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6)
2023(17040)
2022(14317)
2021(13211)
2020(11068)
2019(25281)
2018(24955)
2017(48301)
2016(26028)
2015(28978)
2014(28688)
2013(28396)
2012(25722)
2011(22936)
2010(22968)
2009(21697)
2008(21464)
2007(19211)
2006(17172)
2005(15562)
作者
(73366)
(60905)
(60532)
(57645)
(39030)
(29018)
(27484)
(23716)
(23076)
(21902)
(20769)
(20722)
(19534)
(19288)
(18788)
(18415)
(18116)
(17850)
(17446)
(17417)
(15048)
(15045)
(14703)
(14038)
(13651)
(13647)
(13619)
(13518)
(12109)
(11805)
学科
(107192)
经济(107034)
(97228)
管理(91026)
(87060)
企业(87060)
方法(45118)
数学(35310)
数学方法(34885)
(34565)
(33470)
业经(33387)
中国(27150)
(25259)
(24243)
财务(24166)
财务管理(24131)
农业(23233)
企业财务(22882)
技术(20613)
地方(20426)
理论(20347)
(19486)
(19234)
(18428)
(18352)
(18196)
贸易(18186)
(17633)
(17145)
机构
学院(369908)
大学(367331)
管理(149724)
(148860)
经济(145715)
理学(128637)
理学院(127275)
管理学(125340)
管理学院(124631)
研究(118850)
中国(91803)
(78411)
(72871)
科学(71023)
(58561)
(58047)
财经(57112)
(56068)
中心(53538)
业大(52670)
研究所(52506)
(51747)
北京(49489)
(46714)
师范(46350)
农业(45091)
(44856)
经济学(43987)
(43584)
财经大学(42119)
基金
项目(245046)
科学(194227)
研究(184610)
基金(177870)
(152656)
国家(151298)
科学基金(131864)
社会(116957)
社会科(110778)
社会科学(110750)
(96303)
基金项目(94120)
自然(83942)
教育(83773)
自然科(81971)
自然科学(81953)
自然科学基金(80484)
(79452)
编号(75877)
资助(71885)
成果(61936)
重点(54111)
(53830)
(53090)
(52328)
课题(51927)
(49122)
创新(48857)
国家社会(47727)
项目编号(47436)
期刊
(172355)
经济(172355)
研究(112494)
中国(72872)
管理(60174)
(59404)
(55254)
学报(53200)
科学(50607)
大学(41778)
教育(41474)
学学(39174)
农业(37994)
(33736)
金融(33736)
技术(33508)
业经(30306)
财经(28410)
经济研究(26460)
(24283)
问题(22127)
(21153)
技术经济(19290)
现代(18367)
理论(17722)
科技(17497)
图书(17340)
财会(17019)
(16917)
商业(16828)
共检索到555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华  祁泉  
我国机械制造业当前面临严重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一带一路"倡议鼓励挖掘贸易新增长点,提高投资水平,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有利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中"五通"的主要内容及中欧班列重要实施成果,文章从国家政府层面、地方政府层面、机械制造企业层面"自上而下"构建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娟  胡婕  朱卫未  
以201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制造企业升级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整体上可以显著推动以全要素生产率量化的中国制造企业升级,而且随着政策稳步推进,正向推动作用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这一促进作用依然显著;基于价值链理论,进一步将我国制造企业划分为低端制造企业、中端制造企业、高端制造企业,从技术创新视角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类型制造企业的影响效果和路径,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技术创新路径对高端制造企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大,依次是中端制造企业、低端制造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瑞瑞  刘永旺  古丽娜尔·玉素甫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增长。文章基于2003—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6个国家面板数据,通过OLS、SLM、SEM回归方法论证了我国对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空间效应。以东道国市场潜力及制造业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以制造业OFDI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发现: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场潜力影响显著;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存在多重效应,包括空间集聚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第三国效应;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空间效应主要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对制造业OFDI有显著推动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惠  麦力开·色力木  
本文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研发强度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升大规模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且对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相对于内向型城市节点,"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外向型节点城市企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国际化范围的扩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琦  
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我国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本文通过原产国形象理论视角,系统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制造业带来的影响,发现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改变我国制造业低价廉质的刻板印象,实现我国制造产品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迈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品牌影响力。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来实现我国制造业品牌国际化发展的建议,从而使我国更快、更好地由"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红  
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主要是民营中小型企业参与其中,多以欧美发达国家为目的地,且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我国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空间、给国内过剩产能转移提供了新去向,也给制造业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提供了机会。应综合借鉴以市场为导向的美国模式和以成本为导向的日本模式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海外转移模式、制定完善的制造业海外转移政策体系、加快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重视制造业海外转移软实力建设,不断促进我国制造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转移,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服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雪芳  
