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9)
- 2023(9021)
- 2022(7725)
- 2021(7248)
- 2020(5899)
- 2019(13325)
- 2018(13062)
- 2017(24704)
- 2016(12812)
- 2015(14059)
- 2014(12991)
- 2013(12406)
- 2012(11117)
- 2011(9788)
- 2010(9740)
- 2009(8980)
- 2008(8317)
- 2007(7095)
- 2006(6180)
- 2005(5338)
- 学科
- 济(44730)
- 经济(44666)
- 管理(34157)
- 业(30887)
- 企(25090)
- 企业(25090)
- 方法(14979)
- 农(14852)
- 中国(13002)
- 数学(12283)
- 数学方法(12017)
- 财(11389)
- 业经(11086)
- 地方(11064)
- 农业(9869)
- 贸(9220)
- 贸易(9213)
- 学(9015)
- 易(8901)
- 制(8497)
- 理论(8283)
- 融(7236)
- 金融(7234)
- 银(7060)
- 银行(7052)
- 环境(6946)
- 和(6833)
- 行(6745)
- 务(6625)
- 财务(6600)
- 机构
- 学院(161054)
- 大学(159913)
- 济(62286)
- 经济(60938)
- 管理(59968)
- 研究(53299)
- 理学(51468)
- 理学院(50804)
- 管理学(49676)
- 管理学院(49357)
- 中国(40852)
- 京(33730)
- 科学(31752)
- 财(29830)
- 中心(25491)
- 所(24960)
- 江(24542)
- 范(23936)
- 师范(23766)
- 农(23534)
- 财经(23484)
- 研究所(22455)
- 业大(21653)
- 经(21296)
- 北京(20734)
- 院(20000)
- 州(19822)
- 师范大学(19131)
- 经济学(18849)
- 农业(18233)
- 基金
- 项目(110847)
- 科学(87831)
- 研究(85659)
- 基金(79558)
- 家(69355)
- 国家(68352)
- 科学基金(58859)
- 社会(54368)
- 社会科(51358)
- 社会科学(51346)
- 省(43643)
- 基金项目(42086)
- 教育(39411)
- 自然(36587)
- 划(36510)
- 编号(35984)
- 自然科(35723)
- 自然科学(35713)
- 自然科学基金(35019)
- 资助(30730)
- 成果(29351)
- 重点(24914)
- 课题(24576)
- 发(24395)
- 创(23822)
- 部(23789)
- 国家社会(22411)
- 创新(22067)
- 项目编号(21776)
- 制(21653)
共检索到245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祥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投资往来日益密切。考虑到沿线各国文化差异明显、法律水平参差不齐、投资风险难以掌控,建立"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便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传统的ISDS机制正处于变革的浪潮之中,ICSID、欧盟、USMCA等机制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提供了许多借鉴。"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必须充分考虑投资争端的特点、投资争端的价值目标以及构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现实障碍等因素。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应当从:试点先行,完善国内投资法治环境;尊重他国意愿,确保争端解决方式多元化;承担大国责任,推进国际ISDS机制改革等方面做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敏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是以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为核心原则的。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中体现为三个方面:当事人可自主决定适用一般国际私法和双边条约解决平等商事主体间的争端;当事人还可合理选择和适用"一带一路"投资条约中的"岔路口条款";当事人可自主选择替代性争端解决方法。对此,中国投资者首先要明确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中"意思自治"的法律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适用意思自治条款,理性选择不同的争端解决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言洪 田冉冉
阿拉伯国家是"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也是中国第1大原油供应方和第7大贸易伙伴,双方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一带一路"建设将为深化中阿务实合作增添新动力。同时,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受政治动荡、教派冲突和恐怖主义威胁等不利因素影响,中阿共建"一带一路"也面临着多重风险和挑战。为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阿双方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在巩固传统合作领域的基础上,创新合作机制,推动阿盟和海合会等次地区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地区主义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实现国家间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晓宇
阿拉伯国家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天然伙伴和重要区域,也是我国海外投资的潜力市场,该地区不同国家投资环境差异悬殊。本文基于我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现状及特点,从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出口贸易、基础设施、文化环境、政治风险和经济开放度等视角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阿拉伯地区投资环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在该地区的实施、深化我国与该地区投资合作。
关键词:
阿拉伯国家 投资环境 “一带一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超 于品显
金砖国家机制和"一带一路"(下文简称"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应对全球治理失灵而成立的新国际合作模式。研究表明,"二者"开展合作是互为正相关的关系,一方面,合作可以促进金砖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合作具有溢出效应,可以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变革中的话语权。因此,"二者"应从战略高度,跳出地缘政治的传统理念束缚,加深对开展合作必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开展合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金砖国家机制 一带一路 全球治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伟
国家战略与倡议正在上升为主导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头等因素。在应用空间经济学理论综合分析了四个国家级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向、交集及其影响的基础上,聚焦西部,就西部地区必须面对的改变了的竞争态势与环境做了前瞻性评估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显示,四大区域战略的共同指向是世界级城市群,它们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交集是国内外贯通的大空间重构;国家级区域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头分别位于东部和境外四大地区,“胡焕庸线”以西中国西部地域多半处在战略“空挡”地位,有被进一步边缘化的风险。但西部地区并非处在绝对劣势的地步,地方政府应从三个方面切入营造区域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佳骏
