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2)
2023(9848)
2022(8247)
2021(7412)
2020(6502)
2019(14503)
2018(14048)
2017(26871)
2016(14075)
2015(15374)
2014(15070)
2013(14594)
2012(13460)
2011(11881)
2010(12260)
2009(11788)
2008(12093)
2007(11057)
2006(9750)
2005(9170)
作者
(38738)
(32567)
(32009)
(30594)
(21001)
(15464)
(14618)
(12301)
(12207)
(11574)
(11095)
(10931)
(10420)
(10409)
(10298)
(10019)
(9607)
(9478)
(9255)
(9199)
(7933)
(7855)
(7716)
(7476)
(7364)
(7330)
(7066)
(7035)
(6423)
(6166)
学科
(54701)
经济(54598)
管理(50766)
(49025)
(41561)
企业(41561)
(24735)
方法(22143)
数学(19006)
数学方法(18800)
(17873)
中国(17337)
(16918)
财务(16890)
财务管理(16843)
企业财务(16111)
(13511)
(13501)
银行(13499)
业经(12610)
(12608)
(12288)
金融(12286)
(11642)
(11204)
保险(11113)
(9977)
贸易(9970)
体制(9856)
(9721)
机构
大学(199424)
学院(196076)
(86260)
经济(84530)
管理(76560)
研究(64939)
理学(64802)
理学院(64095)
管理学(63125)
管理学院(62729)
中国(55408)
(49960)
(41227)
财经(37505)
科学(34738)
(34042)
(31428)
(30928)
中心(30191)
财经大学(28143)
经济学(27894)
研究所(27607)
(26459)
北京(26151)
经济学院(25123)
业大(23891)
(23662)
(23546)
(22896)
师范(22681)
基金
项目(125981)
科学(101416)
基金(95735)
研究(93438)
(82923)
国家(81864)
科学基金(71583)
社会(63585)
社会科(60366)
社会科学(60349)
基金项目(49588)
(46614)
自然(44762)
自然科(43806)
自然科学(43793)
自然科学基金(43045)
教育(42829)
(39122)
资助(39087)
编号(35768)
(30266)
成果(30155)
(29389)
重点(28305)
国家社会(27544)
(26449)
教育部(26255)
人文(25324)
(25256)
(25204)
期刊
(96695)
经济(96695)
研究(67206)
(43702)
中国(43502)
管理(31033)
(27684)
金融(27684)
学报(27548)
科学(25929)
(24491)
大学(22533)
学学(21141)
财经(19691)
教育(18185)
(16710)
经济研究(15892)
农业(15478)
技术(15298)
业经(13507)
财会(12049)
问题(11944)
会计(11921)
(10813)
国际(9986)
(9644)
(9473)
理论(9434)
技术经济(9207)
世界(9147)
共检索到314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邱煜  潘攀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西方不时抛出针对中国方案的"阴谋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在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沿线国家债务风险及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0—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预期。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降低沿线国家债务风险;(2)从作用机制上看,"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缩减沿线国债务规模和增强沿线国财政可持续性这两条路径影响沿线国债务风险水平;(3)进一步研究发现,参与倡议深度不同产生的债务风险抑制效应存在差异。具体来说,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即与中国签订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沿线国家,其债务风险更低。上述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分析、替换测度指标等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后依然稳健。本文不仅从新的视角推进了对"一带一路"的研究,而且为国际社会更客观地认识和肯定中国方案提供了一定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永超   蓝庆新  
文章从国际直接投资视角重新审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影响,重点探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影响机理、特征与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利用2014—2021年共42个沿线国家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假说。研究发现:我国在“一带一路”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总体表现出抑制效应,属于“雪中送炭”,而非“雪上加霜”。债务风险抑制过程表现出“滞后→急释→缓释”的动态非线性特征,且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是发挥抑制效应的重要渠道,同样表现出非线性传导特征。实证结果通过了相关稳健性检验,并发现对于不同债务风险水平及所属不同地区的样本国家会产生异质性影响。文章不仅丰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还从根本上驳斥“债务陷阱论”,缓解了沿线国家“债务焦虑”,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事实依据与决策参考,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庆宾   曾德源   彭艳清  
优化资源配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行动导向,亦是推进沿线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优化沿线国家的资本与劳动力配置,尤其在劳动力配置效率方面表现更为显著;倡议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等途径提升资本与劳动力配置效率,但在资本配置方面,资金融通存在轻微的扭曲效应;中低收入和亚洲国家在资本与劳动力配置效率方面受益更为显著。本文从资源配置的国际视角正面回应了“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过剩产能转移威胁论”,同时也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拓宽了政策思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严艳  鲁越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保险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平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基于2010~2018年各国保费增速数据,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保险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保险业的增长,倡议提出后的数年来影响力稳步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寿险业和非寿险业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沿线伊斯兰教国家的寿险业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对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寿险业;区分经济体类型后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带动了沿线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保险业的增长,对沿线发达经济体保险业的政策效应不明显。文章从保险业增长的角度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成果提供实证依据,同时为中国保险业高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天博   周丹   孙平军  
基于2008—2022年6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因果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科技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推进了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其政策影响效应首先表现为一个即期的正向冲击,而后这种冲击效果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波动下降的整体趋势;“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推进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及经济领域的发展水平实现了其科技创新;中国对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扩大与沿线国家高技术产品双边贸易规模来实现。研究结论对推动中国及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及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建军  李明洲  彭俞超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线金融合作表现在“货币流通”与“资金融通”方面。那么,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金融合作是否提升了沿线国家资金融通环境质量,进而促进金融资源更有效配置,更好地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本文对沿线国家层面金融效率进行测算,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政策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金融效率的促进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的金融效率,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改进资金融通程度提升沿线国家金融效率;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金融效率的提升作用在“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非邻近国家和低风险国家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金融效率相关领域研究,为了解“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环境、提高“一带一路”资金融通质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冬雪  罗鹏  
本文基于2000-2017年A股上市公司同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匹配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测度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政策具有一定的动态效应,在倡议发布后的前两年对沿线国家OFDI影响显著,后续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影响存在差异,倡议促进了国有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而对非国有企业的投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翔  李慎婷  
