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1)
- 2023(12960)
- 2022(11490)
- 2021(10747)
- 2020(8858)
- 2019(20362)
- 2018(20408)
- 2017(39244)
- 2016(21208)
- 2015(23617)
- 2014(23088)
- 2013(22792)
- 2012(20616)
- 2011(18535)
- 2010(18366)
- 2009(16951)
- 2008(15933)
- 2007(13723)
- 2006(11878)
- 2005(10329)
- 学科
- 济(82582)
- 经济(82496)
- 管理(60141)
- 业(54333)
- 企(45799)
- 企业(45799)
- 方法(36210)
- 数学(31052)
- 数学方法(30606)
- 农(21863)
- 中国(21072)
- 财(18847)
- 学(18550)
- 业经(18326)
- 地方(17966)
- 贸(14926)
- 贸易(14912)
- 环境(14821)
- 理论(14483)
- 农业(14451)
- 易(14402)
- 制(14040)
- 和(13633)
- 技术(12902)
- 划(12261)
- 务(11981)
- 财务(11905)
- 财务管理(11879)
- 银(11513)
- 银行(11473)
- 机构
- 大学(286786)
- 学院(286598)
- 管理(115138)
- 济(109485)
- 经济(106940)
- 理学(100101)
- 理学院(99007)
- 管理学(97109)
- 管理学院(96614)
- 研究(95280)
- 中国(69003)
- 京(60882)
- 科学(60397)
- 财(48506)
- 所(47225)
- 农(45399)
- 业大(43557)
- 研究所(43222)
- 中心(42814)
- 江(41375)
- 财经(39090)
- 范(38973)
- 师范(38625)
- 北京(38199)
- 经(35520)
- 农业(35346)
- 院(35201)
- 州(34008)
- 技术(31662)
- 经济学(31223)
- 基金
- 项目(201243)
- 科学(157784)
- 研究(148598)
- 基金(144555)
- 家(125510)
- 国家(124461)
- 科学基金(107138)
- 社会(91592)
- 社会科(86657)
- 社会科学(86634)
- 省(79611)
- 基金项目(77128)
- 自然(70194)
- 自然科(68552)
- 自然科学(68535)
- 教育(68237)
- 自然科学基金(67222)
- 划(66706)
- 编号(61719)
- 资助(58903)
- 成果(49685)
- 重点(44916)
- 部(43340)
- 发(43023)
- 课题(42264)
- 创(42214)
- 创新(39277)
- 科研(38411)
- 项目编号(38057)
- 大学(37449)
- 期刊
- 济(120517)
- 经济(120517)
- 研究(82831)
- 中国(54354)
- 学报(45553)
- 管理(41953)
- 科学(41714)
- 农(41657)
- 教育(36012)
- 财(35720)
- 大学(34214)
- 学学(31860)
- 农业(29133)
- 技术(25767)
- 融(22025)
- 金融(22025)
- 业经(20942)
- 经济研究(19127)
- 财经(17718)
- 图书(16956)
- 问题(15109)
- 经(15024)
- 业(15009)
- 科技(14664)
- 理论(13972)
- 技术经济(13417)
- 版(13247)
- 实践(13037)
- 践(13037)
- 现代(12843)
共检索到415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学峰 王迪
本文基于中日绿色能源第三方合作的基础与优势,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给中日绿色能源第三方合作带来的机遇与前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日绿色能源进行第三方合作的原则和策略。在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方面,中日两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应充分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机会,构建造福各方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实现中日及第三方的多边共赢,推动绿色能源合作行稳致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菲 李洪涛
"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引领,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和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入、国际产能合作项目逐渐落地见效,为中外企业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中法两国已经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了多领域多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作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先行者",形成大量的探索和积累,本文以中法在第三方市场合作为例,对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现状、问题、未来发展、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目前第三方市场合作已经确定了重点行业领域和区域,但是总体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机制,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第三方市场合作所必需的体制机制,包括企业沟通对话、政策法规协调、利益公平分配、矛盾公正解决、资金顺利融通等。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第三方市场合作 中国 法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梅
在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东亚地区局势变化、日本拓展海外市场的诉求增强、"一带一路"先期成果显著的情况下,2017年春季以来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势头,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发生变化。中日两国围绕"一带一路"对接合作的氛围升温,开始进入务实性探讨和初步合作阶段。2018年10月,安倍首相正式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五十多项有关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金融、物流、能源环保、产业升级、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将逐步开展合作。今后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过程中,将面临一些挑战,如美国因素干扰、中日关系不稳固、中日制度性差异、第三方市场不确定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需要中日两国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和阻力,促进中日关系良性运行,在合作中求同存异,携手共促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国玲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补充,也是两国深化经贸关系的现实成果。中日两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环保及能源等领域在第三方市场上有较好的合作机遇。然而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因为日方的疑虑心态以及容易受到中日政治关系、国际政治格局以及企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依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此,中日两国政府要加强政策对接,中日两国企业应该做好经营理性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平衡并充分预知风险做好风险管控,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双方合作的高度。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健 刘伟岩
借助ESI指数、TCI指数、IIT指数对中日与"带路国家"间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和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不同的贸易关系意味着其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与"带路国家"的贸易发展对策;日本与"带路国家"间更强的贸易互补性表明日本存在着参与该倡议的必要性,其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而中日两国与"带路国家"间不同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预示着两国应借鉴"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商业模式,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波 李波
