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83)
2023(15834)
2022(13261)
2021(12482)
2020(10333)
2019(23866)
2018(23135)
2017(44329)
2016(23158)
2015(25684)
2014(25135)
2013(24851)
2012(23000)
2011(20558)
2010(20334)
2009(18528)
2008(18213)
2007(15597)
2006(13637)
2005(12327)
作者
(62023)
(51832)
(51230)
(48792)
(32825)
(24654)
(23431)
(19979)
(19804)
(18257)
(17627)
(17374)
(16224)
(16138)
(15974)
(15973)
(15391)
(14855)
(14769)
(14695)
(12720)
(12397)
(12355)
(12006)
(11601)
(11574)
(11074)
(11039)
(10160)
(10079)
学科
(105620)
经济(105521)
管理(67777)
(66051)
(53429)
企业(53429)
方法(42747)
数学(38145)
数学方法(37711)
中国(31956)
(29972)
(27186)
地方(24855)
业经(21945)
(20815)
贸易(20798)
(20277)
财务(20227)
财务管理(20181)
(20174)
企业财务(19374)
农业(18393)
(18269)
(16810)
金融(16809)
(16699)
银行(16683)
(15946)
(15896)
环境(15433)
机构
大学(317975)
学院(317791)
(144325)
经济(141859)
管理(124635)
研究(111126)
理学(107198)
理学院(106095)
管理学(104499)
管理学院(103896)
中国(87093)
(67378)
(66902)
科学(61363)
(53451)
财经(52814)
中心(50861)
(48329)
研究所(47978)
(45754)
(45723)
经济学(45158)
北京(42648)
业大(40981)
(40959)
经济学院(40684)
师范(40601)
(40539)
财经大学(39472)
(36667)
基金
项目(212118)
科学(170499)
研究(159213)
基金(158001)
(136202)
国家(135089)
科学基金(117858)
社会(105602)
社会科(100450)
社会科学(100426)
基金项目(82618)
(79667)
自然(73353)
教育(72867)
自然科(71741)
自然科学(71725)
自然科学基金(70457)
(67579)
资助(64463)
编号(62881)
成果(50617)
(49743)
(48862)
重点(47757)
国家社会(45365)
(44848)
课题(43191)
教育部(43017)
创新(41967)
人文(41842)
期刊
(158006)
经济(158006)
研究(99371)
中国(64876)
(54400)
管理(47864)
(42062)
科学(41879)
学报(41648)
大学(33904)
(33506)
金融(33506)
教育(33220)
学学(31716)
农业(29129)
技术(28884)
经济研究(26834)
财经(26422)
业经(24815)
(22832)
问题(20725)
(19623)
国际(18542)
世界(17181)
(16268)
技术经济(16055)
统计(14876)
会计(14314)
财会(14061)
商业(13658)
共检索到487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鲍洋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识别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东道国的政府债务效应、异质性及其中间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沿线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之后沿线国家政府债务显著降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促进了收入水平较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与中国外交关系紧密度较高的沿线国家的政府债务削减;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相关效应的中间机制,其主要通过促进就业、税收、投资增长等渠道削减沿线国家政府债务。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确保东道国债务可持续性,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邱煜  潘攀  张玲  
借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西方反复挑起针对"中国方案"的阴谋论,试图抹黑中国形象,损害中国国际地位。在此背景下,文章考察了世界热议的"中国方案"即"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债务风险;"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发达国家、沿线政局动荡国家债务风险的抑制作用尤为突出,彰显了"中国方案"助强扶弱、造福世界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债务风险的抑制作用,并且积极性越高这种抑制作用越强。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拉动沿线国家经济增长,但这种积极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文章为反击"中国方案"阴谋论和维护国家形象提供了一定经验证据,也为世界各国正确认知与理解"中国方案"提供了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英  
近六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但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西方媒体质疑的所谓"债务陷阱"就是其中的代表。2019年"两会"期间,又有多位部长被外媒问及"一带一路"是否存在"债务陷阱"的问题,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永超   蓝庆新  
文章从国际直接投资视角重新审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影响,重点探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影响机理、特征与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利用2014—2021年共42个沿线国家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假说。研究发现:我国在“一带一路”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总体表现出抑制效应,属于“雪中送炭”,而非“雪上加霜”。债务风险抑制过程表现出“滞后→急释→缓释”的动态非线性特征,且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是发挥抑制效应的重要渠道,同样表现出非线性传导特征。实证结果通过了相关稳健性检验,并发现对于不同债务风险水平及所属不同地区的样本国家会产生异质性影响。文章不仅丰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还从根本上驳斥“债务陷阱论”,缓解了沿线国家“债务焦虑”,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事实依据与决策参考,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刚  沈坤荣  
本文基于2005—2018年"中国全球投资跟踪"微观数据库构造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国家—行业—年份"三维面板集,采用三重差分法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交通行业的投资效应,为批驳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肆渲染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债务陷阱论"提供了经验证据。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加大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交通行业的投资规模,与此同时却未显著增加交通"问题投资"。因而,"债务陷阱论"所认为的"一带一路"倡议试图引致对外交通问题投资进而采用免去债务手段换取东道国主权让渡的观点缺乏证据支持。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识别策略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分样本及机制讨论的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推动国有企业产生对沿线国家交通投资的发展效应,并且企业投资模式偏向跨国并购。发展效应受益地区主要是"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亚洲地区,并且发展效应主要源自新进入企业的投资而非已有企业的再投资。此外,本文还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并未显著提升企业对外交通投资股权占比,也没有加剧沿线国家债务增长。这一结论表明,"债务陷阱论"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种种指责都是失实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晓明  吕佳宁  
