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7)
2023(10342)
2022(8653)
2021(8088)
2020(6574)
2019(15139)
2018(14434)
2017(27042)
2016(13585)
2015(15127)
2014(14052)
2013(13928)
2012(12596)
2011(11676)
2010(11423)
2009(10715)
2008(10512)
2007(8894)
2006(7843)
2005(7170)
作者
(35599)
(29823)
(29635)
(28348)
(18920)
(14176)
(13406)
(11487)
(11203)
(10374)
(10212)
(9746)
(9356)
(9342)
(9315)
(9208)
(8829)
(8646)
(8584)
(8184)
(7294)
(7074)
(7058)
(6797)
(6665)
(6587)
(6494)
(6192)
(5918)
(5707)
学科
(60070)
经济(60014)
管理(35119)
(31923)
方法(25907)
(25839)
贸易(25826)
(25207)
(24236)
企业(24236)
数学(22845)
数学方法(22637)
中国(20166)
(15724)
(15095)
(14243)
业经(11558)
关系(11139)
(10819)
(10433)
出口(10428)
出口贸易(10427)
地方(10187)
农业(10180)
(9651)
银行(9646)
(9428)
金融(9427)
(9376)
(9335)
机构
大学(190086)
学院(188657)
(93696)
经济(92393)
研究(69204)
管理(68983)
理学(59481)
理学院(58862)
管理学(57968)
管理学院(57626)
中国(54402)
(41874)
(39430)
科学(36433)
财经(33479)
(33114)
经济学(32009)
(30842)
中心(30187)
研究所(29881)
经济学院(29122)
(25935)
(25390)
北京(25240)
财经大学(25138)
(25086)
(23895)
师范(23730)
业大(22164)
(21792)
基金
项目(125293)
科学(100637)
基金(95148)
研究(94742)
(82641)
国家(82081)
科学基金(70476)
社会(65029)
社会科(62078)
社会科学(62069)
基金项目(48332)
(44220)
教育(43112)
自然(41844)
自然科(40979)
自然科学(40969)
自然科学基金(40267)
资助(39273)
(38115)
编号(36224)
(29837)
国家社会(29411)
成果(29316)
重点(28653)
(27674)
中国(27388)
教育部(26490)
(26420)
人文(25379)
课题(25323)
期刊
(97702)
经济(97702)
研究(62808)
中国(37379)
(31137)
管理(26195)
学报(25663)
科学(24835)
(23302)
(20808)
大学(20588)
经济研究(20043)
学学(19080)
教育(18981)
国际(18299)
(17988)
金融(17988)
财经(16967)
农业(16427)
(14830)
业经(14805)
技术(14596)
问题(14172)
世界(13058)
(10051)
(9741)
贸易(9741)
统计(9147)
商业(8980)
技术经济(8884)
共检索到291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涛  张倩倩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2009至201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对标准合作、标准示范和标准主导3类模式下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出口贸易总效应、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产品出口贸易效应以及域内贸易效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标准走出去在3类模式下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出口贸易效应,在SITC分类产品上的出口贸易效应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具有显著正向的域内贸易互惠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在实施标准走出去过程中应注重标准合作、标准示范以及标准主导3类模式的协同推进战略,加强对标准走出去贸易互惠效应的宣传力度。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中国要在建立自有标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标准走出去战略,逐步建立起与"一带一路"市场需求相匹配的高质量标准体系,通过标准示范效应推进出口贸易增长,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识到中国标准走出去是一项实现沿线国家贸易互惠共赢的利好政策,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新啸  汤泰劼  于小悦  
本文基于2014年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准自然实验,以我国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一带一路”政策对企业出口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升了参与企业的出口意愿和出口深度,这种积极作用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创新水平实现,并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外向型节点城市、民营产权以及配套性支持产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企业的国内业务发展和邻近地区企业的出口活动具有积极的溢出效应,有助于企业经营绩效改善和就业规模扩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玛依努尔  赵军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铁路"走出去"提供了重大契机,中国铁路紧抓这一战略机遇,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并取得显著成绩。如产品输出已实现从"单一产品"到"全产业链"的跨越、铁路成套技术标准体系逐步获得国际认可、出口市场实现从亚非拉到欧美的飞跃等等。同时,中国铁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铁路目标市场细分、技术标准国际化、商业模式创新、地缘政治社会风险等诸多障碍。为此,如何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铁路建设的巨大需求,加快中国铁路"走出去"步伐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提出的重大外交倡议。"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职业教育走出去成为我国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维度。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发挥政府引领、行业主导作用,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鼓励中国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贤森  
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支持与显著成效。中国不仅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区域合作平台与合作伙伴关系,而且吸引了其他相关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机遇之中来,为全球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带一路"倡议已经逐步成为一个以经济合作协议为基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依托,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的综合性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制定了自身的"走出去"战略,希望在全球市场中获得商业机会并占据优势地位。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当合理配置自身的各项资源,充分认识全球市场的利益格局,沉着应对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君璧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对外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深化对外投资合作;对内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有效供给。在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走出去"的现状与战略意义基础上,提出了制定"走出去"顶层规划,加强农业资源优势互补;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推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适当增加进口配额,以支持中国"走出去"企业生产的农产品;做好风险预判,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努力提升中国农业国际贸易的话语权;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施"互联网+农业";加快国际化专业化农业人才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宁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多边合作不断加深,近年来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发展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082家,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2017年1-7月,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欢  林克松  
