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6)
- 2023(13039)
- 2022(11698)
- 2021(11155)
- 2020(9492)
- 2019(22048)
- 2018(22063)
- 2017(42280)
- 2016(23627)
- 2015(27151)
- 2014(27117)
- 2013(26205)
- 2012(23940)
- 2011(21681)
- 2010(21983)
- 2009(19993)
- 2008(19173)
- 2007(16925)
- 2006(15064)
- 2005(13224)
- 学科
- 济(84683)
- 经济(84588)
- 管理(63532)
- 业(58405)
- 企(47711)
- 企业(47711)
- 方法(38608)
- 数学(33364)
- 数学方法(32897)
- 中国(26101)
- 农(23998)
- 财(22029)
- 业经(18619)
- 学(18159)
- 理论(17944)
- 贸(16907)
- 贸易(16896)
- 制(16892)
- 地方(16759)
- 易(16415)
- 教育(16375)
- 农业(15530)
- 技术(14436)
- 和(14277)
- 银(14131)
- 银行(14090)
- 行(13468)
- 环境(13058)
- 务(13056)
- 财务(12982)
- 机构
- 学院(326423)
- 大学(321615)
- 管理(123734)
- 济(121005)
- 经济(118059)
- 理学(106670)
- 理学院(105444)
- 研究(104216)
- 管理学(103375)
- 管理学院(102804)
- 中国(76650)
- 京(69266)
- 科学(64843)
- 财(59382)
- 所(52299)
- 江(48429)
- 农(48254)
- 研究所(47213)
- 财经(47100)
- 中心(46530)
- 业大(46443)
- 范(45617)
- 师范(45245)
- 北京(44365)
- 经(42573)
- 技术(40582)
- 州(40099)
- 院(37828)
- 农业(37714)
- 师范大学(35957)
- 基金
- 项目(214275)
- 科学(166675)
- 研究(163961)
- 基金(149904)
- 家(128697)
- 国家(127546)
- 科学基金(108903)
- 社会(97718)
- 社会科(92290)
- 社会科学(92266)
- 省(86416)
- 基金项目(79652)
- 教育(79628)
- 划(72268)
- 编号(71589)
- 自然(69868)
- 自然科(68177)
- 自然科学(68160)
- 自然科学基金(66862)
- 资助(62325)
- 成果(59403)
- 课题(50472)
- 重点(48296)
- 部(47080)
- 发(45527)
- 创(44783)
- 项目编号(43792)
- 年(42239)
- 创新(41373)
- 大学(41327)
共检索到482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青生 柯政彦 张海峰
我国高职院校依托各自优势专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中文+职业技能”成为培养来华留学生的主流模式,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输出成为增强职教话语权的基本途径,评估认证成为衡量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留学生招收培养还存在专业开发国际化率偏低、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设滞后、留学生管理机制合理性欠佳、留学生教育保障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高职院校留学生招收培养对策:加强区域国别调研、开发“三匹配”专业集群、聚集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立趋同化管理机制、打造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曼丽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了契机。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应准确定位,从当下发展与长远目标两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进行规划,既服务于我国目前政治、经济发展需要,也助力于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长远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瑞红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不断提升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将为中国留学生教育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进行研究,以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从宏观政策、学科教学、保障机制等方面,对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方向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校 留学生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筱 雷继红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留学生教育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国家39个,多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处于发展中期的国家4个,多为经济水平较高国家;处于发展中后期的国家3个,均为资源型或高经济水平国家。总体来看,93%的国家还处于留学生教育中期以前发展阶段。按照学生输入规模和增长率变化情况,可将沿线国家留学生输入模式归纳为持续增长型、快速增长型、波动式和持续减缓式四种类型。按照学生输出规模和增长率变化情况,可将沿线国家留学生输出模式归纳为高速发展型、快速发展型、低速发展型和缩减型四种类型。未来,中国在与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合作中可深入推进留学教育互联互通,促进"一带一路"区域留学生教育一体化;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精准对接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和区域发展战略;构建留学生教育合作生态系统,增强留学生教育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沿线国家 留学生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鹏熠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联和内涵,我国高校可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一带一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以从树立"一带一路"国际化教育理念和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强化人才培养与项目建设的结合、优化培养方案和改革课程体系等内生途径层面以及从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规模、打造来华留学教育品牌课程和专业、增强留学生教育管理等外延途径层面进行改革。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晖 张春胜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类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到沿线国家寻求发展,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由于国际化起步晚、经验缺乏、国际品牌竞争力不足等,中国企业在吸引和留用高质量人才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导致雇佣成本的提高、效率的低下以及风险的上升。借鉴国际上领先人才雇佣和开发策略,应立足长远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储备问题,来华留学生是符合中国企业人才诉求的重要群体。培养高水平的留学生人才,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支持和约束作用,将预科教育纳入必修课当中,构建与沿线国家的联合培养机制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吕越 王梦圆
