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2)
2023(10826)
2022(8981)
2021(8138)
2020(6643)
2019(14837)
2018(14443)
2017(27365)
2016(14246)
2015(16319)
2014(15679)
2013(15244)
2012(13538)
2011(12086)
2010(12501)
2009(11537)
2008(11166)
2007(10066)
2006(9034)
2005(7798)
作者
(40044)
(33406)
(33259)
(31645)
(21218)
(15938)
(15001)
(12728)
(12480)
(11918)
(11396)
(11317)
(10661)
(10453)
(10447)
(10289)
(9806)
(9753)
(9691)
(9647)
(8354)
(8164)
(8056)
(7838)
(7463)
(7405)
(7374)
(7138)
(6787)
(6553)
学科
(61060)
经济(61002)
管理(37206)
(30227)
(24062)
企业(24062)
方法(21403)
中国(18991)
地方(18341)
数学(17952)
数学方法(17667)
(16895)
业经(14382)
(12759)
贸易(12751)
(12588)
(12441)
(12155)
(10750)
金融(10747)
农业(10569)
环境(10464)
地方经济(9929)
理论(9929)
(9810)
(9393)
(9271)
银行(9252)
(8991)
(8028)
机构
学院(199229)
大学(195465)
(79095)
经济(77351)
研究(70537)
管理(70506)
理学(60228)
理学院(59379)
管理学(58033)
管理学院(57667)
中国(52563)
科学(43600)
(42144)
(36599)
(35130)
研究所(32001)
中心(31705)
(31054)
(30725)
(29706)
师范(29456)
财经(28740)
业大(26948)
(26425)
北京(26275)
(26049)
(25112)
经济学(24672)
农业(23931)
师范大学(23795)
基金
项目(134648)
科学(106845)
研究(99944)
基金(96759)
(84854)
国家(84213)
科学基金(72196)
社会(63940)
社会科(60747)
社会科学(60731)
(53673)
基金项目(51000)
教育(46107)
自然(45466)
(45158)
自然科(44445)
自然科学(44430)
自然科学基金(43537)
编号(40237)
资助(38169)
成果(32551)
重点(31426)
(30874)
课题(29539)
(28679)
(28133)
国家社会(26848)
创新(26347)
科研(25433)
发展(24981)
期刊
(92739)
经济(92739)
研究(61296)
中国(41715)
学报(30165)
科学(28413)
(28307)
教育(26015)
管理(25941)
(25930)
大学(22809)
学学(20956)
技术(20394)
农业(19649)
(17842)
金融(17842)
业经(17047)
经济研究(16847)
财经(13317)
(11859)
国际(11660)
(11607)
问题(11583)
商业(11384)
图书(11301)
(10673)
资源(9880)
(9550)
(8968)
论坛(8968)
共检索到304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子扬  曹荣光  
"一带一路"为我国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发展动能,也对国际物流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构建评估区域国际物流通道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我国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情况及其空间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国际物流通道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国际物流通道仍然有较强发展潜力,贸易便利性水平的改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缩小区域国际物流通道发展差距。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国际物流运输能力有所提高,以陕西和广西为代表的区域国际物流高地作用正不断凸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寒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会带来亚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也会对国际物流业形成重大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业的正面、负面影响,提出发展国际物流业的战略对策,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宏智  孙金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支持下中欧班列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营格局,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欧班列的运行状况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四个需要解决的关键点即联动协调度低、货运市场不完善、货源稳定性较差、成本居高不下。以现有的国际组织、经济组织、合作组织为基础构建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来应对中欧班列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期通过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利益共同体,与沿线国家一起打造国际班列运输新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松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先行,而教育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源配置水平。"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无疑为成人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成人教育资源配置是影响成人教育质量水平和有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人高校应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形成成人教育动态化互联体系,构建成人教育产业化发展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世鹏  朱兴龙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而金融支持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产能合作的关键因素。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现状,研究探讨金融支持方向,本文提出了实施国际产能信贷支持政策差异化,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互相补充、有机结合,拓宽国际产能合作融资渠道,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金融体系构建等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英明  邢李志  董现垒  
中欧班列作为推动"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正在释放更大的贸易通道潜能。目前,中欧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规模化开行,正在由追求数量增长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迈进。但看似畅通的中欧班列贸易通道,速度上却呈现"两端快、中间慢"的现实,并且"拥堵"状况成为常态。中欧班列贸易通道"通而不畅"既有换轨、部分国家基础设施滞后等原因,也有班列线路重复、地方竞争无序等原因,更有国际铁路运输规则不统一和通关制约等原因。新时期,需联合制定中欧班列运输规则,共同完善通道网络,提高贸易通道效率,整合开通城市和线路,以通道带贸易,以贸易聚产业,运贸一体促进贸易通道通畅,提升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明辉  
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不断融合,"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对社会物流服务能力与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强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及基础建设问题进行探讨,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分析法等,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理论释义入手,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下强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及基础建设的必要性。根据目前现代物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当前"一带一路"区域物流发展呈现的现状及问题,然后进一步阐释"一带一路"倡议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及基础建设的路径,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帮助,对推进我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辛曼玉  