文章采用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绿色专利数据,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且动态效应呈逐年递增趋势。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强技术研发两条路径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异质性分组显示,在行业类型上,相比于低清洁型企业,"一带一路"倡议主要促进了高清洁型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在企业所有制上,"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在对外直接投资寻求型上,"一带一路"倡议对市场和技术寻求型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总之,文章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伦晓波 刘颜
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构成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识别“一带一路”倡议相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赋能。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企业、竞争程度较低行业企业、东部地区企业样本中,“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更明显的改善效应。文章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战略机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杰 魏荟茹 袁岿然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倡导的对外开放新形态,“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技术创新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倡议实施对我国沿线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我国沿线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且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中东部地区、沿线国家中心城市、沿线节点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强环境规制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由影响机制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水平来促进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杰 魏荟茹 袁岿然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倡导的对外开放新形态,“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技术创新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倡议实施对我国沿线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我国沿线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且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中东部地区、沿线国家中心城市、沿线节点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强环境规制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由影响机制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水平来促进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世鹏 朱兴龙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而金融支持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产能合作的关键因素。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现状,研究探讨金融支持方向,本文提出了实施国际产能信贷支持政策差异化,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互相补充、有机结合,拓宽国际产能合作融资渠道,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金融体系构建等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产能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超 于品显
金砖国家机制和"一带一路"(下文简称"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应对全球治理失灵而成立的新国际合作模式。研究表明,"二者"开展合作是互为正相关的关系,一方面,合作可以促进金砖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合作具有溢出效应,可以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变革中的话语权。因此,"二者"应从战略高度,跳出地缘政治的传统理念束缚,加深对开展合作必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开展合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金砖国家机制 一带一路 全球治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予龙 邵彬 李泽红
俄罗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俄罗斯森林资源面积和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长期以来是中国木材资源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地。本文从中俄森林资源合作的重点方向、合作主体和主要地区,中俄木材资源贸易的流向和流量、品种结构、运输通道,以及中俄木材资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中国-俄罗斯森林资源合作的格局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对俄罗斯森林资源空间分布、树种结构、可采林比重和森林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条件、俄罗斯森林资源开发政策、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论证,明确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俄罗斯林业合作开发的资源潜力、重点地区、合作的重点领域、可行模式等。同时指出,中俄林业合作开发要充分考虑当地产业政策、环境保护和各项法规的影响,顾及到各方利益关切,实现两国林业合作开发的互利共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建鸾 闫冬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深刻变化,致力于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提出的倡议构想,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当前,国际产能合作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研究国际产能合作风险与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一、国际产能合作的现状第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沿线 产能合作 风险预警系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硕 颜舒婷
互联互通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议题和发展要求。本文分析了中柬互联互通合作的发展情况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对柬埔寨贸易、国内生产总值和福利的影响,并提出了实现双边收益最大化的建议。分析显示,经济走廊建成后,柬埔寨的跨境运输成本将平均下降9.30%,商品贸易平均增加4.77%;由于交通互联互通,柬埔寨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望增加2.4%,柬埔寨将因贸易和投资扩大而可最多实现GDP增长15.82%和福利增加9.42%。配套政策改革是柬埔寨释放“一带一路”倡议收益的根本条件。提高贸易便利度、减少贸易限制、加强协调与合作,将有助于“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充分发挥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建鸾 闫冬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深刻变化,致力于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提出的倡议构想,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当前,国际产能合作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研究国际产能合作风险与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一、国际产能合作的现状第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