越南拥有与广西相似的地域环境和人文风俗,双方制造业合作历史悠久。"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广西与越南制造业的国际合作面临着政策沟通更加有效、设施联通更加顺畅、贸易畅通更加便利、资金融通更加多元、民心相通更加紧密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同质竞争加剧、技术创新亟待突破、"越顶转移"负面冲击、跨境合作有待拓展等瓶颈。广西应积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从强化内外开放、提升内生动力、健全产业转移承接机制及提升国际合作层次等方面,全面深化与越南制造业的合作,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晋辉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冲击的世界经济新格局,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为国家经济社会各领域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厘清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义、“双循环”下机械制造业升级的宏观背景,探析机械制造企业的升级路径及所需制度环境支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机械制造企业应当牢固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变局中把握先机,以发展战略引领方向,以企业文化凝聚动力,以科技领先构筑优势,以“双循环”激活市场,以先进管理提升质效,实现以技术升级推进产品升级,以产品升级推进顾客升级,以顾客升级挺进全球高端产业链;同时,政府也应提供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持,打通“双循环”的堵点,营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开放环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军  甘劲燕  杨学儒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和转型升级战略决策的重要政策情境,学界广泛关注其出口贸易效应和对外投资效应,但多为宏观中观层面研究,缺乏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路径及后果的知识。案例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推力和拉力效应,"推力"主要源于市场竞争压力、政府推力、舆论推力与利益相关者推力;而"拉力"则主要表现为新的市场机会、出口固定成本降低、出口边际成本降低、投资壁垒减少和融资成本的变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推力和拉力效应凸显,企业"主动"或"被动"重新识别地域性机会、产业机会或全球价值链重构机会而实施转型升级,形成三条具有代表性的路径为:依托管理变革能力在省内、国内和国际等层面实施空间转移战略,利用公司创业能力择机实施跨业转型,基于突出的创新和市场能力着力打造自主价值链的一体化战略。进一步地,不同企业(如国有和民营)推力和拉力效应的内涵存在差异,能力基础存在差异,而机会窗口是外部环境变化与企业资源和能力共同结合的产物,因此,它们可能识别和开发的机会存在较大差异。特别地,"一带一路"倡议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决策的影响较弱;同时,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中没有识别出跨业转型。该研究夯实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外投资效应的微观基础,阐明了其影响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机制,为企业在新时代结合实际选择转型升级路径、切实有效地推进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波  李波  
文章采用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绿色专利数据,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且动态效应呈逐年递增趋势。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强技术研发两条路径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异质性分组显示,在行业类型上,相比于低清洁型企业,"一带一路"倡议主要促进了高清洁型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在企业所有制上,"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在对外直接投资寻求型上,"一带一路"倡议对市场和技术寻求型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总之,文章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桂军  卢潇潇  
近年来,中国应该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产业升级归根结底是产业内代表性企业是否实现优化升级,"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其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地助推中国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表征的企业升级,当利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进行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地,本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中国产业分为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瓶颈产业,并从研发创新视角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各产业中企业升级的作用路径,结合实证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研发创新助推中国企业升级,且对瓶颈产业的企业升级影响最大,其次为新兴产业和成熟产业;此外,本文还根据产权性质进行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同时助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升级,这一结论意味着,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国进民进"的新格局。本文不仅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升级提供了微观证据,而且对于国家制定政策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后续部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瑜  杨智勇  
在深入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立足自身特色和专业优势,依托行业企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精通中文的本土化、国际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国际化发展定位;在制定国际化办学的条件下,设计了基于顶层设计→校企协同→双师双能双语队伍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并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实践检验。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   陈瑞华  
新发展格局下,“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准自然实验,匹配多个数据库收集了192个国家2009~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该结果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在影响机制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效应主要通过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机制促进,且其对总效应贡献率分别达到55.435%、24.793%、8.664%和7.452%,民心相通机制暂未发挥应有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就区域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效应更明显地表现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政治稳定安全的国家;就产品而言,相较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提升效果更明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雯  杨蓉  
本文选取2010-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法 ,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程度;企业资源是提升国际化的路径,资源越充足提升作用就越显著;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更显著。结论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已对中国微观企业产生积极政策效应,由此应更加坚定推广"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心,政府在完善配套措施的同时应给予非国有企业更多重视,企业可利用自身资源,提升国际化水平。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国华  陈岩  
印尼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潜力大、国内需求增长迅速、劳动力供给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再加上印尼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力吸引外国投资的政策,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印尼直接投资带来了很多机遇。文章具体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印尼直接投资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进入模式问题、投资区域问题、前期调研问题、本土化问题、跨文化管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政府关系问题、融资问题、控制汇率风险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