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0)
- 2023(14224)
- 2022(12342)
- 2021(11814)
- 2020(9653)
- 2019(22267)
- 2018(22293)
- 2017(41394)
- 2016(23176)
- 2015(26091)
- 2014(25863)
- 2013(24843)
- 2012(22523)
- 2011(20447)
- 2010(20602)
- 2009(18748)
- 2008(17774)
- 2007(15511)
- 2006(13747)
- 2005(12007)
- 学科
- 济(85389)
- 经济(85306)
- 管理(62030)
- 业(54270)
- 企(45458)
- 企业(45458)
- 方法(37168)
- 数学(31897)
- 数学方法(31442)
- 中国(26867)
- 教育(23254)
- 农(22075)
- 学(21121)
- 地方(20802)
- 财(19551)
- 业经(18509)
- 理论(18270)
- 和(14899)
- 农业(14810)
- 贸(14295)
- 贸易(14285)
- 环境(14237)
- 制(13840)
- 易(13781)
- 技术(13635)
- 发(12427)
- 务(12175)
- 财务(12097)
- 财务管理(12077)
- 划(11929)
- 机构
- 大学(315647)
- 学院(311380)
- 管理(120124)
- 济(112775)
- 经济(109931)
- 研究(106349)
- 理学(104221)
- 理学院(102927)
- 管理学(100890)
- 管理学院(100291)
- 中国(73381)
- 京(69004)
- 科学(67734)
- 所(53169)
- 范(51663)
- 师范(51318)
- 财(50937)
- 研究所(48755)
- 中心(47143)
- 江(46287)
- 农(45842)
- 业大(44895)
- 北京(44252)
- 师范大学(41977)
- 财经(41180)
- 教育(39789)
- 院(39060)
- 州(37882)
- 经(37405)
- 技术(36677)
- 基金
- 项目(216041)
- 科学(170753)
- 研究(163843)
- 基金(153189)
- 家(132690)
- 国家(131499)
- 科学基金(112603)
- 社会(99865)
- 社会科(94366)
- 社会科学(94341)
- 省(85813)
- 基金项目(81084)
- 教育(80718)
- 划(73691)
- 自然(72629)
- 自然科(70798)
- 自然科学(70782)
- 编号(69813)
- 自然科学基金(69441)
- 资助(62273)
- 成果(58161)
- 课题(49992)
- 重点(49548)
- 部(48067)
- 发(47352)
- 创(44736)
- 项目编号(42686)
- 教育部(41514)
- 创新(41406)
- 年(40842)
共检索到458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松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先行,而教育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源配置水平。"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无疑为成人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成人教育资源配置是影响成人教育质量水平和有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人高校应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形成成人教育动态化互联体系,构建成人教育产业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区域成人教育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庆宾 曾德源 彭艳清
优化资源配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行动导向,亦是推进沿线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优化沿线国家的资本与劳动力配置,尤其在劳动力配置效率方面表现更为显著;倡议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等途径提升资本与劳动力配置效率,但在资本配置方面,资金融通存在轻微的扭曲效应;中低收入和亚洲国家在资本与劳动力配置效率方面受益更为显著。本文从资源配置的国际视角正面回应了“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过剩产能转移威胁论”,同时也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拓宽了政策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琳 肖德法
为了使成人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依托"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分别从成人教育的教育目标、办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成人教育的定位问题,提出了对成人教育进行国际化、创新型、高素质教育目标定位、开放合作与多元灵活的办学模式定位、模块化开放型课程与精准教学内容定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成人教育定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子扬 曹荣光
"一带一路"为我国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发展动能,也对国际物流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构建评估区域国际物流通道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我国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情况及其空间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国际物流通道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国际物流通道仍然有较强发展潜力,贸易便利性水平的改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缩小区域国际物流通道发展差距。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国际物流运输能力有所提高,以陕西和广西为代表的区域国际物流高地作用正不断凸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谊 郭丽婷 张桂玲 祝继高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深入推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数据资源会计协调势在必行。本文从“一带一路”会计协调举措和数据资源相关会计规定两方面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数据资源会计协调现状,提出推进数据资源会计协调,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整体会计协调、推动数字“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中国会计的国际话语权,以及发展并传播中国企业优秀管理实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予龙 邵彬 李泽红
俄罗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俄罗斯森林资源面积和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长期以来是中国木材资源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地。本文从中俄森林资源合作的重点方向、合作主体和主要地区,中俄木材资源贸易的流向和流量、品种结构、运输通道,以及中俄木材资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中国-俄罗斯森林资源合作的格局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对俄罗斯森林资源空间分布、树种结构、可采林比重和森林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条件、俄罗斯森林资源开发政策、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论证,明确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俄罗斯林业合作开发的资源潜力、重点地区、合作的重点领域、可行模式等。同时指出,中俄林业合作开发要充分考虑当地产业政策、环境保护和各项法规的影响,顾及到各方利益关切,实现两国林业合作开发的互利共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卫平
在世界经济普遍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中欧双方各自面临不同的经济增长制约。"新常态"下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与欧盟所推出的"容克计划"都是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其中,产能国际合作是核心,需要从政府对话及企业项目对接两个层面展开,即政府就投资重大事项如市场准入限制、投资审批程序、国家安全审查、项目监管规则、资本流入等达成共识,形成投资合作框架;企业则凭借自身资金、技术、管理等参与其中,形成良性竞争和循环。中国资本结合中国产能,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引领下,可以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转变中国简单的加工贸易出口模式,通过对外投资进一步融入欧洲市场,带动产业升级并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容克计划 对欧投资 亚投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润华
