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38)
2023(13798)
2022(11435)
2021(10952)
2020(8514)
2019(20056)
2018(19578)
2017(34739)
2016(19676)
2015(22449)
2014(22344)
2013(21650)
2012(20840)
2011(19352)
2010(19697)
2009(17942)
2008(17948)
2007(16205)
2006(14720)
2005(13920)
作者
(54559)
(45482)
(45209)
(43037)
(29093)
(21939)
(20583)
(17589)
(17558)
(16483)
(15615)
(15413)
(14736)
(14577)
(14337)
(14122)
(13634)
(13251)
(13208)
(13151)
(11838)
(11136)
(11073)
(10477)
(10258)
(10243)
(10144)
(10066)
(9271)
(9052)
学科
(84780)
经济(84706)
管理(46288)
(42907)
中国(33704)
(31961)
企业(31961)
方法(27214)
(24031)
数学(23340)
数学方法(22982)
地方(22530)
教育(21829)
(18355)
贸易(18334)
业经(18135)
(17767)
(17381)
(16515)
(16499)
农业(16040)
(15348)
(14927)
金融(14926)
(14869)
银行(14849)
(14531)
理论(14394)
地方经济(12528)
环境(12503)
机构
大学(276134)
学院(271748)
(114814)
经济(112375)
研究(109608)
管理(91497)
中国(80914)
理学(76323)
理学院(75236)
管理学(73803)
管理学院(73266)
(63023)
科学(62509)
(55947)
(52421)
研究所(50205)
中心(47820)
(46899)
师范(46559)
(43498)
(43355)
北京(42139)
财经(39965)
(39414)
师范大学(38080)
教育(37822)
(36430)
经济学(35757)
(34813)
业大(34579)
基金
项目(168332)
科学(133660)
研究(132550)
基金(118854)
(103069)
国家(102064)
科学基金(85335)
社会(83228)
社会科(78664)
社会科学(78648)
教育(66760)
(64538)
基金项目(60117)
(56760)
编号(55079)
自然(50126)
资助(49134)
成果(49057)
自然科(48977)
自然科学(48967)
自然科学基金(48085)
(42601)
课题(42574)
重点(40083)
(39573)
发展(35200)
(35188)
(34703)
(34592)
(34587)
期刊
(139462)
经济(139462)
研究(99794)
中国(74901)
教育(62863)
(42330)
学报(40181)
(38783)
科学(38275)
管理(37340)
大学(32250)
农业(29390)
(29279)
金融(29279)
学学(28350)
技术(27224)
经济研究(23014)
业经(21189)
财经(20521)
(18548)
(18058)
问题(17864)
国际(17790)
(16832)
世界(16815)
职业(16131)
(15280)
论坛(15280)
图书(15221)
技术经济(12746)
共检索到461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体荣   段寻   吴坚  
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首个十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最成功的案例之一。研究依托人员、领域、治理的框架分析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发现学生流动的主体性地位持续强化、教师流动取得优先性和战略性地位、教育合作领域更加立体化和协同化、教育合作制度与治理体系持续优化。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存在中国面临教育合作需求增长与外部竞争加剧、东盟各国教育现代化转型与需求收缩、渠道数字化的系统性变革等挑战。为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可对接区域教育合作的新需求,推动学生流动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定位区域教育合作的新结构,打造层次多样、供给充足的教师队伍;扩展区域教育合作的新领域,建立更具韧性的教育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区域教育合作的制度,推动教育合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东盟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者与参与者,近年来,双边农产品贸易急剧飙升,成效显著,东盟已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于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格局、产品结构、消费层次等互补优势,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构建区域性农产品贸易合作新体系,未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东盟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者与参与者,近年来,双边农产品贸易急剧飙升,成效显著,东盟已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于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格局、产品结构、消费层次等互补优势,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构建区域性农产品贸易合作新体系,未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玲   安立魁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作为与“一带一路”具有极高耦合关联度的高职教育,其国际化发展成就卓著:中外合作办学洼地拓荒,高地崛起;国际人才培养宏微兼具,特色鲜明;对外教育服务联盟聚力,抱团出海;职教品牌输出多维有为,量质齐升。但是,深度审视后发现,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办学结构不良,合作办学未能跟上经济社会新的开放态势;供需匹配不够,高技能人才培养未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需求;校企合作不足,产业和教育国际化发展未能实现同频共振。未来高职教育要对接供需两端,践行双循环供需平衡的国际化发展路向;深化产教融合,开拓国际化发展的新航道;聚焦数字赋能,打造新时代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金字招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留所   胡健   卢山冰  
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281个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识别了公众关注度作为中介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判定了沿线节点城市和周边区域间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但该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从影响机制来看,公众关注度会影响生产要素配置,提升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从空间效应来看,沿线城市虹吸周边地区的资源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厘清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对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云倩  