历史数据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量、流量、国别分布、行业分布等特征与对外劳务合作的发展、结构特征相匹配,对外直接投资往往伴随着对外劳务合作,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劳务合作之间相互促进,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已成为中国对外合作发展的主要内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政策引导对外劳务合作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发展突破技术性壁垒,因地制宜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对外劳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立成熟的劳务输出管理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对外劳务合作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昌耀  厉新建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和企业内生扩张需求的作用下,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增长、分布愈加广阔,已经成为世界产业转移和跨国投资浪潮中的新兴力量。其中,中国对外旅游投资既是这股新兴力量中愈来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由大变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中国对外旅游投资带来诸多机遇,将助推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昌耀  厉新建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和企业内生扩张需求的作用下,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增长、分布愈加广阔,已经成为世界产业转移和跨国投资浪潮中的新兴力量。其中,中国对外旅游投资既是这股新兴力量中愈来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由大变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中国对外旅游投资带来诸多机遇,将助推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昌耀  厉新建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和企业内生扩张需求的作用下,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增长、分布愈加广阔,已经成为世界产业转移和跨国投资浪潮中的新兴力量。其中,中国对外旅游投资既是这股新兴力量中愈来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由大变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中国对外旅游投资带来诸多机遇,将助推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国兰  周吉  季凯文  
根据技术等级将出口商品进行分类,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地区)为样本,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指数对中国35类工业制成品相对沿线国家(地区)的竞争力现状、变化和互补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对沿线国家(地区)投资的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呈W型分布,低技术制成品竞争力较强,资源型、中技术制成品缺乏优势,高技术制成品优势下降;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以产业间互补为主,高技术制成品中没有出现竞争力较强的互补产品。在投资策略上,应提高与东道国的产业关联程度,加快国内优势产业的国际产业链布局,加快国内过剩产能转移,推动国内低端制造业升级,加大技术学习类投资,增加国内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国兰  周吉  季凯文  
根据技术等级将出口商品进行分类,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地区)为样本,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指数对中国35类工业制成品相对沿线国家(地区)的竞争力现状、变化和互补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对沿线国家(地区)投资的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呈W型分布,低技术制成品竞争力较强,资源型、中技术制成品缺乏优势,高技术制成品优势下降;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以产业间互补为主,高技术制成品中没有出现竞争力较强的互补产品。在投资策略上,应提高与东道国的产业关联程度,加快国内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边婧  张曙霄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代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基于2003—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均显著为正,但对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区分投资目标国后发现,中国在新兴经济体投资具有显著的出口促进作用,而在非新兴经济体投资具有显著的进口促进作用。进一步地,将贸易进出口产品区分为初级制成品、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发现中国在非新兴经济体投资的贸易效应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进口规模的促进作用;在新兴经济体则更多地表现为技术制成品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而对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的进口存在替代效应。因而,应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力度,实施"因国施策"的贸易策略,实现与不同类型国家的产业优势互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晨曦  杜晓君  冯飞  张铮  
从来源国合法性溢出视角,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绩效的影响,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投资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工具变量等方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与非基础设施行业相比,“一带一路”倡议对基础设施行业企业投资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与非国有企业相比,“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投资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在作用机制上,“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改善来源国合法性进而正向影响中国企业投资绩效。研究结论对企业“一带一路”投资实现互利共赢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韩金红  曾晟  
本文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上市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受支持企业的成长性。进一步,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受倡议支持的企业,受“一带一路”倡议支持的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更多,进而更有利于企业成长性的提高。此外,本文还发现,在重点对接行业、国有产权以及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企业,“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成长性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一带一路”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框架,也为政府部门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经济后果、完善相关经济政策提供了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利娟  张二震  张晓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东道国的风险问题。与这些国家进行投资合作时,除了加强事前投资环境评估,进行详细全面的尽职调查外,特别需要注重事中事后监管,从而尽可能规避合作风险。为此,应建立"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微观监管数据库和对外投资合作企业统一信用体系,构建权责明确的事中事后监管网络,建立完备的信息帮助体系,尝试探索事中事后商业监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