"一带一路"的有序推进迫切要求高职院校"走出去",协同境外企业就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走出去"是政府、企业以及院校自身三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网状治理结构。然而,由于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存在制度阻隔的信息不对称,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三维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可能形成各自的行为逻辑,而这些行为逻辑在实施过程中又有可能产生冲突。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下推进高职院校"走出去",有必要建构政府、企业、院校三者联盟的"政校企治理共同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小平  贾琳琳  王月波  
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沿线国家进一步深化伙伴关系、实现联动发展由此驶入新航程。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等领域的区域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研究表明,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的重要路径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实施,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有效分散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充分利用和拓展国际融资渠道,主动参与培育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平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宁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多边合作不断加深,近年来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发展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082家,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2017年1-7月,中
关键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小平  贾琳琳  王月波  
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沿线国家进一步深化伙伴关系、实现联动发展由此驶入新航程。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等领域的区域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研究表明,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的重要路径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实施,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有效分散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充分利用和拓展国际融资渠道,主动参与培育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平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红军  高恒宇  黄丹煌  
“一带一路”倡议从其经济学本质来看,是构建“走出去”和“引进来”良性互动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先手棋”,它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也可能改变国内的经济版图。文章基于2003-2018年281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传递“走出去”信号的同时,却对全国城市层面的“引进来”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影响机制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让节点城市外向型发展的注意力部分地转移到海外投资上,表现为普遍增加了本地用于“走出去”的贷款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政府在城市内部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使得节点城市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从影响的异质性来看,这却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空间调整,使得东部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下降,却让中西部城市成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新阵地。这意味着,今后可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外商投资布局调整的积极一面,同时将它与东、中、西部城市发展阶段结合起来,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良性互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治  王东阳  胡志全  
农业"走出去"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总体来说,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是"遍地是黄金,处处是陷阱"。投资区域日趋广泛,集中于中亚地区;投资主体日趋多样,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投资领域日趋多元,加工贸易优势突出;投资经营日趋规范,本土化特征明显;由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向农业技术转移模式转变。但面临着国外政策环境方面的资源困境、技术困境、人才困境、舆论困境,国内政策制度方面的投资审批、种质资源、农产品检验检疫限制,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市场竞争环境较激烈、企业国际化能力不强、企业的品牌价值不高、社会责任塑造能力弱,社会服务体系方面的行业信息服务不到位、政府涉外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建立和完善推动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服务体系,同时,引导和支持农业企业提升"走出去"的投资经营能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邱波  
中国电力企业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南方电网公司作为我国首个"走出去"的大型电网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耕耘12年,已成长为电力企业"走出去"的佼佼者及"一带一路"电力国际合作项目的领头羊,其隐藏在背后的成功秘诀值得探讨,这为其他电力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对推进"一带一路"电力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晖  张春胜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类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到沿线国家寻求发展,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由于国际化起步晚、经验缺乏、国际品牌竞争力不足等,中国企业在吸引和留用高质量人才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导致雇佣成本的提高、效率的低下以及风险的上升。借鉴国际上领先人才雇佣和开发策略,应立足长远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储备问题,来华留学生是符合中国企业人才诉求的重要群体。培养高水平的留学生人才,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支持和约束作用,将预科教育纳入必修课当中,构建与沿线国家的联合培养机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