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4)
- 2023(11945)
- 2022(9669)
- 2021(8998)
- 2020(7612)
- 2019(17314)
- 2018(16856)
- 2017(32594)
- 2016(16954)
- 2015(18888)
- 2014(18312)
- 2013(18785)
- 2012(17349)
- 2011(15634)
- 2010(15984)
- 2009(15422)
- 2008(15573)
- 2007(14203)
- 2006(12756)
- 2005(11903)
- 学科
- 济(86794)
- 经济(86693)
- 业(86007)
- 企(68742)
- 企业(68742)
- 管理(60390)
- 农(45703)
- 方法(35322)
- 农业(30270)
- 业经(29129)
- 数学(27651)
- 数学方法(27496)
- 财(26755)
- 中国(23652)
- 务(19178)
- 财务(19161)
- 财务管理(19145)
- 制(18184)
- 企业财务(18176)
- 贸(17508)
- 贸易(17496)
- 易(17128)
- 技术(16546)
- 策(16268)
- 体(14703)
- 划(14134)
- 地方(13518)
- 和(13342)
- 银(11928)
- 银行(11924)
- 机构
- 学院(254181)
- 大学(249018)
- 济(125415)
- 经济(123682)
- 管理(104635)
- 理学(89941)
- 理学院(89168)
- 管理学(88286)
- 管理学院(87809)
- 研究(85207)
- 中国(71384)
- 财(56098)
- 京(51357)
- 农(50913)
- 财经(44330)
- 科学(44300)
- 所(41533)
- 经(40467)
- 经济学(38576)
- 中心(38489)
- 江(38471)
- 农业(38432)
- 研究所(36910)
- 业大(36318)
- 经济学院(34933)
- 北京(32499)
- 财经大学(32404)
- 经济管理(31295)
- 商学(30006)
- 商学院(29753)
- 基金
- 项目(160318)
- 科学(130460)
- 研究(122295)
- 基金(122050)
- 家(103893)
- 国家(102870)
- 科学基金(90845)
- 社会(84682)
- 社会科(80216)
- 社会科学(80197)
- 基金项目(63919)
- 省(60293)
- 自然(54980)
- 自然科(53844)
- 自然科学(53832)
- 教育(53172)
- 自然科学基金(52978)
- 资助(49052)
- 划(48898)
- 编号(47923)
- 部(38157)
- 成果(37563)
- 业(37303)
- 国家社会(36538)
- 创(36240)
- 发(35802)
- 重点(34955)
- 制(33484)
- 教育部(33437)
- 人文(33135)
- 期刊
- 济(147850)
- 经济(147850)
- 研究(79566)
- 农(54367)
- 中国(51192)
- 财(45462)
- 管理(41986)
- 农业(36752)
- 科学(34117)
- 学报(31528)
- 融(28884)
- 金融(28884)
- 业经(28594)
- 大学(26536)
- 学学(25327)
- 经济研究(23076)
- 财经(23075)
- 技术(22426)
- 经(20052)
- 问题(20049)
- 业(19689)
- 世界(17681)
- 贸(17374)
- 教育(17100)
- 技术经济(16279)
- 国际(15798)
- 农村(14411)
- 村(14411)
- 农业经济(13898)
- 经济问题(13267)
共检索到396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一凡 郑天月 李钰 韩一军
为探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影响及内在逻辑,运用双重差分法针对2006—2018年《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备案结果公开名录》的中国农业对外投资项目数据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投资项目数量较非沿线国家高出2.385个单位。2)“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不同条件国家的农业对外投资促进效应存在差异,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或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投资促进效应更显著,相较于未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沿线国家,已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沿线国家的投资促进效应更显著。3)“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间接促进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增长。因此,中国政府应持续推动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经济体的发展条件推进阶段性合作,同时加强国际货币互换合作和文化交流互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晖 仲鑫
本文旨在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框架的基础上,基于49个沿线国家和65个非沿线国家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总体上能够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果具有"滞后"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程度和效果有增大趋势,并且"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区域位置沿线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扩大双边贸易往来、加强双边产能合作、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途径,可以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比较而言,通过双边产能合作渠道对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最大,贸易往来渠道次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渠道最小。本文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和行稳致远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建忠 肖雨彤 施文雨
"一带一路"合作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倡议,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能源投资提供了良好契机,近年来,中国对外能源投资呈规模不断扩大、效率逐渐提升和投资地区较为集中的趋势。文章基于美国企业研究所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开的2005~2018年"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运用三重差分法研究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能源投资的促进效应。主要结论有: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规模的增长,其中能源行业促进效应突出,且该实证结果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检验;其次,通过投资形式比较发现中国企业对外能源投资以跨国并购方式为主且跨国并购投资效应显著高于绿地投资;再次,通过投资区位比较发现海上丝绸之路能源投资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陆上丝绸之路,另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受益地区为亚洲地区;最后,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能源中以天然气和煤炭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能源对沿线投资产生的促进效应较为显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严艳 鲁越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保险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平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基于2010~2018年各国保费增速数据,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保险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保险业的增长,倡议提出后的数年来影响力稳步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寿险业和非寿险业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沿线伊斯兰教国家的寿险业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对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寿险业;区分经济体类型后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带动了沿线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保险业的增长,对沿线发达经济体保险业的政策效应不明显。文章从保险业增长的角度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成果提供实证依据,同时为中国保险业高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双重差分 保费增速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瑞华 王飞
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新阶段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新引擎,更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三维指标,基于2010—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省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主要通过贸易调整供需机制、投资环境优化机制和科技创新改革机制促进了国内沿线省市产业结构优化,相较于“一路”沿线省市“,一带”沿线省市的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更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冬雪 罗鹏
本文基于2000-2017年A股上市公司同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匹配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测度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政策具有一定的动态效应,在倡议发布后的前两年对沿线国家OFDI影响显著,后续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影响存在差异,倡议促进了国有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而对非国有企业的投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留所 胡健 卢山冰
