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7)
2023(2681)
2022(2384)
2021(2218)
2020(1996)
2019(4880)
2018(4599)
2017(9604)
2016(4740)
2015(5343)
2014(4943)
2013(5088)
2012(4621)
2011(4111)
2010(4253)
2009(4077)
2008(4281)
2007(4034)
2006(3766)
2005(3654)
作者
(12573)
(10288)
(10224)
(9748)
(6898)
(5041)
(4741)
(3951)
(3796)
(3765)
(3499)
(3472)
(3424)
(3411)
(3327)
(3221)
(3146)
(3057)
(3018)
(2841)
(2673)
(2550)
(2499)
(2359)
(2331)
(2291)
(2233)
(2200)
(2128)
(2026)
学科
(21406)
(21379)
企业(21379)
(21000)
经济(20971)
管理(20311)
(13011)
(11311)
财务(11298)
财务管理(11277)
企业财务(11013)
方法(9920)
数学(8535)
数学方法(8447)
(6050)
公司(5115)
(4418)
(4270)
银行(4267)
中国(4026)
业经(3956)
体制(3939)
(3922)
(3807)
金融(3807)
关系(3473)
地方(3378)
理论(3233)
(3129)
(3116)
机构
大学(66370)
学院(64869)
(28018)
经济(27500)
管理(26550)
理学(22587)
理学院(22372)
管理学(22073)
管理学院(21925)
研究(19822)
中国(19616)
(18034)
(13696)
财经(13492)
(12294)
财经大学(10250)
(9994)
中心(9750)
(9592)
科学(9451)
北京(9058)
商学(8825)
商学院(8769)
经济学(8311)
(8087)
研究所(8086)
(7976)
金融(7754)
(7691)
经济学院(7439)
基金
项目(37232)
科学(29961)
基金(28904)
研究(27396)
(24098)
国家(23931)
科学基金(21714)
社会(18470)
社会科(17650)
社会科学(17645)
基金项目(15149)
自然(14141)
自然科(13830)
自然科学(13827)
自然科学基金(13598)
(13030)
教育(12922)
资助(12435)
(10926)
编号(10342)
成果(9275)
(9005)
重点(8290)
教育部(8269)
人文(8087)
(7994)
国家社会(7642)
大学(7584)
(7470)
科研(7270)
期刊
(31112)
经济(31112)
研究(22220)
(18122)
中国(13527)
(12396)
金融(12396)
管理(11802)
学报(7961)
财经(7596)
科学(7189)
大学(6782)
(6301)
学学(6208)
财会(6139)
会计(5883)
经济研究(5436)
教育(5376)
(5231)
技术(4837)
(4518)
国际(4244)
通讯(4151)
会通(4148)
业经(3798)
问题(3684)
理论(3418)
(3341)
经济管理(3234)
世界(3108)
共检索到108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思  潘昕彤  林晚发  
本文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国家倡议对微观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对于非支持企业,“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能够显著降低支持企业的公司债二级市场信用利差,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2)通过考察“一带一路”倡议的债券市场反应,我们发现相比于非支持企业,支持企业在倡议提出后有显著更高的债券累计超额回报率。(3)进一步检验后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债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降低作用主要通过资源效应和信息效应来实现。并且,政策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重点对接行业以及重点对接省份的企业。(4)“一带一路”倡议还对公司债一级市场的发行表现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倡议实施之后,受倡议支持企业发行的公司债,其一级市场发行利差下降幅度更大,且包含的担保条款以及限制性契约条款显著更少。本研究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债券市场的政策效应,对未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高资金融通效率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杰  
“一带一路”倡议在贸易开放与对外投资领域的宏观经济效应备受关注,但既有文献缺乏对“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微观解释。本文以2012~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2014年起上市公司陆续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后,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机制检验发现,公司内外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业绩稳定性增加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是上市公司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后商业信用融资能力显著提升的路径。进一步研究显示,当公司外部融资条件较差(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差、供应商集中度较低以及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时,“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在提升公司商业信用融资方面发挥“雪中送炭”的功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强国令  徐会杰  
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投资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作为一项经济合作倡议,通过缓解对外投资风险、提供大量投资机会、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显著增加了倡议支持企业的投资水平;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该倡议的提出,改善了资本市场环境,激励企业实施更加积极的战略,进而增加企业的投资。另外,依据企业性质和制度环境的差异进行了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在非国企、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公司战略的角度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支持了倡议的正面经济效应,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胜蓝  刘晓玲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及沿线国家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微观层面的经济主体如何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却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章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所产生的准自然实验变化,以2013-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公司投资如何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并使用古代"丝绸之路"途经省份作为工具变量来进一步缓解内生性问题。双重差分方法的检验结果表明,在"一带一路"倡议产生影响的重点省份,上市公司积极响应该倡议的实施,其投资水平提高了10.11%;而且,公司投资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主要来自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超  于品显  