东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优先方向,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中国—东盟之间将产生较大规模的金融需求。目前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与东盟的金融合作,满足日益增长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建议采取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面向东盟的金融市场合作、搭建中国—东盟金融数据信息共建共享平台、稳步推动跨境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合作等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袁永友  
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从“贸易畅通”的角度对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深度总结很有必要。本文基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了“一带一路”贸易畅通下物流畅通、跨境电商、服务外包和数字贸易发展对服务贸易影响,阐述了“一带一路”为服务贸易带来的新机遇、新热点、新技术、新贡献等助推作用及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推进服务贸易深度合作,升级创新传统服务贸易,对接我国自贸区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服务贸易,实施服务贸易重点示范项目,建立服务贸易数据大平台,拓宽数字贸易发展领域,推动服务贸易规则对接等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邱玲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绍兴需要以全球的视野格局来考量自身的经济发展,为迈向外贸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寻找方向和抓手。本文选取2013年到2021年绍兴对外贸易相关数据,从“一带一路”倡议视角出发,根据绍兴市贸易发展现状、特点,分析了绍兴外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立足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产业链上流的高端产业集群;瞄准市场需求,打造特色外贸智慧发展平台;强化数字领域合作,实施传统贸易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提高自身市场开拓能力,实施品牌出海计划的优化路径,对提升自身实力,加快融入世界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晔  茹蕾  杨光  陈瑞剑  
东盟地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优势互补、基础良好、成效显著,农业投资合作发展尤为迅速。东盟在中国农业对外投资中地位显著,中国在东盟农业投资企业数量多、投资金额大、合作领域和产业链广泛,带动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政府间合作正在由援助、技术合作向战略顶层对接全面拓展,企业投资合作正在从独立经营模式向园区集聚模式转型。下一步,建议从战略对接、产业合作、模式创新、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推动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磊  马欢  
采用2010—2019年中国与各国开展进口贸易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事件冲击,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可以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进口规模和进口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可以扩大中国的进口规模,且效果稳健;其进口扩张效应在国内各地区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更有利于技术含量高、生产工序复杂的工业产成品以及零部件的进口。此外,对产品进口质量的实证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产品质量有提升作用,同时能优化产品结构,从而对经济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定清  余鑫月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风险投资是金融要素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一带一路”背景下风险投资对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值得探究。文章选取2009—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采用全要素生产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风险投资机构对位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企业的参与程度,对节点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拓展了“一带一路”微观经济效应的研究,为政府引导风险投资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一民   万秀兰  
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既是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使命,中非双方多年来的交流合作也为职业教育合作打下良好的政策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在推进非洲职业教育发展、助力中非合作走深走实、推动非洲职教观念革新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中国还需与非方共同携手,通过开展多元合作、扩大国际话语,加强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标准建设、提升品牌影响,政校行企协同、强化经费保障等方面,不断深化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服务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鑫  
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形成了政府主导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职业教育人员跨境流动合作模式、职业教育配合企业"走出去"鲁班工坊模式、职业教育中外校校合作办学模式以及校企合作共建境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模式等主要模式。应当从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要素跨国流动体制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信息共享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质量保障机制以及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磬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提供了历史机遇,在这一背景下,职业院校应以联盟的形式"抱团出海",积极向外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文章厘清了"一带一路"倡议下职教联盟的内涵和特征,剖析了现阶段职教联盟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职教联盟发展的可行路径,包括塑造品牌文化、建设治理结构体系、打造"五大平台"。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兰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精雕细琢等不同阶段的努力,“一带一路”十年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共建范围逐渐扩大,规制对接日益深化;对外投资稳步增长,工程建设质量提高;设施联通不断加强,国际贸易质效双升;人文交流更加密切,民心相通显著增强。新发展阶段,面对全球政治不稳定、经济复苏乏力、大国博弈加剧带来的风险挑战,建议从加强国家风险监测与防控、创新发展模式、调整战略方针、增强战略主动着手,增强发展韧性、提高发展质量、激活发展活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