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281个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识别了公众关注度作为中介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判定了沿线节点城市和周边区域间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但该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从影响机制来看,公众关注度会影响生产要素配置,提升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从空间效应来看,沿线城市虹吸周边地区的资源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厘清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对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孟猛 郑昭阳
本文从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视角探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且一系列有效性和稳健性检验均表明这一促进效应显著存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地理上,“一带一路”倡议更显著地促进“陆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沿线远邻国家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且对制度完善国家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在产品类别上,“一带一路”倡议更显著地促进了沿线国家对中国高技术中间品出口。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改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推动沿线国家金融市场发展以及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了沿线国家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渠道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出口种类(广度边际)和平均出口额(深度边际)扩张途径促进沿线国家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双重差分 高技术产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沈超 徐姗
以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女性就业效应为视角,基于2006-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别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OFDI显著促进了东道国女性的整体就业比重,并且显著优化了女性在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上述影响会由于东道国OFDI存量规模和劳动力资源丰裕程度而产生异质性。"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也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女性就业比重。居民受高等教育水平与政府治理水平在中国OFDI对女性就业影响中发挥显著的调节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晔 茹蕾 杨光 陈瑞剑
东盟地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优势互补、基础良好、成效显著,农业投资合作发展尤为迅速。东盟在中国农业对外投资中地位显著,中国在东盟农业投资企业数量多、投资金额大、合作领域和产业链广泛,带动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政府间合作正在由援助、技术合作向战略顶层对接全面拓展,企业投资合作正在从独立经营模式向园区集聚模式转型。下一步,建议从战略对接、产业合作、模式创新、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推动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关键词:
东盟 农业合作 对外投资 “一带一路”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建军 李明洲 彭俞超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线金融合作表现在“货币流通”与“资金融通”方面。那么,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金融合作是否提升了沿线国家资金融通环境质量,进而促进金融资源更有效配置,更好地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本文对沿线国家层面金融效率进行测算,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政策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金融效率的促进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的金融效率,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改进资金融通程度提升沿线国家金融效率;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金融效率的提升作用在“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非邻近国家和低风险国家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金融效率相关领域研究,为了解“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环境、提高“一带一路”资金融通质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学成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深入推进,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交流合作,也为中国扩大开放、促进经济转型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法治环境以及公共服务环境等维度测算我国各个省份营商环境发展水平,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省份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进行基准回归结果之前,采用平行趋势检验证实了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的有效性,基准回归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省份营商环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该结论通过安慰剂检验,证实了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通过提高区域市场化发展水平和吸引外资,进而优化我国沿线省份营商环境。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营商环境 市场化 吸引外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庆宾 曾德源 彭艳清
优化资源配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行动导向,亦是推进沿线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优化沿线国家的资本与劳动力配置,尤其在劳动力配置效率方面表现更为显著;倡议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等途径提升资本与劳动力配置效率,但在资本配置方面,资金融通存在轻微的扭曲效应;中低收入和亚洲国家在资本与劳动力配置效率方面受益更为显著。本文从资源配置的国际视角正面回应了“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过剩产能转移威胁论”,同时也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拓宽了政策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东群 李丽原 邱君 蒋和平
农业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产业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综合商社是日本农业对外投资的主力。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日本企业遇到了资金不足、土地使用成本高以及投资风险大等问题。日本政府为了发展农业对外投资,积极培养海外开拓型人才;建立为企业对外投资服务的半官方机构,并将触角伸向海外;实施支援制度,帮助企业启动对外投资活动;实施金融保险支持政策,为对外投资保驾护航。近年来,日本农林渔业关联产业对外投资企业数量增加,投资存量增大。亚洲是日本农林渔业关联产业投资的重点区域。中国应适应"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加紧培养适应国外经营活动的青年人才;建立大量对外经贸活动咨询机构,为政府和企业服务;加强农业对外投资企业统计和经验总结工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策略对接,做大做强农业投资项目;加紧培育国际粮商,鼓励众多中小型农业企业"走出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京星 朱慧敏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平台,推动绿色发展是其题中之义。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绿色创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DID),以我国280个地级市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我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及时空差异。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有效促进了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2)“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和资源集聚效应促进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3)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城市,“一带一路”倡议对中部城市的绿色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4)“一带一路”倡议对非资源型城市和特大城市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