金砖国家机制和"一带一路"(下文简称"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应对全球治理失灵而成立的新国际合作模式。研究表明,"二者"开展合作是互为正相关的关系,一方面,合作可以促进金砖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合作具有溢出效应,可以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变革中的话语权。因此,"二者"应从战略高度,跳出地缘政治的传统理念束缚,加深对开展合作必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开展合作的有效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昌耀  厉新建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和企业内生扩张需求的作用下,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增长、分布愈加广阔,已经成为世界产业转移和跨国投资浪潮中的新兴力量。其中,中国对外旅游投资既是这股新兴力量中愈来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由大变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中国对外旅游投资带来诸多机遇,将助推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昌耀  厉新建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和企业内生扩张需求的作用下,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增长、分布愈加广阔,已经成为世界产业转移和跨国投资浪潮中的新兴力量。其中,中国对外旅游投资既是这股新兴力量中愈来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由大变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中国对外旅游投资带来诸多机遇,将助推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昌耀  厉新建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和企业内生扩张需求的作用下,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增长、分布愈加广阔,已经成为世界产业转移和跨国投资浪潮中的新兴力量。其中,中国对外旅游投资既是这股新兴力量中愈来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由大变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中国对外旅游投资带来诸多机遇,将助推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成  李明星  古丽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推进,对其背后的社会网络关系进行挖掘,有利于为政府部门顺利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政策启示。文章以新疆为例,对筛选出的165份关于"一带一路"的政策文本进行统计分析,构建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领域与方式政策图谱。结果发现,新疆的产业模块化效应正逐步凸显,"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在模块内部各产业之间表现为协同发展模式,在各模块之间则表现为层级推进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克里斯托弗·K.约翰逊  李笑然  
在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是综合性的、有重点的。随着政治权力的稳定,习近平开始努力加强巩固中国的外交。如果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演变,就很难理解中国领导人对"一带一路"的看法。在很多方面,"一带一路"意味着中国将采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带一路"不仅代表着中国新的增长模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磊  马欢  
采用2010—2019年中国与各国开展进口贸易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事件冲击,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可以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进口规模和进口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可以扩大中国的进口规模,且效果稳健;其进口扩张效应在国内各地区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更有利于技术含量高、生产工序复杂的工业产成品以及零部件的进口。此外,对产品进口质量的实证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产品质量有提升作用,同时能优化产品结构,从而对经济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2018年5月14日至16日,由哈萨克斯坦国家收入委员会、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税收政策与管理中心、OECD税收征管论坛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税收合作会议在阿斯塔纳举行。我们,"一带一路"税收合作会议参会代表,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就未来税收合作提出以下倡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明国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中长期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包含了国际制度的合理诉求,如能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为具体的国际制度与组织,不仅有助于减轻"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美国施加的制度羁绊,进而推进全球治理结构的完善。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中国尚未形成自己明确系统的地区制度观和全球制度观。为此,从国际制度的特征和行为逻辑出发,提出国际制度战略的一般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并以现有"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导,推动现有制度改革和新制度建立。总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理念指导,系统构建新时期中国的国际制度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峰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和平崛起的关键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的重大战略选择,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需要尽可能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最终实现沿线各经济体多元、自由、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空间。本文选择第二次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司志宾   秦凤鸣   程敏  
本文基于BACI数据库HS6分位层面的贸易数据,测度了2010—2016年中国对214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出口质量,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一带一路”倡议对行业出口质量的影响。统计和实证结果都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行业出口质量,该结果通过了各项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倡议影响出口质量的潜在作用路径,发现倡议通过促进“出口竞争效应”和“OFDI逆向溢出效应”,最终使得行业出口质量整体上得到提高。另外,异质性分析表明,倡议对“一路”国家、较不发达国家以及低技术、价格竞争行业、优先发展行业具有更明显的“提质”效应。结构分解发现,行业出口质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产品内效应和低质量产品的退出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离散时间的生存分析模型,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产品退出出口市场的风险率,从而减少了其出口持续时间,验证了质量分解的结果;但同时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其退出市场的风险,有助于延长出口持续时间。综合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优胜劣汰”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贸易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