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开展了8年,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真实影响及其中国作用这一问题尚未得到科学的量化答案。文章基于2000~2018年13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其次就政策效应进行了异质性和时间动态分析,最后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重视角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以及中国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推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得到了印证;第二,该倡议对与中国临近的沿线国家、沿线发展中国家和陆上丝绸之路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大,对与中国非临近的沿线国家、沿线发达国家和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小;第三,该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随时间逐渐增强;第四,该倡议通过促进沿线国家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推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但未通过促进净出口投资而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第五,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通过对沿线国家投资、净进口显著推动了其经济增长,但中国劳务支援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保霞  张辉  王桂军  
区别于其他自由贸易协议,“一带一路”倡议在发展目标、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等诸多方面具有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作为发展效应的核心内容之一,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对广大的欠发达国家摆脱贫困和培育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回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地提高了沿线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且对距离中国更近的国家影响更大,对较低收入国家的提升作用也更强劲。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从增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出口额增加和自主创新多条路径为沿线国家的工业化带来发展红利,并最终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文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积极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岳林峰   韦东明   张辉  
本文采用2006—2019年国别数据构建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以衡量包容性发展水平,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包容性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包容性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通过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等机制发挥作用。(2)“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发展效应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一路”国家,对不同地理区位的国家不具有明显的分化效应。(3)拓展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并未显著提高沿线国家债务增长水平,“债务陷阱论”缺乏实证基础。本研究对于全面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效应,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包容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桂军  罗吉  雷鑫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路径和具体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实现更高水平国际循环的重要抓手,更是新时代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和平台。文章基于2010—2017年《全球正义指数报告》和世界银行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社会稳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从沿线国家社会稳定视角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治理效应补充证据。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促进沿线国家的社会稳定性,且影响幅度呈逐年递增的动态变化趋势。机制检验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在加快沿线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中提高了其人均收入水平和就业率,通过“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两条路径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社会稳定。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社会稳定性的促进效应存在地域和国家层面的异质性,在与中国不邻近和社会稳定性较差的沿线国家表现出了相对较弱的治理效应。文章不仅丰富并补充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研究,而且为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学理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翔  王如雪  
本文基于1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0—2019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并在科学测算五通指数的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这一促进效应的机制问题。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够促进沿线国家经济规模的增长,还有利于沿线国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即实现了“量质齐升”;(2)从具体的作用机制看,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实现“量质齐升”的重要作用机制;(3)从不同维度的互联互通效果来看,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在“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的经济规模的促进效应中机制作用更加显著,设施联通和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效应中机制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为澄清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误解、质疑、担忧、抹黑”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而且对于进一步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忆朋  
本文以2004-2019年全球195个国家(地区)数据为样本,基于合成控制法研究“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整体和四个典型国家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不仅在理论上可以满足沿线国家富民兴国的发展诉求,在实践中也显示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效应,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西方所谓“债务陷阱”的说法缺乏事实依据。为与沿线国家协同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我国可基于公共风险理论视角,支持沿线国家在摸清家底基础上,做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规划与主权债务融资规划,从降低政府支出责任与义务不确定性、降低政府可偿债资源不确定性两个维度,防范化解主权债务风险,实现“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楚仁  张楠  刘雅莹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早期成果。本文利用1996-2014年期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并结合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对"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增长,且对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价格上升的影响,对异质性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同质性产品的影响,且对非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对我国与"一路"国家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一带"国家的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晖  仲鑫  
本文旨在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框架的基础上,基于49个沿线国家和65个非沿线国家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总体上能够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果具有"滞后"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程度和效果有增大趋势,并且"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区域位置沿线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扩大双边贸易往来、加强双边产能合作、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途径,可以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比较而言,通过双边产能合作渠道对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最大,贸易往来渠道次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渠道最小。本文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和行稳致远提供一定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