金砖国家之间广泛、稳定的经济合作机制和较强的经济合作意愿,为"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亚非欧地区经济融合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金砖国家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经济体,在所在区域具有广泛的辐射作用,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和实施具有战略性作用,金砖国家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是大势所趋,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可实现更广泛、更包容、更多元的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砖国家 产能合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辛越优 阚阅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持、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以利于促进"民心相通"。高等教育的合作需分析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科技发展实力,并据此描绘出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和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国家图像。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高的沿线国家具备合作的优势与条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低的沿线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需突破的重点国家,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给予支持;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各有优劣势的沿线国家需分类开展合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冬雪 罗鹏
本文基于2000-2017年A股上市公司同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匹配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测度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政策具有一定的动态效应,在倡议发布后的前两年对沿线国家OFDI影响显著,后续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影响存在差异,倡议促进了国有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而对非国有企业的投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忠法 吴凌梓
非洲猪瘟等生物安全事件给我国带来诸多危害,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也不利于国际贸易。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合作带来的商品流通速度加快和生物迁移路径的多样性,使动物疫病的侵入防不胜防;我国生物安全风险防范意识、相关制度及其实施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有效防控生物安全事件,应参照相关国际条约,借鉴他国做法,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前者如提升防范意识、完善进出境货物等涉及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后者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推进生物安全全球共治规则的形成与完善,以利于国际贸易和交流的健康发展;在 "一带一路"参与国间加强合作,建立生物安全防控长效机制。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容光亮 施宝龙
一、简介与国际税收争端最为相关的机制是所谓的"相互协商程序"(MAP) 1。该机制对税收协定的正确适用和解释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亦从争端解决,特别是在MAP上所取得的进展而得到证明。同时,它亦被认定为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项目的最低标准2。2018年5月,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一带一路"税收合作会议(BRITCC)3上,各参与税收管辖区在提高税收争端解决的效率和有效性、确保税收的确定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建军 李明洲 彭俞超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线金融合作表现在“货币流通”与“资金融通”方面。那么,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金融合作是否提升了沿线国家资金融通环境质量,进而促进金融资源更有效配置,更好地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本文对沿线国家层面金融效率进行测算,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政策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金融效率的促进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的金融效率,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改进资金融通程度提升沿线国家金融效率;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金融效率的提升作用在“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非邻近国家和低风险国家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金融效率相关领域研究,为了解“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环境、提高“一带一路”资金融通质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军 李洁玲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状况,选取2005-2015年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出口数据,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采用混合的OLS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砖国家机场设施质量每提高1%,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将增长0.975%;平均关税水平每降低1%,出口贸易将增长约0.039%,中国"一带一路"实施可以大幅提升中国对金砖国家的出口潜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砖国家 引力模型 模拟测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庆宾 曾德源 彭艳清
优化资源配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行动导向,亦是推进沿线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优化沿线国家的资本与劳动力配置,尤其在劳动力配置效率方面表现更为显著;倡议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等途径提升资本与劳动力配置效率,但在资本配置方面,资金融通存在轻微的扭曲效应;中低收入和亚洲国家在资本与劳动力配置效率方面受益更为显著。本文从资源配置的国际视角正面回应了“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过剩产能转移威胁论”,同时也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拓宽了政策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