教育国际化是当前各国构筑对外开放格局的关键模块,而"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以2003—2018年196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够促进海外留学生来华,并深入考察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扩大了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规模,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从作用机制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跨国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文化产品贸易程度的加深是"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的重要途径。(3)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留学生来华的促进效应集中在邻近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而对非邻近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规模没有明显影响。此外,区分不同学历类别来看,相比非学历留学生,倡议对学历留学生来华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将有利于我国留学生学历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来华留学生 双重差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琪 刘宝存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非通用语人才提出了新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国家和高校层面均加强了非通用语人才的培养。但当前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专业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课程设置与非通用语人才需求不匹配、师资队伍与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规模不协调、非通用语高端人才培养乏力等问题。借鉴他国经验:逐步加强语言战略规划;以政策、制度等形式增加投入;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非通用语师资建设;等等。
关键词:
非通用语人才 人才培养 发展路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凌翠翠 郭天超 祝磊 魏云昕
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实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对"大学物理实验—英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对留学生一视同仁地开放实践教学平台,旨在提升留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易魁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要求符合现代技术与产业变革规律,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丰富。通过研究发现,在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应当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明确前进路向,需要凝聚共识基础、激发共建动力和打造共享平台。应当在辩证法指导下进行改革再造,需要兼顾对立统一规律下的国际化发展变革、否定之否定规律下的国际化高质量推进以及质量互变规律下的防控国际化发展风险。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职院校 国际化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沛酉 闫广芬
"一带一路"为高职院校国际化提供了发展机遇。基于自身组织特性,高职院校国际化应定位于助力国家经济转型、推动"一流职院"建设以及促进丝路国家发展等3个功能。然而薄弱的高职院校输出能力、分散的利益相关主体以及初级的跨境教育形式是制约高职院校国际化实现的现实困境。为此,要明确功能,厘清问题,切实改进。而"知己知彼,科学规划"是前提,"明晰权责,协同创新"是关键,"评估反馈,持续改进"是保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化 “一带一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春胜 王朝晖
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员工占比较少,人才本土化程度低,海外雇员主要依赖于外派,本土人才培养主要采取传统的"教练式"方式。随着跨国经营的不断深入,开发本土化人才就显得尤为必要,来华留学生是本土化人才开发切实可行的切入点。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现状和问题,为应对本土化人才开发问题,应以市场为导向变革留学生培养模式、探索灵活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高校合作等。
关键词:
人才本土化 开发 一带一路 来华留学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瑜 杨智勇
在深入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立足自身特色和专业优势,依托行业企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精通中文的本土化、国际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国际化发展定位;在制定国际化办学的条件下,设计了基于顶层设计→校企协同→双师双能双语队伍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并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实践检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德煜 程璐璐 崔羽杭 张晓莉
近年来,由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因为中巴的"巴铁"关系,来中国的巴基斯坦留学生与日俱增,巴基斯坦留学生在中国遇到的文化障碍日益明显。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四所高校巴基斯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巴基斯坦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的整体状况,探讨能够影响巴基斯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因素,从而为指导留学生更好地在中国学习提出一些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明
当前职业教育国际化仍存在战略思维和宏观设计不足、本土化人才培养专业不均衡、培养内容比较单一以及中国特色不突出和国际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应以制度建设为支撑,坚持全程贯穿、全域协同,推动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化;以校企协同为核心,坚持立足当地、服务产业,增强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以资源建设为重点,坚持标准先行、引建并举,提高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认可度,开辟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赛道,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本土化 职业教育 海外办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