近年来,国家资历框架的开发与实施成为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政府把构建中国特色国家资历框架及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纳入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为此,北京、广东等地区和以国家开放大学为代表的教育机构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模式。但是,也存在理论研究和模型构建薄弱、能力标准与资历等级不统一、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加快构建我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需做到以下几点:借鉴和汲取国内外有益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筑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根基;坚持多方协同聚力,突出政府在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互联网+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技术服务平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梦薇 万月 孙铭壕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但近年来贸易摩擦成为困扰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不利因素,是当前学术研究的新议题。本文创造性地将贸易摩擦引入"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在分析我国"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摩擦呈现的特点与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未来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中规划与实践调整的方向,以期在增进合作的同时达到缓和及消除贸易摩擦的目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晶 张慧智
中日韩作为东北亚地区三大经济体,由于缺失相互之间的政治互信和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区域合作成效不显著。而人文互信是建立政治互信的基础,文化特性反映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又反作用于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合作机制的建立。在"一带一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下,提升东北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文化包容性和认同感,增强区域合作中的人文互信,规避文化冲突将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本文从人文视角研究构建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的文化基础,通过分析东北亚地区国别民族文化特性与差异,推进多元文化认同与适应,为深化中日韩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提供人文支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颖
中亚区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欧亚经济联盟、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主要合作机制都在推动着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文章梳理和比较了这三种合作机制的组织构成、合作领域、运行模式以及合作绩效,认为中亚区域主要经贸合作机制在合作领域上具有高度重叠性,在合作绩效上具有显著差异性,合作空间广阔。在促进中亚经贸合作机制对接方面,建议加强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便利化和区域标准一致化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建立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加强一体化合作;促进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加快基础设施、能源、旅游和教育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建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杰 衣长军 王伟 申慧云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引起广泛关注,而较少研究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中国企业OFDI的机制机理。文章基于2011~2018年《全球企业绿地投资数据库》,以百度搜索指数作为管理者注意力配置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结论表明: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总量实现逆势增长,且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及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之后,结论仍然成立;其次,“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对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海上丝绸之路及与中国邻近沿线国家的投资增长;最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增进管理者对沿线国家的注意力配置,进而促进中国企业OFDI。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闫东升 马训
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需将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模式从"汗水经济"转变为"智慧经济",以摆脱长期以来的"低端锁定"困境。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中国依托"一带一路"构建"以我为主"、包容性区域价值链的背景,并重点对区域价值链构建的策略、区域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联系及产业升级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双向嵌套"、开放型价值链体系,区域价值链在加快中国产业高端攀升、带动更大范围协同发展和推动公平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作为多元价值链链接者的中国,应积极培育全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优势,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同时,带动更大范围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有序引导多重市场融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盛斌 果婷
"一带一路"与APEC在地缘范围、目标与内涵及合作原则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并与"亚太自贸区"动议紧密关联、互为补充。中国应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作为"一带一路"和APEC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项目,加强与俄罗斯和东盟等枢纽国家合作,撬动区域经济深度一体化,并妥善应对区内外政治经济风险,助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APEC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茹 陈兆伟
在增加值贸易分析框架下,以制造业为例,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价值链位置指数、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和出口增加值分解等方法,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构建我国区域性高端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在高端制造业上的显性比较优势在沿线国家较为显著,但由于我国出口主要以最终品出口为主,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比重高,表明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价值链分工定位还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产业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的实施使我国价值链分工位置得到一定提升,但提升较为缓慢。"一带一路"带动沿线国家的价值链分工位置和参与度不同程度地提升,"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愿景初步显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