转向贸易潜力巨大型,贸易潜力得到不断释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陆毅 吴嵩博 王勇
本文采用目前可获得数据中较详实和准确的2005—2016年《全球企业绿地投资数据库》,运用事件评估的有效识别方法——双重差分法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进行全方位的评析。主要结论是: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的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项目数增长幅度达32%左右,且一系列的有效性和稳健性检验均表明这一促进效应显著存在。其次,"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绿地投资的积极促进效应通过"五通"实现,即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再次,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地理上,"一带一路"倡议更显著地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与中国邻近"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增长,且对高政治风险经济体的投资不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从投资动态来看,现阶段"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主要表现为集约边际的扩张,即主要带动已有投资基础或投资项目经济体的投资增长。此外,基于三重差分估计的结果看,在行业上,该倡议的对外投资促进效应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关领域;在投资来源上,该倡议尚未对"一带一路"重点省份产生显著的投资促进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建忠 肖雨彤 施文雨
"一带一路"合作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倡议,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能源投资提供了良好契机,近年来,中国对外能源投资呈规模不断扩大、效率逐渐提升和投资地区较为集中的趋势。文章基于美国企业研究所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开的2005~2018年"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运用三重差分法研究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能源投资的促进效应。主要结论有: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规模的增长,其中能源行业促进效应突出,且该实证结果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检验;其次,通过投资形式比较发现中国企业对外能源投资以跨国并购方式为主且跨国并购投资效应显著高于绿地投资;再次,通过投资区位比较发现海上丝绸之路能源投资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陆上丝绸之路,另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受益地区为亚洲地区;最后,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能源中以天然气和煤炭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能源对沿线投资产生的促进效应较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叮波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因长期以来存在诸多发展制约,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较弱。因此,广西必须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并逐渐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造平台、提质量、避壁垒、调结构、降成本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产品 贸易 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亚峰
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推进,中国迫切需要对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作出评估。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数据,实验检验了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多元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构建风险防范机制等措施,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燕春蓉
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伙伴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与欧洲各国贸易的桥头堡和重要纽带,"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联系的重要举措。基于2000—2017年94个国家的数据,用事件评估的有效识别方法——双重差分法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影响及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贸易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却对中国向中东欧国家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地促进中国自中东欧沿海国家的进口贸易,降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投资自由度差异和贸易自由度差异,提高中东欧国家的人均GDP,进而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产生间接促进影响。为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应该充分发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各自比较优势,扩大相互之间贸易,进一步完善"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中东欧国家各自特点适时调整进出口结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边婧 张曙霄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代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基于2003—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均显著为正,但对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区分投资目标国后发现,中国在新兴经济体投资具有显著的出口促进作用,而在非新兴经济体投资具有显著的进口促进作用。进一步地,将贸易进出口产品区分为初级制成品、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发现中国在非新兴经济体投资的贸易效应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进口规模的促进作用;在新兴经济体则更多地表现为技术制成品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而对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的进口存在替代效应。因而,应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力度,实施"因国施策"的贸易策略,实现与不同类型国家的产业优势互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良翌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对外贸易、交通运输与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推进"一带一路"的深化合作与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而言,代表着新的契机。在我国航空货运向航空物流方向转型阶段,对外贸易与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一带一路"的平稳实施也有着重要意义。对我国航空物流与对外贸易的协同关系、航空物流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价值链、供给链、服务链和协作链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贸易 航空物流 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丽珍 张兴国
"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得我国与沿线各国贸易来往日益频繁,深化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本文从整体、地区和代表国家三个角度出发检验我国对外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旨在为我国各地区借力"一带一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结果表明:在整体上,相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国存在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和劳动力要素比较优势。在地区中,相对于东亚、中亚、东南亚、中东欧,我国表现出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和劳动力要素比较劣势;相对于南亚、西亚北非,我国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在国家中,相对于蒙古、泰国、缅甸、伊拉克、俄罗斯、马其顿和摩尔多瓦,我国表现出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康益敏 朱先奇 李雪莲
随着"一带一路"对外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贸易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并且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门槛效应的研究,有利于中国最大化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2016年对外贸易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回归PTR模型,实证检验制度质量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对外贸易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力和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对外贸易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市场规模则对中国对外贸易有显著的负影响;制度质量会促进中国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对外贸易,抑制中国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对外贸易。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会君
跨境电商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本文对跨境电商发展影响对外贸易的理论进行梳理,从贸易距离异质性的视角检验跨境电商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可通过缩短地理距离来拉动双边贸易增长。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跨境电商可通过缩短地理距离间接刺激中国与"一带一路"贸易伙伴国家的出口或进口贸易。基于此,本文提出构建良好的跨境电商支撑体系,充分发挥跨境电商在促进对外贸易方面的优势等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扬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得我国逐渐摆脱对外传统市场的依赖;贸易方式开始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进出口商品构成变化显著;贸易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且与沿线国家贸易结合度上升。未来应借助"一带一路"的实施,强化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机制,并以产能合作为切入点开展错位竞争,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以实现区域内命运共同体的最终发展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薇丹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当下整体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积极作用,并寻求合理的发展规划。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积极作用 规划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民族自治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省际对外直接投资能提升技术创新效率吗?——基于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的实证检验
“一带一路”倡议、东道国制度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基于动态面板数据GMM的经验考量
“逆全球化”背景下区域贸易协定效度检验——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
人民币储备需求的驱动因素——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证检验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的人民币货币篮绩效检验
“一带一路”倡议下提升广西对外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互补关系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扮演了什么角色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现状与影响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