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由来、目的和任务,解读了国家战略背景下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的意义、问题和框架构想,最后提出了建设的主要挑战和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闫东升  马训  
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需将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模式从"汗水经济"转变为"智慧经济",以摆脱长期以来的"低端锁定"困境。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中国依托"一带一路"构建"以我为主"、包容性区域价值链的背景,并重点对区域价值链构建的策略、区域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联系及产业升级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双向嵌套"、开放型价值链体系,区域价值链在加快中国产业高端攀升、带动更大范围协同发展和推动公平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作为多元价值链链接者的中国,应积极培育全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优势,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同时,带动更大范围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有序引导多重市场融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盛斌  果婷  
"一带一路"与APEC在地缘范围、目标与内涵及合作原则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并与"亚太自贸区"动议紧密关联、互为补充。中国应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作为"一带一路"和APEC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项目,加强与俄罗斯和东盟等枢纽国家合作,撬动区域经济深度一体化,并妥善应对区内外政治经济风险,助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茹  陈兆伟  
在增加值贸易分析框架下,以制造业为例,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价值链位置指数、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和出口增加值分解等方法,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构建我国区域性高端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在高端制造业上的显性比较优势在沿线国家较为显著,但由于我国出口主要以最终品出口为主,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比重高,表明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价值链分工定位还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产业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的实施使我国价值链分工位置得到一定提升,但提升较为缓慢。"一带一路"带动沿线国家的价值链分工位置和参与度不同程度地提升,"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愿景初步显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盛斌  果婷  
"一带一路"与APEC在地缘范围、目标与内涵及合作原则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并与"亚太自贸区"动议紧密关联、互为补充。中国应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作为"一带一路"和APEC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项目,加强与俄罗斯和东盟等枢纽国家合作,撬动区域经济深度一体化,并妥善应对区内外政治经济风险,助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国强   谢建国   廖陈成  
作为新时代具有国际公共产品属性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能否破解全球和平赤字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基于2006-2019年乌普萨拉冲突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参与国内部冲突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效抑制了参与国内部冲突,并且随着一国参与时间的延长,抑制效应会边际递增。究其原因,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改善了参与国的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民生状况,从而提高了民众参与冲突的机会成本,缓和了低收入群体的不满情绪,稳定了国内局势。另一方面,倡议秉持的“共商”理念得到了广泛实践和深入内化,使得参与国的协商民主水平显著提升,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分歧,国内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冲突随之明显减少。此外,“一带一路”倡议释放的和平效应在冲突规模、合作内容、参与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与美国政治关系等维度表现出较大异质性。本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具体实践平台,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强大动力和牢固纽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国强   谢建国   廖陈成  
作为新时代具有国际公共产品属性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能否破解全球和平赤字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基于2006-2019年乌普萨拉冲突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参与国内部冲突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效抑制了参与国内部冲突,并且随着一国参与时间的延长,抑制效应会边际递增。究其原因,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改善了参与国的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民生状况,从而提高了民众参与冲突的机会成本,缓和了低收入群体的不满情绪,稳定了国内局势。另一方面,倡议秉持的“共商”理念得到了广泛实践和深入内化,使得参与国的协商民主水平显著提升,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分歧,国内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冲突随之明显减少。此外,“一带一路”倡议释放的和平效应在冲突规模、合作内容、参与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与美国政治关系等维度表现出较大异质性。本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具体实践平台,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强大动力和牢固纽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宁静  闫强明  刘冲  
进口贸易是一国引进技术与资本、繁荣国内市场的关键环节,考察“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有助于降低沿线国家进口价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拓展Antràs等(2017)的进口贸易模型,并利用双重差分方法,结合2009-2018年国家产品层面贸易数据,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降低沿线国家进口价格的因果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进口价格得到了显著的下降,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保持不变。(2)通过扩展进口来源国的竞争效应和提高进口方采购量的需求效应,“一带一路”倡议对降低沿线国家进口价格产生了积极作用。(3)“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进口价格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集约边际,价格降幅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和垄断程度较强的行业中更为明显,且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更为显著。上述结论充分表明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